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數學《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你能計算并說一說出這些算式的運算順序嗎?
12+5-7= 25-4+9=
18-8+3= 45+5-10=
教師:為什么這些算式都是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呢?(學生:因為這組算式沒有括號,而且只有加減法。)
2.揭示課題:
教師:在一個混合運算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除法或者有其它運算我們又如何計算呢?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研究——混合運算(同級運算)。今天,我們來研究只有同級的混合運算。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釋題:
教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嗎?(學生:什么是同級運算?教師:在數學上規(guī)定加法和減法為同級運算,是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為同級運算,是二級運算。)
1.學習只有加減法運算的運算順序。
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如果遇到新的知識無法解決的時候,我們就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知識。今天我們還是從我們學過的知識入手。
(1)出示例1①(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一道題)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指名讀題。
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問題是什么、
(3)列式、總結計算方法
教師:要想求閱覽里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學生:要先求中午走了24人后,還剩多少人?)列式為53-24=29 29+38=67,還可以列成綜合算式53-24+38=67,在這個綜合算式里,我們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呢?(學生: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同桌交流計算方法:
從剛才這個實際問題和以往我們的計算經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我們要怎樣計算呢?
學生匯報: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為什么要強調沒有括號呢?(因為有括號就會改變運算順序。)只有加、減法是什么意思?出示:53-(24+38),這樣的算式只有加、減法,能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嗎?
學生齊讀總結出的規(guī)律。
因為加法和減法是同級運算,所以這個規(guī)律還可以說成是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同級運算,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學習脫式的寫法
為了便于看出運算順序,我們可以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在這個綜合算式里,先算53-24=29,我們可以在算式的左前方寫上等號,在等號的后面寫出53減24的結果29。在29的后面把沒有參加運算的加號和38照抄下來,和上一個等號對齊在下面再寫一個等號,再算出29+38的結果67。像這樣的寫出每次運算結果的計算方法叫脫式計算。(注意等號的`寫法:要用尺畫,大約5毫米長;上下兩個等號之間的距離要適當,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
2.學習只有乘除法運算的運算順序。
同學們,剛才我們總結出了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運算的計算規(guī)律。除了加、減法,還有哪兩種運算也是同級運算呢?根據我們總結的規(guī)律,類推一下,如果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該怎樣計算呢?
(1)出示例1②
同桌交流:(老師: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學生匯報(多指幾名同學說)
(3)計算例1②
掌握了運算規(guī)律,你們能試著算一算嗎?
(5)展評
(6)讀計算法則。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總結出了只有同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規(guī)律,讓我們一起把總結的規(guī)律讀一讀吧!
1.哪些算式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的?在( )里畫“√”。
32-30+16( ) 12÷(2×3)( ) 21÷3×8( )
45+10-25( ) 42-(6+7)( ) 6×6÷4( )
2.小法官,判一判。
3.用脫式算一算。
23+6-11 2×8÷4 72÷8÷3
4.計算
32+14-8 25-12+45 35-6-12
3×6÷2 4×6÷8 48÷8×9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比較脫式與直等式的優(yōu)缺點。)
二年級數學《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意識。
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和書寫格式。
一、直接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板書課題:5.混合運算)
二、復習舊知。
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看大屏幕(課件),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
(學生回答)
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們的運算順序?
(學生回答)
誰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說一說它們的運算順序?
(學生回答)
看來同學們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的很扎實,理解的很透徹。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實,數學之間是有聯系的,只要你們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就能從舊知識中發(fā)現并學到許多新知識,不信,你們看這道題(板書:7+4×3),觀察一下,與上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當他們遇到一起的時候,你們應該怎么辦呢?請同學們拿出本子試著做一做。
2)讀一讀
同學們想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嗎?(想)請打開書48頁,對照48頁的脫式計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對不對。做對的同學就在旁邊為自己畫上一個大大的笑臉,以示鼓勵。做錯的同學,認真觀察,找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并在旁邊改正過來。
(學生獨立看書并更正)
3)說一說
(請做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并更正: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正確
的計算順序)
4)做一做
我們知道了當加和乘遇到一起時,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那么,當減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時候呢?請同學們再試著做一做這道題。(課件顯示:15-10÷5)
(學生試做)
5)說一說
(請做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并更正: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正確的計算順序)
6)議一議
同學們知道了當乘加在一起時,先算乘后算加;當減除在一起時先算除后算減,那么這些算式你們知道他們的運算順序嗎?
