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壯則國壯!”同學們,時代在進步,未來在召喚。我們是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國之棟梁,是中國蓬勃發(fā)展的希望!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3新時代好少年紅心永向黨征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篇一:新時代好少年紅心永向黨征文
歷史的罡風吹散千年的狂沙,將過去的音容笑貌都一一揉進塵埃。
——題記
流金赤灼,為將唯愿,死于山河,卻于風雪雁回。每當聽到一個詞,我的心猶如波濤翻涌,擊起萬丈巨浪,那便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一個陪伴了我們百年的詞匯,一個具有偉大時代象征意義的代名詞。
如果把百年黨史發(fā)展比做些什么,我情愿把它喻為一壺水,從加熱到沸騰再到保溫。
近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的身影似乎很少出現(xiàn),它沉寂了,當國泰民安,歲月靜好時,它退居“二線”,換了一種方式默默付出,默默保護我們,保駕護航好像是它與生俱來的本能,可我們清楚地知道,它雖不張揚、不高調(diào),但它依舊存在我們心中,它的地位,不可撼動,更無可替代。
民族復興,生活美好,增繁榮創(chuàng)富強,中國共產(chǎn)黨具有偉大的擔當精神。
國家,是最可靠的歸宿;愛國,是最深沉的情感;相信,是最無言的祝福;奉獻,是最堅定的支持。國家為我們提供和平與安寧,希望與憧憬,而我們,也當負重前行,去守護那一方歲月靜好;也當全心奉獻,去創(chuàng)造祖國光明之未來!而中國共產(chǎn)黨,亦是我們每一個國人都應(yīng)敬仰、崇拜的組織,我們應(yīng)該像愛國一樣愛黨,往昔的歷史中固然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然而我們不必耽于過往,只要在回望歷史的過程中汲取智慧,同時用永不磨滅的勇氣前行,終有一天我們也能將生活染成自己心中的顏色。
每當憶起紅色事跡,我的心中總涌入一股別樣的情愫,似有一腔熱血在噴涌而出,春光滿溢,揮灑清輝,余味裊裊,傾灑人生,我懷揣著理想與對未來的熱望奔赴前方,與未來共伴祖國繁榮富強!
篇二:新時代好少年紅心永向黨征文
“紅星閃閃放光芒,紅星燦燦暖胸懷…”每次聽到這首歌,我都覺得覺得心口暖暖的,特別有力量。這首歌會讓我感受到黨的偉大。
每次星期一的早晨,我站在操場上仰望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內(nèi)心總能充滿力量。我現(xiàn)在是一名少先隊員,我盼望著快點長大,這樣我就可以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名成為一名黨員,為黨和人民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的爺爺特別喜歡看抗日類型的電視劇節(jié)目,小時候就常常聽爺爺講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紅軍兩萬里長征等許多的抗戰(zhàn)故事。我知道過去的中國受盡屈辱,我更知道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不怕犧牲,不怕艱苦,立下汗馬功勞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新生活。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說得沒錯,是共產(chǎn)黨的不怕犧牲,無私奉獻才換來了現(xiàn)在的新中國。
我一定努力學習,熱愛祖國,紅心向黨,長大后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
篇三:新時代好少年紅心永向黨征文
孩提時,每逢晴朗的天氣,吃罷晚飯,媽媽都會帶我出去散步。尤其是夏天時,走在田野旁,仰望那綴滿華星的夜空,星光照亮了腳下的路和我的眼界;長大后,我坐在自己的房間里讀書寫字,窗外的風景變成了高樓,看不清夜空和云,唯有綠草地上泛銀的色映露出星河流淌。
書桌上放著一本《紅巖》——我初二時買的。封面是正紅的,陡峭的山峰上,有一棵屹立著的被夕陽染紅的松樹。它在桌上放著實在顯眼,即使我夜間學習也會不時翻閱,常常被江姐的堅韌而感動,又為小蘿卜頭的生不逢時而嘆息……有時沉浸其中忘記了時間。等想起繁重的學業(yè),我便不得不從故事中抽身,重新投入學習。結(jié)束學習,往往已是深夜時分,窗外的夜空有一顆星明亮閃爍,似乎要伴我入眠,飛入我的夢鄉(xiāng)。
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這樣的夜晚,2021年的大門被敲響,我“摸爬滾打”攀進了高三。2021年應(yīng)該是載入史冊的一年,于我來說,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高考之年;于國家來說,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這當然是一件令人振奮和自豪的事——同一年度,我與國家共前進,與中國共產(chǎn)黨同慶宴。我在六月展自信風采,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七月享百年華誕。
在過去的11年學習生涯里,我一路哭著笑著走來,時常感覺到力不從心,但又重整旗鼓,揚帆遠航。而百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于腥風血雨中,挫敗與血汗共在,希望與輝煌同往。我的人生,一刻也未曾離開過中國共產(chǎn)黨,我的信念與黨交匯融合,扎根于沃沃國土,直伸向藍天青云。
