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爾基在人間讀后感1000字篇一
誠信,是誠實守信。誠信是一朵鮮花,在五彩繽紛的花園里綻放;誠信是一陣和熙的風,拂過臉頰,令人神清氣爽;誠信是一股暖流,淌過你的心田,滋潤你的心。
生活處處有誠信。在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認真完成學習任務,不欺瞞老師、同學。對同學,要一諾千金,對他人許了諾言,就要努力實現(xiàn)。這使我想起了我以前看到過的一則故事。在一股滂沱大雨的夜晚,一個少女雙手抱著膝蓋瑟瑟地坐在車站牌下,往來的車一輛一輛地奔馳而過,濺起的水花不時地灑在少女的身上。這時,一輛車停在少女前,從車上跳下了一股女孩,滿臉歉意的驚呼了一聲,那名少女仿佛在黑暗中見到了一縷光芒,一下子躥了出去,與她擁抱在一起,我隱約聽見她們在說:“對不起,我來晚了?!薄皼]關系!你還是來了呀?!薄班牛掖饝氖虑橐欢〞龅降?”……那一場面,讓我感到了一種靈魂的升華。所以,對于誠信,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做到言出必行,一言九鼎,成為一個具有誠信品質的人,必將能得到他人的青睞,必能走向成功。
如果說誠信是構建人與人之間良好關系的橋梁,那么友善就是維持我們友好關系的紐帶。
友善,是朋友間的親近和睦。友善是生機盎然的春天,宛如我們在春天中含苞欲放的友誼之花;友善是艷陽高照的盛夏,代表了我們旺盛的友誼之火;友誼是秋高氣爽的晚秋,那友誼的果實如同金色的麥田等待豐收;友善是寒霜千里的冬天,是在枝上的寒梅,風雪無阻。
友善,友好善良。做人就像一面鏡子,如你待他人友善,他人也會對你報以友善。與人交談態(tài)度友好,不揭人短處,不說臟話,是友善的體現(xiàn);對陌生人態(tài)度熱情,熱心幫助,也是一種友善的表現(xiàn);幫助他人和睦相處,停止爭執(zhí),緩解矛盾,消除誤會,同樣也是一種友善?!拔鹨陨菩《粸椋鹨詯盒《鵀橹??!?/p>
馬克思曾經有一句名言:“對和諧之美的追求是人類的本能。”是的,每個人都渴望和諧,友善,都渴望在和諧之光中沐浴,那我們何不追求自己的本能,去追求那和諧之美呢?我們何不為這和諧之美而貢獻出自身的一份微薄之力呢?也許,這就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美麗藍圖。冰心奶奶也曾說過:“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xiàn)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xiàn)在物身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壞境中,就造就了環(huán)境的美?!蹦敲催@種美展現(xiàn)在社會上,就成就了社會和諧的美!
也許,在如今我們不能充分體現(xiàn)阿廖沙的反抗精神,但是在五星紅旗下宣誓過的我們,誠信、友善是力所能及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富強!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
高爾基在人間讀后感1000字篇二
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幸運的年代,沒有戰(zhàn)亂紛擾、饑寒交迫的年代;我們享受著親情友情愛情,追逐著各自的理想,盡情的揮灑各自的特長;然而,這種美好的生活不僅使欲望膨脹,還帶著一種病毒——使人變得麻木。
感染了麻木的人很少思考,而思考對一個人來說卻十分重要。思考不僅能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對學習工作也大有幫助,還可以幫助記憶。(我想這就是為何我們很難記起童年發(fā)生的趣事吧。)當我們漸漸學會享受物質,忽視了精神世界的經營,人變得麻木不堪,如何享受生活?
