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家譜調查報告作文篇一
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它是我國各民族團結的紐帶,是國家統(tǒng)一的象征,中華文化的瑰寶。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各地方言復雜,分歧很大,而漢字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為不同地域間的交往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漢字適應漢語的特點,記錄和傳播了漢民族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遺產。今天,漢字在信息處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們可以在電腦、網絡上直接使用漢字處理和傳輸各種信息,從而顯示出它的強大的生命力。
漢字不同于英語、俄語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種形、音、義相結合的獨特的文字體系。也就是說,一個漢字不僅有一定的形體,有一定的讀音,還往往能直接體現(xiàn)一定的意義。因此,我們說漢字是一種意表文字(也有人稱意音文字)。
從字形上說,漢字是一種方塊文字,是通過橫、豎、撇、點、折等各種不同的筆畫構成的。從形體看,漢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
中國文字的發(fā)展,經過秦統(tǒng)一中國后,連續(xù)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jié)h字逐漸走向規(guī)范化。漢字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傮w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
文字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而且本身就是一種燦爛的文化。但在歷史發(fā)展的潮流中,人們對中國文字傳統(tǒng)的寫法有所改造,產生了所謂的“現(xiàn)代字”,也就是錯別字,這種輕易的“改寫”,使得中國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韻味。平時,有很多人為了一時的方便,而把很多字簡寫;或是不會寫的,就用另一個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這樣就可能使原來的句意改變了。
家譜調查報告作文篇二
調查時間:四月四日
調查地點:彩虹橋到珠江橋
調查對象:旌湖水質污染
調查過程:昨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德陽的旌湖邊。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河里竟然是干的。媽媽給我說:“這是因為在施工,所以彩虹橋到岷江橋之間沒有蓄水。”我這才松了口氣。
沿著彩虹橋向南走,我聞到了一股輕微的酸臭味兒。原來是某個廠子排出的廢水,我不禁想到,要是我們的湖水全部是廢水的話,那成什么了?再往前走,我發(fā)現(xiàn)一處有許多垃圾,比如各種各樣的包裝袋,臭鞋子,一次性飯盒。各種各樣的垃圾數(shù)不勝數(shù)。看上去特別臟。原來,我們的湖底是這樣的,我很心痛。
在岷江橋和珠江橋之間,蓄滿了水,我們看到了一個生活廢水排污口。這里排出的水全部是生活污水,泛著白沫。這樣一排出,使附近的河面上泛著一層黃色的油污,令人惡心。
白天的時候,在這兩座橋之間,湖面上有許多野鴨子,說明這兒的水保護的還算好。
看到這些,我想起了這樣的情況:人們一邊想努力的保護好水,一邊卻使勁的丟垃圾到湖里。難道人們非要那樣“保護”我們的水資源嗎?我希望所有的人們能立即采取措施,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拿出來好好執(zhí)行。這樣,我們的旌湖表面和湖底就都能保持的干干凈凈了。
家譜調查報告作文篇三
本次調查,我本著了解學生作文的評改現(xiàn)狀和師生對自我評改作文的看法,在我們學校四、五年級12個班的語文老師和部分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為課題研究奠定實施的價值指導基礎。
本次調查問卷分為教師卷和學生卷。教師卷發(fā)放12份,分別為四、五年級的語文教師。學生卷發(fā)放80份,分別為四、五年級的隨機抽取的學生。
問卷
一、教師卷分析:
本次發(fā)放教師卷12份,回收了12份,回收率100%。
1、“你對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方式持什么態(tài)度?”
教師總數(shù)(人):12
教師態(tài)度滿意一般不滿意
教師人數(shù)228
百分比17%17%66%
2、“你覺得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效果如何?”
教師總數(shù)(人):12
教師態(tài)度很好一般不好
教師人數(shù)075
百分比0%58%42%
3、“你的作文批改模式是什么?”
教師總數(shù)(人):12
教師態(tài)度教師批改為主點撥--自批學生代表批改其他
教師人數(shù)5241
百分比42%17%33%8%
4、“你對于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總數(shù)(人):12
教師態(tài)度重視的一般不重視
教師人數(shù)480
百分比33%67%0%
5、“您一般采用哪種方式評價學生作文?”
教師總數(shù)(人):12
教師態(tài)度整體分數(shù)等級制
教師人數(shù)012
百分比0%100%
6、“您認為怎樣的評語能受到學生喜歡,能起到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作用?”
教師總數(shù)(人):12
教師態(tài)度激勵性的,表揚式的評價語客觀評價
教師人數(shù)120
百分比100%0%
分析:
通過對教師的調查,我們了解到: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模式已經逐漸無法適應現(xiàn)在快節(jié)奏的教學效率了。語文教師深深地體會到作文批改需要改革了,而且他們已經在摸索更加快捷和提高學生自我修改作文能力的作文評改新方法了。所以,我們研究這個課題是很有價值的。
二、學生卷分析:
本次發(fā)放測試卷80份,回收了80份。
1、“你為別人批改過作文嗎”
學生總數(shù)(人):80
學生態(tài)度是否
學生人數(shù)6515
百分比54.38%26.31%
2、“是否愿意為別的同學批改作文”
學生總數(shù)(人):65
學生態(tài)度愿意不愿意無所謂
學生人數(shù)361811
百分比55.38%27.69%16.93%
3、“通過互評作文,自己的作文水平能否提高”
學生總數(shù)(人):65
學生態(tài)度能不能不清楚
學生人數(shù)42149
百分比64.62%21.54%13.84%
4、“是否會為別的同學批改作文”
學生總數(shù)(人):65
學生態(tài)度會不會不清楚
學生人數(shù)19388
百分比29.23%58.46%12.31%
5、是否愿意讓別的同學批改你的作文
學生總數(shù)(人)65
學生態(tài)度愿意不愿意不清楚
學生人數(shù)25382
百分比38.46%58.46%3.08%
6、不愿意讓他人批改自己作文的原因
學生總數(shù)(人):38
學生態(tài)度不好意思覺得作用不大不公平不清楚
學生人數(shù)28451
百分比73.68%10.53%13.16%2.63%
通過調查我了解到:大部分學生愿意為他人批改作文,看來學生還是對當別人的“小老師”有很大的興趣,同樣很多同學認為通過互評的方式,能使自己作文水平有提高,可見,學生們都認為自己能在這個過程中吸收他人寫作經驗,對自己很有幫助;但大部分同學都不愿意讓別人批改自己的文章。問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覺得自己作文寫得很差,不好意思把自己的作文給同學看,怕被同學笑話,覺得他人對自己寫得東西可能不理解,可能給很低的分數(shù),怕別人不能公平對待自己的作文等等,我想在這些同學中的確有一部分同學的作文基礎不高,但也不能排除有一大部分同學心中存在一種不自信的心理,他們受自己的自尊心驅使,羞于把自己的作文公開出來給別的同學看,這正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