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活動教學篇1
教學目標:
1、認真閱讀例文,領悟把寓言改寫成記敘文的基本方法。改寫不但要理解原文內容,還要展開豐富想象。
2、根據(jù)《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內容,體會作者地寓意。
3、引導學生自然的把原文的理解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之中,表達要真切恰當。
教學重點:
讀懂例文及其提示部分,領悟如何進行寓言改寫。
教學難點:
明確原文內容,展開豐富想象,形象改寫。
教學準備:
復習改寫的基本方法。課件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改寫是一種根據(jù)原文內容,改變表達方式的習作練習。改寫,可以改體裁,如把詩歌改成記敘文:可以改人稱,如把第一人稱改成第三人稱:可以改結構,如把倒敘改成順序等等。記得我們在四年級時曾經練習了把詩歌改成記敘文。通過那次練習,大家對改寫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同學們還記得如何把詩歌改寫成記敘文嗎?
2、指名回答(教師相機啟發(fā)引導)
3、設置懸念:那么,我們如何去把寓言故事改寫成記敘文呢?我們來讀一讀范文《揠苗助長》就知道了。
二、學習例文,明確寫法。
1、學習例文,領悟寫法。
2、四人小組交流討論體會。
3、指名匯報感受。
4、齊讀例文提示,明確寫法。
5、小結:由此看來,把寓言改寫成記敘文的方法與把詩歌改寫成記敘文的方法基本相同,都要注意兩點:第一是把握原文內容第二是借助想象,生動描繪。
三、弄清要求,構思習作。
1、知名度這次習作的要求。
2、齊讀《揠苗助長》
(1)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描述揠苗助長這一故事的。
(2)如果你是禾苗,談談你的感受。
(3)如果你是這位莊稼人,你看到結果會怎么想?
(4)你想對莊稼人說什么?
小結:認真閱讀例文,領悟把寓言改寫成記敘文的基本方法。加進想象和體驗,生動地再現(xiàn)原文的情景,表達原文的感情。
如何用第一人稱來敘述《揠苗助長》呢?
(5)同桌交流體會。
(6)指名口述。
小姐:我們在進行改寫的時候,改寫成的作文不能違背寓言的寓意。
四、行筆成文,相機指導。
五、推敲打磨,修改習作。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活動教學篇2
一、揭示課題,啟發(fā)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第24課《寓言二則》。我們大家都聽過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
2.通過預習,誰能說一說“揠苗助長”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長”又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長》是一則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讀了以后,它會讓你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會讓你在快樂中懂得道理。
2、學生各抒己見。
3、檢查讀書效果。
(1)出示生字詞,抽讀。字理學生字。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巴望 筋疲力盡 白費 一大截 納悶 興致勃勃
(3)分組分段讀課文。
4。默讀課文,了解課文脈絡。
三、師生對話,感悟寓意。
1.默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
(1)你讀懂了什么?你找到了哪些關鍵詞語去理解的?
(2)“巴望”是什么意思?
課文中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
①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②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兩句話,是用“巴望”好,還是用“希望”好呢?
(3)他看到的結果怎樣?
禾苗是真的一點兒也沒長高嗎?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那個人為什么會認為“一點兒也沒長高呢?”
(4)請同學們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總結一下第一段的意思?
(5)指導朗讀。討論:讀這段應讀出什么樣的感情語氣?
(6)體會感情,自己朗讀。
2.默讀二、三段。
(1)你讀懂了什么?從哪些語句讀懂的?“終于”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2)這個人是怎樣拔禾苗的?”指名回答。
“筋疲力盡”是什么意思? 他為什么會筋疲力盡?請大家結合圖思考一下?
(3)他認為自己的辦法怎么樣呢?從哪里看出來的?指名讀句子。
(4)“白費”是什么意思?“沒白費”說明了什么?
(5)他說:“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意在說明什么?
(6)指導朗讀。要注意這個人一邊喘氣一邊說話的語氣,說出對自己的辦法很贊賞很得意的語氣。
3.指名讀第四自然段,問:結果怎樣?指名回答。
四、點明寓意,升華拓展。
1、你知道禾苗為什么會死嗎?假如你是兒子,你對父親說……假如你是農夫,你會這樣長嘆……
2、小結:你看農夫多傻啊!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違背了禾苗生長的規(guī)律。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長高,相反都枯死了,這是個錯誤的做法。
3、你會對種田人說些什么?
