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取消英語教育主科地位,從教學資源、家庭成本投入方面來看,目前很多孩子從學前就開始進行英語學習,這方面的投入確實不小。因此如果說按照相應的比例、權重,放緩、減弱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強度,以及升學考試中英語成績的分值,有些人認為是可以考慮的。那是否取消英語教育主科地位 ?為何取消英語教育主科地位?小編帶大家具體了解一下。
應否取消英語教育主科地位
今年兩會期間,有全國政協(xié)委員向媒體透露,隨著智能翻譯設備日益成熟,過多的資源投入使英語教育成果應用率偏低,因此建議,改革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的必修課地位。一時間,關于應否取消英語教育主科地位成為熱議話題。就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對全國人大代表、西華師范大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茍興龍進行了專訪。
可考慮減少升學考試英語成績的分值
北青報:您如何看待智能設備或將取代翻譯職業(yè)的聲音?
茍興龍:人工智能翻譯設備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我想這個功能的實現仍還需要一些條件支持,包括隨身攜帶硬件設備等等,及時性、便利性還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很多時候是有感情融入其中的,我相信人工智能設備能夠做到“達意”,但“傳情”或許還有所欠缺。
北青報:您如何看待理工科大學生需要閱讀英語文獻的呼聲?
茍興龍:理工類大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看中文文獻,也要看外文文獻,這是必需的。隨著我國科研能力的提升,中外在研究成果方面互有擅長,并不是說閱讀外國文獻就代表著“外國月亮更圓”。
現階段,很多中國作者將最新科研成果以英文論文的形式進行發(fā)表。當然如果要發(fā)表在外國期刊上,那么一定是用英文發(fā)表。除此之外,我國推行的很多優(yōu)質期刊,目前也主要以英文作為載體,方便交流。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英文作為一個學術交流工具,對高校學生而言還是有必要的。如果中學階段具備英語閱讀基礎,對大學階段學習也無疑有好處。
北青報:那么總結下來,您并不支持取消英語主科地位?
茍興龍:我個人覺得對于英語教育不能“一棍子打死”。目前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仍然是英語,包括學術交流、日常溝通、文化交流等等。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但是外國人學習中文的同樣不在少數。
不過,從教學資源、家庭成本投入方面來看,目前很多孩子從學前就開始進行英語學習,這方面的投入確實不小。因此如果說按照相應的比例、權重,放緩、減弱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強度,以及升學考試中英語成績的分值,我個人認為是可以考慮的。
但如果真的這樣施行,那么一定要考慮好設置過渡期,不能讓正在按照既有高考政策學習、復習的學生產生心理恐慌。
綜上是小編發(fā)布的關于應否取消英語教育主科地位的內容。希望每個人都喜歡,也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xù)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