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是規(guī)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以國家的名義根據(jù)自己的意志,規(guī)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給予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刑法刑事訴訟法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刑法刑事訴訟法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
一、填空題(共17題)
1. 勾結外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的,構成()罪。
背叛國家
2. 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tǒng)一的,構成()罪。
分裂國家
3. 組織、策劃、實施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構成()罪。
顛覆國家政權
4.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期間,撤離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構成()罪。
叛逃
5. 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國家秘密或者情報
6.()、破壞國家統(tǒng)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或者罪行重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煽動分裂國家 首要分子
7. 掌握()的國家工作人員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相關規(guī)定從重處罰。
國家秘密
8.()恐怖活動組織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可以并處罰金。
積極參加 其他參加的
9.()恐怖活動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的個人的,或者()恐怖活動培訓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資助 資助
10. 以制作、散發(fā)宣揚()、()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恐怖主義 極端主義
11 .以()、()等方式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著、佩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
暴力 脅迫
12. 明知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而(),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非法持有
13. 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規(guī)定,非法生產、銷售()或者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專用間諜器材
14. 單位非法生產、銷售專用間諜器材或者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對單位判處(),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相應規(guī)定處罰。
罰金
15. 組織、利用()、()或者利用迷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實施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會道門 邪教組織
16.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jù)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國家安全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條規(guī)定:()依照法律規(guī)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國家安全機關
二、單項選擇題(共25題)
1. 已滿(B)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A.十四周歲B.十六周歲
C.十八周歲D.二十周歲
2. 間諜罪最高可處(A)。
A.死刑B.無期徒刑
C.十年以上有期徒刑D.死緩
3. 有參加間諜組織或者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犯罪行為,危害國家安全的,屬于(B)。
A.背叛國家罪B.間諜罪
C.投敵叛變罪D.為境外非法提供情報罪
4. 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危害國家安全的,構成(C)。
A.資敵罪B.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
C.間諜罪D.敵敵叛變罪
5. 犯間諜罪,情節(jié)較輕的,處(B)。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十年以上有期徒刑D.拘役
6. 掌握國家秘密的國家工作人員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應按叛逃罪(C)。
A.酌情處罰B.從輕處罰
C.從重處罰D.加重處罰
7.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D)再犯上述任一類罪的,都以累犯論處。
A.五年內B.七年內
C.十年內D.任何時候
8. 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的(C),是指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開或者依照有關規(guī)定不應公開的事項。
A.秘密B.機密
C.情報D.絕密
9. 關于《刑法》第一百零九條規(guī)定的叛逃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
A.成立該罪要求具備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
B.要求必須是在履行公務期間
C.成立該罪要求叛逃行為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具體危害結果
D.成立該罪的行為是擅離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
10. 《刑法》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成立累犯的情節(jié)作出了特殊規(guī)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要求該犯罪分子因前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B.要求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被赦免后五年內再犯罪
C.甲因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相關犯罪被判處刑罰,出獄十年后,又犯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因后罪不屬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故甲不成立累犯
