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復活讀后心得篇一
————寬恕一切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紳士決定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贖罪,他決定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并且盡他所能幫助那些可憐的人們。在他幫助人們的過程中也漸漸揭露了當時的社會情況。
《復活》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著作。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最偉大的代表,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并不是在空說大道理,他所寫的也并不是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只不過是一些平淡無奇的小事。但從這些小事中卻蘊含著大智慧,我想這也就是他的高明之處。
這里的主人公涅赫柳多夫是一位紳士,有著巨大的財富,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和周圍的人一樣,每天尋歡作樂、賭博、和長官聊天,直到他再一次見到他曾經傷害的人馬斯洛娃,他有了徹底的改變。馬斯洛娃已經成了一名囚犯。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檢討,并且決定放棄一切,幫助可憐的人。
對主人公的做法我非常佩服。我一直認為環(huán)境決定人的性格。如果我處在主人公的環(huán)境中,周圍的人都是那樣做的,我也會墮落的。我認為人處在一個社會中,你就必須融入這個社會。主人公能醒悟過來,我都認為是非常不容易的了,他竟然還能放棄一切,我簡直覺得不可思議。雖然我知道每個人都應有一顆無私的心。可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的,我想大部分的人還是在為自己而活的。人生一世,誰都想好好享受,而他卻愿意為別人放棄這一切。實在讓我又驚訝又敬佩。
涅赫柳多夫在想清楚之后,有時候還和以前的朋友一起飲酒交談。這開始讓我非常不解。主人公既然已經決定了要過一種全新的生活,為什么還和他們做朋友呢?后來,我漸漸明白一個人只有錢是遠遠不夠的,他還要有朋友,有親戚,有人際關系,這樣他才能辦成這些事。廣泛的人際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最后涅赫柳多夫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寬恕一切。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陰暗的角落,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瑕的,也就沒有一個人有資格來批評別人。然而當你寬恕了一切的時候,你就能坦然的面對這一切了??墒悄阋惨M你所能來幫助別人,這是一種快樂。
在涅赫柳多夫為馬斯洛娃四處奔走的過程中,他漸漸的發(fā)現在這個監(jiān)獄中有近一半的犯人都沒罪,他們被抓進來只是因為沒有身份證或一些其他的小事。這不是很可怕嗎?這個社會縱容富人為所欲為,壓制窮人不能反抗。這些窮人被這樣的折磨著,而這個社會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監(jiān)獄的存在。
當時俄國的社會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寫的一樣,是一個混亂的社會。作者想用他的筆來喚醒這一切。這里的主人公是一個無私、博愛的人。我雖然知道自己做不到他那樣,但是我也敬佩他。
復活讀后心得篇二
復活,這個詞,似乎與死亡有關,這是我最初的理解。但看到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復活》有著新的認識。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俄國對世界文學最影響的作家。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復活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復活讀書心得1
《復活》是列夫·耶維奇·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
這里的“復活”,不是肉體的復活,而是精神上的復活。作者以聶赫留朵夫與瑪絲洛娃的故事為紐帶,將大量的筆墨用于描寫聶赫留朵夫對社會、對人生的觀察和見解,所以,我們一次次讀到聶赫留朵夫在精神之人與獸行之人之間的艱難抉擇。
