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一
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yīng)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jié)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dāng)子彈,瞄準(zhǔn)射擊。當(dāng)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致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xí)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后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jì)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里,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jié)就順利閉幕了。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到了粽子飄香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只會吃粽子不會包粽子的我暗下決心,今年端午節(jié)我要跟奶奶學(xué)包粽子!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
姥姥包粽子的手藝是一流的。她把粽葉放到水里浸泡著,再把洗好的糯米、紅棗和紅豆放在一旁,準(zhǔn)備當(dāng)餡用。接著,奶奶用小勺子將糯米舀進兩片粽葉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再用手把米壓平,接著把粽葉像糯米上一蓋,然后用向我們疊小星星似的把粽子包成了一個漂亮的小三角形,然后用線扎好。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姥姥熟練地包著,就拉著姥姥的衣角,說:“姥姥,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臉上綻開笑紋,說:“好呀!
我先挑選好幾張粽葉,乍一看,它們真像一條條碧綠的腰帶。我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把粽葉往中間一折,粽葉果然變得像”小漏斗“一樣。姥姥說:”這時候要注意別把粽葉折破了;還有,舀米進去時,手要將‘小漏斗’握緊,不然就扎不結(jié)實,一煮米全散了,咱們就得喝米湯嘍?!拔野牙牙呀痰摹卑兆用卦E“牢牢地記在心里,小心翼翼地嘗試著。我把米填完后,又開始包,可米沒有壓牢實,在第三折時,米全散開了。我愣愣地看著,心里有些小難過。但我并不氣餒,又用心包了一個,這回總算沒有漏。可是包出來的形狀就像一個人被五花大綁著。我又一次次地嘗試,這回是米填多了,那會兒是粽葉散開了……后來,我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粽子,仔細一看,本來應(yīng)該是三角形的粽子,我把它包成了一個”六邊形“!它和姥姥包的粽子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包的粽子簡直就是”丑小鴨“。我心想:”我一定要包得更好些,否則太沒面子了!“我又認真地包了幾個,果然一個比一個成功,我高興極了!
姥姥把他們放進鍋里煮著,不一會兒,便飄出了一股清香,一想到香香的粽子,我的兩眼就放光。
又到粽子飄香時,今年,我吃的可是自己包的粽子,雖然包得不算很好,不過我很高興,很有成就感。端午節(jié)快樂!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三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相傳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咸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制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xí)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shù)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說過,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里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咸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jié),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干凈,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說,過端午節(jié)還要喝雄黃酒。因為爺爺曾經(jīng)看到過一條資料,說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jié)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fēng)俗是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xiāng)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fā)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zhì)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劃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撫州市臨川區(qū)的河西鄉(xiāng)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四
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等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說說的是端午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年節(jié),那一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粽子,還會去看賽龍舟呢,十分熱鬧!
傳說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為了紀(jì)念我國的一位大詩人屈原。人們會將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是為了以防魚吃掉屈原的尸體;賽龍舟也是為了驅(qū)趕魚類。
午飯過后,媽媽、婆婆、阿姨一起搬著幾個凳子到外面,還搬了一大盆糯米和各色各樣的餡兒,有豆沙餡兒、紅豆餡、蜜棗餡等。說是包好了給鄰居家的老奶奶,老爺爺吃幾個,再分幾個給親朋好友吃,剩下的就自己吃。也是呢,懂得分享才會更快樂!
“加油,加油!”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到底是從哪里傳出來的呢?原來啊,浦陽江上在賽龍舟啊。共有五支龍舟,參賽選手們緊張地準(zhǔn)備著,只聽著一聲號令,這五支龍舟如離弦般地飛出去,槳手們都個個都身強力壯,并有節(jié)奏地劃著般,當(dāng)船槳接觸水面的一瞬間,江面就濺起了白色的浪花;鼓手站在船頭,用盡全身力氣敲著鼓,控制著船速度;舵手,站在船尾掌控著船的方向。江岸兩邊的觀眾人山人海,屏息凝神地關(guān)注著這場比賽,有些人還大聲吆喝起來:“加油!加油!要追上來了!”還有些小孩子都圍著江邊跑來跑去,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看到了如此熱鬧的賽龍舟比賽,老人家的臉上也露出燦爛的笑容。
端午節(jié),實在太有趣了,對了,我還得回家吃香噴噴的肉粽呢!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五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早上來到了姥姥家,剛剛進去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讓我陶醉。我走進廚房,看到鍋里煮著許多粽子,我已經(jīng)快控制不住想吃掉它們的欲望了。
我從鍋里拿出了一個粽子,咬了一口,很甜,我從中細細的品嘗,我覺得我姥姥可以去當(dāng)一個廚師了。
我吃完粽子,走出家門,爬上了一座山,我本以為山上沒有什么人,但我一登上去,人還不少呢。我想自己清靜清靜,就沒和那些人一起上去。
過了一會兒,我開始向上爬了,在路上,我邊走邊看四周的美景,有時遇到好看的景色我還會拿手機拍上一兩張的照片。我學(xué)往上爬,兩邊的樹越茂盛,我已經(jīng)不能用語言表達我當(dāng)時愉快的心情了。
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已經(jīng)滿頭大汗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在陽光的映稱下,山上的松樹顯得格外茂盛。突然過來一陣風(fēng),風(fēng)中帶著泥土和花的味道,讓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這里的景色讓我想起了桃源仙谷,只是這里沒有流水,如果有的話,一定會更加美麗。
我在林中大喊了一聲,抒發(fā)我當(dāng)時的心情,但沒想到驚起了一些鳥,看樣子我打擾到它們休息了,它們唧唧喳喳的叫著,在別人的眼中這叫聲只是噪音,而在我眼中這聲音就是一段美麗的音樂!
太陽已經(jīng)到了我的正上方,我也要回去了,我下了山,在山腳下有一次的看了一下山的景色:真是令人陶醉呀!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六
“五月五,是端陽。插香葉,戴香囊……”每當(dāng)我唱起這支兒歌時,總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每逢五月五日,就要過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叫端陽節(jié)和重五節(jié)。
著名學(xué)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jié)又是龍節(jié),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shù)民族紀(jì)念龍神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時,吃粽子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活動,還有一項活動,那就是賽龍舟。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么相繼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時,人們要把房子打掃干凈,還要在廚房里灑上許多雄黃水,就是為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節(jié)呢,它呀,又稱重五,總之,許多習(xí)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白、黑、藍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勃頸上、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名家還要插“五端”:葛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我不僅知道北方過端午節(jié)的知識,而且還了解南方過端午節(jié)的食物呢!