4、“揠苗助長”這故事讓我們懂得了:要遵循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要做傻事。
五、總結、擴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揠苗助長》,不按規(guī)律辦事的例子呢?(指名說一說,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活動教學篇3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學習第24課,抬起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看認真,寫在心里。(教師板書寓言兩則)要特別看清寓的最后三筆的寫法,豎、提、點(用紅筆標示)。由這個字俺們想到和它寫法相同的是什么字?
生:遭遇的遇。
師:請同學們在語文紙上把這字寫正確。
生寫字。
師: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話,寓言故事簡短有趣,都又告訴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則相當于(同學說篇)。今天俺們學習第一則《揠苗助長》。(教師板書揠苗助長)
生齊讀課題。
師:你知道 “揠苗助長”故事中的主人公嗎?你知道故事的大致內容嗎?
生:故事中的人物是宋國的農夫。
生:故事說一個農夫想禾苗長快些,就到田里去拔,結果禾苗全枯死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俺預習了課文。
師:預習課文是個好習慣,你真不錯。大家從不同的途徑了解了這個寓言故事,那課文是怎么描寫的呢?打開課文,小聲朗讀,要讀通讀準。
生自由朗讀。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相信這些生字詞一定難不住你們。出示生字詞。
生:宋國。
師:宋是平舌音,讀得準。誰再讀?
指名三人讀。
生:盼望。
師:讀出了特別希望的樣子。俺們讀詞語除了要讀準,還要學會讀出詞語的意思。誰能學著他的樣子來讀?
指名三人讀。
生依次讀好焦急、揠苗助長。
生:筋疲力盡。
師:盡是什么意思?
生:用完了。
師:俺們一起來讀筋疲力盡。
生:興致勃勃。
師:這個詞很有特色,你能說出和它一樣結構的詞語嗎?
指名十人左右回答。
生:納悶。
師:你會記住悶字嗎?
生:外邊是門,里面是心。
師:邊板書邊描述:心被門關起來了,就會覺得不舒暢。這時候悶讀第四聲。出示悶的第二種讀音。
師:納悶是表示心情的詞語,再讀一讀,找找還有表示心情的詞語了?
生:盼望、焦急、興致勃勃。
師:打開文書,把這些詞語帶到課文里,看看農夫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生一邊讀一邊想。
師:農夫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呢?
生:農夫很焦急。
師:出示: 宋國有個農夫,他盼望著自身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伤傆X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心里十分焦急。
板書焦急。
師:你知道是焦急什么意思嗎?
生:非常著急。
師:十分焦急呢?
生:特別特別著急。
師:誰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課文。
師:還可以從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農夫很焦急呢?
生:“盼望”可以看出。(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
師:盼望的近義詞朋友是?
生:希望、渴望……
師:課文中為什么要用“盼望”而不用“希望”呢?俺們換個詞來讀讀,看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他盼望著自身田里的禾長得快些……
他希望自身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師:你們會在什么情況用盼望來表達自身的心情?
生:俺喜歡看書,俺想得到一本想要得書的時候。
生:期中考試的時候,俺特別希望得到一百分。
師:想象一下農夫盼望焦急是什么樣子的?
生:他會在田邊轉來轉去。
生:他會對禾苗說快點長吧!
師:用盼望比用希望更能表達農夫焦急的心情,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再快些。俺們一起來讀讀。
生:還可以從“天天”體會到,就是每天都來。
師:星期一來嗎?星期二來嗎?……
晴天來嗎?陰天呢?
身體不舒服回來嗎?
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示一下嗎?
俺們也來學著他的樣子來把這一句讀讀看。
生齊讀。
生:還可以從“可總他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體會到。
師:真的一點兒也沒有長嗎?
生:禾苗實際上是長高了,只是生長的速度很慢,一兩天是不會有多大的變化的,而這個人不懂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所以就認為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于是就想方法幫它長。
師:這個人為什么總覺得一點兒也沒有長?
生:因為他太著急了!
師:農夫來到農田邊,會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呢?
生:禾苗你怎么長得這么慢呀?
生:用什么方法能讓你長得快些呢?
師:正是農夫太焦急,盼望禾苗長得快,天天去田邊看,就會覺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俺們一起再通過朗讀來體會一下農夫焦急的心情。
師:文中還有哪里能體會到農夫很焦急?打開課文再讀讀。
生:心里著急就想方法啊,于是他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師出示:一天,他終于想出了方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將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盡。
師:老師就請你做故事里的農夫,到田里去拔苗。
生點點頭,慢悠悠的走到兩組中間的空地上。
師:你們覺得她是故事中的農夫嗎?
生異口同聲喊道:不是。
師:為什么?
生:課文中說是急忙跑到農田里。
師:對呀!俺們一起讀讀,你看農夫多焦急呀!