文章寫的是瑪絲洛娃因被迫給一位商人的茶里下安眠藥,案發(fā)后,茶房和侍女賄賂律師,把罪全栽在瑪絲洛娃身上,被叛了去西伯利亞苦役四年的罪行。
這時,法院陪審員聶赫留朵夫認為法院作出了不公平的判決,要求上訴到高級法院,瑪絲洛娃也上訴到大理院,卻被理由不充足而駁回了,聶赫留朵夫把自己所有的田地賤價出租給了當地的農民,也復活了自我的精神,關閉了獸性之人的閥門,開啟了精神之人的閥門。
于是,他灰暗老化的眼角膜脫落了,使他對社會與生活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在他的心中,革命者都是思想積極、向上的人,精神道德面貌高于一般水平,他對他們充滿敬意。
《復活》一書如實地描繪了勞動人民的悲慘境況,描繪了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惡嘴臉,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腐朽和教會欺騙的實質,表現出深厚的人性,宣揚了高尚的人性。
我認為擁有人性是做一個人最基本的原則,要讓精神的自我永存,就要行得正,有自己的主見,有勇于自我審視檢討的勇氣。
善與惡往往只在一個人的一念之間。
復活讀書心得2
前段時間,我一口氣讀完了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我深有感受。
《復活》一開始,便展開了對沙皇俄國是非顛倒的司法制度的猛烈揭露和無情徹底的批判,認為俄國已是一個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已經完全腐朽的社會?!稄突睢匪茉炝艘幌盗猩鷦?,真實,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主要的是男女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和卡秋莎,瑪絲洛娃。
聶赫留朵夫是一個“十分純潔的青年”他一心追求人生的完美,認為“為道德要求所做的犧牲是最高的精神快樂”。他身為貴族地主,卻因為自已是一個用土地為手段剝削窮人的人而慚愧。初次和卡秋莎見面,他愛慕她的天真美麗,心中產生了青年男女間自然而健康的感情,對她念念不忘。但是他的階級地位為他所規(guī)定的社會環(huán)境和教養(yǎng)使他逐漸墮落……直到復活的故事。聶赫留朵夫在他的領地上所見到的每一個農民,都是掙扎在死亡在線,他們過著豬狗一樣的骯臟生活。
卡秋莎,瑪絲洛娃從一個天真純潔的姑娘到一個行尸走肉般的妓女的墮落過程,就是對這個吃人的黑暗社會的'極其有力的揭露。
復活的故事發(fā)展過程,就是一個對當時俄國社會的種種丑惡進行揭發(fā)的過程,聶赫留朵夫為了給卡秋莎伸冤,走遍了彼得堡的大大小小的衙門,他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吃人的事情原來不是發(fā)生在森林中,而是發(fā)生在辦公室里。那個被無辜地關押在監(jiān)牢中的老婦人從她自已的親身經歷中悟到一個道理,在她的國家里,真理已經被豬吃了。
我認為如果俄國政府沒有許許多多荒淫無恥的官僚們來統(tǒng)治著一個龐大的國家,掌握著億萬俄國普通人的命運,俄國人就不會生活的那樣悲慘。
復活讀書心得3
在暑假里,我讀完了俄國19世紀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復活》。
“復活”,顧名思義指死去的人再一次獲得生命,當然,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種事。我對托爾斯泰頗有了解,他并不是一個科幻作家,因而我懷著興趣翻開了這本書。
書中講述了一任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早年與一個女仆卡秋莎·瑪絲洛娃發(fā)生了愛情。聶赫留朵經歷了軍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來對卡秋莎·瑪絲洛娃做出了無法彌補的丑惡行為,并拋棄了她,至使其墮落。在多年后,兩人以犯人和陪審員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譴責。為了“贖罪”,他開始了對瑪絲洛娃的“救助”。在為此奔波的途中,聶赫留朵夫親眼目睹了俄國農民的痛苦與貴族的壓迫。最后“救助”終未成功。于是,聶赫留朵夫決定與卡秋莎·瑪絲洛娃同赴西伯利亞流放地。這時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復話”。
讀過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我才漸有所悟:精神是肉體的支柱,有些人雖然仍活在世上,卻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罵。相反之,有的人雖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過上千萬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墮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書中男主角聶赫留朵夫,就是一個從純潔無邪的少年,在經歷了軍旅生涯后,墮落一時,最后終于在精神上恢復了自我。這又體現出了當時俄國政治的腐敗。
