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認識6和7的教學反思 認識7的教案與反思篇一
第一步:溫習舊知,激趣識字。
用文字游戲讓學生重新回顧識字3,4里文字的演變知識。既揭示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又啟發(fā)了學生用已有的經(jīng)驗和方法識字的方向。了解這個偏旁的演變過程,觀察圖與古文字之間的聯(lián)系:圖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再來理解詞語。
第二步:采取多種形式識字,強化對形近偏旁構成的生字的比較記憶。
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識字。開課就先用一個大紅年畫把學生帶入鮮明的語境當中學習生字“福”,學生駕輕就熟。再引出“祝福”一詞為后面理解較抽象的“示字旁”的本意做個鋪墊。
象形字識字。我先讓學生理解了“祝福”,“神話”,“祖先”的意思,再建立起偏旁的概念,引導學生觀察感知漢字的演變規(guī)律:由豐滿的圖形→簡潔的象形文字→端正的正楷字。理解象形文字的字理、偏旁的由來。也從中認識世界、感悟文化、豐富情感,為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能力儲備了勢能。
比較識字。由于是形近偏旁的教學,那么在課中就要引導學生做全面地比較。我主要引導學生理解字理比較“示字旁”和“衣字旁”不同的本意,進而能準確地辨別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此外字形上的“一點之別”雖然是細節(jié)卻不容忽視。而本課生字“裙,褲,襯”雖然字形復雜,卻是有章可循。利用學生已有形聲字的概念,我讓學生比較異中同,同中異,就不必在進行煩瑣的字形分析了,還可以讓學生得到自主識字的實踐。
第三步:教學有主次,訓練有層次。
本課編排的這兩個偏旁,“示字旁”字由于古今意的差別較大,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距離較遠,因此從本班學情出發(fā),我把它定為教學的重難點。而“衣字旁”由于學生在上學期已有接觸,且意思明朗,因此我采取了“開放式”的教學法,放手讓學生自學。
認識6和7的教學反思 認識7的教案與反思篇二
這篇識字課的形式是對對子,對對子能使孩子們覺得非常有趣,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我不但引導學生識字,還激發(fā)了學生主動積累對子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本單元也是以好孩子、好品質(zhì)為專題的,而在這篇課文中就選入了與品質(zhì)有關的對子。在教學中,我也適當?shù)貪B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整堂課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
我利用對反義詞的游戲,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從而理解什么是對對子,為學習本課內(nèi)容打好鋪墊。
首先,采我用了多種形式讓學生盡量讀對課文,讀通句子。使學生感受到讀準字音很重要,借此讓他們在課文中尋找并認識生字。
其次,我從音、形、義三方面來引導學生自主識字,通過“你覺得哪個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個問題,讓學生去關注字音,如平翹舌音的區(qū)分。然后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字形,這又體現(xiàn)了學生擁有學習的選擇權、決定權和主動權。
我通過讓學生讀文,找出課文中隱藏的6組對對子。指導學生讀好對子,利用讀詞語、讀課文,對識字這一環(huán)節(jié)加以鞏固。在對課文內(nèi)容的處理上,我本著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與理解的同時利用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本文反義詞的意思。如:通過直觀圖片和創(chuàng)設情境,更清楚地讓學生理解這6組對子的含義。同時,滲透了思想教育,教育大家都應向小紅學習。
我先設計了一個“走迷宮”的游戲,為了鞏固本課剛學過的生字。由識字引到寫字,我指導書寫“冷、淡”這兩個字,主要是先讓學生觀察,再來說注意的地方,然后通過書空來熟悉字的筆順規(guī)則,最后落實到筆尖上去書寫。在指導書寫的同時我還注意了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養(yǎng)成。
我利用填寫含有反義詞對子的名言警句這一形式來對本課內(nèi)容加以拓展,以達到進一步升華情感,培養(yǎng)孩子好品質(zhì)的目的。
一堂課下來,我感受頗多。對于識字教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識記漢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學中我不斷地鼓勵學生用自己最習慣最喜歡的方法記憶漢字,激發(fā)了他們識字的興趣,使他們喜歡學習漢字。大家都清楚,識字量大了,如何鞏固是教學的難點,通過教學,我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對趣味識字這環(huán)節(jié)很感興趣。在游戲中,在玩中識字,讓他們感受到識字的極大樂趣。學生在玩中鞏固了本課中的生字詞,還可以在不自覺中鞏固以前認識的字,效率極高。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認為在理解“虛心——驕傲”、“熱情——冷淡”、“誠實——虛偽”這三組反義詞時,能讓孩子結合他們自身的生活實際來談談理解那樣會更好,給他們的印象也會是很深刻的。這樣更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認識6和7的教學反思 認識7的教案與反思篇三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難點是理解兩句諺語“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以下方面來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的。