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師:對扮演的同學說,農夫回來,重新扮演一次。
生回到座位上,急急忙忙往田里跑。兩手用力往上拔。其他同學都站起來認真看。
師:農夫你這樣拔可不是故事中的拔呀,老師查了資料,揠就是拔取苗心,(出示:揠≠拔,揠:拔取苗心。)農夫一手扶著禾苗,一手抽取苗心。
請你按老師講的動作再來演一演。
同學一直按老師的要求在田里干活。
師:同學們,農夫是怎樣揠苗的?
生:一棵一棵的往上拔。
師:農夫忙了多長時間?
生:從中午忙到天黑。
師:從中午忙到天黑大概五六個小時吧,就是300分鐘左右,四十分鐘一節(jié)課,大概七節(jié)課左右。
生都發(fā)出驚訝的聲音。
師:農夫有沒有停下來?
生:從一直看出農夫沒有休息。
師描述:一小時,汗如雨下;兩小時,腰酸背疼;三小時,頭昏眼花;夕陽西下,幾乎沒有了力氣,非常疲勞。(扮演的同學一直在扮演)
師:__同學,你現(xiàn)在累嗎:?
生:俺現(xiàn)在累得直喘粗氣。
師:你看他臉色通紅,上氣不接下氣,俺們可以用筋疲力盡這個詞語來形容他現(xiàn)在的樣子。(出示筋疲力盡)你能給俺們讀讀這個詞嗎?
生讀詞。
師:感謝你讓俺們生動的理解了筋疲力盡的意思。讓俺們一起讀讀課文。
生讀第二自然段。
出示圖
師:農夫盼望自身的禾苗長得快些,雖然是這么的累,你看看他的臉上的表情:你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詞語訓練)
生:他樂呵呵的。
師:急性子的農夫,怎么會是這樣的表情呢?
生:總算是看到了自身的禾苗生長了一大截。
生:喜笑顏開。
師:農夫,你看到你的禾苗長了一大截,心情怎么樣???
生:高興啊,再累俺也高興,總算看見俺的禾苗比他人的又長高了一大截。
師:書上是用什么詞語來表達農夫現(xiàn)在的心情的?同時出示:回到家里,他興致勃勃地說:“真把俺累壞了!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
生:興致勃勃。
師板書興致勃勃。
師:誰能學著農夫的樣子來說說他的話?
出示 第三自然段
指名三人后齊讀。
師:他的兒子聽了他的話,引讀第四自然段??吹竭@個悶字,你們猜他的兒子是怎樣想的?
生:禾苗怎么會長高一大截,不會是爸爸眼花了吧!
生:想不通,不可能這樣。
俺們一起讀讀第四自然段。
師:這個農夫也跑到農田里一看,心里也很納悶。農夫的心愿是好的,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假如你是這個農夫的鄰居,看到了這一幅情景,你能告訴這位農夫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嗎?默讀全文,理由會更充沛一些,更有說服力一些。
同學默讀課文。
師: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生:禾苗要慢慢的長,急著長只會是壞事。
生:他不明白禾苗的生長不能靠人去拔高,而只能靠自身的力量。
生:人們希望它長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澆水,適時鋤草,滅蟲等方法。
生:假如硬要把禾苗拔高,損傷了它的根或者切斷了它的養(yǎng)份來源,禾苗怎能不枯死呢?這是事物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
生:種田人違背了禾苗生長的規(guī)律,想借助外力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落得個好心辦壞事的結果。
師:對啊,禾苗的生長也有它一定的規(guī)律,俺們在生活中可不能做宋國的農夫呀!俺們要記住,出示寓意
生:這則寓言告訴俺們做事情要遵循規(guī)律,不能違背規(guī)律,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
師:小朋友們,農夫聽了咱們大家的話,他現(xiàn)在的心情怎樣?
生:后悔,早知道就不花這力氣啦!
生:難受,今年可就沒有收成啦!
生:沮喪,為什么自身要這么急于求成呢?
師根據(jù)同學回答板書。
師:《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是俺國古代一個大學問家孟子寫的,離現(xiàn)在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孟子的原文只用了短短41個字,可有意思了。
【出示古文內容:】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師:今天學的寓言就是根據(jù)這篇古文來的。想不想讀讀古文?自身對照俺們今天學的課文讀一讀,再看看下面的解釋。能讀懂哪些。
生自由閱讀。
師:誰能說說自身懂了哪兒?