(課件顯示10道不同級的混合運算算式,請同學們說運算順序)
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組算式的運算順序,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討論)
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與同學們分享?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7)讀一讀
我們打開書,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學生自讀兩遍,齊讀兩遍)
8)講一講
現在,誰能告訴老師,我們下次再遇到這樣的算式,該怎么計算?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們再來看這道題,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時提醒注意事項)
9)練一練
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學會了)老師現在要考一考你們,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課件顯示)
四、總結提升
同學們,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你們看(課件顯示)我們把昨天學的知識稍微變動一下,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學的新知識,如果老師把今天學習的知識再添加一個小括號,它的計算順序又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你們說,神不神奇?(神奇)其實,數學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正等待著你們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學們。老師期待你們更精彩的表現。下課!
板書設計:
5.混合運算
7+4×3先算乘、除法
=7+12后算加、減法
=19
二年級數學《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同級混合運算
同級混合運算
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有“掌握含有加、減法或乘、除法同級運算的兩步式算式的運算順序的脫式計算”和“初步體會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兩方面的內容,重在梳理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脫式計算的方法。
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知識,懂得了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以及最簡單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但是對于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方法,還不是非常的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現運算順序錯亂的問題。
利用情景教學法、演示法、發(fā)現、討論法,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同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導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放映東風小學圖書館的動畫,吸引學生的興趣。
2.提出問題,學生設問題。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二、嘗試探究,明確規(guī)則。
1.嘗試解題,感受規(guī)則。
(1)分析解題思路,初步感受規(guī)則。
①出示問題: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來了38人,閱覽室下午有多少人?
②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獨立解答。解答后,讓學生交流自己是怎樣算的。
學生口述,板書:53-24=29(人),29+38=67(人)
學生口述,板書:53-24+38=67(人)
這一種綜合算式是怎么想的呢?可以這樣列式嗎?
(2)認識混合運算
請學生觀察左邊的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不論是分步算式還是綜合算式,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先求出中午剩下的人數,再去加下午來的人數,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兩個獨立的一步算式,一個減法,一個加法;而綜合算式是把這兩個獨立的算式綜合成一個算式,既含有減法又含有加法。像這樣,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運算
(3)學習書寫規(guī)范,應用運算規(guī)則。
示范:剛才這位同學列出綜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結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計算過程表示出來,它有特定的書寫格式(教師邊板書邊闡述基本格式規(guī)范。)
說明:在計算綜合算式時,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劃線,提醒自己注意運算順序。
在第二行先寫上等號(為了便于第二行的算式和第一行的算式對齊,第二行的等號要寫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寫上第一步的得數,暫時不參與運算的符號與數按順序移下來。(邊說明邊板書)
指出第二步要再寫等號,等號和上面對齊,再寫出得數(板書)
揭示:像這樣的計算過程就是用遞等式計算。
談話:對于混合運算,你能進行計算嗎?請大家試著算一算。算完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自己計算的順序,先算了什么,再算的什么。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二年級數學《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教材第49頁中的例3及相關內容。
1.讓學生經歷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明白“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
在算式的比較中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并在計算、比較中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體會小括號的作用,會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問題。
課件等。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一)計算(課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題)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說說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計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確每題的運算順序。
(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課件出示下面各題) (1)10-5+3= (2)7+(7-6)= 10-(5+3)= 7+7-6=
1.學生獨立計算,把先算的一步畫上橫線。
2.比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為什么數字相同,運算符號相同,可運算順序不一樣呢? 3.引導學生歸納,初步明白運算順序: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三)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一)嘗試練習,引出規(guī)定。
1.脫式計算。(課件出示例3) 7×(7-5) (77-42)÷7
2.學生獨立完成,同時指生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之處?(都含有小括號)
4.引導學生歸納: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二)變式練習,形成對比 。
1.脫式計算。(課件出示下面題目) 7×7-5 77-42÷7
2.指生說說各題的運算順序,然后獨立完成,同時指生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比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進行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小括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變運算順序)
三、鞏固深化,綜合應用 。
(一)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1題)
1、76-(12+25)(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這6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2.有括號的算式,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全班交流。
(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2題)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學生獨立完成,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三)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書綜合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什么時候需要加“小括號”?