我曾經讀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還有對大家說的:在看一類名著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紹,有助于大家理解。
復活讀書心得4
幾乎是一氣呵成看過了這一部巨著,似乎很深奧。又卻讀懂了什么。精神的復活,似乎比失去了的一切更感到有意義。
一個純真美好,曾經對生活和生命充滿了美好期盼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會中墮落于花天酒地。一個美麗純潔的姑娘,在長達八年的女生活中墮落。他們似乎是可以就這樣生活下去的,他們也許可以滿足生活中自己那種種簡單的快樂。但當兩人在審判瑪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時,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夠心安理得地面對他曾經傷害過的瑪斯洛娃直視他的眼神。似乎是靈魂的反省,兩個人在重逢時,眼神中充滿了疑惑。那個少年,成為了一個漂浮在上流社會中的“老爺”,那個姑娘,成了一個出處賣弄風情的“窯兒姐”。涅赫留朵夫此時感受到了他曾經給予他多么大的傷害,他的靈魂背負了沉重的罪惡感。在一次次探訪監(jiān)獄的過程中,他見證了太多的不公平。當他把自己的土地廉價分給了農民的時候,他收獲的是農民懷疑的眼神,貴族們疑惑的言語;當他決定與瑪斯洛娃結婚以洗清自己罪惡的時候,他的得到的是親友們鄙夷的眼神,眾人以為不可理喻的回應。他面對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認為正確的事務無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貴族社會所推崇的卻只是花天酒地與吃喝嫖賭。一百多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只因為把身份證弄錯了就被關押到臭蟲漫天,疾病四溢的牢中。
但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瑪斯洛娃的改變。讓他足以拋棄官場的地位與金錢的誘惑,他的精神復活了。瑪斯洛娃也改變了,她為了不連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愛。
愛過,懊悔過,反思過,最終,他決定,他復活,他重生,他在紛雜的社會中找到了他道德的衡量準則。也許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僅僅是瑪斯洛娃,在這條尋求重生,精神復活的道路上,他見到了,他做了,他去積極的改變了。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讀福音書,那曾經是他看不懂的教訓。經歷了這一切,他這次突然看懂了圣經的教訓,并且發(fā)現在其中有他必須的、重要的、且是喜悅的東西。
去追尋,也許受用的不知是追尋最終得到的。還有這一路上看到的。
復活讀書心得5
托爾斯泰是俄國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家最杰出的代表,《復活》于他71歲所作,是最后一部長篇小說,是他長期思想的結晶,是他文學藝術探索之路上一部不朽的杰作。
我有幸讀了這部小說,深為其細膩的手法,鋒利的筆觸所震撼。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是上流社會的公爵,在充當法庭陪審員時認出一個被控犯盜竊罪的女(女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正是曾經被他奸的一個姑娘,并造成她懷孕,收養(yǎng)她的女主人知道后將她掃地出門。瑪絲洛娃生下的孩子被送往育嬰院的途中死掉,從此她逐步墜入墮落的深淵,落入妓院過起了淫荒糜的生活。良心未泯的聶赫留朵夫逐漸發(fā)現自己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于是走向了拯救瑪絲洛娃同時也是為自己減輕罪行的艱辛之路,就在這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中,他們的靈魂都得以復活。
然而出自文學巨匠托爾斯泰之手的作品絕不可能只是一段凄慘曲折的愛情故事?!稄突睢坊ㄙM了他從1889-1899年10年的心血。當時他已進入老年,世界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內心已經徹底否定了沙皇制度,而俄國當時社會正處于大革命的前夜。所以,《復活》一書是借托兩位主人公的遭遇,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國,真正反映被欺壓的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揭露了腐朽混亂的上層社會和官場。