星光灑滿夜野,黨風吹拂神州。星星亙古不變,黨的信念經(jīng)久不衰。它是國家人民危難時誕生的,此后百年便也照亮著人民的路,一刻不曾熄滅?!都t巖》曾說黨是“在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抹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上。”如今黨化為夜空的星光,熒熒點點,遮不完,數(shù)不盡。無言的星在夜空中閃爍,照亮你,也照亮我。
正當年少的我們,懷著滿腔熱忱,奔向的是燦爛的明天。我們在烈陽下、坦途上撒野奔跑;我們在深夜里、迷茫時,追隨著黨的光芒。星光照亮了田野,也照亮了我的方向。
黨心不死,薪火相傳。
我心向黨,共赴榮光。
篇四:新時代好少年紅心永向黨征文
泱泱黃河,滾滾長江;唯我華夏,源遠流長。
——題記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1921年7月23日。黨在中原大地誕生,還在襁褓中的你,已經(jīng)有了摧枯拉朽的燎原之勢,你走過荒無人煙的茫茫沙漠,爬過聳入云霄的懸崖峭壁,渡過洶涌澎湃的驚濤駭浪。
在國家最危急存亡的時候,不必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也不必說“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不管劍拔弩張,槍林彈雨,是你披堅執(zhí)銳,激濁揚清。一百年,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滌;一百年,磨練了華夏的意志;一百年,見證了中華之強大!中國共產(chǎn)黨就像一頭氣威神武的獅子,你的碧血丹心必將彪炳史冊。
中國共產(chǎn)黨是人民的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借物歸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焦裕祿對人民滿腔熱血:“共產(chǎn)黨員應(yīng)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的面前。”當社會滿目瘡痍,當人民愚昧無知,救困扶危只為民,一心一意力踐行。
中國共產(chǎn)黨是偉大的黨,“中國積弱,在今天已經(jīng)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堂堂華夏,不齒于列邦被輕于異族,中國豈能不思革命。”二萬五千涉長征,甘死如飴奪瀘定。堅抗日寇鎮(zhèn)守華,生殺予奪終是贏!
中國共產(chǎn)黨是前進的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是世界上第一個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的專家,他“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你看,天上有神舟,海里有蛟龍。東風導彈衛(wèi)家國,殲20機護中華!
四面楚歌又何妨?中共必將血濺魍!
偉哉中華,再創(chuàng)輝煌!偉哉中華,屹立東方!中國共產(chǎn)黨走了一個世紀的歷程,一百載風雨兼程,卻愈發(fā)強大。在現(xiàn)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我們應(yīng)銘記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迎著黨的光輝,踏著先烈的足跡,繼續(xù)前行!少年的我們應(yīng)用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乘百舸爭流之勢,續(xù)中華民族之魂。
黨之偉,耀光輝!愿以吾輩之青春,護衛(wèi)盛世之中華!
篇五:新時代好少年紅心永向黨征文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在茫茫人海里,我是哪一個?在奔騰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不需要你歌頌我,不渴望你報答我,我把光輝融進祖國的星座…《祖國不會忘記》這首歌詠唱的是誰?是我們辛勤的老師,是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是默默付出的每一個人。
看!每次我們到校時,老師總在校門口等候,消毒、測溫,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口罩戴好,保持距離……”誰的手指甲又長了,誰的書包藏了東西,都逃不過老師的“火眼金睛”。別擔心他們上課會遲到,就算下課要開會,他們也會像運動員沖刺那樣從不晚到一秒。在我的眼里老師就像陀螺一直轉(zhuǎn)呀轉(zhuǎn)呀不停歇,不!陀螺只會在一小塊地方轉(zhuǎn),而老師卻滿校園飛行。
春風吹來,疫情卻不走。當四面都響起疫情緊急的號角,我們也亮起了紅燈。疫情就是命令,“全員做核酸”群里消息一出,燈光下我們排成了長長的隊伍。初春的寒夜,料峭的春風吹著人們,大家瑟瑟發(fā)抖,我鉆進衣服里,跳動幾下才覺不冷。
但是,瞧!那些白衣天使們站立在風中始終一姿勢:直立的身體稍向前傾,一只胳膊迅速地上下擺動。偶爾聽到“啊——”那不是音樂老師在教我們唱歌,卻分明如此穿透心靈。就這樣一輪又一輪,我們每個人做完都回家,而醫(yī)護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網(wǎng)上突然傳來支援威海的白曉卉醫(yī)生猝死的消息,誰不悲痛?中國現(xiàn)在為什么如此強大?因為有這樣的人!因為我們身邊到處都有這樣的醫(yī)護人員!
