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jié),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英雄人物事跡心得體會600字篇一
近期我黨支部組織開展了以“學藍云,找差距、創(chuàng)佳績”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藍云同志的感人事跡深深地觸動和震撼我們每個黨員的心靈,也激發(fā)了我們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中__員的決心。
醫(yī)生本來不是他的職業(yè),卻因為村民的急切需要,而放棄本來穩(wěn)定和喜愛的工作,依然背負起五鄉(xiāng)五弄人民健康的責任,從一個職業(yè)跨入另一個職業(yè),在常人看來都是那么難以理解,而于他卻是哪里需要去哪里,回鄉(xiāng)教書剛開始亦非他本愿,只因那時候缺師少教,村里的知識無人普及,他才選擇的教師工作。后又因山里村民們生命健康沒有保障,才棄“文”從醫(yī)。從始至終,他心中都是以人民需要為目標,努力踏實地為人民做實事。堅守著一顆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一種習慣,一種堅守,一種堅守,一種信念,一種信念,一種人生。藍云的一生是短暫的,卻是無悔的,他真正做到了像保爾·柯察金所說的那樣:“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在人們感嘆“人心難測,世事艱難”,人們?yōu)楦鞣N利益奔波勞碌,爾虞我詐傾瀉而下,清澈歡快而義無反顧地展示了世間最原始的美好和對美好的追求。瑤山里永遠不會忘記那背藥箱奔波的背影那夕陽下燦爛的光輝,那朝陽升起的希望。哪里需要他,他就會在哪里出現(xiàn),多么唯美善良的本性啊。只是英雄離世得太早,我們還來不及唏噓,他已飛往天堂,也許他真的是天使,上面召喚他了,他該回家了,該好好休息了,他真的太累了。
他走了,但他的事業(yè),他的精神卻將永遠影響和指導著我們,他是我們每個黨員,每個人學習的楷模。尤其是即將邁向工作崗位的我們,藍云的精神對我們的指導意義真的很大。我們不用再削平腦袋要進大醫(yī)院,腳踏實地地學習,將來到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去,真正為人民做實事、辦好事,哪里需要我們哪里就是我們的去處。拭去心中那些為名利的塵埃,以藍云同志為明鏡,人生又怎能會失去意義呢?
藍云同志的精神處處閃著平凡而執(zhí)著的光輝,然而平凡的生活早就他非凡的人生。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有些人死了,打他卻還活著?!笔堑?,藍云就是其中一個這樣的人。讓我們永遠都記住吧!
英雄人物事跡心得體會600字篇二
自從5.12地震以來,一直都在關注。每天都在痛并感動著,為災區(qū)人民所受的巨大災難而痛;為大好河山頃刻間化為烏有而痛;為在地震中一幕幕感人的畫面而感動;為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人而感動!地震的那一刻,發(fā)生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特別感動的是我的同行——老師。用他們的沉著、冷靜、機智,甚至鮮血和生命,維護師尊,鑄造師魂,大愛無聲。
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在眾多教學樓倒塌的一瞬間,一個個平時默默無聞的老師,沒有絲毫的猶豫,沒有些許的閃念,毅然決然地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在什邡龍居小學的廢墟中,一位年輕女教師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可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么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這位老師名叫向倩。在汶川縣映秀鎮(zhèn)垮塌的鎮(zhèn)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救援的群眾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jīng)氣絕!“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倍嗖哦嗨?、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在綿陽市平武縣南壩小學廢墟下,一位死去多時的女老師趴在瓦礫里,頭朝著門的方向,雙手緊緊地各拉著一個年幼的孩子,胸前還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48歲的代課教師杜正香,在生死攸關的一剎那,用自己的無私無畏向世人展示著她對學生最深摯的愛。同樣,吳忠洪老師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當聽到有學生還沒下來時,他義無返顧地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吳老師和幾名學生被吞噬杜正香、吳忠洪兩位老師,雖然他們的生命沒能換回那幾個他們竭力挽救的學生的生命,但同樣把“老師”這個親切而又令人敬重的稱呼深深地銘刻在世人心里,也讓我們國人,又一次重新認識了“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真正含義。
