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fā)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付出與回報的演講稿1000字高中篇一
大家好!
面對兩名弟子做善行后“接受回報”及“不求回報”的做法。孔子對前者大加褒獎,卻對后者嚴厲批評,他認為只有“大力”褒獎善行,善行才能被廣泛傳播。的確,付出也需要回報。
日本出臺了這樣一項政策:如果在閑暇時間去養(yǎng)老院或其它養(yǎng)老機構照顧老人,按時間長短記分,將其記入個人檔案,在將來也可享受別人的免費照顧,雖然這種付出也有回報,但這難道不是一種關愛老人的方式?這難道不可以鼓勵人們積極行善?這難道不能夠在社會中傳播“大愛”?如果可以,那那小小的回報又算得了什么呢?而有些自命“心善”的人總愛站在道德制高點去鄙視、諷刺、批評那些做善事接受了回報的人,認為“做善事應不求回報”,可這伙偽君子自己又不去做善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當今中國社會,可謂是世風日下,人性涼薄,七旬老太倒在地上,卻沒人敢去攙扶,即使去扶,也要先拍照錄像以證明自身清白,或是兩個人結伴去扶。悲慘的“小悅悅事件”至今還深印在腦海中,一個不足3歲的女嬰被撞后躺臥在地,17位路人卻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所有人都在罵那些路人沒人性,“該死”!可如果當他們親身經歷時,他們是否會像他們說的那樣奮不顧身?恐怕還是個未知數(shù)。因為他們怕這是“碰瓷”,他們怕被訛,他們怕惹上麻煩。中國“好人沒有好報”的事例實在不少,兩位中學生扶起臥倒在地的老太,得到的不是老太的感謝,而是老太喋喋不休地大聲誣蔑及謾罵,面對面采訪,他們說:“難道扶老人有錯嗎?那我以后還可以扶嗎?”多么辛酸的話語,做好事得到的“后果”讓他們瞋視,讓他們心傷,在這樣的社會,將來還有人敢去扶倒在地上的老人嗎?
有這樣一個笑話:在北京,如果不差錢就可以多去扶倒在路邊的老人,他們會讓你體會到差錢的滋味。這個笑話其實一點也不好笑。多少人因為害怕被訛而對倒在路邊的老人視而不見?但如果真有一位老人因為突發(fā)心臟病倒地呢?會有人敢伸出援助之手去救那個老人嗎?這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多么可悲!見義勇為者救溺水小孩而死去,得到的不是社會上的贊美,不是對方的感謝及社會的撫慰報酬,而是“這人是不是傻,那小孩會游泳假裝溺水也去救,還葬送自己性命”的冷言冷語,如果英雄泉下有靈,是否會質疑當時奮不顧身的舉動,多么令人悲慟!
正如孔子所說,要用“大利”褒獎善行,莫要讓英雄流汗,流血卻還要流淚。莫要讓善行成為遙遠不可及的事物。給英雄多些寬容,多些鼓舞,多些支持,讓他們有繼續(xù)行善的動力及勇氣,莫要讓善行離我們而去!
只有付出得到了回報,才能鼓舞更多人行善,社會才會充滿真善美。
有關付出與回報的演講稿1000字高中篇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的啟蒙老師是媽媽。她是一位慈母,關愛我,呵護我;而她更是一位嚴師,在我年幼的時候就教育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讀了不少書。
上了小學,我知道了母親節(jié),我一直想報答母親對我的愛。一次放學后,我問母親:“媽媽,你想要我以后怎么報答你呢?”她未說話,笑著望著我,許久才說:“你以后幸福的生活,不要忘了媽媽就好了?!蔽矣X得這個回答太抽象,很不令我滿意。
母親節(jié)那天,我用積攢的零花錢買了一張賀卡送給了媽媽。媽媽看了,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但這并未維持太久。她當晚對我說:“我知道你是愛媽媽的,今天送了一張賀卡給我,我好開心!可是媽媽想得到更好的回報?!蔽蚁肓讼耄惶靼?,媽媽又說:“你能取得好成績來回報我嗎?”我用力的點了點頭。
不久之后,學校舉行了競賽,我認真地復習,一心想取得好成績來回報母親。競賽之后,我又忐忑不安地等候成績。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背著裝了獲獎證書的書包回了家,迫不及待的給母親看我獲了一等獎的獎狀。這一次母親的笑容沒有很快消失,而是長久的留在臉上,像一朵怒放的向日葵,久久的留下了陽光。
我突然明白了,兒女的孝心固然可嘉,但是優(yōu)異的成績,更讓一位嚴師慈母欣慰,因為成才是對母愛最好的回報。
母親含辛茹苦地教我識字,看書,上學后又每天放學后輔導我學習,這些慈愛的教育不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能給予我的,而她所盼望的也正是我的成功。這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小小的里程碑。今后,我定會有一番作為,不讓我的母親失望。同時,我也明白了,只有成才,才會讓母親覺得,她的辛苦沒有白費。
有關付出與回報的演講稿1000字高中篇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的一生就像蝴蝶一樣,只有經過蛻變,才能化繭成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彼匀说耐懽?,更在于精神上的一次次成長與感悟。
成長的蛻變,是忽然對親人的理解。你是否曾看過父母年輕時的相片?再轉眼看看父母如今的滄桑模樣,你心里又是否會有幾許愧疚?我曾靜下心來端詳父母的模樣,僅是這般靜靜地看著,心里卻有萬千感慨。
廚房里,母親穿著家居服系著沾了些油污的圍裙仔細清洗著手里的蔬菜,冰涼的水不停地流過她的手。她的頭發(fā)隨意地盤起,額頭上是密密的汗珠,眼角已有了不少細紋。客廳里,父親一臉疲憊地倚靠在沙發(fā)上,雙眼輕闔,眉頭微微皺起,還時不時地咳嗽幾聲。濃濃的愧意漫上我的心頭:父母是這樣的辛苦,而我卻不曾理解他們,只知道任性地頂嘴吵鬧。真是羞愧啊……看著他們的樣子,我好像一下理解了他們的期許,理解了他們的嘮叨,理解了他們的愛……
成長的蛻變,是對生命的領悟。
我的房間里有一盆多肉植物,枝葉飽滿,亭亭靜植。都說多肉植物的生命力很強,確實如此。我有一段時間忘了給它澆水,導致它的一些葉片都干枯萎縮了。但在我給它澆水后的第二天,它又長出了新的葉子,恢復了生機。陽光下,它飽滿的葉片上灑滿了金色的光芒,又像一個剛睡醒的小娃娃,蹦蹦跳跳的??粗耧枬M的樣子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世間萬物不就是靠著對生命的渴望,才能在跌倒后重新爬起的嗎?只有有了對生命的渴望,對夢想的追求,人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能獲得新生。
成長的蛻變,還是心境的開闊。頭上是蔚藍的天空和潔白的云,腳下是遼闊的大草原,眼前是成群的牛羊和奔馳的駿馬……遠離了喧囂,感覺整個世界只有我和這美妙的大自然,心忽然就開闊了起來,放下了所有糾結的事情,好好地享受這草原帶來的樂趣。
成長的蛻變,是傷心流淚后的奮發(fā)圖強。
成長的蛻變,是……
以后的以后,我們還會有很多的蛻變,直到成長為最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