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感悟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散步》讀后感300字 《散步》讀后感悟篇一
乍一看這本書,故事中的主角、色彩都有點簡單,但仔細讀完才發(fā)現(xiàn)這是本越讀越有味道的書。每一頁都固定的出現(xiàn)兩個主角,每一頁上都變換了不同的場景,每一頁上都呈現(xiàn)的不同的境況,讓讀者隨著情節(jié),忽而緊張忽而開懷大笑。讀完第一遍的時候,偉銘沒有大多的反應,在讀第二遍的時候,我提醒他關注更多的細節(jié),比方看狐貍在不同的心理下表現(xiàn)出來的貪婪的眼神、偷偷摸摸的動作、驚恐的表情、碰壁后的尷尬和滑稽的慘相……孩子受到情節(jié)的渲染竟情不自禁加上了他自己的想象,比如:讓狐貍掉進坑里、讓他在跳起來時碰到樹枝砸著腦袋……我心里很高興,孩子心里有了他自己對“好”“惡”的評判,還知道站在“正義”這一邊呢!帶著這種收獲的喜悅,我們讀了第三遍,讀完后我在思考如何將書中的道理引申出來講給孩子聽,讓他能真正的聽懂。我對偉銘說:“我們都要像這只昂首挺胸的母雞蘿絲一樣勇敢、自信。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那些不好的事情是不會影響到我們的。作為這只存心想傷害別人的狐貍,不但不能得逞,反而因為他一心光想著害別人,忽略了周圍其他的東西和潛伏的危險,最終把自己害的遍體鱗傷,得不償失……”偉銘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我知道這些話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但只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堅持陪他閱讀,同他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心得,他的讀說能力會大有長進,也會明白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感謝老師們這么用心的為我們提供這樣好的讀本,讓我們大人們也得到了心靈凈化……
師語:銘銘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這與媽媽的悉心照顧是分不開的,只是孩子現(xiàn)在的年齡應該擁有更多的快樂,我們還不急于將繪本中滲透的道理提煉給孩子,好繪本帶給孩子的絕不僅僅是這個。那么我們當前的任務就是和孩子一起把“閱讀”這件事情變的快樂起來,讓孩子真的愛上繪本,愛上閱讀。慢慢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觀察、領悟、表達變得豐富起來……
銘銘媽媽,讓我們一起加油好嗎?
《散步》讀后感300字 《散步》讀后感悟篇二
最近讀了一篇散文《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我被文章里樸實的文字,形象的比喻,濃濃的愛意所深深觸動。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為什么?天上一片安靜。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文章把幼兒很形象的比喻成蝸牛,而我們教育幼兒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想想,牽著蝸牛散步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寬容,這正是教師的偉大之處,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要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錯誤才能慢慢的長大,而在成長的過程中老師的正確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孩子偶爾的小錯誤,不要一味的指責,批評,教師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循循善誘,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長。
孩子們就是花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多給它澆水,施肥,靜靜的等待花開的那一天,絕對不能操之過急。雖然在等待的過程中有過煩惱,氣憤,想過放棄,但是,想到孩子們童真,可愛而美好的一面,似乎所有的不快都煙消云散了,只剩下慢慢的愛和期待。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她)是參天大樹!
作為守護種子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和關愛!不以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判斷孩子。靜靜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美,然后陪“小蝸?!币黄鹇⒉?,慢慢長大。
《散步》讀后感300字 《散步》讀后感悟篇三
讀了張文亮博士的《牽一只蝸牛去散步》,內心不由被作者傳達的思想所震撼。
再我送過的學生中,曾有這樣一波學生,我給他們說過的話常常許多孩子不是不清楚就是忘到了九霄云外。每天的作業(yè)將近有10個左右的孩子晚上不寫家庭作業(yè),上課提到的問題、概括文章知識和技巧,知道的真是寥寥無幾。一個問題拋出來,課堂上常常是鴉雀無聲,我的感覺就像文中所說:“我催他,我唬他,我責備他,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在說人家已經盡全力了!我拉他,我扯他,我甚至想踢他,蝸牛受傷了,他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p>
就這樣,在牽著“蝸牛”散步的過程中,我也像蝸牛一樣流著汗,喘著氣,累的筋疲力盡。后來,當我看到“蝸?!备簧献约哼^快的步伐時,也只好慢了下來,反思自己走過的每一步,我開始從培養(yǎng)孩子基本的語文能力入手,收集孩子易錯的字,分析原因,對癥下藥,查閱各種資料,教給孩子閱讀的技巧,我不厭其煩地讓孩子在閱讀訓練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表達能力……
慢步中,終于,我聞到了一點花香,我感到微風吹來,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孩子們在悄然無聲地變化著,一些一提起作文就頭疼的孩子文在我的指導下筆開始流暢了,一些寫字經常留“雀斑”的孩子作業(yè)干凈了,整齊了。哦?原來,帶“蝸?!鄙⒉降穆飞线€有這么美妙的風景,而我卻只顧埋怨,忘記了抬頭欣賞。
作為教師的我們,每天都按照計劃匆忙地完成教學任務,一直這樣的工作著,所以會產生厭倦的情緒和煩躁的心情。我們如果把孩子們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孩子們的每個小小的舉動,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快樂。工作中的分分秒秒都是在收獲著快樂。只有在快樂中工作,才會喜歡自己的工作,更好的投入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之中我感受到了要有一顆包容和體諒的心。
每個孩子的個體發(fā)展是不同的,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同點,要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我們要因材施教,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要關心和愛護學生,耐心地教育他們,微笑著面對他們,用溫柔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讓他們感覺和你是平等的。多用鼓勵的話語來激勵他們,經常表揚他們,比如“你真棒”“真不錯”……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yè),也是受人們尊敬和愛戴的職業(yè)。在對待孩子是需要的是細心和愛心,認真地去對待每一位孩子,對他們細心地呵護,每天都會受到不一樣的禮物的。孩子們就像可愛的小蝸牛一樣,是上帝送我們老師的最好的禮物!
