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17日是國家的全民國防教育日,今年9月18日,是第21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邁向強國新征程,軍民共筑強軍夢。”對于我國的國防知識,你知道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1全民國防教育日國防知識小科普,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全民國防教育日
全民國防教育
每一個白天我們能夠平安工作、學習,每一個夜晚我們能安然入眠,看似歲月靜好。但,我們必須正視一個事實:曾經(jīng)的傷痛歷歷在目,世界并不太平、周邊尚不安穩(wěn)、危險無處不在。有國才有家,只有國防強大,才有家庭幸福,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2021年9月18日是全國第21個全民國防教育日。
是他們,守衛(wèi)著我們的幸福和安寧!
全民國防教育的標志
全民國防教育標志以長城、烽火臺、盾牌三個要素構成“國防”的概念,外圍用橄欖枝烘托、裝飾,紅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國無上的尊嚴與榮耀,“GFJY”為“國防教育”漢語拼音縮寫。
什么是國防?
國防是適應國家安全與發(fā)展的需要,保衛(wèi)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防備敵人侵略,而采取的以軍事為主體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jīng)濟、科技、外交、文化等等一切措施的總和。一句話就是:國家的防務,人民的防務。所以說,國防工作不是哪一個人的 ,也不是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一人的事情,軍隊的事情,而是包括軍事、政治、經(jīng)濟、科技、外交、文化等等方面及全體人民的防務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為此,國家為了祖國的安全,制定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等20多部法規(guī),以完善國家防務,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共同維護國家安全。
我國國防的性質(zhì)是什么?
我國國防的性質(zhì)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保衛(wèi)祖國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即我們的國防是全國人民的國防。第二,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國的國防不受外國勢力的影響,不與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即我們的國防是獨立自主的國防。第三,我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永遠不做超級大國,不搞霸權主義,我們不要任何國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許任何國家侵占我國的一寸土地。即我們的國防是積極防御的自衛(wèi)型國防。
什么是國防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款規(guī)定: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基本的國防知識,學習必要的軍事技能,激發(fā)愛國熱情,自覺履行國防義務。并規(guī)定了學校、社會、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的國防教育。國防教育是真正的國家教育,同公民教育一樣,應該是貫徹一個人一生的教育和引導。
我國國防的職能有哪些?
主要表現(xiàn)在:保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的獨立和尊嚴;保衛(wèi)人民的和平勞動和幸福生活,促進國家經(jīng)濟建設的順利進行;鞏固國家地位,維護世界和平,為人類發(fā)展進步做出貢獻;通過國防工業(yè)、國防技術、新技術、新產(chǎn)品的開發(fā)使用,促進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俗語說,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備無患患可除,越是和平年代,越要提高國防安全意識,在國際形勢日益復雜多變的今天,更是如此。
全民國防教育日的來歷?
2001年8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法律形式明確規(guī)定國防教育的主題節(jié)日。
國家之所以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一是針對和平時期人們國防觀念淡化,需要加強國防教育;二是為全民參與國防教育活動提供一個大眾化、社會化的載體。依法確立一個每年都能讓全體公民共同接受國防教育的時機,可以更好體現(xiàn)我國國防教育的全民性、全社會性的特點。此時學校普遍已經(jīng)開學,便于學校和社會組織活動,不選擇歷史上的某一國恥紀念日,為的是不針對特定國家。
一寸山河一寸金,寸寸國土連我心!和平發(fā)展當居安思危,鋼鐵長城需全民共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