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漁父原文朗讀翻譯篇一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邊上游蕩。他沿著江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模樣枯瘦。漁父見了向他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么,為什么落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獨(dú)我清醒,因此被放逐?!?/p>
漁父說:“圣人不死板地對待事物,而能隨著世道一起變化。世上的人都骯臟,何不攪渾泥水揚(yáng)起濁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為什么想得過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讓自己落了個放逐的下場?”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污染呢?我寧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魚腹中。怎么能讓晶瑩剔透的純潔,蒙上世俗的塵埃呢?”
漁父聽了,微微一笑,搖起船槳動身離去。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北氵h(yuǎn)去了,不再同屈原說話。
既:已經(jīng),引申為“(在)……之后”。
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
三閭(lǘ)大夫:掌管楚國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務(wù)的官。屈原曾任此職。
是以見放,是:這。以:因?yàn)?。見:被?/p>
淈(gǔ):攪渾。
餔:吃。糟:酒糟。歠(chuò):飲。醨(lí):薄酒。 成語:哺糟歠醨
高舉:高出世俗的行為。在文中與“深思”都是漁父對屈原的批評,有貶意,故譯為(在行為上)自命清高。舉,舉動。
沐:洗頭。
?。合瓷?,洗澡。
察察:皎潔的樣子。
汶(mén)汶:污濁。
皓皓:潔白的或高潔的樣子。
莞爾:微笑的樣子。
鼓枻:搖擺著船槳。.鼓:拍打。枻(yì):船槳。
滄浪:水名,漢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內(nèi)?;蛑^滄浪是說水清澈的樣子?!皽胬酥遒狻彼木洌哼@首《滄浪歌》也見于《孟子·離婁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濯:洗。
纓:系帽的帶子,在頷下打結(jié)。
遂去,遂:于是。去:離開。
不復(fù)與言,復(fù):再。
漁父原文朗讀翻譯篇二
漁父(“父”?通“甫”,古代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子非三閭大夫與(“與”通“歟”,句末語氣詞?)
1、安能以皓皓之白(形容詞用作名詞潔白的身體。)
2、鼓枻而去,乃歌曰(名詞活用作動詞;鼓:敲打;歌,唱歌。)
1、顏色憔悴
顏色,古義:臉色?
2、形容枯槁
形容,古義:形體容貌??
3、何故至于斯?
至于,古義:到。?????
4、何故深思高舉
高舉,古義:行為高出世俗????
5、圣人不凝滯于物
凝滯,古義:拘泥,執(zhí)著。
舉?
①舉世皆濁我獨(dú)清(全)
②何故深思高舉(行為)
③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盡(完)
游??
①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游蕩(徘徊)
②秦時與臣游,項(xiàng)伯殺人,臣活之(交往)
③二十而南游江淮旅行(外出求學(xué)或求官)
于?
①圣人不凝滯于物(介詞,被。)
②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介詞,在。)
③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介詞,到)
④何故至于斯?(介詞,到?)???
見
①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被)
②慈父見背(放在動詞前面,翻譯為“我”)
之
(1)漁父見而問之(代詞,代屈原)
?(2)安能以身之察察(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3)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助詞,的)
而
?(1)漁父見而問之(連詞,表承接)
?(2)而能與世推移(連詞,表遞進(jìn))
(4)何不淈其泥而揚(yáng)其波(連詞,表承接)
?(3)漁父莞爾而笑(連詞,表修飾)
以
(1)是以見放(介詞,因?yàn)椋?/p>
(2)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詞,用、拿)
(3)可以濯吾纓(介詞,用來)
1、子非三閭大夫與(判斷句,“非”表否定判斷)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語后置)
3、行吟(于)澤畔(省略句,狀語后置句)
4、(漁父)遂去,不復(fù)與(之)言省略句)
5、屈原既放自令放為(被動句,“放”,被流放之意)
6、是以見放(被動句,“見”表被動,相當(dāng)于“被”)
7、圣人不凝滯于物(被動句,“于“表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