托爾斯泰筆下的女主人公瑪絲洛娃是一個平民女子,是俄國社會中最為普通的一員。一開始她是一個天真純潔活潑開朗的少女,結果遇上上層社會的聶赫留朵夫,被他玷污然后拋棄,被趕出家門接著淪落為女,最后又受人誣陷被告上法庭,由于陪審員的誤判、法官的不負責任使她被放逐西伯利亞服苦役。這一系列的打擊,經歷的種種使她褪去天真,取而代之的是對社會的失望和對上層社會的憎恨。她的一部血淚史是對統(tǒng)治階級和官主義最有力的控訴和最無情的鞭笞。但是整個過程中瑪絲洛娃并沒有完全失去人性中最可貴的善良,她關心監(jiān)獄中受盡折磨的無辜的人們,并要求聶赫留朵夫去幫助他們早日離開監(jiān)獄。并且在發(fā)現聶赫留朵夫的真誠之后也從心底里原諒了他。最后從政治犯身上看到了值得敬佩的斗志,慢慢的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復活。這些也代表了最底層勞動人民的樸實善良,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讀復活心得體會分享
復活讀后心得篇三
《復活》讀后感
看這本書其實是個偶然,好像是上學期的時候,記得當時我好像是懷著對書名的好奇,翻開了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又一代表作《復活》。
通過對這本書的通讀,我大概了解到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他早年與一個女仆卡秋莎·瑪絲洛娃發(fā)生了愛情。聶赫留朵夫經歷了軍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周邊事物的污染,以至后來對卡秋莎·瑪絲洛娃做出了無法彌補的丑惡行為,并拋棄了她,至使其墮落。在多年后,當兩人以犯人和陪審員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譴責。為了“贖罪”,他開始了對瑪絲洛娃的“救助”。在為此奔波的途中,聶赫留朵夫親眼目睹了俄國農民的痛苦與貴族的壓迫。然而最后“救助”并未成功。于是,聶赫留朵夫決定與卡秋莎·瑪絲洛娃同赴西伯利亞流放地。這時的瑪絲洛娃盡管還愛著聶赫留朵夫,但為了他的前途,拒絕了他的求婚,與政治犯西蒙松結合。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表現了他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復活。小說揭露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觸及了舊法律的本質。通過一系列的經歷,這個時候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復話”。
讀過后,我仍不大理解,但也略有一些感悟:
一個人的精神是他肉體的支柱,就像有些人雖仍活在世上,卻只是行尸走肉,只會受人唾罵。相反的,有的人雖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過上千萬,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正如“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币粯?,生活中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很重要。
當然在墮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就像書中的男主角聶赫留朵夫,他就是一個從純潔無邪的少年,在經歷了軍旅生涯后,雖然墮落一時,但最終在精神上恢復了自我,道德上得到了真正的洗滌的人。當然這從另一方面又體現出了當時俄國政治的腐敗。另外,我覺得作者特別有才,在他的筆下,卡秋莎·瑪絲洛娃給人一種圣潔之感,而不像我們有些小說的所謂“圣潔女性”形象卻給人卑瑣之感。
我覺得在這本書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繪的精確、筆力的雄渾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面對人類的苦難,作家保持了高度的鎮(zhèn)靜,但是卻又能讓我們這些讀者不得不為自己在這本書理所見到的景象而深深觸動到。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國當時的現實,書中刻畫了窮人、貴族、獄吏、監(jiān)犯、革命者、醫(yī)生等等各類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對這些人物事件的描繪中混合了懺悔、憐憫、寬容、無恥、欺詐、放蕩……這里,作者唱出了人類藝術最崇高的歌:“我們?yōu)椴恍艺呷鲆晦錅I,人世的悲歡感動我們的心?!币驗榧词故钱敶S多人也許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這些美好的感情卻毫無所覺。殊不知,當等到失去了才后悔卻發(fā)現已無能為力了。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蒼白、徒勞。