南方每次過端午節(jié),必定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用黃瓣包的粽子和最美味的食物——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另外,還有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過了好幾年,我又念起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
此時,我又想起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七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一個充滿了詩意的節(jié)日。屈原的為國投江自盡,得到人民的緬懷,便有了這個節(jié)。它的別稱也頗具詩意,如當(dāng)五汛、浴蘭節(jié)、菖蒲節(jié)、龍日節(jié)等。它處夏日,一個燥且熱的時節(jié),于我卻顯得靜且涼。
在我的記憶中,端午總是青色的。這種記憶很抽象,但是每次一想到它,一個青色的世界就會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孩子們脖前掛著的鴨蛋,青的淡雅且清新。河邊楊柳的青色也是嫩嫩的,朝氣蓬勃。河水則青得更為深沉穩(wěn)重,濃墨重彩一點了。龍舟同樣也有青色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粽子在進鍋前同樣綠的活潑,蒸熟后的青帶上了些許暖色調(diào),使人很有食欲。
提到了粽子,正好也該講講。粽子是一種傳統(tǒng)節(jié)日食物,只有端午時才會有。我們家的粽子,每年都是我爺爺親手做的。他每次都會準(zhǔn)備好最大的碗盛那潔白可愛的糯米,旁邊的盆里盛著水,浸著翠青色的粽葉。我最愛看將糯米填好后往內(nèi)塞餡的過程,在白白凈凈的糯米中藏著一小塊寶藏,或是一塊紅艷似血而又像蜜一般的棗,亦或是一塊香味濃郁滋滋冒油的豬肉。包好進鍋,蒸煮后開鍋時漫開的蒸汽,滿滿的都是幸福。
劃龍舟也有趣,每年我都會去看秦淮河的龍舟比賽,十分熱鬧。岸邊雖算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是算得上人多的了。劃龍舟的人們喊著號子,配上擂鼓的聲音,氣勢磅礴,頗有力量感。
這就是端午節(jié),我熱愛的那個端午節(jié)。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八
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在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有許多習(xí)俗:賽龍舟、包粽子……
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很久以前,有一位詩人——屈原。他很愛國,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為了紀(jì)念這位愛國詩人,人們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來紀(jì)念屈原。
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傳來了粽子的飄香。在以前,人們用粽葉包粽子,投進江里,是怕魚吃掉屈原的尸體,讓魚吃粽子,魚吃飽后,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
粽子的總類繁多,有甜的也有咸的。有白粽子、肉粽子、蛋黃粽子、豆沙粽子……有小巧的“一口粽”,也有填滿餡料的大粽子。
粽子是用粽葉包的,餡料主要是糯米,包好用繩子系緊,拿去蒸。熟了就是美味可口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人們用艾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掛在門上。因為端午時節(jié)及其隨后的一段時間里,濕熱、溫毒之氣郁蒸,蚊蠅害蟲及細菌活動頻繁且繁殖生長迅速,疫病萌發(fā),百病易從口鼻而入,所以用艾葉等做成香包,可以驅(qū)蚊、消毒。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很重要的一個習(xí)俗,在南方很流行。因為很久以前,楚國人很舍不得屈原,變坐船去營救。之后,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賽龍舟來驅(qū)趕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賽龍舟體現(xiàn)出人們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
在這個端午節(jié),可不要忘了這位偉大色詩人!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九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那天我去太婆家,剛進門,就聞到一股撲鼻而來的香氣,原來是太婆在煮粽子,可香了。中午我們吃的是粽子大餐,順著香味來到飯桌前,一盤香香的粽子擺在眼前,饞的我直流口水,拿起一個粽子,小心翼翼地撥開粽子皮,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太滿足了。
吃完粽子,我們來到電視前,觀看一年一度的賽龍舟。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有兩種說法,第一是祈求今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第二是紀(jì)念屈原。
江面上排滿了上百艘各式各樣的龍舟,場面十分壯觀。一艘龍舟上有20多名船員,其中包括一名陀手,一名鑼手,一名鼓手,其余的是劃船隊員。他們個個身體健壯,力大無比,他們正在等待一聲哨響,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向終點飛快地駛?cè)ァ?/p>
隨著鑼鼓敲響,隊員們一致的動作向后滑動,反反復(fù)復(fù),嘴里喊著屬于自己隊伍的口號,使龍舟快速前進。這時我想哪艘龍舟會獲得勝利呢?應(yīng)該是九號紅色的龍舟吧,正當(dāng)下,就看見相隔幾條道的七號龍舟突然急劇的加速沖了上來,隊員手上的漿劃地非??欤斓侥樕系募∪舛荚诙秳?,看著讓人激動。隨著人們的歡呼聲,七號龍舟快速的到達了終點,取得了勝利,隊員們在江面上歡呼著,潑水慶祝。
端午節(jié)是一個很有趣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里,我們一家過得很開心,期待下一次的端午節(jié)。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
今天是端午節(jié),爸爸把我送到奶奶家過端午節(jié)。我和大家講講我是如何過端午節(jié)的吧!
