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nèi)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jīng)驗總結(jié)。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博客 讀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基層黨員干部要樹立情懷感。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睆V大基層黨員干部心中有國家,腳下才會有力量。他們從大學畢業(yè)就選擇扎根基層、奔赴邊疆,有些基層黨員干部一待就是整整一輩子。但他們沒有絲毫怨言,只要國家富強、人民安康,他們就已然知足。
基層黨員干部要樹立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是什么呢,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幸福。當我們看到農(nóng)民手捧著稻谷,當我們看到工人拿到工資,當我們看到學生拿到了錄取通知書,當我們看到新冠疫情的病人治愈出院,無疑他們的幸福會感染我們,而我們也會有更多的動力為人民服務。所以即便再苦再累,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留在基層,因為這種幸福感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任何其他地方和工作都無法給予的。
基層黨員干部要樹立境界感?!皭鄣淖罡呔辰缡菒廴嗣瘛?,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每一個基層黨員干部都要樹立愛人民的境界,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人民的事是等不得、拖不得的,如果讓人民失望,那就是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的失職。基層黨員干部聯(lián)系著千家萬戶,所以更要體恤民情、了解民情、愛護民意。
基層黨員干部要樹立責任感。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多次指出,責任擔當是領(lǐng)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吧碓谄湮?、必謀其政”,基層黨員干部的責任感主要體現(xiàn)在辦事上面,做事要果斷,不能不作為、亂作為、瞎作為,要有效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大政方針落實到位。丟掉了這份責任感,就可能在崗位上為難老百姓,甚至吃拿卡要走上腐化墮落的深淵。基層黨員樹立責任感,就要記得多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基層黨員干部要樹立光榮感?!敖鸨y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眾的口碑才是無上的光榮。其實很多基層黨員干部已經(jīng)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們腳踏實地,走出一條條康莊大道。說起李連成,老百姓們都稱呼他“吃虧書記”,說起朱有勇農(nóng)民學生都叫他“農(nóng)民院士”,說起張桂梅孩子們都喊她“媽媽”,這些稱呼發(fā)自內(nèi)心,比獲得的任何獎狀證書都要寶貴?;鶎狱h員干部應當時常這一份光榮感,因為我們從事的脫貧攻堅事業(yè)是前無古人的,我們必將取得勝利。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博客 讀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你這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作為講述不顧個人安危救人于危難的短視頻配音,這段話最近在抖音上很火?,F(xiàn)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群總是“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為別人“拼命”的人,他們不是美國大片里的“超級英雄”,更沒有三頭六臂,但卻總在關(guān)鍵時候挺身而出、危難關(guān)頭選擇逆行,為我們帶來溫暖和希望。他們有一個共同名字——共產(chǎn)黨員。
在大山里,她是1600多名孩子的“媽媽”?!澳懿荒茏屆裾块T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著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17歲隨姐姐從家鄉(xiāng)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至此張桂梅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yè)。在目睹女學生屢屢輟學的悲劇后,無兒無女也沒有任何存款的她誓要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讓大山里所有適齡女孩都能接受教育、改變命運。擔任女高校長以來,為改善貧困地區(qū)學校教學質(zhì)量、提升山里孩子升學率,她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甚至顧不上患病的身體,在大山里走過超10萬公里的家訪路。這所她用生命撐起的免費女高在十余年里將1600余名“女兒”送出了大山、送進了大學。甘于奉獻、不求回報,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張桂梅老師,你“拼命”的樣子,很美!
在病房里,他是拼命與時間賽跑的“鐵人”?!拔冶仨毰艿酶?,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從援非醫(yī)療隊到汶川抗震救災再到援巴醫(yī)療隊,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刻,張定宇從未落下一陣。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顧不得身患漸凍絕癥的身體和感染新冠病毒的妻子,毅然決然地選擇隱瞞病情、強忍悲痛,拖著行動不便的腿腳,帶領(lǐng)金銀潭醫(yī)院全體白衣戰(zhàn)士夜以繼日地奮戰(zhàn)在抗疫最前沿,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戰(zhàn)斗,將2000余名重癥患者從“死神”手中救回,還創(chuàng)造了僅9名醫(yī)護人員感染且全部治愈的奇跡,在疫情“至暗時刻”為患者和醫(yī)務人員燃起希望之光。白衣執(zhí)甲、冒死前行,恪盡職守、永不懈怠,張定宇醫(yī)生,你“拼命”的樣子,很美!