因此,我覺得我們很有必要在閑暇時多多翻閱些圖書館的書籍,不僅能充實我們的課余生活,更大程度上我們會從閱讀的過程中受益匪淺。
復活讀后心得篇四
讀《復活》有感
十九世紀末,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復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和〈〈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一起成為托爾斯泰的三部代表作。
這部作品中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由一個有思想的青年變?yōu)閴櫬涞那嗄?,生活放蕩,沉迷于紙醉金迷的生活。但他們身上的善良品性并未完全泯滅,后來知錯悔改,揭露批判貴族地 主階級的罪惡。
涅赫柳多夫的多面性格
涅赫柳多夫出身貴族,身上有著貴族闊少的劣性,他誘奸了天真純潔的農奴少女瑪斯洛娃,從此把她堆入墮落與不幸的深淵。但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惡行,而且是貴族階級對他影響的結果。他并非天性如此,他本來是一個純潔善良,有理想,追求真正愛情的青年,貴族家庭養(yǎng)成了他的種種壞毛病,貴族社會和沙俄軍界紙醉金迷,放蕩荒唐的生活風氣又使他墮落,促使他去損害瑪斯洛娃。因此,他是貴族地主階級罪惡的體現者。這是他性格的一方面。他由于青年時代受過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的影響,個人身上的善良品質也沒有完全泯滅,加上他有尋根究底的好思索的性格,使他和別人的紈绔子弟多少有些不同。他過了時間的荒淫生活,他并未悔改,仍在墮落中。但他十年后尖刀瑪斯洛娃時,他被她的悲慘遭遇震驚,產生了懺悔之心。他對之前對瑪斯洛娃的錯誤行為感到慚愧,承認自己“犯了罪”。他想為自己以前的錯誤行為做出彌補,決定替被冤枉判刑的瑪斯洛娃上訴申冤,借此挽救她,也為自己贖罪。當然,瑪斯洛娃說:“你還打算在死后的世界里用我拯救你自己?!边@句話并非瑪斯洛娃一時情急之下的口不擇言,而是她內心的真實想法。涅赫柳多夫為救她而處處走關系也是為了讓自己好多一點,免受心靈的煎熬?,斔孤逋拊谥滥樟喾驁詻Q不離開他時,她堅決持反對態(tài)度,回到監(jiān)獄后他陷入了沉思,“她的心里在進行一種痛苦的活動。涅赫斯娃對她所說的那些話,把她引到她受過苦的那個世界里去了,而她不了解那個世界,痛苦后,早已從那里面走出來了。現在她已經不能再原來那樣忘掉一切,渾渾噩噩地生活下去,可是清楚地記憶過去的事而生活下去,又未免太痛苦?!爆斔孤逋迯囊郧暗奶煺婊顫?,純潔的姑娘變后從事卑劣工作的妓女,她早已回不到原先的那個快樂單純地生活了,現在的世界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了,但她的思想并未完全逆變,雖身在監(jiān)獄,但仍處于那種低級生活中。涅赫柳多夫為了贖罪,讓自己的心靈得到解脫,他決定和瑪斯洛娃結婚,這種但方面決定的婚姻并不是以愛為基礎,而是以涅赫柳多夫的贖罪心理為基礎的。這種婚姻若成為現實,注定不會得到幸?!,斔孤逋蘧芙^涅赫柳多夫的提議是明智的選擇,畢竟她和涅赫柳多夫并非同一世界的人,勉強進入他的世界,對她來說是不會有幸福的。一.涅赫柳多父的自私品性
瑪斯洛娃與年輕時代的涅赫柳多夫相互吸引,相互傾慕,涅赫柳多夫在對瑪斯洛娃產生錯誤想法時,他對她的真實的愛情的聲音,雖然微弱,可是畢竟響起來了,正在對他述說她,述說她的愛情,述說她的生活。然而,另外一個聲音卻在說:注意,你要錯過你自己的享樂,你自己的幸福罷了。這第二個聲音蓋過了第一個聲音。他當時想的只有他自己的享樂,而絲毫沒有考慮到會給瑪斯洛娃帶來的嚴重后果。他對瑪斯洛娃的感情由純真到占有欲,變得罪惡。后來瑪斯洛娃的悲慘遭遇也正是涅赫柳多夫帶來的。他沒有考慮到。在他占有她的身子后,他是否應該對她負責。他當時想到的只有一逞獸欲,完全忽視了她的想法,也未為她以后的生活著想。在發(fā)生這件事情后,瑪斯洛娃的平靜的生活被打破,想回到原來的天真快樂的生活已不可能。
他甚至沒有感到害臊,他憑馬特廖娜,帕夫洛夫娜的臉色看得出她在責難他,明白她對他的責難是對的,知道他自己做的事惡劣,然而獸性的感情已經從他往日對他的優(yōu)美的愛情下面掙脫出來,控制住他,獨自稱霸,不承認其他的任何感情罷了。他從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變成荒淫的青年軍官。當他再次見到天真可愛的少女瑪斯洛娃時,他對她的感情不是從前的單純的喜歡,而是帶有占有欲的喜歡,希望自己能得到她。而他確實那樣做了,想方設法地滿足自己的那種感情。二.蘗赫柳多夫的利己本性
