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的人描寫在描寫人物時,一個動作一句話就能很好的為讀者展現(xiàn)一個不一樣的形象,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篇《 種包谷的老人》吧,小編也整理了相關(guān)的閱讀答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這地方叫落溪坪,有三十來戶人家。
七月半,落溪坪的人們動手搬包谷。
劉三老漢的包谷,是隊長劉誠喜帶了人去幫忙搬的。開始,只去了三個男子漢,以為一次就能擔(dān)回來。哪里知道,在坡上一清點,就連三十個男子漢一次也未必能擔(dān)完。在那包谷林旁邊,劉誠喜他們驚愕得好一陣也說不出話來。略一停,他搬好一挑,就回到壩子上來邀約更多的人。臨近黃昏的時候,包谷全搬回家來了,足足搬了滿滿的五十七挑。大家估量著,說就是曬干簸凈之后,也不下三千斤。從落溪坪這兩年的收成來看,三、四千斤包谷并不算很多,以包谷而論,五口之家即大抵有這樣的收成??墒?,這樣好的莊稼卻是劉三伯做出來的,這就不能不叫人吃驚,并深深地引動莊稼人的心思。
但在這之后,過不了幾天,事情也就漸漸淡下來。人們扛了撻頭,或者肩上壓著兩百來斤一挑的濕谷子,匆匆地經(jīng)過劉三老漢的門前,或者看見他依舊彎著腰,鋪開竹席來曬包谷,或者夜很深了還點著一盞油燈,摸摸索索地在家中料理,便又不十分在意,有時招呼一聲,有時忙得連招呼也來不及,就徑直地走過去。
可是,不久,就在八月開頭里的一天,入夜以后,有人慌慌張張地傳過話來,說劉三老漢病了,病得很厲害。
這時候,秋之落溪坪的田野,經(jīng)過了白天的繁忙之后,也仿佛靜靜地歇下來了。深藍的夜色不知是從土地上升起來,還是從深邃的星空里降下來,把星星、山林和田埂融合在一起。上弦月剛剛出山,晶瑩的一彎,連著映出來的另一半透明的月影,嵌在對面那一匹黑黝黝的山頭上,山巒、樹叢和人家的輪廓,全都在夜的藍色里清楚地現(xiàn)出來,全都莊重而沉思。落溪坪顯得這樣玄秘、莊嚴而空靈,仿佛不再屬于人世,羽化而凌空了似的。鄉(xiāng)親們急急忙忙地從石板路上走過,趕到劉三老漢家里去,腳步聲那樣空泛、清晰……
不一會,劉三老漢歇息的屋里都站滿了人。從門檻那兒往屋里探望,只見油燈的光線靜靜地抖動著,透出來好些黑色的、一動不動的背影。后來的人們一時進不去了,只好留在外面,低聲地談?wù)?。昨天,劉三伯不是還在收拾那些包谷殼?往昔的日子那樣艱難,他不是一次次地都沒有死去?那么,好容易到了今天,再說他又收了那么多的包谷,為什么要別了大家而去呢?不、不會的。但他就躺在那兒,頭枕在窄小的、長方形的枕頭上,合著眼睛。
這時候,落溪坪的木匠劉誠貴,一個四十來歲、臉長長的男子漢,急急忙忙地趕來了。他仿佛對劉三老漢病倒尤其不相信,用手分開鄉(xiāng)親們,一直來到隊長劉誠喜的身邊,來到床跟前,俯下身去探望。等到他清楚了事情確實是這樣,就一跺腳回過身來,對大家說:
“嗨呀,這咋會呢?前天三伯還找我給他做家什!”
“嗯?”鄉(xiāng)親們不明白,有人問道:“做……家什?”
“是呀,”木匠劉誠貴說,“三伯他賣包谷的錢,做兩張柜子,一張碗架,一張方桌,四條板凳,是給翠娥的!”
鄉(xiāng)親們都怔住了,翠娥,就是劉三老漢的嫁到七星場多年的女兒,是六〇年就嫁過去的,難道說,二十多年了,劉三老漢心里還一直掛記著這回事情?翠娥出嫁的時候,一件陪嫁的東西也沒有,是劉三老漢抹著眼淚望著她走的;可是,那一陣是怎樣的年成呢?那時地方上不清靜,連衣食也那樣艱難,劉三老漢才死了妻子和兒女,連自己也病著,是靠了翠娥的照料才活下來,哪里顧得了這些事情呢?算來,翠娥而今也是四十出頭的人了,萬分想不到,劉三老漢心里竟然還一直丟不開!
這一來,隊長劉誠喜又才想起來,前不幾天,三伯顫抖的手交給他三十二塊錢,托他還到鄉(xiāng)場上的信用社,那不知道是三伯哪一年欠國家的貸款。一個時常為劉三老漢挑水的后生,又才跟著省悟了,說三公昨天還送給他一只鳥籠。三伯年輕的時候很能捉畫眉,用馬尾結(jié)成小小的圓圈,安放在刺叢中,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后來老了,就長久地歇下來。但他還留著一只籠子,或許是牽連著一縷已逝的韶光吧,一直不肯送給落溪坪的娃娃們……
一時間,鄉(xiāng)親們似乎明白過來了,感到劉三老漢這一回真要去了。有的女人失聲啜泣起來。劉誠喜他們又彎下腰去,哽咽著聲音呼喚:
“三伯,三伯!”
“三公,三公公!”
后來,人們看見劉三老漢合著的眼簾微微地動了一動,終于慢慢地睜開來。但他依舊那樣安詳,仿佛他已經(jīng)遠遠他去了,聽見鄉(xiāng)親們呼喚,才又回過頭來同大家再見上一面,說他總算活到了這一天,做完了自己的事情,而今該回去了,要大家從此好生過日子,盡管放心……
劉誠喜一見三伯睜了眼睛,就連忙要女人們遞過來一碗水,請了人端到床前去,自己則挪出身子來同鄉(xiāng)親們商量,打發(fā)人去七星場叫翠娥,去鄉(xiāng)場上請醫(yī)生,立即分頭進行。
不一會,在落溪坪的因了成熟而變得寬厚和深遠的夜色里,在那條輕卷著霧嵐的、成年累月都靜靜地蜿蜒的石板路上,即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幾位鄉(xiāng)親分頭趕路程,朝西北的青木椏,朝東南的青 林。趕緊,趕緊,三伯辛苦一生,還能讓他把好日子過下去也說不定……
(有刪改)
7.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劃線部分環(huán)境描寫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細膩生動,充分體現(xiàn)了小說對真實性的追求。
B.文中劉三老漢聽見鄉(xiāng)親們的呼喚,慢慢睜開眼睛,寫出他對鄉(xiāng)親們不舍和對生命的留戀。
C.小說注重氛圍的渲染,全篇籠罩著淡淡的哀愁,體現(xiàn)出作者“清新沉郁”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
D.小說結(jié)尾,作者對劉三老漢的命運設(shè)置了開放式結(jié)局,為讀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8.作者安排木匠劉誠貴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6 分)
9.有評論家認為小說中的落溪坪能夠讓人看到“理想國”的某些方面,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