生回答(略)
師:俺們一起讀。讀的時候大家還可以晃晃小腦袋。
師:同學們,從遠古時代起,許多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俺國的古代寓言,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俄國偉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寫的《拉封丹寓言》等等。老師要向大家優(yōu)秀《伊索寓言》這本書,這本書中有一個相似的故事《寡婦與母雞》。俺們來看看這個故事。
師:讀了這兩則寓言,你有什么感受呢?請你用幾句話寫下來。
生交流自身的體會。
師:的確在生活中不能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主觀地急躁冒進只會適得其反、充溢智慧的人民又發(fā)明了許多現(xiàn)代寓言故事。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充溢了智慧的故事和話語。有興趣的,課后可以多找一些來讀。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活動教學篇4
設計說明
本課包括《亡羊補牢》《揠苗助長》兩則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兩則寓言故事情節(jié)簡單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故事濃縮成了兩個常用的成語,給人啟發(fā)與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同時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寓意,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識字寫字教學仍是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識字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識字的主動性,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重視寫字指導,發(fā)現(xiàn)生字書寫規(guī)律,強化寫字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完成預學案作業(yè)。
2、搜集并閱讀寓言故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引出新課
1、看圖片猜故事。
導入:同學們,你們能猜出這些故事的名字嗎?(《烏鴉喝水》《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這些故事簡短有趣,又含有深刻的道理,我們稱之為“寓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則寓言。(板書:寓言二則,相機識記“寓”和“則”兩個生字。)
2、(出示第一則寓言題目:《亡羊補牢》)誰來讀一讀故事的題目?
(1)學習生字“亡、牢”。
減一減法:忙-忄=亡
字理識字法:(出示“牢”的字理圖)甲骨文的“牢”字,像一頭牛被困在圈欄之中。
(2)指名讀課題。
3、質疑課題:“亡羊補牢”是什么意思?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以看圖片猜故事引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對這個故事有一定了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準備。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請小老師領讀。
寓言二則 亡羊補牢 羊圈 叼走 街坊 后悔 從此 勸告 丟失 鉆進去
(2)開火車讀。
(3)課件出示本課生字,做摘蘋果的生字游戲。
寓 則 亡 牢 圈 鉆 叼 坊 悔 此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指導讀好重點句。
(1)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2)他很后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教師相機強調“街坊”中的“坊”讀輕聲;“鉆進去”中的“鉆”讀zuān;“叼”的讀音為diāo。
4、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5、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學生補充完整。)
課文中的養(yǎng)羊的人丟了______次羊,最后他把羊圈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采用填空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學習生字時,采用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方法。
三、精讀課文,隨文識字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亡羊”的?(第1~4自然段)
2、丟羊的原因是什么?請學生默讀第1~4自然段,畫一畫相關的句子。
3、學生匯報,相機出示重點句子。
(1)重點句1: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①“圈”是多音字,在本課讀juàn,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
②學習生字“鉆、叼”。動作演示“鉆、叼”。
熟字加偏旁法:钅+占=鉆
形聲字記憶法:“叼”左邊的口字旁表示用口來叼,右邊的“刁”表示生字的讀音。
③齊讀句子。
(2)重點句2: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
①“街坊”就是鄰居。“坊”是本課的生字,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嗎?(加一加法:土+方=坊。換一換法:房——坊。)
②街坊勸告時是怎樣的語氣?請你試著來勸一勸這位養(yǎng)羊的人吧?。ㄖ干首x,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時要表現(xiàn)出街坊對養(yǎng)羊的人的關心。)
③聽了街坊的勸告,養(yǎng)羊的人心里是怎樣想的?