包粽子
我和奶奶包起了粽子,包之前,奶奶告訴我說:“今天,我要教你包粽子了。首先,要拿出艾葉卷成尖角,往里面裝上米。如果你想吃肉粽,就在里面放幾塊肉;如果你想吃甜粽,就往里面加點兒糖?!?/p>
聽完,我立馬包了起來。包第一個粽子時,不小心把米和肉都撒出去了。包第二個時,眼看就快成功了,突然,爺爺叫我一聲,我回答時沒留神,不小心把用來捆粽子的繩子往粽子那兒打了一下,啪,粽子掉到地上了。包第三個粽子時,我吸取前兩次的教訓(xùn),專心致志地包粽子,無論是誰用什么方法影響我,我都像沒有聽見似的,就這樣,我成功了包好了一個粽子。
吃粽子
粽子全部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到了用來煮粽子的鍋里,點火,開始煮,過了半個小時,粽子煮好了。奶奶拿出一個粽子,讓我試了試粽子的味道。好燙啊,我還沒開始吃呢,門外傳來汽車的喇叭聲,我想:“這會是誰。”出來一看,原來是爸爸接我來了,我對爸爸說:“爸爸,能不能等會再走?我還沒吃粽子呢?!卑职只卮鹫f:“不行,得趕時間。”我垂頭喪氣,把口水咽回去,坐上了車。正在這時,奶奶拿著一袋熱氣騰騰的粽子出來了,她說:“這是給你們帶回去吃的粽子?!?/p>
就這樣,我拿著奶奶的粽子,開開心心地回去了。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一
端午節(jié),是一個人人知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可是它的來歷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端午節(jié),是一個關(guān)于屈原的故事,他的主人見他聰明,于是想讓他當(dāng)官,去說服別的國家一起對付鄰國,他本來很樂意,因為這是為國而去,可是有一次他路過皇家林子,聽到他們只是來利用自己,于是他不再當(dāng)官,皇上聽了立馬去叫人抓他,于是屈原走到江邊,一氣之下跳入江中。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不想讓屈原的尸體被魚蟲吃,于是為江中放入粽子和柳葉,讓魚蟲去吃粽子和柳葉,不讓魚去吃屈原的尸體,就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xí)俗。
一說起我見過的端午,那還是去年的好玩,因為我們班在玩“包”粽子大比賽,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不是真的在包粽子,而是用紙板做粽子的芯,然后用線再一圈一圈纏起來,最后就做好了。我來講一下我的親身經(jīng)歷:第一次剛繞好第十圈,我正在高興的時候,不小心一拉線頭,線又掉了。第二次我有了恒星,一圈一圈的在慢慢纏,當(dāng)我以為我可以的時候,他又一次對我開了個玩笑……當(dāng)我繞了,不知道多少圈,總算弄好了,于是我把“頭”和“腳”弄好,然后大功告成了,我把我“智慧的結(jié)晶”放到了觀賞臺上,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選舉,于是我成功獲得了第二的光榮稱號……
在回家的路上,我高興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你以為這就結(jié)束了?
不,回到家后,我看見粽子好了,于是拿了一個就吃,那真是人間的美味!
端午節(jié)是對我來說快樂的,美味的,我只希望明年的端午能“鬧”得更歡!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二
盼望著,盼望著,端午節(jié)終于到了!每到端午節(jié),大家都會想起古代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天,是他懷才不遇,憤憂國難投江的日子。因為他,也流傳下來了一些美麗的傳說,吃粽子就是為了祭奠這位詩人。
這一天早晨七點,我們早早地起床,穿好衣服準(zhǔn)備到宋家溝去趕集。我們坐著一輛公交車,車上擠的人山人海。中處非常堵,大概所有的人心情都跟我一樣,急著去趕集。好不容易來到會場,媽媽卻被一件衣服給吸引了,我抱住胳膊,眼瞪的大大的。這時,媽媽看到我生氣的樣子,便說:“好好好,我先帶你去游樂場玩?!蓖蝗唬厒鞒鲆魂囮囉螛穲@的聲音。這時,我回想起原來玩碰碰車時,開車的情景,便忍不住大笑起來,因為我總是撞來撞去,東西南北都分不清了。
我先玩了一會兒跳跳床,玩的時候,我像是一下子飛到了天上,真是太好玩了。
然后我又玩了一下鏡子迷宮,我和妹妹進去之后,卻怎么也找不到出口,忽然我看到妹妹已經(jīng)超過了我,我便一下子沖了過去,突然,“撲通”一聲,我摔了一跤。慢慢的,終于找到了出口。
接著,我們走出了游樂場,來到了賣吃的地方,那里香氣撲鼻,有蛋糕,有餅子……
到了八點,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真希望下一個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我愛端午節(jié)。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三
端午節(jié),記憶里是飄香的粽子和熱鬧的龍舟賽。
五月,溫暖的風(fēng)吹來清新的粽葉香。伴隨著端午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開始包粽子了。新采來的粽葉,用熱水泡一個晚上后晾干。在里面裹上洗好的糯米,或是加上紅棗,或是加上臘肉,然后下鍋蒸。
粽子出鍋了。一家人圍坐桌前,小孩子總是迫不及待地沖上去拿第一個粽子,也總被燙得呲牙咧嘴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大家剝著粽子,那香味一時間散了滿屋,伴著歡聲笑語一起飄進人的心里。
吃完粽子,我們就該去看龍舟賽了。
來到梅林祝家村,只見河面被太陽炙烤著,好像下一刻就會燃起大火似的。河上幾艘船在爭先恐后地向終點沖去,河兩邊已是人山人海,都在為各自的船隊高聲吶喊助威。各色的龍舟上,鼓手打著激昂的鼓點,船上的每一個人都配合著鼓點賣力地劃著槳。
一艘船上盡管載滿了不同的人,可他們卻都能步調(diào)一致,以同樣的節(jié)奏在同一時間朝同一方向劃槳。他們將各自的力量匯聚成一股巨大的引力,牽引著著船只不斷向前?;蛟S他們每個人都不是大力士,但他們懂得團結(jié),所以他們擁有無窮盡的力量,帶領(lǐng)他們向前……
端午節(jié)伴隨著粽香和龍舟歡快地來了,又載著歡聲與笑語緩緩地走了。這中間是歡樂,是團結(ji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四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比如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七夕節(jié)……但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
傳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因為屈原,相傳楚國被攻破后,屈原悲痛萬分,跳到了汨羅江里。當(dāng)?shù)匕傩罩篮?,馬上劃船打撈屈原尸體,一直到洞庭湖,可就是不見屈原的尸體。大家不知道怎么辦,于是把自家的米團紛紛投入江中,希望魚蝦不要吃掉屈原的尸體。
每當(dāng)過端午節(jié)時,人們都會插艾草,賽龍舟。當(dāng)然,小朋友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端午那一天,全家人都會圍在桌子旁,拿出粽葉、配料和糯米,開開心心的包粽子。既然說到了粽子,我們就來講一講粽子吧。
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用菰葉包住黍米。晉代的時候,粽子被正式定為了端午節(jié)的食品。之后的粽子餡料不斷豐富,形狀也逐漸變成了錐形、菱形。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葉已經(jīng)從菰葉變?yōu)轶枞~、蘆葦葉,餡料有豆沙、豬肉、松子仁等。端午節(jié)還會賽龍舟。龍舟的形狀就像一條兇猛的龍,上面會有一個人用鼓打節(jié)奏,剩下的人都是用槳來劃船,看誰最先劃到終點。賽龍舟時,所有人都會圍在河邊,把河堵得水泄不通,很是熱鬧。
去年過端午節(jié),我回到老家去看賽龍舟。我來到河邊時,只見人山人海。如果有人不知道的話,還以為里面沒有河呢!