D.甲因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被判處刑罰,出獄后,又過失致人重傷,甲對此不成立累犯
11.某甲15周歲,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結識境外間諜組織代理人乙,甲在明確知悉乙為境外間諜組織人員的情況下,依然接受乙布置的間諜任務,并將偷拍的我某重要軍事設施情況提供給乙,造成特別重大損失。下列關于某甲的刑事責任說法正確的有(B)
A.甲的行為符合間諜罪構成要件,應當以間諜罪定罪量刑
B.甲的行為雖然符合間諜罪構成要件,但甲未滿16周歲,對所犯間諜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C.甲的行為成立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
D.因甲的行為造成了特別重大損失,可以在法定刑量刑幅度內從重處罰
12. 甲為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犯間諜罪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在審查中,甲對自己的間諜犯罪行為避而不談,卻揭發(fā)了他在日常負責調查工作中掌握的他人重大貪污賄賂案件線索數(shù)起,并經(jīng)查證屬實,關于甲的刑事責任說法正確的是(D)。
A.甲所揭發(fā)的內容經(jīng)查證屬實,成立立功表現(xiàn)
B.雖然甲所揭發(fā)的內容經(jīng)查證屬實,但屬于他人的犯罪,甲不能成立立功表現(xiàn)
C.雖然甲所揭發(fā)的內容經(jīng)查證屬實,成立立功表現(xiàn),但對自己的犯罪行為避而不談,所以不能對甲適用立功情節(jié)
D.雖然甲所揭發(fā)的內容經(jīng)查證屬實,但線索來自于其日常調查工作掌握,不成立立功表現(xiàn)
13. 某甲因貪污犯罪被偵查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在被審查期間,甲主動如實交代了司法機關尚不掌握的,曾收受某境外間諜機構經(jīng)費并接受間諜任務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甲已被采取強制措施,其供述經(jīng)查證屬實可作為甲的立功表現(xiàn)
B.甲已被采取強制措施,其供述可作為坦白情節(jié)予以考量
C.甲對間諜犯罪部分成立自首情節(jié),對該部分刑責可依法從輕或減輕,情節(jié)較輕的可免除處罰
D.甲雖然已經(jīng)被采取強制措施,但其如實交代了司法機關尚不掌握的間諜犯罪行為,依然可視為其在貪污罪上成立自首情節(jié)
14. 甲和乙二人共同謀劃為境外某組織竊取我國家機密,二人為此進行了采點,并購買了作案設備,決定實施竊密。但甲事前越想越怕,在約定實施竊密的當天臨時反悔,并未參與竊密活動。而乙自行實施了竊密活動后,將竊取的國家秘密提供給了境外組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甲成立犯罪中止
B.甲成立犯罪中止,而乙成立犯罪既遂
C.甲、乙均成立犯罪既遂
D.甲成立犯罪未遂
15. 下列關于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享有的權利說法錯誤的是(C)。
A.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委托律師擔任辯護人
B.享有飲食和必要休息時間的權利
C.享有拒絕回答偵查人員提問的沉默權
D.享有被告知基本訴訟權利和義務的權利
16. 下列說法中關于“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說法錯誤的是(C)。
A.采用刑訊逼供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應當予以排除
B.采用暴力和威脅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應當予以排除
C.采用不符合法定程序收集的物證、書證應當予以排除
D.采用暴力和威脅方法收集的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
17. 某甲因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被依法采取監(jiān)視居住的刑事強制措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若甲最后被判處有期徒刑,則其被執(zhí)行監(jiān)視居住的一日可折抵刑期一日
B.若甲最后被判處拘役的刑罰,則其被執(zhí)行監(jiān)視居住的一日可折抵刑期一日
C.若甲最后被判處管制的刑罰,則其被執(zhí)行監(jiān)視居住的一日可折抵刑期一日
D.若甲最后被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則其被執(zhí)行監(jiān)視居住的一日可折抵刑期一日
18. 下列選項中關于刑事訴訟過程中技術偵查措施敘述正確的有(A)。
A.采取技術偵查手段需要經(jīng)過嚴格審批程序
B.技術偵查手段獲取的材料必須經(jīng)當庭質證才能轉化為證據(jù)使用
C.任何刑事案件在經(jīng)過必要的審批流程后均可采取技術偵查手段
D.技術偵查手段獲取的材料一般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
19. 取保候審有兩種保證方式,其中保證人擔保方式中,保證人不需要具備的條件是(C)。
A.與案件無牽連
B.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C.系被取保候審人的近親屬
D.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20. 《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法律效果是(A)。
A.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B.可以減輕刑事處罰
C.應當依法從寬處理
D.應當減輕刑事處罰
21. 下列關于刑事訴訟中委托辯護人的時間起點說法正確的是(A)。
A.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
B.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之日起
C.自被刑事拘留之日起
D.自被執(zhí)行逮捕之日起
22. 對于符合法定條件,但因為經(jīng)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律援助機構為其指派律師進行指定辯護的時間起點是(A)。
A.偵查階段
B.移送審查起訴階段
C.一審階段
D.上訴階段
23.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法定指定辯護情形的是(C)。
A.盲、聾、啞人
B.尚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C.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D.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
24. 甲將我海軍某潛艇基地的潛艇部署情況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非法提供給一外國著名軍事雜志。在審判過程中,法院決定對其取保候審。
(1)關于對甲取保候審的執(zhí)行機關,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D)。
A.法院B.公安機關
C.軍隊保衛(wèi)部門D.國家安全機關
(2)下列內容,既屬于直接證據(jù)又屬于原始證據(jù)的是(C)。
A.審訊筆錄
B.證人看到甲出入潛艇基地的證言
C.甲與該外國軍事雜志取得聯(lián)系的電子郵件