預設:羊都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真是多此一舉。不就是一只羊嗎?沒什么大不了的。
④養(yǎng)羊的人會用什么樣的語氣來回答呢?(無所謂,毫不在乎。)
⑤指名分角色讀一讀對話,相互評議。
4、過渡:好心的街坊來勸說,養(yǎng)羊的人卻不聽勸告,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5、學習第4自然段。
(1)課件出示句子: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2)指名讀第4自然段,師生評價。(要突出兩個“又”字。)
(3)為什么要突出兩個“又”字?聯(lián)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兩個“又”字更能體現(xiàn)養(yǎng)羊的人不修羊圈帶來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丟羊的原因都是一樣的。)
(4)齊讀第4自然段。
6、過渡:兩次丟羊后,養(yǎng)羊的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自然段,畫出相關句子。
7、學習第5自然段。
(1)課件出示句子1:他很后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①你能體會養(yǎng)羊的人現(xiàn)在的心情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抓住“后悔”“現(xiàn)在修還不晚”來體會養(yǎng)羊的人認識到自己錯了。)
②學習生字“悔”。
換一換法:海——悔。
③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后悔”。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后悔的經歷。
(2)課件出示句子2: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①讀一讀,說說養(yǎng)羊的人是怎么做的。
②相機學習“此”。
熟字比較法:比——此。
減一減法:些-二=此。
③讀一讀,說說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預設:第二個句子中的“趕緊”一詞說明事情緊迫,養(yǎng)羊的人行動很迅速;“堵上、結結實實”說明養(yǎng)羊的人很認真,把羊圈修得很好。
④指名讀句子。(將這句話與養(yǎng)羊的人的語言進行對比朗讀,讓學生在對比朗讀中體會養(yǎng)羊的人兩次丟羊后心理和態(tài)度的變化,進而更深入地體會“亡羊補牢”的意思。)
(3)小結:養(yǎng)羊的人終于聽取了街坊的勸告,及時修補了羊圈,結果——(課件出示句子)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4)再次朗讀,指導語氣。
設計意圖: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學習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提供運用詞語的機會。同時,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此環(huán)節(jié)中抓住了“又”和“趕緊”,感悟養(yǎng)羊的人因后悔而及時改正錯誤的做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四、聯(lián)系生活,感悟寓意
1、語言訓練:當養(yǎng)羊的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街坊會怎么說?養(yǎng)羊的人又會怎么回答呢?
2、同桌合作表演后,教師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4、深入學習了課文內容,現(xiàn)在你能說一說“亡羊補牢”的意思嗎?(羊丟了及時修補羊圈,還不算晚。)
5、小結: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的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________,就________。
6、“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猶未為晚”。
7、在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和同桌小聲說一說,再和全班同學分享。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與解題相聯(lián)系,并抓住時機進行語言訓練,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寓意。同時,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感悟道理,從而促進學生成長。
五、比較字形,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亡、牢、鉆、勸、丟、告。
2、指名讀,口頭給生字組詞。
3、指導學生觀察每個生字的結構特點、筆畫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交流書寫注意事項,教師重點指導:
鉆:左窄右寬。“钅”的豎提不要穿過第三筆的橫。
勸:第二筆是長點,右邊的“力”寫得比左邊高一些。
丟:第一筆撇寫得短而平,第四筆的橫要寫得長一些。
告:第一筆撇與“丟”的撇寫法有區(qū)別,第四筆的橫要寫得長而穩(wěn)一些。
5、教師范寫學生認為難寫的字,一邊寫一邊強調重點筆畫及書寫要領。
6、教師強調寫字時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學生臨寫。
7、同桌交流評價,對照總結后再進行書寫。
8、全班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集體評議。表揚寫得較好的同學,并讓其和大家交流分享書寫經驗。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要求是: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設置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通過認真觀看教師示范,掌握重點字的書寫要領,感受漢字的美蘊含在每一筆、每一畫中。
六、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這則寓言故事主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教師不能硬性總結道理,讓學生硬說道理,要盡可能拓寬學生思路,結合實際談。
2、把這則寓言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練習,使學生鞏固課內所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我們要看一個有趣的動畫片,同時又能學到深刻的道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多媒體播放《揠苗助長》的動畫片)
2、你知道這個動畫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這個故事就是——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3、“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文中畫出“揠苗”的意思。
設計意圖:從動畫片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寓言的特點。同時,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畫出“揠苗”的意思,增強讀文的實效性。
二、學習生字,了解內容
1、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
2、出示生字:焦、筋、疲、喘、截。(帶拼音讀,去掉拼音再讀)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全班匯報,說一說自己認識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的。
(1)加一加識字法:皮+疒=疲,肋+q=筋。
(2)換一換識字法:載——截。
(3)字理識字法:焦——(出示字理圖)上邊的字形是一只小鳥,下邊的字形是火的演變,就像小鳥在火上烤,這是多么令人著急的事。
(4)利用熟字比較記憶“喘”:端——喘。
5、檢測詞語認讀情況。
出示詞語卡片:焦急 筋疲力盡 喘氣 一大截(開火車讀,齊讀)
6、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相機糾正字音。
7、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________地想要禾苗快點長高,就把禾苗________,結果禾苗都________。
(1)先自己說說看。
(2)指名說。
(3)課件出示:焦急、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枯死了。(引導學生齊讀)
8、解題。
“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你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了嗎?