他的思想已發(fā)生很大變化,他的行為都要有利于他自己。原先他認為他的精神的存在才是真正的我,如今他卻認為他那種健康而活躍的獸性的我才是他自己了。他不再是從前那個將自己的田地分給了農民的有為青年了,而變成了現在的揮霍無度,由原來的不需要錢用到后來的為了錢常常跟母親辦不愉快的交涉。他需要大筆的錢供他揮霍。這時,他的思想已變得消極,逐漸向個人主義發(fā)展。他的品性發(fā)生很大變化,因為他已經不再相信自己而開始相信別人。他的這種思想由于他的懶惰,因為他認為如果相信自己,生活下去就會過于困難:相信自己,就得親自解決一切問題,而那種解決總是不利于他那種追求輕松快樂的獸性的我,而且?guī)缀蹩偸峭钟|,至于相信別人,那就任什么問題都不需要解決,一切問題早已解決好的。而且那種解決總是同精神的我抵觸而有利于獸性的我。他選擇相信別人而不相信自己,也是認為這是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他認為相信別人可以讓自己少解決很多事,有利于他那種獸性的滿足。他相信自己,就總是遭到人們的責難,而他相信別人,倒會博得他四周的人們的贊揚。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是個極度愛慕虛榮的人。他選擇相信別人是因為他認為相信別人可以免遭責難,更可以獲得別人對他的好評。顯然,這是利己的私心在作祟。
涅赫柳多夫在誘奸瑪斯洛娃后,“有兩種心情在他的靈魂里激蕩著,相持不下;一種是獸性的愛情所留下的烈火般的色情的回憶,雖然這種愛情遠不及這所應有的那種美滿,不過他總算達到了目的,多少得到了一點滿足,另一種是他體會到他自己做了一件很壞的事,這件壞事必須彌補一下才行,然而這種彌補卻不是為她,而是為他自己?!彼乃枷胍呀洷凰墨F性蒙蔽,他向往的不是他與瑪斯洛娃之間的少年的那些美好回憶,而是那些色情的回憶,獸欲得到滿足時的快感。他雖然認識到了他犯了大錯,但他并未考慮到他的這種行為會給卡秋莎帶來多大的影響,他是否要對卡秋莎負責。他會產生彌補她的想法也是為了使自己的心靈得到解脫,他想要彌補的只是他自己。他的利己本性在此顯示得淋漓盡致。三.涅赫柳多夫的斗爭性
涅赫柳多夫在法庭上見到瑪斯洛娃后,他深深地感受到他對她犯下的罪,他決定要懺悔,要對她做出彌補。于是他積極奔走于各級政府機關,活動于權貴之門,就是為了替她上訴申冤。但這時,他看到統(tǒng)治階級和國家機關的專橫無理,逐步意識到本階級的罪孽深重。他的思想漸漸地發(fā)生了變化,在懺悔和醒悟的他眼里,原了習以為常的生活驟然變了樣,一切都顯得是罪惡的了。
“我們干得不對頭,是啊,不對頭。不應該光發(fā)生議論,而應該把所有的人都團結起來。去消滅資產階級的罪惡,要團結人民去共同對抗,達到消滅他們的效果。他憤怒起來,揭露了法庭監(jiān)獄,政府機關和官辦教會的黑暗。他的思想在此時已經復活,他從一個沉迷于軍營生活的青年軍官到反抗本階級黑暗統(tǒng)治的批判者和揭露者,他的思想已經上升,徹底地改變了。他看出農民貧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們用來養(yǎng)家活口的土地都被地主奪去了,還有資本主義對他們的禍害。于是他大聲疾呼:這種可怕的狀況“萬萬不可再繼續(xù)下去了”。他痛恨統(tǒng)治階級的黑暗。他認識到了農民貧困的根源就在于地主的土地占有制,了解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給農民帶來的雙重災難。涅赫柳多夫是懺悔貴族的典型。四.涅赫柳多夫的睿智
涅赫柳多夫雖沉迷于紙醉金迷的生活,但他的才能并不能因此被否定,他為了向瑪斯洛娃贖罪,他決定為她上訴申冤,為了救她,他積極奔走活動。在拯救瑪斯洛娃的同時,他也從事著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活動,反抗地主階級的土地占有制。他把所要做的事分為四類:第一類事情涉及瑪斯洛娃和對她的幫助;第二類事情是處理他的田產;第三類事情是幫助犯人們。他們越來越頻繁地求他幫忙了;第四類工作就是要解答一個問題:所謂刑事法庭這種奇怪的機關,究竟是什么東西?它為什么存在?它是從哪里來的?他的這些工作已經顯示他的思想已經復活,不再是從前那個過著荒淫生活,重視獸欲的滿足的貴族青年了。
他為了幫助幫助別人,他向律師,監(jiān)獄,教士,獄長打聽,分析遭到監(jiān)禁的人的種種犯罪情由,得出結論,將所謂的罪人分成五種人:第一種人是完全無罪的人,是審判錯誤的受害子者;第二種人是在激怒,嫉妒,酗酒之類的特殊情況下采取行動,結果被判罪的。第三種人是采取依他們自己看來極其平常,甚至很好的行動而受到懲罰的,然而那樣的行為,按照判定法律的同他們不一樣的理解,就算是犯罪。第四種人是那些僅僅因為在道德方面高于一般社會水平才被列為犯罪的人。第五種人是這樣的一些人:社會對他們所犯的罪倒比他們對社會所犯的罪大得多。涅赫柳多夫分析他們的行為,按照涅赫柳多夫的見解,其實無一不是社會對他們犯的罪超過他們對社會所犯的罪,不過社會對他們所犯的罪,并不是現在直接對他們本人犯下的。他的思想已經發(fā)生了徹底的變化,他思想上的惰性已不復存在。