這樣慘烈而感人的“鏡頭”一次又一次讓我們潸然淚下:綿竹市遵道鎮(zhèn)歡歡幼兒園的瞿萬容老師“用后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德陽市東汽中學遇難教師譚千秋“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4個學生都獲救了,他卻不幸遇難;什邡市師古鎮(zhèn)民主中心小學一年級女教師袁文婷,為了拯救學生,青春定格在了26歲。
向倩、張米亞、杜正香、瞿萬容、譚千秋……這些可親可敬的師者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他們在生死關頭用鮮血和生命保護學生的壯舉,有如最后一堂無聲之課,展示了人民教師的職業(yè)操守,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體現(xiàn)了教師的良知和勇敢,以及生命的尊嚴與偉大,點亮了學生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
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撞擊著每個人的心靈,一樁樁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激勵著活著的每一個人。也許,地震中,像這樣舍己為人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也許,地震中,像這樣英勇無畏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盡管如此,但他們的所作所為,驚天地,泣鬼神;他們的精神和品德,蒼天可鑒,日月可鑒。
究竟是什么東西讓他們在災難來臨時,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毫無疑問,是一種無私無畏的高貴精神在驅(qū)使著他們,是一種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輝在激勵著他們,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無限敬畏、恃重、關懷與愛護在告誡他們——先人后己,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汶川的孩子們是不幸的,在他們本該享受快樂童年的時候卻遭遇了災難;汶川的孩子們是幸運的,是他們的老師用責任將他們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是教師那種“學生生命高于一切”的使命感造就了一代優(yōu)秀教師群體,在災難面前我們首先想到的必須是學生,首先保護營救的也必須是學生,在生死關頭勇敢地拋開一切,一心為了學生,他們永遠是我們教師學習的楷模。也深深地體會到“責任”二字的重大意義,這說明了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使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實踐證明,履行責任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贏得榮譽的階梯,任何人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實現(xiàn)人生的最大價值,要把這種意愿變成現(xiàn)實,履行責任是唯一的途徑。
地震摧毀了他們的校園,卻鑄造了不朽的師魂——為人師表,大愛無聲。君不見,在地震的廢墟上,已悄然立起了無數(shù)豐碑,這些豐碑上,鐫刻著一個又一個英雄的名字,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會記住在汶川大地震中這些平凡而偉大的教師英雄!
英雄人物事跡心得體會600字篇三
20__年3月28日下午,我園全體教師共同前往中心園認真聆聽了周福如老師的英雄事跡報告。
57歲,一個悠閑清松的年齡、一個安享幸福晚年的年齡,而周福如,卻仍堅守在、服務在工作一線,在他人利益,生命遭受重大傷害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奮不顧身的沖入隨時會發(fā)生爆炸的屋內(nèi)救人,他的這種敢于擔當、敢于奉獻,舍生忘死、見義勇為的壯舉,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他崇高的道德品質(zhì)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叫責任、什么叫奉獻、什么叫大愛……這又是一個通州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先進典型。