《散步》讀后感300字 《散步》讀后感悟篇四
“春中散步,步隨春風,笑聲朗朗,合家歡慶?!边@句話講的是全家歡笑的情景,句中透著和諧,透著構成和諧的那種責任。
《散步》一文講的是作者一家四口出來散步,因擇路方向產生分歧,終和平解決,重歸和諧的一件事。
文章尋常,恬淡,沒有大的起伏與波瀾。而讀者卻是思緒萬千,尤其最后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給了我很大的思考。
作者說他與妻子背的是世界,其重量是不言而喻的。因為這世界就代表著這家庭中的每個人,作者要負起照顧好每個人的責任。所以說,作者背的不是重量是責任,而這責任是每個人不可推卸的義務,這也是將來我們所必須要承擔的。
這是照顧家庭的責任與義務,而這種責任就構成了佳通的和諧,家庭的和諧又關系到社會的風氣與風貌。這也就是承擔責任的必要性??纯船F(xiàn)在:在經濟推動下,在金錢的利益的驅使下,父子反目,夫妻離異,兄弟互殘等等。這樣的鬧劇,笑劇正每天播出,是那樣不堪入目,悲劇可笑,是那樣的啼笑皆非。這一幅幅殘酷似刀的事實,仿佛在說明:“中華傳統(tǒng)美德已成為浮影,接替的是金錢利益。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因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支撐力,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推動力,它是我們永遠的血肉,靈魂,骨子里的,是永無法磨滅!如果這美德消失了,接替的就是這個國家的敗落,蕭條;也可能是濃濃硝煙。
作者的文章正寫出了他要勇于挑起大梁的決心,而這樣的文章正給淪落在金錢里的丑惡的人及他們所做的骯臟的夢給予沉痛一擊,使他們羞愧,進而重學中華文明的核心——尊老愛幼。
老人需要贍養(yǎng),需要安慰,同時也需要生命的尊重和人格尊重;孩子需要呵護,需要疼愛,同時也需要教育和人格。而這有誰來辦?是母親的兒女和孩子的父母,這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擔起生活重擔的人,這也是由中華傳統(tǒng)美德——尊老愛幼,由人文精神——責任感和使命感來辦!尊老愛幼,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是我們的父母應學習的,我們一代該繼承的。
《散步》讀后感300字 《散步》讀后感悟篇五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讓我?guī)б恢晃伵Hド⒉健N也荒茏叩锰?,因為蝸牛實在爬的太慢?/p>
雖然它已經在盡力爬,但還是只挪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地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蝸牛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
上帝啊!為什么?要我?guī)б恢晃伵I⒉?!但天上一片安靜。
喔!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忽然聞到了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里地風這么溫柔。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了蟲鳴,我看到滿天地星斗多亮麗。
咦?以前怎么沒有這些體會……
我恍然大悟。原來,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讀了這段話后,讓我深有感觸,這段時間我對女兒的態(tài)度不就是文中前面提到的對蝸牛的態(tài)度嗎,我催她,閑她做作業(yè)磨蹭,我責備她,閑她考試有時考得不好,上課有時愛講話,說她動作慢,效率不高,她爸爸跟在她屁股后面說效率,孩子有什么事做錯了,心里一急就大聲訓斥,想怎么說就怎么說,不顧忌孩子的感受!孩子面對媽媽的責罵和焦急的神態(tài),不知所措,媽媽我也一直在努力啊。
現(xiàn)在心平氣和放慢腳步想想,孩子上了小學之后,進步已經相當大了,每天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雖然字寫得不端正,但畢竟是剛剛拿筆寫字,想當初自己剛入學時,連拼音都寫不好;在家星期一至星期五基本上不開電視,也嘗試著自己去看書,識字量雖然現(xiàn)在還不大,但每天在增加;自己涮牙洗臉,9點前準時入睡;早上叫醒時,也不會像幼兒園時又哭又鬧,一分鐘后自己起床涮牙洗臉;數學有兩次考試考得不理想,不是她不懂做這道題目,只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樣。平時還要花時間去學鋼琴、畫畫和英語,玩的時間已經是相當少了,想想我是不是對孩子太苛求了,我不就是文中提到的那位牽蝸牛的人嗎。
我恍然大悟,我應該停下腳步,慢慢的掌握住自己孩子自身的成長規(guī)律,不恐慌不急燥,任由孩子的小手牽著我們的大手且慢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