課件出示句子: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設計意圖: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的方式,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借助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降低了概括難度,鞏固對詞語的運用。
三、深入探究,品讀課文
(一)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那個種田的人的“焦急”。
1、這個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那他當時的心情怎樣?文中有一個詞語直接寫出了他當時的這種心情。你能把它找出來嗎?(焦急)
2、自由地朗讀第1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寫出了他的焦急。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句子。
(1)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①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焦急?(“巴望”是盼望的意思,說明他心里很焦急;“天天”說明他每天都去田邊看。)
②你能讀出種田的人焦急的心情嗎?(指名讀)
(2)引讀:種田的人多希望自己的禾苗快點長高,他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出示句子)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①禾苗真的沒有長高嗎?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句子,你有什么體會?
比較句子: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②指導朗讀:“一點兒”要重讀。
③小結:禾苗在慢慢地長高,但在種田的人眼里卻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他真是個急性子的人。
(3)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①讀一讀,比較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感悟動詞前加上修飾性詞語的好處。
他在田邊轉來轉去。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②指名讀,談體會。(第二個句子多了“焦急地”一詞,更能體現(xiàn)出種田的人盼望禾苗快點長高的急切心情。)
③理解“自言自語”,用“自言自語”造句。
④指名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句子。
(二)學習第2自然段,了解拔苗過程。
1、是啊,種田的人是那樣焦急地巴望禾苗快點長高,他想出的辦法是——(拔苗)。請你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找他是怎樣拔苗的。
2、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句子。
(1)出示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①指名讀,讀的時候要強調“一棵一棵”。
②隨機提問:種田的人一邊拔一邊可能在想什么?
③引讀:當中午的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時,種田的人在田里——(學生齊讀句子)
當肚子餓得咕咕叫時,種田的人在田里——(學生齊讀句子)
當種田的人汗流滿面時,他還在田里——(學生齊讀句子)
(2)引讀:就這樣,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課件出示句子)
①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都在重復著同樣的動作,難怪會累得——筋疲力盡。
②(出示圖片)看,你能說說種田的人都累成什么樣了嗎?累成這個樣子就叫——筋疲力盡。
③讓我們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帶到句子中讀讀。
(三)學習第3自然段,體會種田的人的心情。
1、過渡:拔禾苗把種田的人累得筋疲力盡。但是,他回到家里,卻一邊喘氣一邊說——(出示句子)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2、你能想象種田的人當時的樣子和心情嗎?(種田的人當時很累,可是心里很高興,因為他認為自己幫助禾苗長高了。)
3、指名讀。
師:是??!這個種田的人不但不知道自己錯了,還很得意呢!誰來讀出他的“得意”?
4、引讀: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生讀)禾苗都枯死了。
5、總結: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故事。種田的人焦急地巴望禾苗快點長高,這是故事的起因;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這是故事的經過;最后禾苗都枯死了,這是故事的結果。
設計意圖:緊緊圍繞“焦急”一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來體會種田的人的內心活動,通過做動作的表演讀、引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在誦讀中體會種田的人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時,幫助學生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掌握故事梗概,提高閱讀能力。
四、結合實際,體會寓意
1、過渡:剛才我們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了種田的人的焦急,我從你們的朗讀中也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墒?,禾苗長高的事能急嗎?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段種子成長過程的視頻。
2、看了視頻,你知道了什么?
小結: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長規(guī)律,種子還沒有發(fā)芽,植物就不可能長高,植物還沒有長得健壯,它就不可能結出果子。
3、那文中的這個人犯了什么錯?老師這兒有一個詞語——急于求成。他還犯了什么錯?(違反規(guī)律)
4、小結:是啊,這個種田的人太想讓他的禾苗快點長高了,結果卻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違反了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這樣急于求成反而會誤了大事。這就是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5、生活中有類似“揠苗助長”的事例嗎?同學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設計意圖:觀看植物生長的視頻,使學生了解植物生長都有一定的生長規(guī)律,明白種田的人犯錯誤的原因。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請學生交流生活中類似“揠苗助長”的事例,從而對寓意有更深刻的認識。
五、觀察示范,指導書寫
1、出示本節(jié)課要求會寫的生字:筋、疲。
2、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
3、教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書寫要領。
筋:竹字頭在上半格中間。下半部分的橫折鉤起筆在橫中線上,“月、力”要相互靠攏。
疲:“皮”要寫在病字旁的里面。“皮”的第一筆是橫鉤,第二筆是撇,第三筆是豎,第四筆是橫撇,最后一筆捺要伸展。
4、學生先描紅,然后在田字格中寫兩個。
5、投影展示學生書寫的生字,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此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注意生字的間架結構,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反思
1、以故事題目為突破口。這兩則寓言的題目都是對故事內容的高度概括,抓住了故事題目也就抓住了故事的主要脈絡。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故事內容理解題目,從而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
2、在教學中注重采用多種方法指導識字,如字理識字、熟字帶生字、在具體的語境中識字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將識字、寫字教學落到實處。
3、以讀為主。整個教學中,“讀”貫穿始終。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說”。
4、聯(lián)系實際,理解寓意。注重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類似的現(xiàn)象,從而體會這兩則寓言所要說明的道理。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活動教學篇5
一、教學設計思想:
寓言《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上》。這篇課文,是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內部的發(fā)展規(guī)律,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這則寓言執(zhí)教者主要以學生自主的學習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錄相,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著學生根據(jù)閱讀要求自學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