聽完他的英雄事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的這一英雄壯舉深深打動了我,但是他住院的那條短信卻撼動了我的心靈。周福如是在27日早晨被嚴重燒傷的,而在28日發(fā)給張校長的請假短信中卻說:“幫鄰居被傷,在附院小住”。面對自己燒傷面積之大、創(chuàng)面之深、病情之危重,他仍放心不下工作,牽掛著工作。他的這種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的工作作風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一名園長,我深感慚愧,不是因為我園沒有這種獻身的老師而慚愧,而是是因為我決定我們的教師沒有他這種大無畏的精神,作為一名教師,并不是要你時刻準備獻身,但是你一定要有一種舍己為人,一種大無畏的精神。而我們幼兒園正是缺少這一種精神。作為一個領頭人,我想,最好的做法是學習他的事跡,傳承、發(fā)揚他的精神。讓我,以及幼兒園里的每一位教職工都要感染到他的精神。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
我們不僅要學習他的精神,更要在此基礎上升華這種品格。周福如的舍已救人,絕非一時的沖動,而是他熔鑄精神品格的集聚升華。當他拎出一個煤氣罐,險情隨時會發(fā)生的情況下,他再次沖入了屋內(nèi),他用無私、他用大愛詮釋了一位老人的博大胸懷,塑起了通州的精神“脊梁”。我們幼兒園時一個大的集體,而我作為一個集體的領導人,更要學習和弘揚他的這種至高無上的思想境界,我們要將他的這種精神和境界,付諸于我們的工作,把建設美好家園作為共同的職責,用實際行動教育人、感染人、凝聚人,為我們幼兒園創(chuàng)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英雄事跡感人至深,“脊梁”精神催人奮進。通過學習,我們要把這種境界、這種作風、這種精神,轉(zhuǎn)化為工作的動力,圍繞“提升工作責任、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工作境界”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從而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績,使我們幼兒園不斷進步,做到?jīng)]有最好,只有更好!
英雄人物事跡心得體會600字篇四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fā)生里氏8級大地震,一場人間災難降臨到中國人民頭上。在這次地震中,中國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承受了莫大的痛苦,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所幸的是,我們的人民并沒有屈服于這場災難,地震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動人事跡,這些事跡讓我潸然淚下,讓我激情澎湃,激勵我奮勇前進。我時常被這些平凡人的英雄事跡感動著,被他們的精神感動著。如果要我用什么字眼來表達這種感受,那就是:
4個小時,他用雙手刨出同學一塊水泥板倒下來,壓在崇州市漩口中學初三學生向孝廉的身上。這位13歲的小姑娘醒來后,模糊中看到縫隙外邊有亮光,接著再次昏迷。此時,一個聲音喚醒了她,是同學馬健?!拔铱拗鴮λf,馬健你別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馬健說:‘我不會走的,你是班上年紀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堅持住。’”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地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大約4個小時后,小孝廉終于被刨了出來,而馬健的雙手已經(jīng)血肉模糊。面對巨大的災難,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時,也在用勇氣和堅毅,傳遞著生的信心。
崇州市懷遠鎮(zhèn)中學老師吳忠洪本已逃生,為救兩名學生義無反顧地返身沖進正猛烈搖晃的教學樓內(nèi),湮沒在轟然倒塌的樓房中;北川縣第一中學教師劉寧在大震之時機智地保護了59名學生,卻失去了自己的寶貝女兒;都江堰向峨鄉(xiāng)愛蓮社區(qū)黨支部書記王婉民為救學生和老師,自己87歲的老母被壓在廢墟下無睱顧及;武警某部副主任嚴勝華、質(zhì)安科長涂云、參謀劉新嶺等人在搶救中因體力嚴重透支而暈倒,醒來后立即沖向第一線;巨震突襲之時,都江堰市人民醫(yī)院正在進行手術的5名醫(yī)務人員,俯身撲上手術臺,用身體護衛(wèi)患者;成都千名出租車司機自動趕往災區(qū)搶運傷員;綿竹市天池鄉(xiāng)農(nóng)民張吉福徒步求援后又冒死趕回災區(qū)搶險;成千上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戰(zhàn)士放棄使用機械,“像繡花一樣”小心翼翼用手刨、用肩扛,為廢墟下的幸存者打開生命之門;成都一些血站前獻血的市民排成長隊……