在洪水里,他們是堅不可摧的“堤壩”?!拔覀兩砗笥袞|興圩2萬名群眾,這個堤壩我們必須守住”。入夏以來,南方各省普降大雨,多地洪水泛濫,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數(shù)萬名解放軍戰(zhàn)士和武警官兵賡即奔赴抗洪前線全力搶險救援。贛江大堤突發(fā)管涌,在救援機械未到位、救援設施缺乏的情況,面對洶涌洪水,15名解放軍戰(zhàn)士組成黨員突擊隊率先跳入管涌河段,用血肉之軀與洪水連續(xù)“戰(zhàn)斗”8個多小時,終于成功封堵管涌。手挖肩扛筑堤壩、不計安危救群眾、不眠不休戰(zhàn)洪水……抗洪防洪一線還有許多這樣看似平凡卻又感人至深的“拼命”故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家衛(wèi)國、向險而行,解放軍和武警戰(zhàn)士們,你們“拼命”的樣子,很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關(guān)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guān)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黨的事業(yè)的建設者和人民群眾的主心骨,每一名共產(chǎn)黨員都應該明晰肩負的重任和人民的重托,拿出些“拼命”精神,奔著矛盾去、頂著壓力干、迎著困難上,用實干實績踐行初心使命、以擔當作為彰顯黨員本色,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書寫別樣人生。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博客 讀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最近,不少新聞媒體對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的事跡進行了報道,“女校長讓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感動無數(shù)網(wǎng)友。
張桂梅18歲就從東北到了云南支邊。十幾年前,她為了在貧困山區(qū)創(chuàng)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像乞丐一樣”滿大城市四處化緣。后來,在政府幫助下建成了女子高中,面對學生基礎較差、成績提不上去的現(xiàn)狀,很多老師都打了退堂鼓。最后留下來的只有8位老師,其中有6名黨員,華坪女高的教學工作近乎癱瘓。就在這樣的條件下,這些老師付出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硬是把女子高中的一本上線率拉到了全市第一,讓孩子們考上了浙大、廈大、武大等名校。正如張桂梅所說:“我們這幾乎是用命換來的?!?/p>
有詩曰:苔花如米小,清風送雨來;唯有多用情,涓滴助盛開。
作為從山村里來,經(jīng)歷過高考的孩子,看到這個故事,眼淚順流而下,想說一句:感謝您用“命”生成1600多雙“逐夢”翅膀。
苔花如米小——再“小”也有夢想
苔花常生長在山間巖石上,別小看這小小一朵米花,正是它們?yōu)樯介g巖石帶來了生機。1600多個孩子,1600多朵苔花,1600多個夢想。在這1600多個孩子中,有的是孤兒,有的成長在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她們有著各種的不幸,但她們內(nèi)心卻都有一個想法:像“牡丹”一樣去綻放。這愿望會比同齡人更為強烈,因為她們翻來翻去都還是在這“山”里?!霸倏嗖荒芸嗪⒆?,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qū)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鄙絽^(qū)孩子們的夢,也是我們的夢想,都記在黨員干部心里。即使面對千難萬險,為了這些孩子們內(nèi)心的“夢”,我們也要如期交出好“答卷”。
清風送雨來——筑夢之路,風雨常伴
扶貧何其難。張桂梅的辦學記,只是教育扶貧的一角。這樣的“難”在磨礪、煉就著無數(shù)黨員干部的決心和意志。頂著“風吹雨打”,做著為群眾“春風化雨”的事。扶貧之路也是筑夢之路。客觀世界絕不會因為面臨的環(huán)境艱苦而讓艱難困苦來得“少一些”,要想贏得夢想就要靠著一步一個腳印去筑就,就像張桂梅辦學初期的艱難。幸運的是,張桂梅遇到了為人民筑夢的“人”。此刻,在這筑夢的路上,孩子們幸運的。除了張桂梅,還有一批批“筑夢”人,在為身邊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這是因為黨和國家是我們永遠的“靠山”,9191.4萬黨員正在鋪就這“筑夢”之路。
唯有多用情——情到深處,天地寬
“非行之難,終之斯難?!痹谵k學最艱難的時期,張桂梅領(lǐng)著6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我們宣誓,沒宣誓完,全哭了?!痹谶@一刻,他們從心里涌出來的淚水是對這誓言最深情的詮釋,是要戰(zhàn)勝這“難”不負期待的宣告。靠著這誓言所迸發(fā)出來的情懷,他們走出了低谷,硬是把女子高中的一本上線率拉到了全市第一,創(chuàng)造了讓身邊人贊嘆的奇跡?!扒榈缴钐?,天地寬”,就在于此,就在他們用情奮斗的身上得以充分展現(xiàn)。誰言情懷不慟天,誓將生命化作天。你看,7名黨員就用“命”支撐起了1600多個孩子夢想中的“天”。也正因此情懷,才有了14億個夢想馳騁在九州天地間。
涓滴助盛開——苔花“香時”,請不要忘記那“涓”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回到看看他們走過的路,張桂梅同志實現(xiàn)了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擔當和普通人的人生理想,1600多個孩子也終于能翻越出大山,去追逐夢想,探索、成就更美好的人生。飲水要思源。待苔花“香時”,請銘記、回頭看看在成長路上的那融進了汗水、淚水的顆顆“涓滴”。待明日,有號角吹響,國有召喚時,請也化作一粒“涓滴”,去滋養(yǎng)腳下的土地,去溫暖身邊的人們,去涌入時代向前的浪潮,一棒接一棒地讓這“滋養(yǎng)”與“溫暖”永遠傳遞,不畏艱險地去跟隨著這浪潮奔涌,讓一代人更比一代人過得好,國運一代更比一代強。
