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一
清明,在這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為讓我不順眼的節(jié)氣來了。
清明的雨下得并不大,卻紛繁且令人不快,如同一個悲傷的孩子,在他要放聲大哭的那一剎忽的被堵住嘴——那是他自發(fā)的用自己的手來堵,細細的,而又很長很長,不間斷地哭。陰沉的天空滿是鉛灰色的碎點,把人的心情也不由地擠壓成了鉛灰色。
我看了看距清明正節(jié)還有兩天的天空,不由得眉頭一鎖。還沒到正節(jié)呢,就哀傷成這樣子,到了正節(jié)會怎么樣?居于蒼穹之上的那個嬰孩會放聲大哭嗎?
伴著這樣的想法,寒食那天去鄉(xiāng)下時遇見的白事成為了我討厭這個節(jié)氣的又一大理由。
生者已逝,天空卻在他們被淚沾濕的衣襟上又染上了一道透明而沉重的痕跡,他們行走在路上,猶如一條純白的銀蛇在鉛灰的世界中痛苦而又頑強的扭動著自己的身軀。
真令人不明白??!
我的大腦一片混亂。從那一刻之后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將看不見逝者的身影,可我們卻在為他們而傷心——
值得嗎?
世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誕生或消失生命,我們沒理由為他們悲傷啊!
不對不對!
我把自己拉了回來。
猶如一些人所說,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是偉大的,生與死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們留下了什么。
我的確不喜歡生死交替,但面對紅白喜事,我卻不由得因為他們的快樂而快樂,因為他們的悲傷而悲傷。
因為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愛。
我也曾想過,當我的親人合上了那雙滿懷對世界的愛的雙眼時,我該報以怎樣的情感。他們讓我開心過,讓我仇恨過,讓我失落過,讓我興奮過。雖然有時會讓我百般不順眼,可到頭來,我早已發(fā)現(xiàn)了他們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基,他們是我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人。
為何血濃于水,只因愛在心間。
突然,我感到那陰森的天空,開了一條雪白的口子。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二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朗誦著唐代詩人杜牧所著的詩,我和家人去山上祭拜祖先。
我手捧鮮花,插在阿太的墓上。媽媽搭著我的肩,說:“孩子,給你阿太燒香吧!”對著正在燃燒的三支香,我不由得發(fā)起呆來,我想起了外婆曾經(jīng)對我說過……
那個時候,外婆的家里很貧窮,她出生的時候,在自己的父親外出打工的時候,不幸死亡,因此就只能靠外婆的母親來撐起整個家庭了。那一天,她像往常一樣,乘船去集市用襪子裝米回來。那時,她坐上了一條又小又簡陋的船,船上的人比以往更多了些。她當時身子就虛弱,又背了好多米,連呼吸都有點困難,只要風輕輕一吹,她就直咳嗽。
本來水面還是風平浪靜的,可小船正駛到一半的水程時,水面泛起了波紋,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因為船上的人太多了,不知怎么的,小船搖晃著,竟翻了,船上的人們?nèi)慷嫉羧肓撕又?。有些人幸運地救了上來。但,她始終還未被撈上來。外婆背著小外婆整天在河邊喊著:“媽媽,媽媽,我的媽媽,你在哪兒,你到底在哪兒啊,到底在什么地方啊……”
大概五天之后,她被打撈上來,全身都發(fā)脹了,呼吸早已停止了。年僅32歲的她,就這樣英年早逝了。
阿太不在了,重擔又落在了外婆的身上。盡管我沒有看見過阿太的英容,但我想:他們一定很慈祥,待人很好,只可惜,阿太那么早就……
那三只香已經(jīng)燃盡了,我的眼淚,不知什么時候也何時布滿了眼眶……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三
“路上行人欲斷魂?!边@首詩我很早就會背,卻一直不怎么懂,現(xiàn)在,我終于懂了。
清明節(jié),一個為祭奠死去的親人而過的節(jié)日。這一天,我要去祭奠我的親人。
今年的清明節(jié),沒有下雨。奶奶帶著我來到山腳下。我以前的家就在這座山上。三年前的大地震,讓我的家消失得無影無蹤。爸爸、媽媽、還有我那不到一歲的妹妹也被垮塌的山體深埋。
三年了,我卻是第一次來這里看望我的親人。奶奶說,怕我幼小的心靈承受不了這個打擊,所以才一直騙我說爸爸媽媽都在外地打工,因為妹妹太小,才帶在身邊。
昨天,奶奶告訴了我真相,我沒有哭,卻一夜沒睡。一閉上眼,我就看到妹妹那張可愛的小臉。我從來沒有這么難受過。這就是“欲斷魂”的感覺嗎?