一、初步了解漢字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識字7》第一部分是通過看圖會意識字,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學中,我逐個出示圖片和生字,讓學生圖文結合來認字,隨著一個個小人的出現(xiàn),學生的興致也越來越濃厚,從他們的眼睛里我讀出了漢字的無窮魅力。這里書本只是一個引子,通過書本我們?yōu)楹⒆哟蜷_一扇窗,從而使孩子能樂于主動識字。
二、營造氣氛、明白道理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讓學生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兒歌意思的理解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第一二兩行的意思直觀,學生能讀懂,“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意思抽象,言不盡意,很難有明確的表述,光說讓學生心領神會,可怎么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我主要是通過故事、和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缎∥浵伆崆嘞x》這個故事生動有趣,,透過小螞蟻的成功,認識了一群螞蟻的力量遠遠超越一只螞蟻,這是和團結合作密不可分的,團結起來力量大,這就是“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學生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我重點指導了“眾”“群”“成”這三個生字,主要采用直觀教學和觀察教學等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學生的合作學習。例如,在講完小故事后,可讓小組學生討論小螞蟻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學生讀的形式單一,還可以加上小組讀、同桌讀。就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合作學習。
認識6和7的教學反思 認識7的教案與反思篇四
語文課上,學習《識字7》。依照我的設計,同學學習記憶生字“情”。我問同學:“同學們,這個字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呢?”
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住的,我們學過了豎心旁,再加上一個“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p>
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來記住的。我用學過“清、請”來“情”作比較,它們只是偏旁不相同?!?/p>
生:“我是用猜謎語來記住的──心至令人感動就是“情”字。
嘿,這小朋友,能想起《識字5》里的一個字謎游戲“心至令人感動”,還真不錯。
“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誰可以給這個字口頭組詞語呢?”我接著往下引導。
生:“心情”。
生:“事情”。
……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一個同學站起來:“愛情。”這句話可捅了馬蜂窩。立刻,同學有的哈哈大笑,有的不好意思的掩嘴偷笑,教室里亂了起來??磥泶蠹抑肋@個詞的意思,我也沒打算多說??墒?,我完全沒想到的是,突然有人對同桌說:“哈哈,愛情!你和張夢有愛情了,你死定了,哈哈……”同桌一聽,氣壞了,馬上站起來還擊:“你才有愛情呢!”
又是哄堂大笑,我也笑了,問:“你們知道什么是愛情嗎?”
生:“我知道,就是愛一個人”
生:“愛情就是拍拖(廣州話:戀愛)?!?/p>
那位被“訕笑”的小家伙說:“愛情就是男人愛女人,女人愛男人唄!”
我說:“哦,是這樣子啊。那老師是女人,你是男子漢,老師平時很愛你,這是愛情嗎?”
“是?!辈患铀妓鞯幕卮鸷笸蝗恍盐颉班??不是吧?你應該和你的老公有愛情的。”哈哈,他們什么都懂。
馬上有同學“幫腔”:“愛情應該是兩個人一樣大才可以有愛情的?!?/p>
我問:“嗯?那我可就不懂了,我愛你們不是愛情,那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個其它的詞語代替呢?”
這時大家一下子恬靜了下來。
我接著說:“聽老師說說,看有沒有道理。老師愛同學們,老師把同學當成自身的親人,自身的小朋友,這不是愛情,應該是親情,因為你們是我的親人。對嗎?”
同學們幸福的點頭表示同意。
我又接著問:“現(xiàn)在再來說說同學和同學之間,男同學和女同學之間的愛,應該用什么詞語呢?”
“友誼!”有位同學小聲說。
“對!非常正確!是友誼,也可以說成是友情?!?/p>
“老師,我可以把同學當成我的兄弟姐妹了吧?那么可以說是親情呢?還是友情呢?”有個小朋友問。
“當然可以啊!你和同學之間親如兄弟,有親情,也有友情??!”