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失去母親以后,從童年走向人間,起初他在一家鞋店當學徒,而后又在親戚那當仆人,受盡欺負,直到有一天逃了出去,在一艘船上當了洗碗的伙計,在那兒他遇到了友好的斯穆雷和司爐雅科夫,他們引起了他的興趣。而后又在一家圣像店里當學徒,認識形形色色的人和他們各自的遭遇。最后又回到親戚的工地當管事,結識了忠厚的老者奧西普,他令阿廖沙想起了斯穆雷和司爐。期間他迷戀看書,看書成了他最大的愛好,他的第二個愛好是與人交談。他目睹了社會底層的陰暗面,受盡生活的艱難與不公的待遇,因此他有了豐富的生活閱歷。高爾基自述:“我還剛剛滿十五歲,但有時覺得自己已成了中年人。因為我經歷了各種的事情,讀了各種的書,常常為各種的問題煩惱,好象從內部膨脹起來,增加了重量。”“但是書愈讀得多,就愈覺得不愿去過那種一般人所過的在我看來毫無意味、毫無必要的生活?!?/p>
15歲的少年,卻能像中年人一般懂事,這是多么難以想象,我想正是苦難的生活造成了高爾基——這位著名作家深沉的思想。而我們在15歲時還像一張空白的紙一樣單純,直到18歲成年還要依賴父母,甚至直到大學畢業(yè),這種顯而易見的“幼稚”可見我們思想的淺薄。比起書中的阿廖沙,在工作之余閱讀大量書籍,讓我這享受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人汗顏,四大名著尚未能讀全,比起沒有受過教育的阿廖沙,我也只是多懂些數(shù)學,西洋語而已。而豐富的生活經驗,深沉的思想是我暫時無法學到的。
當然,無須羨慕阿廖沙,有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是幸運的,它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環(huán)境。
高爾基在人間讀后感1000字篇三
我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認真地閱讀了馬克西姆·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間》。
《在人間》描寫的是主人公阿廖沙被生活所迫到大街小巷,自己尋找工作,自己賺錢某生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阿廖沙做過鞋店和圣像作坊的學徒;在兩條不同的船上做過兩次洗碗工;三次在外祖母妹妹家做仆人。其中讓我感到最難忘的是他三次在外祖母妹妹家做仆人的過程。
阿廖沙第一次做仆人的'時候,男東家教過他繪畫。但是,年老的女東家和年輕的女東家都不同意。為此,他們三個人還大吵了一架。之后,每當阿廖沙畫畫的時候,老太婆就跟阿廖沙搗亂。比如:把啤酒弄翻在阿廖沙的畫紙上,叫阿廖沙去擦干凈的窗戶……而且,老太婆和女東家都反對阿廖沙看書。一但看見阿廖沙的書,就燒掉、扔掉、撕掉,有時,甚至還把阿廖沙痛打一頓。當阿廖沙第二次做仆人的時候,他還是受著同樣的痛苦。有一次,阿廖沙因為犯了一點點小錯誤,就被老太婆痛打了一頓,雖然不怎么痛,但是,有很多小木刺扎進了他的背上。最終,醫(yī)生幫阿廖沙一共拔出了四十二根木刺,這是常人所承受不了的。
阿廖沙第三次做仆人就好多了,他遇見了一個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的人—他的繼父。于是他就每天與他的繼父談論書的問題。他的繼父經常給阿廖沙推薦書籍。但是,老太婆和女東家常常在背后說阿廖沙繼父的壞話,這讓阿廖沙很生氣。
高爾基是多么偉大呀!他身邊的人都反對他看書、學習,但是,他通過對書籍的酷愛,認真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高爾基終于成為一名舉世聞名的優(yōu)秀作家。而我們呢?有一個讓我們學習的課堂,卻不認認真真地學習,反而浪費了學習的寶貴時間。我想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就會取得好成績。
當我讀完了這本《在人間》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是慘淡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家長每天陪伴在我們的身邊。用天壤之別這個詞語來形容阿廖沙和我們的童年之間的差別也毫不夸張。
同學們,請珍惜現(xiàn)在的童年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