高考,讓人生無法忘卻。今天又逢高考日,請勿忘那些曾為和正在為我們插上“翅膀”的人們。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博客 讀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前段時間,一則關(guān)于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新聞讓人們認識了大山里的女校長張桂梅,認識了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在學校最風雨飄搖無以為繼的時候,6名黨員教師的堅守點亮了至暗時刻,張桂梅帶領(lǐng)在連黨旗都買不起的困難中建立起來的黨支部,硬是把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帶出了令人咋舌的本科上線率。
同樣的聲音能產(chǎn)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志趣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jié)合在一起。建強基層黨組織,硬件基礎和資源是保障,組織凝聚力是動力源泉,將黨員干部擰成一股繩,“同聲同氣”,才能形成黨組織的強大戰(zhàn)斗力。
唱響指引方向的“最強聲”。放下優(yōu)秀人民教師的尊嚴街頭籌款建女子高中,百病纏身仍堅守教學一線,打造“速度與激情”,千方百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作為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的張桂梅始終身先士卒為教育事業(yè)嘔心瀝血,領(lǐng)導黨支部把華坪女子高中帶上正軌,逐年超越。為此,他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黨組織書記作為“領(lǐng)頭雁”“引路人”,肩負著帶領(lǐng)隊伍和黨員群眾沖鋒陷陣攻堅克難的重任,尤其是目前逐步實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集體經(jīng)濟組織負責人“三個一肩挑”,對村黨組織書記自身素質(zhì)和能力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將班子成員團結(jié)在一起,讓黨員群眾理解和支持,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推動鄉(xiāng)村振興,黨組織書記不僅要有打得了勝仗的過硬“真本領(lǐng)”,還要有聚得了人心的厚實“寬肩膀”,用扎實的領(lǐng)導能力為黨員群眾增強信心,用高尚的品格德行為黨員群眾樹立標桿,用無畏的擔當作為為黨員群眾注入動力,唱出最響亮的“聲音”才能牽引黨員群眾共同奮斗奔赴美好生活。
彈奏初心使命的“和弦聲”?!拔抑驹讣尤胫袊伯a(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lǐng),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每個黨員都經(jīng)歷過入黨宣誓時的激情燃燒,經(jīng)歷過入黨時的躊躇滿志,但并不是每個都能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華坪女子高中在辦學到了最困難的時候,一半教職員工辭職離開,而作為黨員的6名教師選擇了堅守。在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前,黨員教師懷揣用教書育人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信念,踐行“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最終成就了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讀上大學的夢想。堅強的黨組織需要黨員干部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時刻沖鋒在前,在歷經(jīng)挫折失敗時仍能堅定信念,不改為民初心,牢記黨員使命,這樣才能匯聚起最強大的戰(zhàn)斗力,向著同一個目標,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協(xié)奏出最氣吞山河的交響樂。
掀起黨員教育的“課堂聲”。華坪女子高中十多年來每周開展“五個一”的紅色教育,黨員佩戴黨徽上班,重溫一次入黨誓詞,組織一次理論學習,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觀看一部紅色影片,堅持不懈的黨員教育讓教師始終保持旺盛的斗志,托著女高的“本科上線率”常年走在前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黨章黨規(guī)規(guī)范黨員、干部言行,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全黨,引導全體黨員做合格黨員?!币3贮h員的先進性,黨組織需把黨員教育工作真真切切開展起來,不打折扣,不搞形式主義,及時宣傳黨的政策,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加強黨性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組織常響起黨員教育的“課堂聲”,黨員能跟上黨組織的步伐,走在正確的方向,堅定理想信念,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黨組織自會凝聚成一個強大的戰(zhàn)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