D.甲對自己犯罪行為的供述
(3)一般情況下,本案的一審由(B)負責管轄。
A.基層人民法院B.中級人民法院
C.高級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
25. 某國不明身份的人員戴某,結識了我某國家機關機要員黃某。戴某謊稱來華投資建廠需了解政策動向,讓黃某借工作之便為其搞到密級為“機密”的《內參報告》四份。戴某拿到文件后送給黃某一部手提電腦,并為其子前往某國留學提供了六萬元資金。同在該國家機關的同事趙某發(fā)現(xiàn)其行跡后,決定寫信揭發(fā)黃某。經(jīng)某機關立案偵查,掌握并取得了戴某、黃某的犯罪證據(jù),案件順利告破。
(1)關于趙某行為的性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C)。
A.控告B.告訴
C.舉報D.報案
(2)對黃某的行為,應定何罪(B)。
A.資助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罪
B.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
C.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
D.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
(3)關于本案,負責立案偵查的為下列哪一機關(C)。
A.公安機關B.檢察機關
C.國家安全機關D.軍隊保衛(wèi)部門
三、多項選擇題(共24題)
1.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CD)第一審刑事案件。
A.重大暴力B.特別重大賄賂
C.危害國家安全D.恐怖活動犯罪
2. 下列(ABC)罪名適用于《刑法》第一百零六條所規(guī)定的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從重處罰的情形。
A.分裂國家罪
B.武裝叛亂、暴亂罪
C.顛覆國家政權罪
D.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
3. 帶領以下(ABD)人員投敵叛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A.武裝部隊人員B.人民警察
C.大學生D.民兵
4. 故意阻礙(BC)依法執(zhí)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A.軍事機關B.國家安全機關
C.公安機關D.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門
5. 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行為,在國家安全機關向其調查有關情況、收集有關證據(jù)時,拒絕提供,情節(jié)嚴重的,處(ACD)。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拘役D.管制
6. 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的行為表現(xiàn)有(ABC)。
A.制作、散發(fā)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圖書、音頻視頻資料及其他物品
B.通過講授、發(fā)布信息等方式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
C.煽動實施恐怖活動
D.強迫他人在公共場合穿戴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和標志
7. 為恐怖活動組織、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招募、運送人員的,處(ABCD),并處罰金。
A.五年以下有期徒刑B.拘役
C.管制D.剝奪政治權利
8. 利用極端主義煽動、脅迫群眾破壞國家法律確立的(ABCD)等制度實施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
A.婚姻B.司法
C.教育D.社會管理
9. 犯罪嫌疑人不具備自首情節(jié),但是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成立坦白,坦白的法律效果有(AC)。
A.可以從輕處罰
B.應當從輕處罰
C.可以減輕處罰
D.可以免除處罰
10. 甲犯間諜罪以后,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找到甲向其了解相關情況后離開,甲因害怕東窗事發(fā),遂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國家安全機關主動投案,并且如實供述了自己的間諜罪行。關于甲的刑事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B)。
A.甲成立自首情節(jié),可從輕處罰或減輕處罰
B.甲成立自首情節(jié),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C.甲不成立自首情節(jié),因為其已經(jīng)被安全機關接觸,但如實供述可成立坦白
D.甲不成立自首情節(jié),因其是因為害怕才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不具備主動投案的主觀意圖
11. 甲因犯間諜罪被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在審訊中,甲檢舉揭發(fā)乙是其上線,并提供關于乙實施間諜行為的重要線索。甲的揭發(fā)內容后經(jīng)查證屬實,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C)。
A.甲成立立功表現(xiàn),可從輕或減輕處罰
B.因乙屬于甲的同案犯,甲不成立立功表現(xiàn),但坦白情節(jié)成立
C.若甲的揭發(fā)阻止了乙的重大犯罪活動,甲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
D.因乙屬于甲的同案犯,甲不成立立功表現(xiàn),但自首情節(jié)成立
12. 某甲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其被派往境外考察后,拒不歸國。為尋求政治避難,甲將其在工作中掌握的我國尚未公開的敏感數(shù)據(jù)資料提供給該國政府。關于甲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B)。
A.甲的行為構成叛逃罪;
B.甲的行為構成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
C.甲的行為構成間諜罪
D.對甲的上述行為不應數(shù)罪并罰
13. 甲因犯間諜罪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BC)。
A.對甲可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B.情節(jié)較輕的,對甲可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即使該罪未規(guī)定附加剝奪政治權利,也應當對甲剝奪政治權利
D.對甲應當同時并處沒收財產
14. 甲通過竊取、刺探、收買等方式為境外某機構非法提供國家秘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BCD)
A.對甲不能適用死刑B.對甲不能適用緩刑
C.對甲不能適用假釋D.對甲不能適用減刑
15. 甲以在網(wǎng)上造謠的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情節(jié)嚴重。某乙認為甲的上述行為甚合自己心意,但因生性膽小,只出資資助甲在網(wǎng)上的造謠行為。關于乙的行為性質說法正確的有(BC)。