這就是端午節(jié),是不是很熱鬧?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五
夏天,格外炎熱。每當(dāng)我想起“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這句詩詞,我就想起了端午節(jié)……
一個平靜的下午,袁老師帶領(lǐng)著我們來到德林。首先給我們講了講,有什么花可以往香包里裝,第一種是茶,第二種是合歡花,第三種是艾草,第四種是……
在這幾個花,其中我最喜歡合歡花?!昂蠚g”其中有歡字,歡表示快樂和高興,我希望我以后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在袁老師講解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旁的香囊,我一眼就注定了一個藍色的香囊,上面繡著兩朵紫羅蘭,一旁還繡著四大字“高潔淡雅”我感覺不管誰帶上了這個香囊,走到哪里都彬彬有禮。
開始選香囊了,我就拿到了那個藍色的香囊,拿在手中,我就不停欣賞著他的樣貌,我看的癡迷時,袁老師說:“可以裝香包了!”我慌忙的跑過去,生怕?lián)尣坏轿恢谩?/p>
開始裝香包了,袁老師首先給一人發(fā)了一個白色小袋子,把香料裝進這里面。我首先抓了一大半的合歡花,剛抓起來,袁老師說:“多的可以多裝一點,少的就少裝一點兒,因為后面還有很多人?!蔽铱戳丝词种械暮蠚g花,把手抖了抖,抖去了大半的合歡花,最終將一點兒合歡花裝進袋子里,又抓了些艾草、驅(qū)蚊草、茉莉茶……在最后快裝滿時,我發(fā)現(xiàn)驅(qū)蚊草的下面還有一些藥材,好奇的我就裝了點兒中藥。
裝完香料,我就找了一個好位置,把白袋子的繩子綁緊,給他裝進香包里。這時剛好夕陽落下,我手握香囊,看著這美麗的風(fēng)景,吹著溫和的風(fēng),享受著美好的時光!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六
端午,是個特別隆重的日子,也是紀(jì)念屈原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別是一般樂趣,與眾不同。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們的袁老師提前給我們過端午節(jié)。在今天,袁老師帶著我們做香包,聽到這一消息,我小小的心激動極了。手一直揪著王開平,直到我們上山為止,我和邱天好等八個同學(xué)分組在一起做香包,袁老師先是很詳細的介紹各種材料的功效與作用,材料實在是多,有艾草,梔子花,茉莉茶,桂花……
接著給我們一人發(fā)了一個透明透氣的小布袋和一個錦囊,我拿了一個綠色外衣,畫著竹子的錦囊,因為我認為這個袋子很有古風(fēng)特點,有一種文化韻味的感覺。到了德林山上,我坐在一個木凳上,耐心的等待。似乎時間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終于輪到我們了,看見桌上的材料早已迫不及待,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使勁往里塞,先把一大把一大把的艾草往里塞,讓他有個1/3的樣子,再把驅(qū)蚊草往里塞,最后把茶葉和桂花塞緊,為了不讓它肚子里的貨倒出來,我就在往上面蓋了一層艾草,一個精美的香包就完成了。
我走到石桌前,打好了包,把它裝在綠袋里,瞬間,高大上的風(fēng)格一下體現(xiàn)了,為了更突出香味,我在上面插了一枝鮮活的梔子花。
我的生日每年都在端午前兩天,今年過得特別有意義,有老師和同學(xué)們一起動手完成的香包,特別有滿足感!
祝所有人端午安康!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七
農(nóng)歷五月初五,大家會包粽子、做香包、劃龍舟……對了這天就是端午節(jié)。
我們提前制做了香包。在這晴郎的一天,我們不緊不慢地走向長青書院。在此時,一陣微風(fēng)吹過,似乎在對我們說:端午節(jié)快樂!
來到了長青書院,我們開始做香包了。其實,做香包非常簡單,只需要在一個白色小包中加入適當(dāng)香料,拉緊,然后放入錦囊中,又把錦囊拉緊。
我記得,在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在教室里包粽子,什么形狀都有,比如骨頭樣、錘子樣、扁擔(dān)樣…?!灰苡敏杖~包出的形狀,我們基本上都包了。
我們都希望自己快點做香包,那我也不例外,總想搶第一,可老天不允許,能怎么辦?只好搶第二。其實當(dāng)時就是隨便一坐,就搶了第二,這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開始做香包了。從袁老師介紹桂花時,我就對它心心念念,現(xiàn)在終于聞到了它的蜜香,看到了它玲瓏的面貌了。我的香包第一個香料就是桂花,可袁老師說材料少的就少放點,后面還有同學(xué)需要這些材料。我只好放了一些。接著就是那五顏六色的合歡花,又是那還未開放的茉莉花,最后就是我們的主角——艾草。
其實做香包的主要材料就是艾草,其它都是配角。所以在我的香包中就是艾草封頂,才會有那濃濃的艾草香。我的錦囊就完成了!
在夕陽下,我與我的三位同學(xué)拍了合照。我也希望,我與我的錦囊上的寓意一樣——高潔淡雅。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八
整個廚房都是粽子的香味,聞起來讓人流連忘返。
“5月5,是端午,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是哪個小朋友摟著小曲叉著小腰呀?原來是弟弟,他好像已經(jīng)等不及要包粽子了!
包粽子的材料已上桌:粽葉、竹葉繩和糯米。媽媽告訴我們,要先拿兩片粽葉,外面的棕葉要大,里面的粽葉要小。再把它卷成三角形,再把剩下的葉子捆起來做成一個可愛的草帽。打好結(jié)就可以放到鍋里去煮啦!“武士1號”堂妹已上陣!拿起兩支粽葉,那粽葉像是兩把鋒利的刀劍,把糯米困了起來。當(dāng)堂妹正要做底時,放在手心上的粽葉里的糯米便悄悄的落到了盤子里。堂妹對自己的要求似乎很高,像是要一次性就做成功。見自己沒成功,便非常傷心。我?guī)吞妹冒雅疵籽b了起來,再把草帽捆的緊緊的,用竹葉打了個結(jié)。堂妹見自己的粽子變回來了,高興的把剛才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接下來,“武士2號”堂弟也上陣,他的糯米落了好幾次,我和堂妹在那里偷偷的笑。當(dāng)他們看我的時候,我便又繼續(xù)去包粽子。堂弟似乎看出了我和堂妹的心思,說:“你倆就是想我的粽子難看!張鈺琪的不一樣是郭雅楠弄的?!”
我也包了幾個漂亮的粽子,放到鍋里煮了幾分鐘,拿出粽子時,我們幾個小孩沖過去,一人拿一個粽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不一會兒東西就被我們掃光了!