瑪斯洛娃的改變史
一.天真純潔的少女時代
瑪斯洛娃雖是一個私生女,但她受到兩個老處女的愛撫,這兩位老處女正是涅赫柳多夫的兩位姑姑。她雖半是養(yǎng)女,半是婢女,但他也過慣了地主家里的舒服生活。
瑪斯洛娃和涅赫柳多夫在少年時相互吸引,相互愛慕。剛開始時,他們只是暗暗地喜歡對方。他們之間的這種愛情是純真無邪的,只是純粹地愛慕對方,不存在任何肉體上的欲望。涅赫柳多夫離開姑姑家時,那個純潔的,有理想抱負的她也離開了。
三年后,他回來了,回到兩個姑姑家,再次見到瑪斯洛娃,瑪斯洛娃還是那樣的純真可愛。他見到她時,對她的感情已不再那樣的單純,帶有肉體上的占有?!霸谀樟喾蛏砩暇透谝磺腥松砩弦粯樱袃蓚€人。一個是精神的人,他為自己所尋求的僅僅是對別人也是幸福的那種幸福。另一個是獸性的人,他所尋求的僅僅是他自己的幸福,為此不惜犧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钡ㄇ锷瘜λ母星橐蝗缂韧?,仍舊是那樣的純真,但涅赫柳多夫卻誘奸了她,這使得她的生活發(fā)生了改變。
二,地位卑微的瑪斯洛娃
瑪斯洛娃發(fā)現自己懷孕后,她的情緒很不穩(wěn)定。兩個老處女認為她會敗壞聲譽,瑪斯洛娃無法再呆在她們家,所以她只好離開。但她住慣了地主家的舒服生活,她很快地把他給她的一百盧布花光。他工作屢屢不順,受到雇主的調戲,后遭無情解雇。她愛上了一個快活的店員,但他又不辭而別。深受打擊的瑪斯洛娃迷上了煙和酒,這無疑給她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她不得不謀求另一份工作。當領家讓她從事妓女這一行業(yè)時,她答應了。從此成為卑微的妓女?!八虢璐螆髲驼T奸她的人,報復店員,報復一切欺壓過她的人?!币苍S這是她內心真實的想法,但她決不是僅僅因為這一想法才入這一行的。
她是個愛慕虛榮的女人?!邦I家對她說,她想做什么樣的衣服就想做什么樣的衣服,不論是絲絨的,費伊縐的,綢緞的衣服或是袒露肩膀和胳膊的舞衫,一概能做。” 她有著所有女人的天性——愛美,但她因為虛榮心選擇這一行業(yè)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她的這一舉動使自己過上了低人一等的生活,洗刷不掉自己人生中的污點。
三,陷入監(jiān)獄的瑪斯洛娃
瑪斯洛娃在接待一個客人時,把鴉片當作安眠藥給客人服下,致使客人死亡。而她也被陷害成為殺人兇手。她無法為自己申訴,身為被告,她說的話并沒有多少人相信,但涅赫柳多夫信了。此時的她仍然對自己的美貌很自信,我想這也是她過分執(zhí)著于美麗的本性。
涅赫柳多夫為了彌補他對她犯下的過錯,他決定幫助她,替她上訴申冤。與此同時,他也決定要和瑪斯洛娃結婚。但瑪斯洛娃斷然拒絕了他。她知道他們處在不同的世界里,而那個世界只會給她帶來痛苦,讓她陷入無底的深淵?!澳f您要結婚,那萬萬辦不到,我寧可去上吊,就是這么的?!爆斔谅逋拮屪约哼h離他,也許是因為她自己太過自卑,她認為自己的身份低下。但更大的原因是她痛恨他,他是帶給她痛苦生活的罪魁禍首。他誘奸了她,又拋棄了她,使得她對他的感情徹底發(fā)生了變化,從原來的愛慕變成了后來的仇恨。
正是她在監(jiān)獄的生活,她身上的善良品質展現出來了。她樂意幫助監(jiān)獄里的囚犯?,斔孤逋尴M樟喾蚰軒椭M多霞,讓費多霞能和她丈夫見一面,在囚犯一起轉移的過程中,她能夠為別人著想,讓她的形象變得更美麗,她的思想逐漸恢復原來的純真可愛。四,思想復活的瑪斯洛娃
瑪斯洛娃從妓女變成囚犯,她的思想轉變很大,她變得越來越自信,而她的自信有一部分是源于西蒙松,一個真心實意愛她的男人。“瑪斯洛娃憑著女人的感覺很快就揣摩到他在愛她。她想到居然在這樣一個不平凡的人的心理引起了愛情,她在她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就提高了?!彼兊貌荒敲醋员?,她不再覺得自己是個不堪的人,她正在往平常人的方向發(fā)展。
“涅赫柳多夫向她求婚是因為他寬宏大量,還因為從前發(fā)生過那樣的事,然而西蒙松卻是在她處于目前這樣的景況下才愛上她的,他純粹因為喜歡她才愛她?!彼牢髅伤刹皇且粋€弄虛作假的人,他對她的喜歡不夾雜任何雜念。他對她的喜歡是精神上的,與肉欲毫無關系,這樣的愛情對她來說是一劑良藥,慢慢地讓她的心復活。
“此外,她還領悟到西蒙松認為她是不平常的女人,跟所有的女人都不一樣,具有特殊的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也正是西蒙松對她的這種感覺,讓她覺得自己不再骯臟。為了西蒙松,她想盡辦法把自己的最好品質表現出來,這就促使她極力成為一個她所能做到的好人。至此,她的思想復活了。
復活讀后心得篇五
讀《復活》有感
