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一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注釋】
⑴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漢、黃石一帶。南樓:在武昌蛇山頂。
⑵.四顧: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⑶憑欄:靠著欄桿。十里:形容水面遼闊。芰(jì):菱角。
⑷并:合并在一起。一味涼:一片涼意。
【譯文】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賞析】
《鄂州南樓書事》是黃庭堅的詩作。這首詩描寫的是夏夜登樓眺望的情景?!懊髟隆痹谠娭衅鹆酥匾淖饔茫阂驗橛欣世实拿髟?,才能在朦朧中看到難以區(qū)別的山水一色的景象,才知道聞見的花香是十里芰荷散發(fā)的芬芳。特別妙的是詩的后兩句,本來只有清風送爽,可是因為皎潔的月光,它那么柔和、恬靜,所以詩人覺得清風帶著月光,月光就像清風,它們融合在一起送來了涼爽和舒適。
《鄂州南樓書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熱得可怕。那天晚上,詩人登上高高的南樓乘涼。他倚欄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潔的清輝傾瀉而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相連相映,一片通明;方圓十數里、盛開著芰(菱)花、荷 花,涼爽的夜風中,不斷有淡淡的芳香撲面而來。習習清風,朗朗明月,誰也不能對它們管束驅遺,它們慷慨、殷勤地為南樓送來清清爽爽的夜涼,供游人稱心快意地消受啊!
【擴展:練習和答案】
練習
(1)結合詩句,簡析“接”、“香”字的作用。(4分)
(2)末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4分)
參考答案
.(1)寫登臨縱目之所見,境界闊大。表達出月下景物的特殊魅力。又極具動感和比擬效果?!敖印弊謱懗錾酱ㄏ嗫姷膲邀惥吧又鴮懸股械氖镲L荷,其特色不在視覺形象,而且清香四溢,著一“香”字而境界全出。(4分)
(2)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通感(或比擬)的手法,借一“涼”字點明了他在山水間逍遙自適的心境。無論是視覺之“光”,還是嗅覺之“香”,均并作一種“清涼”之感,既切合夏日“追涼”,又蘊涵著玄思理趣。(4分)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二
《鄂州南樓書事》
作者: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并作南樓一味涼。
注釋:
1、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漢、黃石一帶。南樓:在武昌蛇山頂。
2、四顧: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3、憑欄:靠著欄桿。十里:形容水面遼闊。芰:菱角。
4、并:合并在一起。一味涼:一片涼意。
翻譯: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
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
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
飄來陣陣香氣。
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
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
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賞析:
《鄂州南樓書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熱得可怕。那天晚上,詩人登上高高的南樓乘涼。他倚欄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潔的清輝傾瀉而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相連相映,一片通明;方圓十數里、盛開著芰(菱)花、荷花,涼爽的夜風中,不斷有淡淡的芳香撲面而來。習習清風,朗朗明月,誰也不能對它們管束驅遺,它們慷慨、殷勤地為南樓送來清清爽爽的夜涼,供游人稱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賞這首小詩,讀者很容易忘記自身的處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樓來乘涼了。這樣的感覺是這樣來的。先從外界景象來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樓頭清風,空中明月,遠方近處,天上地下,以南樓為中心,構成一個高遠、清空、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再從自身感受來說: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視覺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氣,是鼻子的嗅覺所感到的;清風――夜涼,是皮膚的觸覺以及耳朵的聽覺聽感到的;而“南樓一味涼”的“味”字,還隱含著口舌的味覺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細細地美美地品嘗一般。總之,讀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膚種種器官司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種種功能,統(tǒng)統(tǒng)被調動起來,集中起來,共同參與對這南樓夜景的感覺、領略、體驗。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臨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這便是作品的藝術魅力,詩人的藝術追求了。
黃庭堅一生,道路崎嶇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傷,曾貶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幾個月,又被罷官司來武昌閑居。當夜納涼南樓,眼見明月清風,無拘無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為,卻是動輒得罪,悵恨之情,于是潛滋暗長?!扒屣L明月無人管”,正是詩人這種心緒的自然流露。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三
?????? 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并作南樓一味涼。
字詞解釋:
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漢、黃石一帶。南樓:在武昌蛇山頂。
四顧: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憑欄:靠著欄桿。十里:形容水面遼闊。
芰(jì):菱角。
并:合并在一起。一味涼:一片涼意。
作品翻譯: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四
《鄂州南樓書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熱得可怕。那天晚上,詩人登上高高的南樓乘涼。他倚欄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潔的清輝傾瀉而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相連相映,一片通明;方圓十數里、盛開著芰(菱)花、荷 花,涼爽的夜風中,不斷有淡淡的芳香撲面而來。習習清風,朗朗明月,誰也不能對它們管束驅遺,它們慷慨、殷勤地為南樓送來清清爽爽的夜涼,供游人稱心快意地消受?。?/p>