果然還是自己包的粽子好吃,這個端午節(jié)是真快樂!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十九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的習(xí)俗是:包粽子、賽龍舟、在門前掛五毒,這天剛好是端午節(jié),于是我就在家和奶奶一起學(xué)習(xí)怎么包粽子。
奶奶說,包粽子的步驟挺多,首先,奶奶和我去了超市,買了一袋糯米,然后還買了一些粽葉和棕櫚葉,再把糯米泡在灰水里,等泡好了,就把泡好的糯米裝進一個大盆子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先準(zhǔn)備兩片粽葉,把它們對齊,兩只手分別拿著粽葉的兩邊,往中間旋轉(zhuǎn)一折,就可以裝糯米了,用一根勺子把糯米一勺一勺地放入粽葉里,覺得裝滿后,就把上面尖尖的粽葉往下一折,折成一個正常的粽子模樣,再把棕櫚葉捆上,綁一個小結(jié),一個小粽子就包好了,胖乎乎的,很可愛。
不過,奶奶說要把包好的小粽子放在鍋中煮了三個小時,再拿出來才能吃,于是我們就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了一下。
過了三個小時后,一個香噴噴的小粽子就可以吃啦!我剝開棕櫚葉,剝開粽葉,就拿著一根筷子在粽子下面一插,拿出一個碗,在上面放了白糖,我就用粽子去蘸上那些白糖,我口水都要流出來啦!我輕輕地咬了一口,真是太好吃了!
后來,我們把多余的粽子分給了我們的親戚,他們品嘗了一下后說也很好吃呢!
我喜歡香甜可口的粽子,也喜歡端午節(jié),祝大家端午節(jié)安康!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
“嘩嘩!”我從學(xué)?;氐郊?,聽到了一陣陣洗東西的聲音。我來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洗箬葉呀。
媽媽洗完箬葉后,又把準(zhǔn)備好的糯米放上灰水。過了一會兒,一切準(zhǔn)備就緒,就剩下把打一大堆白白的、胖胖的糯米包進長長的、硬硬的箬葉里了。
我和媽媽各搬了一張凳子,坐在一大桶箬葉前,然后就開始包粽子。媽媽叫我先看他做幾遍,看完后我再做??晌覜]耐心,看了一遍就覺得會做了,于是我做起了粽子。最后,我果然沒有做成功。
媽媽發(fā)現(xiàn)我在做,而且沒做成功,便再次強調(diào):你要多看幾遍再做!
我聽了媽媽說的,再看著她包粽子。經(jīng)媽媽同意后,我自己包起粽子來。照著媽媽的包法,我先取出一片葉子,折好形狀;再往折好的箬葉里放糯米;然后把葉子再折成三角形(每面三角三邊)。最后一步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系繩打結(jié),我就經(jīng)常被這最后一步打敗。
我在包粽子時,包好后,就差系繩打結(jié)了??衫K子卻偏偏不聽話,我叫它別動,就要動;我叫它鉆過洞,它就不鉆;我叫它別松,他就松……包粽子時,有這種繩子“拖后腿”,真是難啊!
雖然我不太會系繩子,但我還是包成功了幾個——它們小小的,不太成形狀,和大人們包的不想上下。
我喜歡端午節(jié),更喜歡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吃粽子!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一
星期三下午放學(xué)后,回到家做完作業(yè)后,媽媽迫不及待的帶我去了外婆家包粽子。
首先,外婆端出了一盆泡過灰水的糯米,緊接著又拿了一些洗干凈的粽子葉和繩子,就這樣,外婆就開始教我包粽子了,這是我第一次學(xué)包粽子,我小心翼翼的拿了兩片粽葉,葉子要一正一反疊在一起,再把粽葉對折,折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形狀,再用勺子挖兩勺米放在漏斗里,把米壓結(jié)實,但是米不能太滿,太滿了就不好包,包好以后又要用繩子捆幾圈再打結(jié),我感覺有點難度。
外婆先示范了包粽子的過程給我看,然后我按照外婆的步驟包了幾個粽子,可是我不會綁繩子,是外婆幫我綁的,雖然我包的不太像外婆的那一種,但是也算是成功了。
然后,媽媽和舅媽也拿起了粽葉,包起了粽子,舅媽包的就很像外婆包那種媽媽包的,就像我這種,哈哈,我和媽媽包的都是有一個長尖角長形的,外婆和舅媽包的就是三角形的,我覺得外婆包的最漂亮。
我們包了兩種口味的粽子,一種是豬肉花生的,另一種是原味的,全部包好以后,外婆就拿到廚房去煮,煮熟了以后,外婆從廚房里端出來,我聞到一股香飄飄的粽香味,看到其中有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了花生肉粽子,雖然有點燙,可是太香了。
這次包粽子,我很開心很快樂,更讓我收獲滿滿。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二
一年中的節(jié)日,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
每到端午節(jié),我總是早上起床,感受一年中最香的早晨。早晨的空氣特別清新,街上有賣香草的農(nóng)民、推車、負擔(dān)……他們帶來了很多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帶來了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街上到處都是這些花草的香味
花不到一元,買幾棵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放在窗臺上,買幾朵香花,養(yǎng)在花瓶里,一口氣香氣四溢,精神飽滿。每個家庭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和走廊里,充滿濃郁的艾草味和菖蒲味,聞起來不夠……
街上巷子里賣香囊的攤子也經(jīng)常停下來。香囊縫制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了老鼠,他買了兔子,掛在孩子身上,給了孩子很多美好的想法。
家家的粽子很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種味道的粽子一籠一籠地出鍋,那種香味真的很有魅力。剝蜂蜜,滿嘴甜蜜流動。
在鼻子、耳朵、額頭上涂上雄黃酒。因為有特殊的意義,那雄黃、蒜泡的酒在這個節(jié)日也不再討厭,好像也變成了酒精酒。
一切,都因為這個節(jié)日而美麗。這是一個香氣四溢的節(jié)日,不僅空氣中流淌著香氣,似乎連人和各種事物都香起來了。
這是大詩人屈原給我們帶來的節(jié)日,這是早上喝早露,贊美香草,清潔志廉的屈原給我們帶來的節(jié)日,這是拒絕邪毒,崇尚清潔的節(jié)日,這是香氣的節(jié)日!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三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投入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法紀(jì)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喜歡吃香粽子,看過別人包粽子,但沒有自己包過。直到今天,我才大開眼界。
開始動手的時候,我拿出兩片大小的粽子葉,學(xué)會祖母的樣子折角,在折角筒上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大豬肉,用糯米蓋得很緊。得意了,比想象中順利完成了大半。當(dāng)我再次蓋上粽子的葉子時,糯米不聽我的命令,一個接一個地跳出來。我急得汗流浹背。幸好奶奶為我解圍——切糯米,我才舒服。
我手忙腳亂,終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奶奶說粽子要包扎好吃。我收到棕色繩子,先把粽子的五花大捆起來,自己主張蝴蝶結(jié),覺得包得很好。然而,當(dāng)我拿起粽子準(zhǔn)備放進碗里時,我不小心拉了一根棕色繩子,只聽到嘩啦嘩啦的聲音。粽子的葉子散開了,糯米像飛珠滾玉一樣一個接一個地滾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連包了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用猛火煮,大概1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即可。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不耐煩地揭下蓋子看情況。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漫長,當(dāng)我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時,我很高興得到舞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下來,就能看到里面金黃色柔軟的粽子。
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明年端午節(jié),我想包粽子。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四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粽香,飄香人間。
龍舟,波動漣漪。
悼念,楚國忠君。
品讀—
忠君《離騷》。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jié)這個日子人們一般都包粽子、賽龍舟、制作香囊……而今天我制作了一個仙氣飄飄的香囊。
上課了,疼愛我們的袁老師拿著一大包東西不緊不慢地走上了講臺。“今天我們做香囊”。我們齊聲高呼。終于在我們按耐不住心情的情況下我們?nèi)ラL青書苑做香囊啦!