再通過游戲勇敢者闖關,由小老師解決同學們的問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幫助同學們理解了課文內容。跟著執(zhí)教者設計小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了課文內容的學習。最后,讓學生通過校園網(wǎng)自由討論并交流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過像《揠苗助長》的事情嗎?說說還知道哪些寓言?小組表演課文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又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3、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寓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新課,揭題,以舊引新。
2、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什么是寓言呢?在二年級我們學過哪些寓言?這節(jié)課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寓言故事,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13課寓言二則的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
2、帶著問題我們來看看《揠苗助長》的錄相(進入網(wǎng)站)
過渡: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3、點擊課文自學。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
(2)理解文中的詞語,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①游戲:勇敢者闖關,小老師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
②完成課堂練習。
4、指導朗讀
(1)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2)指名朗讀,問:你為什么這樣讀呢?
(3)指名讀全文,評議,全班齊讀全文。
(三)討論:讀了這則寓言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理解寓意。
你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像《揠苗助長》的事情呢?今后該怎么做?
(五)表演寓言,鍛煉能力。
(六)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什么寓言?
2、欣賞寓言,說說明白了什么道理?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活動教學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焦、費、望、算四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理解“揠苗助長”的意思,明白其中的道理
4、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觀賞圖畫,直接感受,加深體驗,合作學習、游戲等方式,讓學生掌握生字,在課文中反復朗讀,讓學生在情感妙答中體會其中的道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在兩則寓言故事中,學會觀察生活,學會腳踏實地學習。
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難點:
懂得寓言中的啟示。“寓、截”的識記。“費、望、算”的書寫。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儀
教學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提問:你讀過成語故事嗎?舉例說說。
(像《刻舟求劍》那樣,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這樣的小故事叫“寓言”。學習“寓”字。)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么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學習第一則寓言)
1、讀:(邊讀邊標然段,圈出生字。)
2、記:(想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三、小組合作討論。
1、檢查:(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讀書:(分自然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3、議論:(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為什么在田邊轉來轉去?你是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的?他的心情怎樣?
解詞: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別著急。
好焦急——禾苗長得太慢
這個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于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想辦法。(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并回答:那個人想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好”辦法——“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他自己感覺怎樣?
解詞: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
白費——白白地耗費。本課指白費力氣。一大截——一大段。
好辛苦——從中午一直把刀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還認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這是故事的經過。)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并回答:拔苗的結果怎樣?
結果禾苗都死了。(這是故事的結果。)
“好”結果——禾苗都枯死了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復述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提問: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這個人錯在哪里?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長。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斷了,所以禾苗死了。
2、這個人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辦壞了。
3、這個人錯就錯在不管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結果事與愿違,把事情辦壞了。
(二)自己遇到過哪件事,因為急于求成結果辦壞了?(舉例)
(三)你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懂得了什么道理?
辦任何事情如果急于求成,不按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去辦,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四)指導書寫生字“焦、費、望、算”。
1、分析字型及結構。
2、師寫生看。
3、生抄寫生字。
板書設計:
27、寓言兩則
揠苗助長:急——拔苗——苗死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寫字:焦、費、望、算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活動教學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理解寓言含義。
2、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學習隨文識字的方法,嘗試邊讀邊想,做簡單批注的學習方法。
4、了解寓言,從寓言中體會道理。
教學重點:
了解寓言這種體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點,基本能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這兩則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并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4課《寓言兩則》。板書,提醒
誰想展示一下你的預習作業(yè),教一教大伙你昨天已學到的東西、
1、記字形,學寫生字:疲勃
2、認讀生字詞,理解詞義、
ù zé sng iā pí èn bó
寓言 兩則 宋國 焦急 筋疲力盡 納悶 興致勃勃
寓言揠苗助長
3、讀通課文
4、按課文內容填空
古時候有個人,因為想讓自己的禾苗 就把禾苗 結果 。告訴我們 、
生: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
那大家都聽過寓言故事吧,你能回憶一下,以前你都聽說過那些寓言故事嗎?