現(xiàn)在,我就站在親人們長眠的地方,感覺離他們好近好近。
我們點燃了香和紙錢,奶奶邊燒紙邊絮絮叨叨地念著:“三年了,羽兒長高了,上一年級了,成績很好,很多人都很關(guān)心我們,政府把我們安排到龍灣村,給我們宅基地,新房子也修好了。我們現(xiàn)在過得很好。你們放心,我一定會把羽兒養(yǎng)大,讓他有出息?!?/p>
我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跪在地上,淚水止不住往下流?!皽I如雨下”就是這個樣子吧。原來,“”并不是真的要下雨,而是人們臉上的淚水如雨。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四
折青青柳枝寄哀思,看梅花朵朵悼亡魂。
——題記
在我的印象中,清明節(jié)總是攜著一縷憂思、哀愁、惆悵,伴隨著朦朧細雨到來。心里驀地一驚,清明又至。
的確,清明節(jié)充滿著悲傷的氛圍,想起了太多早已塵封的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記憶,似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
我也習(xí)慣了在清明節(jié)感受著細雨的滋潤。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有些殘缺。也許,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英烈一絲慰藉吧。
“請君憐惜眼前人”。可是眼前的人卻沒有逝去的人值得回憶。革命烈士不就是如此嗎?清明時期,請君回想革命烈士們的為了大愛犧牲小愛的故事,不是令人可歌可泣嗎?
望著窗外朦朧的細雨,心中不免滲出一絲惆悵。如果沒有革命烈士們留下的那抹絢麗的紅,會怎樣。革命烈士就是那抹絢麗的紅。因此,我愛上了那個令人深思的紅。
一股名叫“思念”的情感涌上心頭,悶熱地令人難以喘息,即使清明前后都下著小雨,亦是清涼。對誰思念?對死去的烈士。有人說,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淚,是上帝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人,是上帝也在思念那些犧牲自己的人。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那清明的雨沖刷綠葉芭蕉,那清明的雨打落滿樹紅花。你們是否也在和我一樣,和我一樣深思著,和我一樣深思著清明的另一面,祭奠著紅色,祭奠著烈士?