我是第二組上去裝的。上面有合歡花、艾草、驅(qū)蟲草、茉莉花茶等。最具吸引我的是合歡花。合歡花,合家歡樂名字就可以聽出一種吉祥的樣子。它的形狀就更是奇特了。顏色多彩,任何鮮艷的顏色都能在合歡花中找出來。外形很像花椒,有的連枝葉都與花椒相仿。按我的話說,就是染了色的花椒。就是因為它的這兩個特點讓我眼前一亮,想讓我全部都裝它。
可是,我突然聽袁老師喊到:“少的少裝點,因為后面還有其他好多人排隊等著呢”。于是本來拿了一大把的我,松了又松我的手,只拿了一小撮合歡花。作為主料的還是那味道大大的艾草。其余的只是當(dāng)做輔料裝的少之又少。
下來后,我將系好了的香囊拿了起來,跟著幾位好朋友拍了一張美美的香囊照。
祝大家端午安康!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五
端午節(jié),劃龍舟、做香包、吃粽子。家家戶戶開開心心過端午。
——題記
今天是美好而且充滿歡聲笑語的一天,今天雖然不是端午節(jié),但是今天歡聚一堂,一起來過端午。
端午節(jié)有許許多多的習(xí)俗,比如:做香包、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然而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就是做香包和喝雄黃酒。
香包:是一種用來辟邪的物品,里面有許多古老的草藥,比如:艾草,驅(qū)蚊草,合歡花,茉莉花等。當(dāng)然香包之中一定都是香香的,所以,一定少不了我們廣元市的市花——桂花。
我們來到了德林山上,袁老師讓我們坐在凳子上,她按順序來叫人,我由于太開心所以換了好幾次座位卻還沒有包成,終于輪到我的時候,我一看見這么多的香料想拿,又不能拿太多,我太難選擇了。
我將艾草、驅(qū)蚊草、桂花等草藥一同放進香包里,做好了香包以后,聞了聞,嗯嗯,一股艾草味的濃香迎面而來,我太喜歡自己的制作了。
香包做好之后,我們又回到教室里,老師端來了一杯黃黃的液體,沒錯,那就是雄黃酒。老師將雄黃酒端在手上“挨家挨戶的敲門”給我們頭上寫字。有寫“王”的、有寫“龍”的、有寫“帥”的,有寫“美”的。
我既喜歡去年的包粽子。也喜歡今年的做香包,更期待每個端午都與眾不同!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六
幽幽艾草香,又是端午日。
——題記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jié)在五月初五。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是為了紀(jì)念屈原的日子。有一首詩寫到“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倍宋绻?jié)是最雅致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第一項:包粽子。包粽子須用到粽葉,里面包的是糯米、葡萄干,紅棗等,聽父親說也有包肉的。去年我們在教室里就包了好多個。還有兩位會包粽子的奶奶在指導(dǎo)我們。我本來不會包的,小邱就教我包,我比較笨,所以他就一遍又一遍的教我,最后我們包了好多,分給我們?nèi)珟Щ丶伊?,那是我吃過最甜的粽子。
去年包粽子,今年第二項做香包。
今天上午袁老師突然抱了一大堆的東西走進教室,我們當(dāng)時都覺得奇怪,猜測里面是什么,有些人說是吃的,有些人說是粽子,還有些人說是給我們的端午節(jié)禮物。直到打開我們才知道是做香包的料。袁老師先給我們發(fā)了一個白色的袋子,她說:“這個袋子是裝香料的?!比缓笏纸o我們一一講解那些香料。香料有合歡花,茉莉花,枝子花,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紅色的花,聽說可以驅(qū)蟲,當(dāng)然香包里最重要的主要成份是艾草。
今天的端午過得算是我最有意義的一天。因為去年把粽子吃了就沒有了,今年這個香包可以一真保存著。
去年端午包粽子,
今年端午做香包。
年年端午都有禮,
明年端午更有趣。
祝福所有人端午安好。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七
“粽子香,香廚香,艾葉香,香屋香,桃枝插在大門上,往外看。這里端陽,那里端陽,處處端陽?!?/p>
端午節(jié)一大早,我媽帶我上山拉艾葉折桃枝。我問我媽媽為什么去得這么早。五點之前,我媽說要拔掉沾了露水的艾葉。太陽一出來,露水就沒了。然后習(xí)俗,哦,我恍然大悟。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能聞到艾葉的清新香味。我發(fā)現(xiàn)路邊的艾草葉子不高,大概三十厘米長,葉子有點白,葉子上有晶瑩的露珠。我和我媽繼續(xù)往深山里走,看到好多人回來玩艾葉,才看到他們手里拿著一大捆一米多長的艾葉和桃枝,唱著歌往山下走。
這時,我們已經(jīng)爬到半山腰,只看到前面有一朵大黃花,山路兩旁都是黃花,前面的路也是。一看到邊上,一陣風(fēng)吹來,黃花搖頭晃腦,仿佛在合唱,黃花里有小白花。我媽說是小野菊。遠處有一片桃樹林?;▋弘m然沒了,綠葉在風(fēng)中搖曳,依然很美。
我們欣賞了美景,拔了艾草,打算回家準(zhǔn)備早餐。
當(dāng)我到達市場時,我看到許多人在賣粽子,一些在紙管里,一些在竹籃里,一些在禮品盒里,粽子有很多種,包括甜的、蛋黃和肉制成的,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這時,我看到了鄰居的妹妹。她說她媽媽在家包粽子,讓她出來買棗。每個家庭都在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它有幾千年的歷史。今天,我們?nèi)匀宦≈貞c祝這個節(jié)日,這表明我們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八
端午節(jié)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也稱為端陽節(jié)。我來說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吧。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的學(xué)者。他成為楚王身邊的一名官員,以他的形象使他的國家富強?;杈趼犃思槌嫉脑?,貶屈原流放。在流放期間,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lǐng),百姓深受其害,極為憤怒。五月初五,他來到汨羅江,抱著一塊石頭跳進汨羅江。楚人聽到屈原被扔到河里的消息,都很難過。他們含淚劃船去打撈屈原,把粽子扔到河里喂魚,希望河里的雨不會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餃子的由來。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要舉行龍舟比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guān)。同時,人們會在這一天打掃庭院,掛艾條,掛菖蒲。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國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看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爺爺昨天在家里包了很多粽子。今天我和爸媽來到爺爺家,一進門就聞到了淡淡的香味。我?guī)е阄秮淼綇N房,從鍋里拿出一個粽子放在碗里。我剝下粽子葉,看到白色的粽子還在冒著熱氣,散發(fā)出粽子葉的特殊味道。糯米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充滿香濃的糯米香味,真的很棒!我迫不及待地想咬它。突然,蜜棗的甜味溜進了我的嘴里,這種甜味只能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才能嘗到。