《復活》是托爾斯泰基于一個真實的個案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在十九世紀后期,也就是托爾斯泰生活的時代,俄國發(fā)生了這樣的一起盜竊案:一個叫羅扎麗·奧尼的妓女,被指控偷了醉酒的嫖客的一百盧布,并因此被判四個月監(jiān)禁。上帝總是愛制造巧合的,在陪審人員中有一個上流社會的青年,發(fā)現了羅扎麗原來是他親戚家的養(yǎng)女。幾年前,在他到他親戚家做客時,他誘奸了這個姑娘。姑娘懷孕了,并因此被青年的親戚趕出門。后來姑娘生了孩子,把孩子送進了育嬰堂,而她自己就淪落為妓女。見到這個姑娘的悲慘狀況后,那青年良心發(fā)現,于是他想方設法同女犯會面,到處為她求情,更加愿意同哪個姑娘結婚以贖罪。但是不幸的是,那個姑娘在獄中死于斑疹傷寒。
托爾斯泰聽了這個故事后震動萬分。他決定在以此為題材寫一部小說。《復活》由此而誕生。
在歷時近10年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托爾斯泰參觀了許多監(jiān)獄,到了許多法庭旁聽,接觸了不少囚犯,法官,獄吏。他更加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調查,并翻閱了大量的檔案資料。在這段時期,根據自己對現實的親身體驗,托爾斯泰不斷地進行思考,思考社會,思考人生,也思考自己?!稄汀分械闹魅斯櫤樟舳浞蛩乃枷耄母星?,其實都源自托爾斯泰本身,實質就是托爾斯泰的代言者。
《復活》寫 的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瑪絲洛娃精神的復活,而主要的是聶赫留朵夫精神的人的復活。作品通過對聶赫留朵夫內心世界斗爭的描寫,一步步地表現出聶赫留朵夫思想境界的提升,其精神慢慢地蘇醒,最終復活了。
當聶赫留朵夫的精神一旦復活,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他對待一切事物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轉變。以前他習以為常的貴族的奢侈生活,現在卻使他覺得羞恥。他為自己對瑪絲洛娃犯下的罪感到悔恨萬分,并主動愿意做出補償。更重要的是聶赫留朵夫對社會制度的態(tài)度和階級觀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他認為土地是供大家共同耕作的工具而不是地主的私有財產并有實際的行動去實踐自己的觀點。
這一切一切的改變,其實都是托爾斯泰本身的體會和變化。
在反叛和唾棄貴族階級方面,聶赫留朵夫的一舉一動都是托爾斯泰的縮影。托爾斯泰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成為了一個貴族階級的背叛者。他離開了闊綽的家,不要仆人,以82歲的高齡出走,就是要表達自己和骯臟,卑劣的貴族的徹底決裂,即使是后來突患肺炎死在阿斯塔波茨小站也不后悔。
在對待封建官僚制度方面,聶赫留朵夫為瑪絲洛娃的案件到處奔波求情的時候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封建官僚的丑惡嘴臉,其實就是托爾斯泰為創(chuàng)作而到各地走訪所遇到的官僚的真實描寫。這些封建官僚殘暴成性,背信棄義,口蜜腹劍,貪婪無恥,玩弄權術。這些人的出現,都是封建官僚制度的產物!托爾斯泰深深體會到這種吃人的制度是官場邪惡的根源,所以,在作品中,他的替身表達了對封建官僚制度的極度厭惡。
在對待法律和監(jiān)獄的態(tài)度上,托爾斯泰也通過聶赫留朵夫為他表明立場。在走訪過程中,托爾斯泰接觸了許多監(jiān)獄和囚犯,就像聶赫留朵夫所接觸的一樣。聶赫留朵夫發(fā)現一部分罪犯根本是無罪的,是錯判把他們打進監(jiān)獄;有一部分政治犯,卻是由于他們的精神的高尚而不能被邪惡的封建制度所容,所以監(jiān)獄成為社會給他們的歸宿;更有一部分罪犯,他們確實是違反了法律,但是社會對他們犯的罪更大!《復活》里的無名老頭子的話道破天機——“法律哩!他們先把所有的人搶得光光的,把人家的土地,所有財產都奪過去,算成自己的,把反對他們的人統(tǒng)統(tǒng)殺死,然后再定下法律,不準搶劫,不準殺人。要是他們先定出法律就好了?!?/p>
在其他很多方面,托爾斯泰也通過聶赫留朵夫表現出他思想的先進性,包括對待革命者的問題等等。
聶赫留朵夫的精神復活的過程,每進一步,都代表著他對社會現實的認識更進一層和更遠離貴族階級一步,直到他成為貴族階級的徹底背叛。托爾斯泰正是通過聶赫留朵夫來揭露和批判丑陋的封建貴族社會的。
我認為,聶赫留朵夫精神的復活,其實就是托爾斯泰精神完全復活的象征!托爾斯泰出身于貴族家庭,原來也是貴族社會的一份子,但是隨著對社會現實的深入了解,同聶赫留朵夫一樣,他內心的精神的人慢慢復活,促使他大膽地對貴族階級進行反叛,揭露和指責。雖然后來因為這部不朽的偉大作品,托爾斯泰受到了貴族社會階層的壓迫和打擊。但是他已經是貴族階級的一個徹底的背叛者了,崇高的精神已經融入他的靈魂。這部偉大的作品,不但深刻揭露俄國當時的丑陋的社會,更表現和宣揚了真正的人性。這是一部充滿感情的作品,里面有憤怒,有憐憫,有憎恨,有同情。它不但影響了俄國人民,也傳播到世界。時代縱使已經改變,但是這不朽的文學巨著還是會繼續(xù)流傳下去,使一代一代的讀者感動,幫助他們改造自己人性的丑陋,使他們精神的人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