又是一年清明雨上,眼中出現(xiàn)一層薄霧,又蒸發(fā)成液體,不禁墜落在床邊,碎成無數(shù)的花,綻放著,那樣凄美。
“心溢哀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曉之”……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五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边@句古詩在民間口口流傳,而今年的雨紛紛雖然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清明過兩天后的下午,天氣轉(zhuǎn)陰,春風開始肆無忌憚的吹進荒野、吹進麥田、吹進家門??斓教旌跁r,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天而降,纏纏綿綿,悄無聲息,聽不見雨聲,卻能感受到細雨飄灑在臉上的感覺,涼涼的,很舒服。
這幾日由于楊絮到處飄落,造成空氣中、大地上到處都是楊絮,連呼吸都感覺很不舒服,這細雨剛好把楊絮壓落,空氣猶如凈化了般,濕潤而不壓抑。
細雨雖小,時間長了也對農(nóng)民的莊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濕潤了大地,滋潤了麥田。城市的柏油路上由于細雨的濕潤,少了灰塵,多了份干凈,少了騎車出行的人,多了撐傘漫步的欣賞者、感受者和對雨天的敬佩者。雨淅淅瀝瀝的下了多時,不知道晚上有多少雨水來滋養(yǎng)這所城市。我早起走在路邊,看到路邊行人時不時踩在腳下的小草,今日又站起來了,它的身體被雨水沖洗得干干凈凈,就像一個士兵一樣,挺直了腰板,向城市展示了它綠色的翅膀。
春天的雨不向夏天那樣剛烈,強猛,卻有著春天獨有的溫柔,細膩。小草既能在路邊石縫邊頑強的生長,又能抵抗風吹日曬。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這么弱小的生命竟能抵抗如此災(zāi)難!人類又何嘗不是在大自然的饋贈下拼命成長呢?好在我們順應(yīng)自然,不與大自然為敵,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敬畏,不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嗎?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一株小草,勇敢地面對風雨,接受風雨,盡情地擁抱這個世界,擁抱美好的明天!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六
大家一定都 知道清明時節(jié)吧!
這不,清明時節(jié)就要來臨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青團,當然也不了我們家嘍!
一大早,接到外婆的通知,早點過來幫忙包青團,當我們到了外婆家的時候,外公外婆早已準備好材料了。
首先,我們把揉好的青面粉團,搓成一個個不大不小的小圓球,然后到了最關(guān)建的部份了,那就是“挖坑”,“坑”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得大小適中。我照關(guān)外婆 的樣子,先用大拇指在面團的中心,搓一個小洞,然后用食指和大拇指并用,一點一點兒地從上往下,把原先那個點兒大的洞越挖越大。“呀”我成功嘍!
我興奮地叫到。當我把它遞給外婆裝餡時,外婆連連稱贊,讓我信心十足。爸爸也不甘示弱,耍起了他的絕技——東北二人轉(zhuǎn)。爸爸手拿兩個面團,開始用手指轉(zhuǎn)上幾圈,開始那個球還是慢慢 擴大,最后居然離開了爸爸的指尖,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爸爸的掌心上而且完好無損,真叫人贊吧不已。
最后,開始印花紋了,我自告奮勇地舉手,外婆簽應(yīng)了。我把一個個胖乎乎的青團放入青團印中,用手摁一下,再用力往桌一敲,一個帶有花紋的青團,就立刻立在了桌子上,真叫人眼飯饞。
就這樣,一個個青團就做好了,有甜的也有咸的。嘗了一口,那味道真讓人難以忘記。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七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首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牧描寫清明時節(jié)時的景象。清明節(jié)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位于仲春宇暮春之間,每年都在四月五日左右。
清明節(jié)又叫寒食節(jié),是人們紀念已故親人而進行一些祭祀活動的節(jié)日。還記得語文課本上一篇叫《寒食節(jié)的由來》的課文,晉文公重耳在十九年逃亡中,有一次重耳一行人來到野地里,他們一點兒糧食都沒了。由于幾天沒吃東西,再加上幾天幾夜馬不停蹄地趕路,重耳竟被饑餓和疲憊折磨得昏死過去。介子推為了營救主公,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湯給重耳喝。介子推死后,晉文公為了紀念這位忠心的大臣,就把這天命名為寒食節(jié),要求全國上下所以人們在每年的這天不許點燈做飯,以慰藉亡者的在天之靈。
今年的寒食節(jié),我們?nèi)覝蕚淞税菁赖墓┢?,?qū)車回到爸爸的故鄉(xiāng),那里有爸爸的祖先長眠在城郊那片郁郁蔥蔥的小山上。經(jīng)過一路的顛簸,我們來到了目的地。望著從未見過面的太爺爺?shù)哪沟兀业男那椴唤林亓似饋?,也許是清明節(jié)這種氣氛的緣故吧,今天雖未下雨,但是從早晨老天卻從未露過笑臉,我們拿出了蠟燭、供品、紙錢等等,一一按照規(guī)矩祭拜了起來。最后我們又掃了墓,填了土。
臨行時,我?guī)状位仡^望著祖先們的墳?zāi)梗闹心f:“你們安息吧,我會每年來看望你們的!”