A.若甲成立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乙也成立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
B.若乙在資助后也參與實行煽動顛覆行為,應數(shù)罪并罰
C.乙成立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
D.乙的資助行為成立資敵罪
16. 甲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和情報,但其所發(fā)送的國家秘密和情報被國家安全機關截獲,并未發(fā)送至境外,對甲應該(AB)。
A.以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定罪
B.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
C.因其沒有發(fā)送成功是因為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的原因,所以是否發(fā)送成功與甲的刑事責任沒有關系
D.應當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
17. 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下列不受回避制度制約的人員主要有(AB)。
A.證人B.辯護人
C.審判人員D.翻譯人員
18.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辯護律師的會見通信權,同時也規(guī)定了在偵查階段兩類犯罪案件的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應當經(jīng)偵查機關許可,下列不屬于這兩類案件的有(CD)。
A.恐怖活動犯罪案件B.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
C.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D.重大涉毒案件
19. 甲是一名職業(yè)律師,在為犯罪嫌疑人乙進行辯護的過程中,知悉了乙準備實施其它犯罪的情況,按照法律規(guī)定,下列哪些情況甲應當及時將告知司法機關(ACD)。
A.乙準備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
B.乙準備實施特別重大貪污賄賂的犯罪
C.乙準備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D.乙準備實施的嚴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
20. 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下列哪些類型案件的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作證,本人或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采取特殊保護措施(ABCD)。
A.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
B.毒品犯罪
C.危害國家安全犯罪
D.恐怖活動犯罪
21.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適用指定居所監(jiān)視居住的強制措施(ACD)。
A.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嫌疑人,在其住所執(zhí)行可能有礙偵查的
B.涉嫌貪污賄賂犯罪的嫌疑人,在其住所執(zhí)行可能有礙偵查的
C.涉嫌恐怖活動犯罪的嫌疑人,在其住所執(zhí)行可能有礙偵查的
D.無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
22. 刑事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CD)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A.重大暴力犯罪B.重大貪污賄賂犯罪
C.危害國家安全犯罪D.恐怖活動犯罪
23. 監(jiān)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zhí)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zhí)行。對于涉嫌(BCD),在住處執(zhí)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jīng)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國家安全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zhí)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zhí)行。
A.重大暴力犯罪B.特別重大賄賂犯罪
C.危害國家安全犯罪D.恐怖活動犯罪
24. 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信息網(wǎng)絡安全管理義務,經(jīng)監(jiān)管部門責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ABCD)情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A.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
B.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后果的
C.致使刑事案件證據(jù)滅失,情節(jié)嚴重的
D.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
四、判斷題(共8題)
1. 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
2.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對)
3. 刑罰主刑的種類包括社區(qū)矯正、拘役、有期、無期徒刑和死刑。(錯,“社區(qū)矯正”不是刑罰主型)
4. 組織、領導恐怖活動組織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對)
5. 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yè)的時候,可以不向有關單位報告。(錯,應當如實報告)
6. 為參加恐怖活動組織、接受恐怖活動經(jīng)費或者實施恐怖活動,偷越國(邊)境的,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錯,接受恐怖活動培訓而非經(jīng)費)
7.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對)
8. 對于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時進行審判,經(jīng)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監(jiān)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已經(jīng)查清,證據(jù)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對)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于刑法刑事訴訟法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的相關內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續(xù)關注我們。
【刑法刑事訴訟法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