欣賞這首小詩,讀者很容易忘記自身的處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樓來乘涼了。這樣的感覺是這樣來的。先從外界景象來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 ,樓頭清風,空中明月,遠方近處,天上地下,以南樓為中心,構成一個高遠、清空、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再從自身感受來說: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視覺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氣,是鼻子的嗅覺所感到的;清風――夜涼,是皮膚的觸覺以及耳朵的聽覺聽感到的;而“南樓一味涼”的`“味”字,還隱含著口舌的味覺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細細地美美地品嘗一般??傊x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膚種種器官司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種種功能,統(tǒng)統(tǒng)被調動起來,集中起來,共同參與對這南樓夜景的感覺、領略、體驗。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臨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這便是作品的藝術魅力,詩人的藝術追求了。
黃庭堅一生,道路崎嶇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傷,曾貶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幾個月,又被罷官司來武昌閑居。當夜納涼南樓,眼見明月清風,無拘無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為,卻是動輒得罪,悵恨之情,于是潛滋暗長?!扒屣L明月無人管”,正是詩人這種心緒的自然流露。
作者簡介:
黃庭堅 (公元1045年-公元11),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以上這篇鄂州南樓書事賞析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詩句大全 !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行體驗!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五
這首詩描寫的是夏夜登樓眺望的情景?!懊髟隆痹谠娭衅鹆酥匾淖饔茫阂驗橛欣世实拿髟?,才能在朦朧中看到難以區(qū)別的.山水一色的景象,才知道聞見的花香是十里芰荷散發(fā)的芬芳。特別妙的是詩的后兩句,本來只有清風送爽,可是因為皎潔的月光太可愛了,它那么柔和、恬靜,所以詩人覺得清風帶著月光,月光就像清風,它們融合在一起送來了涼爽和舒適。
個人資料: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推薦:
摩詰畫 原文
題陽關圖二首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六
黃庭堅〔宋代〕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譯文:
站在南樓上倚著欄桿向四周望去,只見山光、水色連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
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夏夜登樓眺望的情景。“明月”在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有朗朗的明月,才能在朦朧中看到難以區(qū)別的山水一色的.景象,才知道聞見的花香是十里芰荷散發(fā)的芬芳。特別妙的是詩的后兩句,本來只有清風送爽,可是因為皎潔的月光,它那么柔和、恬靜,所以詩人覺得清風帶著月光,月光就像清風,它們融合在一起送來了涼爽和舒適。
欣賞這首小詩,讀者很容易忘記自身的處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樓來乘涼了。這樣的感覺是這樣來的。先從外界景象來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樓頭清風,空中明月,遠方近處,天上地下,以南樓為中心,構成一個高遠、清空、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再從自身感受來說: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視覺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氣,是鼻子的嗅覺所感到的;清風——夜涼,是皮膚的觸覺以及耳朵的聽覺聽感到的;而“南樓一味涼”的“味”字,還隱含著口舌的味覺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細細地美美地品嘗一般??傊x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膚種種器官司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種種功能,統(tǒng)統(tǒng)被調動起來,集中起來,共同參與對這南樓夜景的感覺、領略、體驗。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臨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這便是作品的藝術魅力,詩人的藝術追求了。
黃庭堅一生,道路崎嶇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傷,曾貶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幾個月,又被罷官司來武昌閑居。當夜納涼南樓,眼見明月清風,無拘無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為,卻是動輒得罪,悵恨之情,于是潛滋暗長?!扒屣L明月無人管”,正是詩人這種心緒的自然流露。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七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鑒賞
