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紀念館具有建立時間早、分布廣、場館建設(shè)迭次更新、成為學(xué)校教學(xué)的第二課堂、紀念館與共和國的命運相一致等發(fā)展歷史特征。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紀念魯迅逝世85周年有感,有需要的同學(xué)們,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紀念魯迅逝世85周年有感
今天是魯迅先生逝世85周年紀念日,雖然我不才,但是還是想寫點感言默默地紀念一下先生。
小時候,我所有的知識獲取全來源于語文課本里的文章,那時候剛開學(xué)的時候我總是會把語文課本里面的文章看一遍又一遍,幾乎記住了所有的內(nèi)容卻唯獨記不住魯迅的文章,而魯迅的文章卻是伴隨我們時間最長的,橫跨整個有語文課讀書生涯,卻終究是不太懂,只是高中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其實我是很喜歡魯迅的文章的。
高中的時候,花季雨季的年齡,我已然成了一個小憤青,總是會對很多現(xiàn)象特別不滿意,然后也會遭受周圍的同學(xué)異樣的眼光,其實我的內(nèi)心是希望中國有個美好的社會風(fēng)氣的,但是周圍的人好像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tài),甚至很多人都覺得”你一個人也改變不了什么,干嘛那么憤青“。
那時候”憤青“一詞仿佛是一個恥辱。
好吧,其實我也不理解憤青是什么意思,我只是單純地希望周圍的環(huán)境變得更和諧,但仿佛我這樣的想法才是格格不入。
因此,我特別喜歡讀魯迅,然后,有人跟我說,喜歡讀魯迅的人心里都有點陰暗,被誤解至此我卻無力反駁,畢竟我才是那個少數(shù),敵不過大眾。而我,亦是敏感者。
后來,我就默默地讀魯迅,鮮少告訴別人。
有時候,特別希望碰到一位跟我一樣的人,我告訴他我喜歡讀魯迅的作品,他也不嘲笑我悲觀,而是說,我也是。
終究是難以遇到,但我后來也知道,世界上的人那么多,于千千萬萬人中,有好多熱愛魯迅的文學(xué)的讀者,雖然我不認識,但是看到那么多人對魯迅的喜歡,我心里很高興,幸虧我堅持了我的堅持,我沒有被曾經(jīng)的言語妥協(xié)。
今后,我亦會更愛魯迅先生的作品,以此為榜樣,好好努力。
謝謝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出的一代偉人——魯迅。今天是您的85周年紀念日,正如臧克家先生所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您永遠活在每一個熱愛民族的人的心里。
第一篇:紀念魯迅先生
走了的人,掉了的魂。最近,家里來了位不素之客。父親的一位朋友離開只得把貓寄養(yǎng)了。記得魯迅先生是仇貓的,我對這一副媚態(tài)的畜生也沒什么好感。
喲,狗不是仇貓嗎?說來也確實有理。如果可以這樣概述,我寧愿做一只狗。有人提醒我,我有虐貓癥。的確,朋友們沒有說錯,我對貓的敵意如同鼠一樣,不同的是,我是人。
就眼前這畜生來講,我是想進辦法的來折磨它。諾大的房子中唯剩下我這只“狗”和一只等著災(zāi)難將臨的貓。只怪它不知趣,一個勁的往我身邊靠攏,我擺出一副慈善的面孔,醞釀著,如何讓它死的更加具有意義。
世間的萬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評論它們原本不必那么嚴肅。但是,仇貓這點一一道來還必須是要出些認真。就像在網(wǎng)上寫文章,發(fā)了出去,若稍不注意言辭,得罪了那種一言九鼎的“大人物”。便是難見風(fēng)雨云霧一般的轟炸。不管你是幼稚無知的小孩,還是細膩成熟的大家。切記,勿與世爭。貓則不同,它永遠跟隨著“潮流”。老虎兇猛吧?不及貓恐怖。狐貍狡猾吧?不及貓陰險。我最欣賞三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其次是既不好也不壞的人。有人問我說的這些不都是廢話嗎?不然,比如“貓”!