懷著沉重的'心情,我們離開了爸爸的故鄉(xiāng)。真是巧的很,就在返回的路上,天空卻下起了蒙蒙細雨,真可謂:“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呀!
清明,一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愿托你把我的哀思寄往天國,寄給我最至愛的親人們。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八
這是春天嗎?前幾天天空還飄著雪。這是春天嗎?樹上那草草幾片葉子仍在飄零。這個春天仿佛來得太遲緩。
恍恍惚惚又是一年,又是一年清明———憶故人的時候。確實四月了,確實是春天了,但我心中卻仿佛擱了個秋似的。
彈指一揮間,外婆已離開我整整數(shù)十年時間了。十年,哪一年的今天,我不是在思念中度過,在回憶中度過的。
照舊的,今天我早早的起床了,等家人從那個地方回來,我才出發(fā)。
天空陰沉沉的,不一會雨便密密麻麻的下了起來,如煙如霧,撲朔迷離,尋尋覓覓,這應(yīng)是今年第一次春雨吧,本應(yīng)是帶給人們喜悅的,在今天降臨卻只能給人們心中徒添幾分沉重,幾分憂愁。
毫不例外的,我在去的途中沒有打傘,我喜歡獨自在煙雨迷蒙虛無縹緲中行走,迷迷茫茫的往前走,沖掉心中的污穢,放下一切沉重的包袱,輕輕松松往前走,
外婆的墓地并不遠,而我仿佛走了很長時間。
雨,仍纏纏綿綿的下著。
墓旁那幾棵枯黃的小草在隨風搖曳著,我沒有將它們拔除,“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場雨過后,它們定會蘇醒。只有它們,才能為這個地方增添些許活力。
不是會傳來來悼念親人的人的哭泣聲,而我向來沒在外婆墓前掉過一滴眼淚,一滴。我不喜歡在他人面前掉淚,哪怕是最親的人。我知道無論在什么場合哭都不會解決一切,改變一切。十年了,外婆的音容笑貌我從未淡忘過。清楚記得,外婆是笑著離去的,是那種滿足的微笑。那是我六歲,六歲的我?guī)缀跏菍λ劳鰶]有概念的,沒有任何恐懼的。那時我只知道,外婆睡了,以后無論我哭,我笑,我鬧,她都不會再醒過來,因此我只想讓外婆看到,她的寶貝我外孫女永遠是快樂的,笑著的,不曾哭泣。
雨仍是無力的下著。我沿著小路回家了,我沒有對外婆訴說些什么,只是笑,燦爛的笑。因為我知道,外婆一定也在對我笑,愛憐的笑。
春天確實來了,只是有些遲緩罷了!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九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細細想來的確如此。
清明時節(jié)空氣里總有揮之不去的潮氣,乍一看永遠以為不過是陰天。但是一旦跑出去,便能感受到皮膚上一點點的微微涼意,被水沖洗后的青石板映著天光,如一片片破碎的琉璃。拱橋的石欄上伸手一觸摸,便是一串串細長的水珠。但此時的雨再大,也是帶著江南特色的雨,不過是漫天漫地,如霧如紗,輕盈、纖巧、清秀,仿佛不受力般,模糊成一卷精致的水墨畫,茫茫的銀白色,為這江南小城添了幾分詩意。
清明時節(jié)里不論何時抬頭看,天空永遠是一片蒼茫的灰白色,讓人不敢確定是暗淡無云的天空,還是連成一片的烏晦的云,似乎懸掛著一片化不開的愁緒。霏霏的雨哭在花草叢中,哭在石廟前的石獅子上,哭在每一個行人的睫毛上。
我坐在窗前,精致的白紗簾外響起潺潺的聲音,雨絲與簾子垂直地交織著,織出了這樣一個朦朧的下午。