因為疫情,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了,心與心卻更近了;因為疫情,許許多多的人努力克服畏懼,成為勇敢的人,成為傾盡全力照顧別人、照顧一座城的人。
聽!“大娘,您先來,您年齡大了。”“你先來吧,外面多冷呀。”“孩子,你先來,還得上網(wǎng)課。”……就這樣,原來不太熟的鄰居更親了,沒有爭吵,只有互相體貼。每個人像一束光,溫暖了我們這座小城。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我們的老師,是醫(yī)護工作人員,是默默付出的每一個人。我心里默誦“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篇六:新時代好少年紅心永向黨征文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聽過千千萬萬句話,它們猶如一顆顆小珍珠,經(jīng)常會在我們的腦海里閃爍出各色各樣的光芒。但最近預習課文時讀過的一句話,卻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這句話就是毛主席爺爺在《卜算子。詠梅》里寫到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
據(jù)說我們偉大的毛主席爺爺讀了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后,感到文辭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義,于是他再續(xù)一首與陸游的詞風格不同的詠梅詞,目的主要是鼓勵大家蔑視困難,敢于戰(zhàn)勝困難。毛爺爺詞中的“梅”不懼與飛雪為伍,在“懸崖百丈冰”時,傲霜斗雪成長。“梅”在春天即將到來時綻放,自豪,樂觀。“只把春來報”,“梅”要把春光迎到人間,無私奉獻。“梅”在山花爛漫的花叢中歡笑,永遠與百花在一起,最終“梅”在春天里得到永生。
提到“梅”,就不能不想起我們云南麗江華坪女高的校長張桂梅,我們的張校長,張媽媽!張媽媽親眼目睹了一次次貧困女生輟學的悲劇,于是她從心里萌生一個夢想,她要辦一所免費高中,讓大山女孩有書讀,不再被貧窮落后的命運所左右。在籌款辦學期間,張媽媽為了省錢,她多年不吃肉,直到后來“吃點肉就會嘔吐,就會難受”。她去籌款時,被人放狗咬過,腳上鮮血直流;街頭募捐,別人懷疑她是騙子、朝她臉上吐口水。她咬緊牙,頂著不被理解,甚至被挖苦、嘲笑的層層壓力,在2008年終于辦成了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
春去秋來的12年間,張媽媽在大山里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fā)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我們的張媽媽她沒有房子、也沒有財產(chǎn),一直就和普通學生一樣住學生宿舍。63歲的她身患20多種疾病,卻依然每天早上起床,她腳都疼得不敢著地,卻還是堅持每天陪伴學生晨讀、上課、自習。就是這樣一所學校讓1804名女孩考入大學,走出大山,讓夢想真正飛越了大山。
記得,張媽媽最喜歡唱《紅梅贊》,她就像是那朵“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的紅梅。華坪女高的張桂梅校長,我們的張媽媽點亮了無數(shù)大山女孩的人生夢想,這1804位考出大山的女孩大學畢業(yè)后,大多選擇回歸大山,選擇去最艱苦的崗位。她們就是扎根在紅巖上朵朵放光彩的紅梅。這漫山遍野的紅梅花兒開,真的是“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云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而我們雙手纏著繃帶,與滿身病痛作斗爭的張桂梅校長,懷著她“一片丹心向陽開”的理想與信念,依舊做著樸實的教育工作,依舊為我們大家照亮著前進道路。
張媽媽,你的紅梅花開遍了大江南北,你的紅梅贊響徹云霄,是你教會了我們珍惜學習的機會,用知識改變命運,是你讓我們的夢想得以飛躍大山。只愿歲月溫柔以待,“待到山花爛漫時,您在從中笑”。
【2023新時代好少年紅心永向黨征文精選6篇】相關(guān)推薦文章:
2021年紅色少年追夢未來主題征文 紅色少年追夢未來的征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