吃著美味的粽子,我不禁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他的愛國精神,長大后,我們應(yīng)該對祖國有用,為祖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二十九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星期天,我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們昂立學(xué)校作文班的學(xué)生到富蘭城堡去過端午節(jié)。老師先強調(diào)好紀(jì)律,然后讓我們一個個排好隊,準(zhǔn)備前往富蘭城堡。
到了富蘭城堡,老師讓我們找地方坐下來。找到位置坐下來后,老師開始介紹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相關(guān)知識,以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自沉的那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其實早在屈原汨羅江自沉之前就已經(jīng)是當(dāng)時楚地淵源流長的民族節(jié)日了。屈原的作品主要是有《離騷》、《天問》、《九歌》和《懷沙》等。
老師給我們的爸爸媽媽發(fā)了一個空的香囊袋,又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將艾葉放進袋里,親手做了一個香囊袋。當(dāng)父母們都做好香囊后,所有的父母都站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父母為自己的孩子戴上香囊,以表達對孩子們的祝福。
回到座位上,老師又給所有的學(xué)生發(fā)了一條藍絲帶,讓我們系在自己父母的手腕上。藍絲帶表達感恩,鼓勵關(guān)懷和愛。
終于到了我們最期待的快樂尋寶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告訴我們,寶藏就藏在一號廳到五號廳里。我努力地尋找,終于找到了一個寶藏。我開心極了。
最后在放學(xué)的時候,富蘭城堡的服務(wù)員,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個粽子。我和爸爸媽媽吃著美味的粽子。我覺得今天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端午節(jié)。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三十
今天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這天,徐老師帶我們?nèi)ジ惶m城堡,說要給我們一個驚喜!
到了富蘭城堡,我一進去就發(fā)現(xiàn)有個胖胖的廚師正在門口歡迎著我們呢!我看了一下右邊,有一座假山水池,里面有荷花、荷葉等,還有一條條靈活又害羞的小金魚,它們看見了我,一下子就躲了起來。
老師帶領(lǐng)我們上樓,讓我們坐在早就安排好的椅子上給我們講了一些關(guān)于端午的來歷,屈原的故事等等,我聽得入了迷,原來端午節(jié)還有這么多的文化呢!
終于等到最激烈的活動--快樂尋寶,老師還在講規(guī)則,可是我的心早就飛到了九霄云外,想象著寶藏的樣子,思索著寶藏會藏到什么地方呢?我用我的火眼金睛四處掃射著,寶藏究竟藏在何處?
游戲一開始,我就像猴子在找香蕉似的上躥下跳,東翻西找,終于找到一張牛排的優(yōu)惠券和一張今日新品的飲料的優(yōu)惠券,我一蹦三尺高,高聲歡呼起來
我跑到老師那里回答問題,第一題就把我給難住了,看見別人一蹦一跳的早就走了,我心里很是著急,還好我身邊的天才老爸告訴了我,我也急急忙忙地告訴了徐老師,回答完后,我深吸一口氣一下子撲到爸爸的大肚子上面,高興得不知說什么好了。
回家的路上,我非常高興,心想:今天過得真愉快,不僅長了知識,還玩得很享受,真希望還有這樣開心的一天!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
大家肯定都知道端午節(jié)吧。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是中國漢族人民紀(jì)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shù)、白芷,喝雄黃酒的習(xí)俗?!岸宋绻?jié)”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每年的端午節(jié)奶奶就會包好吃的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等粽子煮好了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剝開粽子葉,聞到一股香味,里面用江米包著的蜜棗,像一顆亮晶晶的紅寶石。一盤粽子放到了桌子上,那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好極了。因為奶奶總是包許多粽子,送給親戚吃。
端午節(jié),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后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yōu)榱思o(jì)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為端午節(jié)。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等習(xí)俗。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為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袊膫鹘y(tǒng)佳節(jié)多精彩??!聽奶奶說,賽龍舟是為了祈求這一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民族,還有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就是我國四大傳統(tǒng)之一,也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由來多種多樣,但是,最能讓人們接受的還是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見楚國這么腐敗,便于五月初五那天自投汩羅江中,屈原投江后,被許多的蛟龍所困住,鄉(xiāng)親知道后,紛紛把許多粽子投入江中,以驅(qū)蛟龍。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習(xí)俗由此而來。
我們江浙一帶過端午的方法多種多樣。端午那天,人們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有豆沙餡的,有肉餡的,還有蜜棗餡的……各種口味都有。
這一天,人們還會把雄黃酒放入瓶里。夏天,當(dāng)人們被什么不知名的蟲子或無毒咬到時,只要涂一些雄黃酒就可以消腫。一些鄉(xiāng)下人家,還會在墻角陰溝里噴灑一些,可以防毒。
這天,人們還要把艾草掛在門上,還把菖蒲做成寶劍的形狀,和艾草一起掛著,可以賑災(zāi)辟邪,保佑安寧。除此之外,婦女還要戴花掛香袋,表示將來會有婆家。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個重要節(jié)目,選手們喊著號子,整齊劃著,雙臂有力的揮動著,擂鼓的那個人高聲喊著;“加油!加油!”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不僅是一個有趣的節(jié)日,也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我喜愛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