還未等我接著往下思考下去,這不知死活的畜生已挪到我身旁。以前很少和貓如此親近,今日仔細端察它,確實有副妖艷的臉蛋。民間流傳它是老虎的師傅我想大概也有它的紋酷似老虎的因素吧,黑黃交錯的披在身上。不大的臉孔上嵌著一雙黃色的眼,瞳仁則是黃色中的黑色一點,就是那么一點,讓我覺得這東西如此邪惡。幾道白色的胡須分別向嘴左右延伸,配合似的承托出它的“與眾不同”。若它不動憑它的幾分姿色,我個人也許也會被迷惑。但是,它錯了,錯在不該拱起身子,犯賤一般的走來。四只腳,分成了兩排,每走一步,都是前面的前進,后面的跟上。裝的不露痕跡,還不免讓人覺得這是種藝術(shù)。就如同一些具有時代意義的紳士一般,肩上是勞國勞民的重擔(dān)。為人民服務(wù),服務(wù)與人民,等到人民被“服務(wù)”到了絕境,還口口聲聲念著這些關(guān)榮前輩的好。這點不得不令人佩服,只可惜我學(xué)不來。
魯迅先生有一段話足可以概括我的想法,因為我沒有魯迅一樣的文筆,憑現(xiàn)在的水平用千言萬語也是不及他的,所以只得知趣的把他的作品“搬”上來。這點我確信,魯迅先生如果地下有知,不但不會心生任何不滿之意,反而還會熱情的招待我一番。當然,這也只是我的幻想。不過,我沒有將他人的成績生生“套”在我身上,然后堂而皇之的去炫耀,不得不承認,在二十一世紀,這點小的不算功績的功績確實值得褒揚。悲哀嗎?沒必要,你盡可以收起無濟于事的感情來。
“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食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沒有樹立過‘公理’‘正義’的牌子”這是魯迅先生一段言在此意在彼的蓋括性的話。比如“貓族”吧,捉老鼠來說,且不談手段何等下流,何等殘忍,有一點倒是很多“有名望,有學(xué)識,有社會地位的‘成功人士’”都效仿的呢。貓啊,捉耗子,添的是自己的肚子,給自己找樂子,自己玩好了,吃飽了,還得了個榮譽的稱呼,何樂而不為?可憐的就是那些,一直奉行它如此廉潔的人兒。這時我們便可以拿出積攢已經(jīng)的感情來宣泄一下。
如我所想,這只可愛的小貓貓真的玩夠了,到了正午,父親的朋友來領(lǐng)它。它可是迫不及待的飛奔到主人的懷里。那一刻,我心里不禁痛快的又多了一條仇貓的理由:這畜生,真是不懂禮貌。
第二篇:紀念魯迅先生
他是一個文化戰(zhàn)士,不知怎么想起他來,或是時常在想起,而這一刻有點淡忘才又記下來。
他不魯,也沒有魯家人,好像紹興姓魯?shù)囊膊惶姷剑鼮楝F(xiàn)實的是他可以在任何方面都作出杰出的成就,比如醫(yī)學(xué),他就學(xué)得很不錯,如果讓他學(xué)外文,他也絕對是一個領(lǐng)軍人物,哪怕學(xué)其它的專業(yè),憑他的聰明,完全都能勝任且獨樹一幟,但他更為不魯?shù)剡x擇了文學(xué),更為睿智地發(fā)現(xiàn)了我們國民的劣根,他在百姓頭上當頭棒喝,還摩挲兩下,說:你該醒醒了!
這是魯迅,我思想中的魯迅,窮盡一生的心血只為敲響警鐘,讓人看到不只有眼前的幸福和快樂、黑暗和無奈,更有心的追求、靈的'棲息。倘若魯迅活到現(xiàn)在,如果他還有一個非常善于思考的頭腦,他又該說些什么呢?是歌頌?是批判?是揭露?還是像蕓蕓步他后塵的雜家們一樣,來一些對時代的呻吟之語。我想如果他確是魯迅,他確仍能發(fā)表自己的作品,定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訝和震動,這種驚訝與震動就像幾十年前他給以國人的警示一樣,就像他的《狂人日記》對于中國的震撼,就像他的《野草》燃燒起的熊熊烈焰一樣。只是我們已經(jīng)不能知道那會是怎樣的一些作品,會是如何地啟迪人的心智,現(xiàn)在社會的人群都無法給我們一個這樣的答案。
魯迅是什么?他已幻化為一種精神,在不少人心目中那種剛正不阿、鞭笞時代的勇士。但魯迅還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脫離不了現(xiàn)實的人,他只是將自己的全部激情熔鑄到了他的文字當中。他要生病,他也要逃離,他也要為生計謀,他也要在社會百姓中尋找自己的一個定位。但他始終有一個不變的理念:明辨真理與謬誤、善美與惡丑。什么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和頭腦,如果他現(xiàn)在仍能思考,同樣會以這樣的標準去衡量、去發(fā)現(xiàn)、去吶喊,絕不會讓不堪的事實腐蝕人們生的斗志、真的追求。
如果他是一個只能在舊社會叫囂的吶喊者,那么他就不會有世界文豪的地位,如果說其他的文豪在用文字展現(xiàn)他們的才華、構(gòu)畫社會的立體圖畫、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那么他則是剖開了胸膛,用自己全部的心和血,畫出一個個人們尚不能表達、卻又渴望理解的符號,他是真正的智者、明者。
后來者,用他所創(chuàng)的雜文、所用的筆法也為發(fā)揚他的精神繼續(xù)努力著,他們繼續(xù)著吶喊,但他們不可能達到魯迅那樣的高度,不僅是因為他所處的那個時代,還因為他所用的思想,那不是用表象的東西所能替代的,即使到了現(xiàn)在,他是不會固步自封的。他的“迅”在于真正的與時俱進,更在于最直接地揭示人最本質(zhì)的、最隱含的東西。
想他的時候,是因為我們需要有擦亮眼睛的東西。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紀念魯迅逝世85周年有感全部內(nèi)容,可圈可點一直關(guān)注學(xué)習(xí)資料,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zhì)文章,更多內(nèi)容請各位同學(xué)持續(xù)關(guān)注可圈可點。
【紀念魯迅逝世85周年有感】相關(guān)推薦文章: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演講稿5篇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心得體會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