汶川縣映秀鎮(zhèn)幼兒園的聶曉燕老師始終守護在垮塌的教學樓旁邊,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武警用手扒開廢墟。直到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聶曉燕的眼淚終于如山洪暴發(fā):“娃……娃娃……媽媽……來不及……啊……”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里!“娃娃,你的臉怎么這么臟?。俊甭檿匝啻蜷_帶在身邊不知多久的嶄新粉紅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媽媽給你洗干凈?!彼驼煞蛴檬峙凛p輕地擦著孩子滿是灰塵的頭發(fā)和臉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大地震襲來時,重慶市55名游人正行進在距汶川50多公里處?!翱焱愤叺钠綁闻堋睂в蝿匀莺陀嗑哦曀涣叩睾爸?,在兩名女孩子的指揮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壩上。岷江對面的山,轟隆隆地垮下來,煙塵、沙石撲面而來,前后的路都已坍塌。自救,勢在必行。入夜,幾十人相互扶持著擠在一座小山頂?shù)男K平地上,兩位導游和駕駛員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牽掛。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在傾盆大雨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著,繞過斷裂的公路,奔過800米搖搖欲塌的隧道,躲過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后,終于見到了救援者。
就讓我們永遠為這些事跡感動和激勵著,偕起手來,化悲痛為力量,為了祖國更加強大,為了人民更加幸福,為了世界更加美麗,貢獻我們的熱血和力量吧!
英雄人物事跡心得體會600字篇五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wèi)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一首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軍旅歌曲,道出了中國軍人熱愛祖國、扎根邊防的心聲?!昂媚袃?,當兵去”成為當代中國青年的時尚選擇?!?997年,高中畢業(yè)的祁發(fā)寶報名參軍,帶著新兵營“軍事課目考試第一名”的成績向組織申請:到高原去、到斗爭一線去。2009年,陳紅軍從地方大學畢業(yè),本已通過公安特警招錄考試,可聽說要征兵就臨時“變卦”了,最終走進火熱軍營。2016年后,年輕的肖思遠、王焯冉、陳祥榕也相繼走上邊關?!痹谲婈犨@個大熔爐里,在祖國遼闊的版圖上,無數(shù)年輕戰(zhàn)士像挺立的小白楊茁壯成長,日夜守護著祖國的邊防前線,用熱血書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用青春扛起軍人的責任擔當。在這場對敵侵略的戰(zhàn)斗中,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壯烈犧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為救助戰(zhàn)友英勇犧牲,他們以生命赴使命,踐行了“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的錚錚誓言,彰顯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去年6月,面對印軍的越線挑釁,我軍團長祁發(fā)寶本著談判解決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了對方蓄謀已久的暴力攻擊。
祁發(fā)寶臨危不亂,組織官兵與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展開殊死搏斗,最終增援隊伍趕到,將來犯者徹底擊潰,
祁發(fā)寶所在團不這條成文的“規(guī)定”,是新時期中國軍隊“官兵一致、生死與共”的生動寫照?!斑叿蓝窢幹?,各級指揮員與官兵同住地窩子、同爬執(zhí)勤點、同吃大鍋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給養(yǎng)物資,平時鉚在一線、戰(zhàn)時帶頭沖鋒,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誼和團結(jié)戰(zhàn)斗的強大力量。”
一個英雄的集體,必然是團結(jié)的集體。在驚心動魄的邊防戰(zhàn)斗中,“團長頂在最前面阻擋外軍,營長救團長、戰(zhàn)士救營長、班長救戰(zhàn)士?!币幻笓]員動情地說。正是因為我軍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強大的戰(zhàn)斗力量,最終贏得以少勝多的重大勝利。
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一線官兵常說,我們身后就是祖國,當國家受到侵犯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沖鋒向前。正是這些戰(zhàn)斗英雄的光輝形象,弘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是年輕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們正是新時代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邊防官兵用無限忠誠,用青春和熱血,抒發(fā)火熱的衛(wèi)國戍邊情懷,托舉神圣的衛(wèi)國戍邊使命!或許這就是他們的初心。向英雄學習,在英雄守護的和平中,我們更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相應的貢獻。