撩開簾子,看見青色的屋檐上滾動著水珠子,“嗒”清脆一聲,碎在了石階上;看見行人向前匆匆的趕著路,腳從水洼中提起,濺起了水珠,落在了褲腳上;看見汽車的刮雨器不停地磨擦著玻璃;看見有人從花店出來,一手捧著花束,一手撐著傘,向遠方走去……我想他這是去掃墓吧?我陷入了沉思。
“掃墓”這詞在我的字典中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我從未掃過墓。原因很簡單,以前是因為沒有親人離我遠去,只是一年前外公離開了,因為我要去上課,所以沒去掃墓。外公離開的那天,我并沒有哭,因為外公在我小的時候就臥病在床,和他沒有什么接觸。那天屋子里點燃了一支支蠟燭,熏得我眼睛難受,說話聲有些沙啞,看著外公安靜地躺在床上,心中好好像被什么叮了一下,有點疼。
可現(xiàn)在回想起來,卻有想哭的沖動。
放在窗臺上的書被風吹動,書頁發(fā)出“嘩嘩”的聲音,有點好像哭聲,風改變了方向,書停止了哭泣?!疤炜找琅f風清云淡,歲月依然悄無聲息地趟過。請珍惜現(xiàn)在的良辰美景,失去了便不再擁有?!北涞淖舟E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呈現(xiàn)……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作文篇十
清明至,雨水來。
每到清明幾乎都下著朦朧的細雨。這細雨紛紛揚揚,仿佛是在為逝去的祖先哭泣,仿佛是想把人間的哀思一一傾訴。
每年清明的這天,我們一家都要走過家鄉(xiāng)那條有些曲折的鄉(xiāng)間的小路,去往祖墳山祭拜先祖。一路泉水“叮咚”,光滑的鵝卵石清晰可見。遠處青山疊翠,樹木郁郁蔥蔥,杜鵑花開得正艷。我們迎著清風,冒著小雨,踏著碧草,一路前行。
祖墳山上,野花叢叢,墓原座座,莊嚴肅穆。大人們帶著鮮花、祭品,紛紛前來憑吊先人。他們立于墳旁,神情有些迷離,然后把花輕輕插在墓碑前,曲身哀悼,接著開始燒紙錢,遙祝遠在天國的先人衣食無憂,人間的哀思就隨著這香火裊裊而去。
此時,那碑前嬌嫩的花也微微頷首,似在與人們一起默哀,隨風散去的香味仿佛是人們心中絲絲纏繞的懷念。我也被氣氛所感染,變得沉默哀傷。
我鄭重地接過爸爸遞過來的三支香,虔誠地朝著先祖墓碑拜了三拜。起身抬眼間,但見紙灰紛飛,香煙繚繞,遠處空中一只烏鴉呱呱哀鳴,青山沉思,人間垂淚。
突然間,想起書上看到的有關(guān)清明起源的故事。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文公火燒綿山,想以此威逼隱居深山的介子推出山。可未想人沒有逼出來,卻只在大火滅后見到了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抱樹而亡的場景。晉文公痛惜此事,為了祭奠介子推,就將每年這天定為清明。我想,從沒有哪個節(jié)日是凝聚著這樣的哀傷與悲痛的。
在許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不愛辭舊迎新的春節(jié),不愛張燈結(jié)彩的元宵,不愛龍舟競渡的端午,也不愛游子思家的中秋,卻獨愛這祭奠先人的清明。也許是因為那寧死火中也不愿出山的介子推,也許是因為那滿山紅艷的杜鵑花,也或許是因為那紛紛而下的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