(四)看圖列式計算(出示教材第52頁第13題)
小明有35元錢,買一個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錢?如果用剩下的錢買8元一個的筆袋,可以買幾個?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重點說明:要求可以買幾個筆袋,必須要求出剩下的錢。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學生也可引導他們直接求第二問。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與前面學習的混合運算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二年級數學《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教材第48頁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1課時
正確理解和運用含有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理解規(guī)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自學探究、小組合作、講解示范
ppt課件、練習
一、復習舊知
1、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2+4+30=2×4×7=6÷3×2=15+10-8=問題: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或只有乘法、除法運算時,我們要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仔細觀察,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問題:
1、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據這幅圖我們能提出什么問題?
3、你能列算式解答“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主題圖,讓學生明白簡單的數量關系進行列式,進而為后面探究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作好了鋪墊。)
(二)反饋交流,總結混合運算的順序
分步算式綜合算式綜合算式4×3=12 12+7=19
問
1:這道題我們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為什么先算4×3?
4×3+7
7+(4×3)=7+12 =19=12+7=19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精講點撥
(一)練習辨析,進一步鞏固混合運算的順序
7+4×3=7+12=19
4×3+7=12+7=19
問題:
1.有的同學是這樣列式的,這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2.用脫式計算的形式怎么算的?。?/p>
(二)練習辨析,進一步鞏固混合運算的順序
7+12÷3=7+4=11
問題:
1.誰來說說這道題應該如何計算?
2.這個算式我們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探究列出不同的解題方法為他們交流提供了依據,發(fā)現每種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規(guī)定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結合情景來理解運算順序更自然、深刻。)
四、鞏固練習
(一)下面各題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來20-8÷2 7×5-3 4+4×6 81÷9+2問題:這些題里有乘、除法,還有加、減法,我們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二)小動物回家(連一連)
(三)在○里填上“>”“<”或“=” 54÷9÷2 ○ 3 3×6÷2 ○ 13+56÷7
3×7-16 ○ 27 45-9×3 ○ 5×8-18
(四)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問題:
1.誰讀懂題目的意思了?
2.你能說說錯誤的原因嗎?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的理解。)
五、小結、作業(yè)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2、作業(yè):第50頁練習十一,第4題。
二年級數學《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精力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學會用找出中間問題的方法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2.再分步列式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逐步學會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會合理運用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
3.運用小組合作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解決需要兩步解決的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會找出隱藏的中間問題,并合理利用小括號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在昨天的.衛(wèi)生中,由于大家的分工明確,團結協作,所以教室被打掃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看,小組的力量多大,只要我們每個人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我們小組就會越來越強大,想不想讓自己的小組成為最棒的小組,一個優(yōu)秀的小組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只有每個人在紀律、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我們的小組才會越來越好,每個組都有可能成為最優(yōu)秀的小組,接下來就看你的表現了!上課!
(出示練習題)讀題,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組6號回答,答對加1分。
每個小組的表現都很棒,而且精神飽滿,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二、自主嘗試,探索新知
1.(1)自學課本
今天我們請了兩位手藝高處的廚師為大家做美食,看,(出示例題情境圖)原來他們帶來了美味面包,先別急,請同學們看書p53,仔細觀察這幅圖,讀一讀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請你用自己的話把你知道的完整地說出來。(教師板書:知道了什么?)(1分鐘)如果看明白了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同學說一說,一會兒請每組派一名代表回答,幾號加幾分。
(2)小組交流答案,抽組號,幾號加幾分。
2.(1)自學課本
下面問題變多了,難度也變大了,敢不敢挑戰(zhàn)?繼續(xù)出示課件呈現問題:1.根據題意,你還能提出一個其它的數學問題嗎?2. 要求“剩下的還要烤幾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3.可以怎樣列式計算?你是怎么想的?請仔細看書p53“怎樣解答”部分,思考這三個問題。
(2)小組交流答案,每組選三名代表共同匯報,每人回答完整得全分,不完整的小組幫助補充的得一半分,不正確不得分。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這三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第二部分(板書:怎樣解答?)
3.(1)自學課本
解答完,還有一步是什么?(板書:解答正確嗎?)請你自己看書p54檢驗正不正確?看書中是用什么方法檢驗的?
(2)誰找到了,讀給大家聽(+1分)把問題當作已知條件,把第一個已知條件當做問題,由問題推出已知條件,和原題相符,說明我們的解答是正確的。
三、教師講解
就像同學們所說的,(出示線段圖)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兩個和它有關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個信息直接給了,另一個信息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要先求出它來,再解決最后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1.這道題我們解決了,下面這道題更有難度,你們有沒有信心迎接挑戰(zhàn)?(出示做一做要求)
2.p55 4題
各組統(tǒng)計分數,評出優(yōu)勝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