“五月五,是端午……”今天是5月5日,也就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老家。
到了老家后,我們把粽子餡做好了,準(zhǔn)備來一次包粽子大賽。我先抽了一片箬葉,又用勺子挖了一勺糯米餡結(jié)果一不小心掉了,媽媽看到后口里喝的水差一點噴了出來。在奶奶指導(dǎo)下我終于把包粽子學(xué)會了,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得了第一名。
包粽子好玩,吃粽子更好玩,誰讓我是個吃貨呢?一打開粽子,箬葉的清香和糯米濃香讓我食性大發(fā),不一會兒我的那一份就吃完了,于是我虎視眈眈地看著妹妹那一份,連哄帶騙奪過來奪過妹妹兩個三下兩下就吃完了。
吃完了以后,我打開了電腦,搜了一下賽龍舟,哇!上面竟有幾千條賽龍舟的視頻。我打開幾條看了一下,心想屈原爺爺如果看到了這場面該多開心吶!這時爺爺在我身邊說起了屈原的故事:屈原曾是一名詩人,但他所在的國家十分無能,那些清正廉明的官越來越少,屈原被一些貴族陷害被貶為平民,不久,楚國就被秦國滅了。屈原痛不欲生,跳下了尼羅江……
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并有了吃粽子和賽龍舟這么一說,我聽了爺爺?shù)闹v解,對屈原的敬仰又增添了不少。
當(dāng)天晚上,我們回到了家,雖然路上我不禁想起了屈原的時代和屈原的故事。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
今天,我興奮極了,因為,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jié)到來了!小孩子們都說:“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一大早,媽媽帶著我去花店,買來了一束艾草,接著,又帶我去了菜市場,買來了包粽子的料,有:綠油油的棕葉,甜甜的棗子,粘粘的糯米和新鮮的豬肉。買來了包粽子的料,我和媽媽準(zhǔn)備回家包粽子嘍!
到了家里,媽媽拿來了一個包粽子的板,教我怎么包粽子。首先,把一團糯米放到棕葉上,說著,拿出了一片綠油油的棕葉,把粘乎乎的糯米放了上去。接著,把棗子放進了糯米中,在把棕葉包起來,
用一根絲線在粽子上打了一個結(jié),一個胖鼓鼓的粽子就完成了。我學(xué)得很認真,所以,不一會兒,滿滿一盤的粽子就包好啦!媽媽把粽子一個個放進鍋里煮,過了70分鐘,粽子煮好了,當(dāng)媽媽把粽子拿出來時,
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當(dāng)全家一起吃粽子時,我開心的笑了。
接著,媽媽帶著我去看了賽龍舟,賽龍舟是為了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旁邊人山人海。只見,湖上有有四條龍舟,每條龍舟上的人都精神抖擻,只聽發(fā)令員一發(fā)令,頭上的人打鼓,尾部的人敲鑼,龍舟像
離玄的箭一樣沖了出去,第二條龍舟暫時領(lǐng)先,第一條龍舟的人不服氣,拼命的往前劃,最后,第一條龍舟獲勝了,圍觀的人歡呼起來,我喜歡端午節(jié)!希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這樣,我又可以和媽媽一起
包粽子,看激動人心的賽龍舟了。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
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因傳說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jié)作為紀(jì)念屈原的節(jié)日。
在我的家鄉(xiāng),我們有包粽子的傳統(tǒng)。奶奶一大早從市場上買來蘆葦葉,然后買來糯米。將生糯米倒入鍋里,再拿來準(zhǔn)備好的蘆葦葉,將糯米包裹進蘆葦葉里。捏成長條形狀,再用繩子綁起來,放進鍋里,煮熟,一個既暖心又暖胃的粽子就做好了!
盡管太陽照射,也抵擋不住我的腳步。做完粽子之后,我又來到了觀海長廊。來到觀海長廊,只聽見大家吶喊的聲音和漿在水面滑動的聲音。他們在呼喚神明,希望神明能保佑屈原。天邊劃過一道彩霞,似乎他們的愿望已經(jīng)實現(xiàn)。
我回到家里,翻動著屈原的資料,興奮的心情涌上心頭:他是一個多么愛國的人??!能為了國家獻出自己的身軀,這種精神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雖然跳江而死,但是他的精神永遠流傳在我們身邊。
夜晚,似乎平靜了不少。但是那粽葉的飄香和劃過龍舟的水面,都還留在人們的心里。
原來,端午節(jié)可以過得這么精彩呀!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自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最早是為了祭奠含恨死在汨羅江中的屈原。經(jīng)歷多少春秋冬夏,風(fēng)吹雨打,端午節(jié)在許多古節(jié)日中保留了下來。它流傳的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更是華夏民族的一種精神。
喜迎端午的作文篇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中,有一個特別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一:名稱的由來?!岸恕庇谐跏嫉囊馑迹拔纭本褪浅跷?,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端午”。據(jù)《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zhuǎn)音也”。
二:端午節(jié)的別稱。據(jù)統(tǒng)計,“端午節(jié)”的名稱在我國的叫法有很多,達二十多種,有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五月節(jié)、女兒節(jié)、龍舟節(jié)、屈原日、浴蘭節(jié)、龍日、午日等等。
三:端午節(jié)的來歷。據(jù)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dāng)?shù)乩习傩站徒辜比绶伲瑒澊瑩凭?,一直行到洞庭湖,卻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下起了雨,湖面上的小舟一齊匯集在一起,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在江河之上,此后又怕魚將屈原的身體吃了,便將米團等食物喂給魚吃。慢慢的形成賽龍舟、吃粽子的習(xí)俗,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來歷之一。
還有很多人認為端午節(jié)的來歷是為了紀(jì)念孝女曹娥。因為他的父親溺水死亡,一直都找不到她父親的尸體,曹娥一邊走,一邊哭,哭了三天。她14歲失去了父親,過了十七天,也就是五月五日,曹娥也投了江,幾天后,父女倆竟抱著浮出了水面。后來,人們又稱“端午節(jié)”為“女兒節(jié)”。
四:端午節(jié)的文化。大家知道嗎?“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貼,卻疑賬主怕靈符”。李靜山寫的這首《節(jié)令山·端陽》就是端午節(jié)!所以,我們要好好繼承發(fā)揚我們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