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二游記類作文 初中作文游記篇一
我們是坐船進去的,這是我第二次坐船,不過這次的船小一些。我們正式到了海驢島了,海驢島沙灘上有很多海鷗,現(xiàn)在少多了。怎么游海驢島呢?就是圍著海驢島轉(zhuǎn)一圈。
因為島上全是山小學,沒有路,所以就在山的外表上修一條路,左邊是山石,右邊就是海驢島的風景。海驢島的所有石頭都是自然形成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大浪打的。冬天的時候,浪非常高,也非常大,就打到巖石了。
大約繞道海驢島的后面,有一個小沙灘,幾乎所有的石頭都長著青苔。石頭的縫隙里有螃蟹和海星,有人都發(fā)現(xiàn)了一個螃蟹窩,可是媽媽只抓到了一只很小的黑螃蟹,獨自在袋子里。大巖石上有一些小海螺,還有一個很像鮑魚的東西。
接著就開始爬山了。最頂上有觀鳥臺,老爺說上面還有孔雀呢!下山后,我和姥爺又去做快艇。姥爺買了一袋海鷗食,坐上快艇后,很多海鷗都跟著我們,有好多海鷗都吃掉了小魚,而且開快艇的叔叔還送我們一袋,還多帶我們轉(zhuǎn)了好幾圈。最重要的是,我們做的快艇上只有我和姥爺兩個人,給我們做了“專座”
該坐船回去的時間了,沒想到一個船上只有三個人,就是我媽媽和姥爺。這個船也做了“專座”。
后來,我們又去了一個海水浴場,我撿了好多石子,其中有一個是綠色的琉璃,很小。是經(jīng)過海水的沖洗變得很光滑。
吃完午飯,我們就開始往回走,這次有點不順利,走了7個小時,回家已經(jīng)十二點了,不過這次旅行我特別快樂。
初二游記類作文 初中作文游記篇二
20xx年7月26日(星期天)上午,我爸爸、媽媽帶我和幾個朋友一道,去位于昆山市馬鞍山路的亭林園游玩。
亭林園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是我國最早的公園之一,因園內(nèi)玉峰山形似馬鞍,故起名“馬鞍山公園”。1936年,為紀念出生昆山千燈鎮(zhèn)的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號亭林),更名為“亭林公園”,20xx年改稱“亭林園”。
亭林園占地850余畝,綠水青山,秀色相映,是一個融自然山水和江南建筑為一體的休閑觀光勝地。園區(qū)有聯(lián)合國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昆曲博物館,顧炎武紀念館;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華藏寺;有被譽為“玉峰三寶”的昆石、瓊花、并蒂蓮。
我們一行來到亭林園東大門。首先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橫額鐫刻:“玉出昆岡”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旁大立柱分刻:“歸奇顧怪峯高文華毓千秀,玉潤石靈山若馬鞍傳萬方”的楹聯(lián)。由于正值荷花盛開之際,因此,進門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并蒂蓮池,去觀賞久負盛名的玉峰三寶之一的“并蒂蓮”。
并蒂蓮似紅非紅、似黃非黃,非常漂亮。它雖沒有我前不久在杭州西湖看到的荷花開的那么熱鬧、壯觀,卻十分端莊、秀麗。而且花開時成雙成對,就像人世形影不離的恩愛夫妻。怪不得古代文人墨客,都把并蒂蓮喻為夫妻恩愛的象征。
玉峰的另一寶昆石,就收藏于并蒂蓮池緊鄰的云林閣里。昆石產(chǎn)于馬鞍山中,是一種似玉非玉的奇石。它天然多竅,色澤白如雪、黃似玉,晶瑩剔透,形狀無一相同,深受收藏者喜愛。亭林園東大門石牌坊上書寫的“玉出昆岡”,可能指的就是這難得一見的昆石。玉峰的另一寶瓊花,是我國獨有的古老珍稀花卉。園中最大的一棵花樹,連理交枝,樹冠周整,花期自4月中旬第一個蓓蕾初放,一直到5月中旬,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游客前來觀賞。只可惜現(xiàn)在是夏天,我們無法看到瓊花盛開的風采。
接著,我們又去爬了馬鞍山,直達玉峰之顛。雖然不善爬山的我直累得氣喘吁吁,然而當我站在玉峰頂上,舉目四眺時,真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怪不得明代江南才子文征明,稱贊玉峰為“東南第一山”。
因為同行的小弟弟、小妹妹要去游樂場玩,接著又去動物園看動物,致使其他著名景點都沒空觀賞。但即使是這幾個小時,亭林園美如畫的環(huán)境,已使我戀戀不舍。
亭林園,明年春天瓊花盛開之際,我一定還會再來。
初二游記類作文 初中作文游記篇三
大年初二,爸爸帶我們?nèi)ノ拿魇澜绲臑蹑?zhèn)游玩,這個經(jīng)典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位于浙江桐鄉(xiāng)市,具有六千余年歷史。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之稱。天意注定了她的淳樸美麗,到處小橋流水,茶香琴韻,竹露蕉雨,處處展現(xiàn)著烏鎮(zhèn)美侖美奐的絕代風華。
跟隨著人群,我們看到了烏鎮(zhèn)里粉墻黛瓦的民居極具特色,或深宅大院,或簡易木屋里看似隨心所欲的布局卻極具精巧與和諧的美感。在曲折蜿蜒的小巷中行走,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文化積淀特別濃厚的地方,修真觀、立志書院、百床館、錢幣館及多處大官大商大家的故居,都保持著原來的風貌,展示著曾經(jīng)的輝煌。
烏鎮(zhèn)養(yǎng)育的名人眾多,我們來到一處木屋結(jié)構(gòu)的雙層樓,聽導(dǎo)游說這是文學巨匠茅盾故居,帶著對文人的敬畏,我仔細觀看,茅盾故居坐落在烏鎮(zhèn)市河東側(cè)的.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兩層木結(jié)構(gòu)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約450平方米。故居包括臥室、書房、餐廳等建筑,其家具與布置仍是茅盾當初居住時的樣子老屋臨街靠西的一間房是茅盾曾讀過書的家塾,故居內(nèi)部的布置簡單,卻散發(fā)著沈家世代書香特有靜雅之氣。
我們游走在曲徑通幽的小巷里,有酒坊、染坊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染坊工藝,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 豆 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huán)保。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魅力。
最能體現(xiàn)水鄉(xiāng)情的要數(shù)穿過烏鎮(zhèn)的那條小河,這個風姿卓越的地方時江南水鄉(xiāng)的點睛之筆。水與鎮(zhèn)相融,橋與街相通,這是一條并不怎么寬的小河,河水十分清澈,偶爾有幾條小船在河面上漂泊,頭戴氈帽的船夫輕松地搖著漿,充滿了詩情畫意。河面上還有幾只懶散的水鴨在愜意地瞇著眼睛。半圓的石拱橋架在小河上,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輪波動的圓月,穿過圓月船上的人卻不知道自己成了畫中的風景。
烏鎮(zhèn)是一部書,一部文化厚重內(nèi)涵豐富的歷史書;烏鎮(zhèn)是一首歌,一首悅耳動聽的歌;烏鎮(zhèn)是一幅畫,一幅美麗的風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