英雄人物事跡心得體會600字篇六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是一個民族最厚重的底色,是一個國家前行的關鍵力量。英雄們在關鍵時刻的關鍵選擇,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走向。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侖——走近新時代衛(wèi)國戍邊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引起強烈反響,中央軍委授予祁發(fā)寶“衛(wèi)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wèi)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他們以及無數(shù)邊防官兵都無愧于英雄的稱號,他們在關鍵性時刻做出的正確選擇為祖國和人民交上了滿分的答卷。
選擇忠誠,聽黨指揮的“英雄魂”重于泰山。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熱血青年選擇走上高原是因為理想,選擇留在高原則是因為“黨叫干啥就干啥”的堅定信仰。聽黨指揮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英雄的邊防官兵聽從黨的召喚,發(fā)揚喀喇昆侖精神,克服極度高寒缺氧,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始終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zhàn)位上,他們完美地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叫“重于泰山”。英雄的部隊傳承著英雄的傳統(tǒng),承載著英雄的基因,在關鍵時刻才能爆發(fā)出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亮劍精神,盡管以寡敵眾也要予以敵人迎頭痛擊,他們是當之無愧“最可愛的人”,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國有戰(zhàn)、召必來、戰(zhàn)必勝,新一代中國軍人必將發(fā)揚英雄精神,“學英雄、當英雄”,嚴陣以待,繼續(xù)捍衛(wèi)英雄們誓死捍衛(wèi)的國土。
選擇責任,能打勝仗的“英雄血”筑起長城。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身后就是祖國,就是甘愿拋灑熱血也不愿丟失一寸國土。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有槍,面對非法侵權挑釁行徑,英雄們英勇戰(zhàn)斗,敢于用勝利教訓敵人,迫使他們清醒,這就是英雄的選擇,也是中國軍人絕不丟失領土和主權強有力的回答!回想70年前,面對當時地球上最強軍事力量組成的聯(lián)軍,我們也沒有絲毫的畏懼和退縮,而是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用勝利贏得了全世界包括對手的尊重。70年過去了,這支軍隊裝備更加精良、物資更加充沛、斗志更加高昂,更加有信心用實力回擊某些人的陰謀和幻想。祖國山河終無恙,守邊護邊志更堅,“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戰(zhàn)斗后很多官兵自發(fā)地把這句話寫在了頭盔里、衣服上,英雄的選擇就是我們共同的選擇,也將永遠刻印在我們青春的胸膛里。
選擇奉獻,作風優(yōu)良的“英雄志”守護和平。中國有太多的英雄,我們總是被最勇敢的英雄們保護得很好。當牛年的春節(jié)接近尾聲,全國人民開開心心過完年,我們必須意識到這種幸福是由太多“最可愛的人”奉獻青春甚至生命守護換來的。有人以為這個世界很和平、善良,有人幻想豺狼變了模樣,豈不知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我們的戰(zhàn)士爬冰臥雪正是為了不讓祖國的人民爬冰臥雪,英雄們流血犧牲正是為了不讓祖國的人民流血犧牲,吃最大的苦,打最硬的仗,英雄的志向是如此美麗和寬廣?!坝⑿蹐F長”祁發(fā)寶所在的團,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跟外軍對峙時,干部站前面,戰(zhàn)士站后面;部隊用餐時,戰(zhàn)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外露營時,戰(zhàn)士睡里頭,干部睡風口。這是英雄的集體,團結(jié)的集體,如此優(yōu)良的作風是人民軍隊所獨有,官兵一致、生死與共,必然能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庇⑿垭m已離去,但英雄的精神永駐邊關!英雄屹立喀喇昆侖!屹立于天地之間!讓我們繼承英雄遺志,崇尚英雄精神,弘揚英雄主義,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