教育部匯總高考虛假詐騙案例,每年高考期間都會出現(xiàn)不少高考詐騙案件,詐騙分子通過“早查分”、“幫填報志愿”等的方式騙取考生和家長們的錢財,近期,教育部匯總高考虛假詐騙案例,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教育部匯總高考虛假詐騙案例
教育部聯(lián)合中央網(wǎng)信辦、公安部等部門梳理匯總了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些詐騙案例和虛假信息,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明辨網(wǎng)絡謠言,謹防上當受騙。
警惕常見的5種中高考詐騙手段
一是不要點開鼓吹“提前查分”的鏈接。中高考結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急于知道成績的心理,通過家長群、考試群、手機短信等渠道發(fā)送“提前查詢分數(shù)”的虛假廣告鏈接實施詐騙。2020年高考結束后,安徽省有考生點擊鏈接,按要求填報身份證、準考證等相關信息,轉賬1000元后發(fā)現(xiàn)被騙,還泄露個人信息。
二是不要相信所謂“內部指標”。中高考招錄期間,不法分子假冒招生辦工作人員或高校領導的熟人,聲稱可以買到“內部指標”,利用家長“花錢買指標”的心理騙取錢財。
三是中高考“補助金”小心有詐。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以符合“獎學金”或“高考補助金”資格為由,騙取押金或手續(xù)費。
四是志愿填報指導莫輕信。不法分子假冒“權威專家”,自稱掌握“內部大數(shù)據(jù)”,利用中介或網(wǎng)站對考生進行志愿填報指導騙取錢財。
五是“錄取通知”驗真?zhèn)巍?/strong>不法分子向考生和家長發(fā)布虛假錄取信息,誘導其將學雜費、錄取費等打入指定銀行賬戶。警方介紹,以錄取為名提前收取保證金、占位費等費用的都是詐騙。
以上是有關教育部匯總高考虛假詐騙案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wǎng)站。
【教育部匯總高考虛假詐騙案例 高考詐騙套路要小心】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