“哦,我明白了?!?/p>
看著天真、純情的小朋友們。我說:“同學們,老師希望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好好相處,讓我們班級充溢親情、友情吧!”
“還有真情!”一個小朋友高興得大叫。
“嗯,對!還有真情!”
1、在學習一個“情”字的過程中,同學理解了“感情”的豐富性,體驗了同學、老師、家庭的親情、友情,比較明白的認識了愛情,也防止了鬧?。愫停辛藧矍?,你死定了),對情感,從認知的角度,有了一定的真切的認識。同時,老師抓住了同學的認知抵觸,從同學的認知抵觸入手來組織教學,同學興味盎然,對“情感的豐富性和豐富的表達形式”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樣,同學自然地發(fā)生了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對一年級小同學來講,我們姑且先叫它興趣吧)更主要的是,老師用對同學的愛,使同學懂得了愛,感受到了愛。
倘若:不許胡說!后果又會怎么樣呢?興趣、情趣,全沒了,對“情”,又怎么會有真切的體驗和認識呢?
2、從抵觸入手組織教學,促成了同學認知的積極參與。在同學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讓同學認識抵觸、解決抵觸,自主建構文字的意義。
3、豐富了語詞(是帶著感情色彩和切身經(jīng)歷的語詞),同學學會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認識、理解和運用詞語。
認識6和7的教學反思 認識7的教案與反思篇五
這一課的字義很好理解:二人從,三人眾;二木林,三木森。但是兩首詩歌中的“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薄皢谓z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是通過這樣幾種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的。
出示“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薄皢谓z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边@兩句話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句子,哪些字、詞能幫助你理解了這兩句話的意思?
生:“眾人”就是很多人,表示人多的意思,“一條心”就是心都往一處想,“眾人一條心”就是很多人的心都往一處想。
生:老師,我知道“單”和“獨”都是“一”的意思。
生:“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本湓挼囊馑季褪且桓z不能成為一條絲線,一棵樹木不能成為一片樹林。
師:那么,黃土真的能變成金子嗎?老師不明白,哪位小朋友能給老師講一講?
這樣就激勵了學生,給了學生自信,學生以為能做老師的老師了,當然很高興了。生:老師,不是黃土真的能變成金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家團結起來,什么事都能做成。
師:“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同學們也可以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這樣,你就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生:他們在一起搭積木,幾個小朋友一起合作,這就是“眾人一條心?!?/p>
生: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合作,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師:同學們,這兩句兒歌都是“團結起來力量大”的意思,那么你們能不能給老師講一講生活中有關“團結起來力量大”的事呢?
生:我知道小螞蟻搬運食物時是合作的,他們有明確的分工,而且都聽從指揮,所以,它們能把比自己重好多倍的食物搬運回家。
生:我知道我們在拔河的時候要齊心協(xié)力,才能取得勝利。
生:我們班得了流動紅旗,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維護班級榮譽才得來的。
生: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時,需要小組的人互相合作,才能朗讀好課文。
生:在做值日時,需要互相合作。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學生們談得多好呀!是呀,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就會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7》教學反思
《識字7》第一部分是通過看圖會意識字,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學中,我逐個出示圖片和生字,讓學生圖文結合來認字,隨著一個個小人,一棵棵樹木不斷增加,學生的興致也越來越濃厚,從他們的眼睛里我讀出了漢字的無窮魅力。這里書本只是一個引子,通過書本我們?yōu)楹⒆哟蜷_一扇窗,從而使孩子能樂于主動識字。在教完書上的部分后,我又讓孩子們做了一個“我會變”的游戲。把“月”變成“朋”,把“又”變成“雙”,把“口”變成“呂”和“品”;把“日”變成“昌”和“晶”……孩子們在游戲中快樂地識字,感受著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讓學生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边@兩句話較難理解。我主要是通過故事、歌曲和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螞蟻搬青蟲》這個故事生動有趣,學生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眾人劃槳開大船》和《團結就是力量》這兩首歌節(jié)奏感強,很多孩子雖然不會唱,但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最后,我讓學生說說什么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時,很多學生都打開了話匣子。在此基礎上,我還補充了一些成語和俗語,加強語言積累,鞏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