《鄂州南樓書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熱得可怕。那天晚上,人登上高高的南樓乘涼。他倚欄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潔的清輝傾瀉而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相連相映,一片通明;方圓十數里、盛開著芰(菱)花、荷 花,涼爽的夜風中,不斷有淡淡的芳香撲面而來。習習清風,朗朗明月,誰也不能對它們管束驅遺,它們慷慨、殷勤地為南樓送來清清爽爽的夜涼,供游人稱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賞這首小詩,讀者很容易忘記自身的處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樓來乘涼了。這樣的感覺是這樣來的。先從外界景象來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 ,樓頭清風,空中明月,遠方近處,天上地下,以南樓為中心,構成一個高遠、清空、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再從自身感受來說: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視覺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氣,是鼻子的.嗅覺所感到的;清風——夜涼,是皮膚的觸覺以及耳朵的聽覺聽感到的;而“南樓一味涼”的“味”字,還隱含著口舌的味覺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細細地美美地品嘗一般??傊?,讀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膚種種器官司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種種功能,統(tǒng)統(tǒng)被調動起來,集中起來,共同參與對這南樓夜景的感覺、領略、體驗。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臨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這便是作品的藝術魅力,詩人的藝術追求了。
黃庭堅一生,道路崎嶇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傷,曾貶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幾個月,又被罷官司來武昌閑居。當夜納涼南樓,眼見明月清風,無拘無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為,卻是動輒得罪,悵恨之情,于是潛滋暗長?!扒屣L明月無人管”,正是詩人這種心緒的自然流露。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八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譯文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注釋
⑴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漢、黃石一帶。南樓:在武昌蛇山頂。
⑵.四顧: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⑶憑欄:靠著欄桿。十里:形容水面遼闊。芰(jì):菱角。
⑷并:合并在一起。一味涼:一片涼意。
鑒賞
《鄂州南樓書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熱得可怕。那天晚上,詩人登上高高的南樓乘涼。他倚欄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潔的清輝傾瀉而下。四面的山光與水光相連相映,一片通明;方圓十數里、盛開著芰(菱)花、荷 花,涼爽的夜風中,不斷有淡淡的芳香撲面而來。習習清風,朗朗明月,誰也不能對它們管束驅遺,它們慷慨、殷勤地為南樓送來清清爽爽的夜涼,供游人稱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賞這首小詩,讀者很容易忘記自身的處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樓來乘涼了。這樣的感覺是這樣來的。先從外界景象來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 ,樓頭清風,空中明月,遠方近處,天上地下,以南樓為中心,構成一個高遠、清空、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再從自身感受來說: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視覺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氣,是鼻子的嗅覺所感到的;清風——夜涼,是皮膚的觸覺以及耳朵的聽覺聽感到的;而“南樓一味涼”的“味”字,還隱含著口舌的味覺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細細地美美地品嘗一般??傊x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膚種種器官司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種種功能,統(tǒng)統(tǒng)被調動起來,集中起來,共同參與對這南樓夜景的感覺、領略、體驗。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臨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這便是作品的藝術魅力,詩人的藝術追求了。
黃庭堅一生,道路崎嶇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傷,曾貶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幾個月,又被罷官司來武昌閑居。當夜納涼南樓,眼見明月清風,無拘無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為,卻是動輒得罪,悵恨之情,于是潛滋暗長?!扒屣L明月無人管”,正是詩人這種心緒的自然流露。
作者簡介
黃庭堅,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江西修水縣人。生于慶歷五年六月十二日(1045年7月28日),北宋詩人,書法家,詞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后擢起居舍人。紹圣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兆诔?,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圣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后來新黨執(zhí)政,屢遭貶,11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貶所。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鄂州南樓書事宋黃庭堅篇九
作者: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并作南樓一味涼。
拼音:
sì gù shān guāng jiē shuǐ guāng ,
píng lán shí lǐ jì hé xiāng 。
qīng fēng míng yuè wú rén guǎn ,
bìng zuò nán lóu yī wèi liáng 。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其一翻譯:
站在南樓上靠著欄桿向四周遠望,只見山色和水色連接在一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來陣陣香氣。清風明月沒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風從南面吹來,使人感到一片涼爽和愜意。
字詞解釋:
1.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漢、黃石一帶。南樓:在武昌蛇山頂。
2.四顧: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3.憑欄:靠著欄桿。十里:形容水面遼闊。芰(jì):菱角。
4.并:合并在一起。
5.一味涼:一片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