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二好的記敘文篇一
與我而言,我心中家的味道就猶如一杯香濃的咖啡,前味苦澀,令人厭煩與它,但苦澀后的那獨屬于它的味道讓我迷戀。
或許,這樣說家的味道不太明確,用樸素的話講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不需任何鋪張。可能就是你每晚學習很晚,第二天早上起床賴床不起,媽媽帶著一身做完飯的氣味用自己獨有的聲線,拍拍我說:“孩子,快起床了!明天可不能學這么晚了。”就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刺鼻的飯油味,總令我可以將所有不爽拒之腦后,愉快地享受這獨有的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不需要太多話語,不需太多美好的氣息襯托。它可能單單只是每天下午回家,因為天氣太冷,所以裹在被窩里取暖,父親見了,停頓了一會兒,端著熱乎乎的牛奶,放在我面前,細聲說道:“趁熱喝了,別著涼?!蔽遗e杯一聞,瞬間心中一絲觸動,原來家的味道就是樸實、香醇的味道。
家的味道可能是幾碗小菜或一碗面,因為我知道那是奶奶做的,帶著奶奶的味道。我不會因為它沒有飯店里的食物精致,不會因為碗筷沒有飯店里的光滑,只要當我看見奶奶用慈愛的微笑對著我,并用那雙會說話的眼盯著我時,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都在吃的食物,總令我有種特殊的溫暖縈繞在身邊,這種溫暖正一點點洗凈我身上的塵土。
家的味道可能也是那淡淡的墨汁味。我的爺爺兒時跟我一樣調皮,但年邁后的`他,好像經歷了無數事看起來飽經風霜,更是對書法有著謎之的酷愛。原本只當做一種興趣去學習,卻沒想到越寫越好。于是,待我一有空,便會趴在書桌上看爺爺寫書法。爺爺也會教我寫毛筆字,有時邊寫我們邊聊一些近天發(fā)生的事。所以我經常問爺爺,我天天給你吐槽自己不開心的事,你煩不煩我呀!爺爺總笑著說,你來陪我,我都開心死了,怎么會嫌棄你呢!那時,我明白家的味道是彼此間無聲的陪伴。
聽著母親的催促,端著父親的牛奶,吃著奶奶做的飯,聞著爺爺身上的墨香,我聞到了家的味道,樸實,香醇,溫暖……
初二好的記敘文篇二
家鄉(xiāng)傍湖而生,我們大多數孩子都是食魚長大的。
家里的人總得有幾樣拿得出手的魚類菜肴,而作為家中“主廚”的父親,最擅長也最令我傾心的,便是那道“紅燒鯽魚”。
每周五,放學后,走過家門口,那從窗口鉆出來的香氣會趕走我一周的煩惱。
父親習慣將魚盛進盆子里,再澆上一層熱油。油在魚身上發(fā)出“呲呲啦啦”的聲音,使我不住地咽口水。用餐時,我們有一個習慣,就是等到父親到場時再開動。這種禮儀,十幾年來從未變過。久而久之,我發(fā)現其實禮儀不是為了自己的體面,吃飯時的禮儀是對做菜的人表達我們的敬意。這也正是我們對為一家人提供美味的父親最真誠的敬意。
一轉眼,很多年過去。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在隨自然規(guī)律不斷老化、腐朽,只有日歷每天翻到新的一頁。但在不可否認的變化之中,唯一不變的尚有那道“紅燒鯽魚”的味道,那聲熱油淋在魚身上發(fā)出的聲音和那成為習慣的禮儀。
長大后離家,也會不斷想起那熟悉的味道。十三歲正值叛逆期的我,坐上火車前往親戚家借住求學。站臺上,父親總是塞給我一盒他提前做好的紅燒魚。待火車開動,我吃著盒飯里的紅燒魚,望向窗外,他才緩緩地別過頭去,繼而他的人影隨車身一閃而過。剎那間,我眼里的淚水潸然滴落,滿口咀嚼魚肉混雜著淚水,只覺那是我吃過的最咸的紅燒魚。
然而,更多的回憶中,父親的紅燒魚永遠是略微帶點甜的。有時,父親會在視頻通話中,詢問我何時回家,他會做上我最愛的紅燒鯽魚等我回家。我會說:“好!”然后看向日歷,心中默默盤算離回家的日子還有多久。我想,我的少年時代過得很漫長的原因大概就是我永遠在等待著時間吧。
那次回家,父親正好在廚房中忙碌。我輕輕地走上前,從后面抱住他。扎人的頭發(fā)讓我注意到它們漸漸發(fā)白了。用餐時,我滿懷期待地夾起一塊魚肉,然后蘸滿鮮美的湯汁,放入口中??墒牵野l(fā)現父親的“紅燒鯽魚”味道似乎變了,甜味似乎淡去?!拔兜涝趺吹恕蔽也唤浺獾貑柫顺鰜怼o人回應,最終結束了這次略帶遺憾的晚飯。之后的某一天,在廚房的架子上。我看到一罐大大的“木醇糖”,才意識到,原來父親得了糖尿病。然后,回憶起這一年父親日漸消瘦的身體和慢慢變平的啤酒肚,愧疚感才一點一點蔓延到我的全身,如沒入了蒼白而冰涼的河水,使我為這些年的任性感到悔恨。
有一刻,我終于意識到,那道“紅燒鯽魚”帶給我的不僅是美味,也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美食的幸福,是家的寄托。
無數個夜,我都夢見自己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坐在餐桌前,享用父親的菜肴和母親的嘮叨。
初二好的記敘文篇三
家,是我們從小生活的地方,是我們無比依賴的地方……那么,家會是什么味道的呢?
我的家是榴蓮味的,之所以說是榴蓮味的,還是源于最近發(fā)生的一件趣事。
從小,我就不喜歡吃榴蓮,不喜歡榴蓮那臭臭的味道;不喜歡榴蓮那又軟又黏的口感;不喜歡榴蓮外殼上的尖刺……總之,我非常不喜歡榴蓮!可我偏偏攤上了一個愛吃榴蓮的媽媽、一個愛吃榴蓮的爸爸和一個愛吃榴蓮的弟弟。
所以,他們拼命想讓我愛上榴蓮。
先是弟弟使招,他故意在吃榴蓮時,表情特別夸張,吃得很香,企圖使我饞起來,可是,這一招,不!管!用!
再是媽媽,媽媽采用的是勸說法,她整天糾纏著我,勸我吃一口榴蓮,說榴蓮的營養(yǎng)可好了呢,有維生素b、有維生素c,你嘗一嘗嘛,但我完全不給媽媽面子,這一招也失敗了!
最后,就是“陰險”的爸爸。在那天晚飯時,我正在吃我最愛的豆腐,這時,爸爸夾了一塊“豆腐”送到我的嘴邊,我毫不猶豫地咬了一口,正當我吃得津津有味時,我才意識到,爸爸夾給我的是一塊榴蓮,“姜還是老的辣”??墒牵斘衣肺吨@塊榴蓮時,才發(fā)現,原來榴蓮的味道也是不錯的。
從那時起,我喜歡上了榴蓮。喜歡榴蓮,那臭臭的味道;喜歡榴蓮,那又軟又黏的口感;喜歡榴蓮,那殼上的尖刺……這榴蓮寫滿了爸爸媽媽和弟弟對我的關愛。
家的味道,就是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