出示:(掩耳盜鈴、守株待兔、亡羊補牢、坐井觀天)
師:這篇課文一共有兩個小故事,所以就是“兩則”。
出示:
3、 現(xiàn)在誰能說一說“揠苗助長”的“揠”是什么意思?“助”又是什么意思?誰能連起來說說“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
師評價:你真了不起,老師不講你也能自己解決。
明確: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長就是拔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三、自讀自悟
1、這篇課文很有意思,咱們試著演一演,怎么樣?(想)別忙,想要演好這篇寓言,首先咱們就要揣摩一下文中這個人的動作、語氣,把這個人當作自己,來,自己先試著讀讀課文??纯词虑榈降资窃趺窗l(fā)生的。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從他的朗讀中,你體會到他是這樣的語氣?(焦急)從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的出來呢?
出示: 宋國有個農夫,他巴望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伤傆X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心里十分焦急。
(1)“巴望”是什么意思?(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
課文中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我們來換個詞來讀讀,看有什么不同。
① 他巴望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指名讀,擴大讀的面積)
② 我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2)“天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每一天都來)
師:星期一來嗎?星期二來嗎?……晴天來嗎?陰天呢?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xiàn)一下嗎?
(3)我們也來學著他的樣子來把這一句讀讀看。(齊讀)
(4)這一段當中還有那些地方表現(xiàn)出他很希望自己的禾苗長的快些?
(二)出示:“可他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心里十分焦急。”
師:他讀的怎么樣?。空l能來評價一下?(突出了幾個字“一點兒也沒有長”)
師:你也能學他的樣子來讀一讀嗎?
師:真的一點兒也沒有長嗎?
生:禾苗實際上是長高了,只是生長的速度很慢,一兩天是不會有多大的變化的,而這個人不懂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所以就認為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于是就想辦法幫它長。
師:這個人為什么覺得一點兒也沒有長?
生:因為他太著急了!
師:來,我們一起再通過朗讀來體會一下農夫焦急的心情。
農夫會怎么想?怎么說?
過渡:心里著急就得想辦法啊,于是他苦思冥想了一陣,終于想到了一個好的辦法。是什么辦法呢?生說出示
師:他想出了怎樣的辦法?
出示: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將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的筋疲力盡。
師:原來他苦思冥想的辦法就是用拔的方式來幫助禾苗快快的生長。
師:想出了辦法,按理說他應該是很輕松的,可是他還為什么筋疲力盡呢?
生: “一棵一棵的往上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所以才筋疲力盡。
雖然是這么的累,你看看他的臉上的表情:高興著呢,怎么會是這樣的表情呢?(總算是看到了自己的禾苗生長了一大截)
出示:觀察人物圖畫
(詞串聯(lián)系)你能用你學過的詞語來形容一下他的表情嗎?
3、你能讀出這種既高興又累的感覺嗎?試試看!誰再來讀?(擴大面讀一讀)
4、齊讀
過渡:看著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農夫覺得自己的辦法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默讀就是不動唇,不發(fā)出聲音,放在心里讀?。?/p>
(三)第三段
出示:回到家里,他興致勃勃地說:“真把我累壞了!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
生:認為自己的辦法很好!
師:你是從文中的那些地方看出來的呢?(興致勃勃)
看來這個人真的累極了,可是他又為什么興致勃勃呢?
生:想到自己的禾苗要長高了,心里自然很高興了
師:所以,他雖然是累壞了,但還說自己的力氣“總算”沒有白費,認為自己這么做對極了。
師:你們也能試著讀一讀嗎?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請學生評價)那你來讀讀看!
齊讀
(四)第四段
過渡:他這么著急自己的禾苗快快長高,得到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請同學們齊讀第四小節(jié)。
師: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
生:(太著急了)禾苗被他都拔起來了,違背了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
師:如果你是這個農民的鄰居,看到了這一幅情景,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禾苗要慢慢的長,急著長只會是壞事)
師:對啊,禾苗的生長也有它一定的規(guī)律,如果咱們不依照它的生長規(guī)律急于求成就會壞事,這----就叫做“揠苗助長”。
(五)表演內化
這樣精彩的故事,想不想表演給你的爸爸媽媽看一看?。肯日埻瑢W們自己在小組里練習一下,一會我們找同學上來演一演(教師下去和學生一起探討)
學生表演(評價)
【最新《揠苗助長》教學設計】相關推薦文章:
最新《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yōu)質范文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yōu)質范文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yōu)秀范文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模板2022年
2022年最新《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yōu)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