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一
他們用生命守護平安,用滿腔的熱血和絕對的忠誠筑起了堅強的守護墻,他們就是了不起的人民警察,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致敬。
致敬了不起的你們,因為有你們,我們的生活才能歲月靜好。生活本無歲月靜好,是你們替我們負重前行,你們雖未生而英勇無敵,但卻選擇了堅定無畏、選擇了忠誠、選擇了擔當為民。你們用堅強的身軀、堅定的意志守護著人民的安全,讓法治得以彰顯,讓正義得以維護,讓人民得以安心。在平凡的生活中,你們恪守崗位職責,守護著我們的家園。在危難時刻,你們沖鋒在前,將困難擋在了前面,在緊要關頭,你們寧愿犧牲自己,用生命守護著生命。謝謝你們,讓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致敬了不起的你們,因為有你們,我們的生活才顯得“警”色怡人。風雪是你,平淡是你,目光所至皆是你……你們的身影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從不缺席。無論是街頭還是巷尾,都有你們的身影,無論是逢年過節(jié)還是過節(jié),你們始終在崗,24小時待命,“有困難找警察”這句話永遠都不會過時,永遠都會管用。不管在何時何地遇到了困難,只要看到一抹“藏青藍”,我們就看到了光、看到了希望。這一抹抹“藏青藍”是那樣的讓人安心,讓人依靠,正因為有了這些美“警”,我們的生活才顯得更加“警”色怡人。
致敬了不起的你們,因為有你們,我們的生活才五彩繽紛。很難想象,沒有了你們,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模樣?24小時在線的110,無法撥通;擁堵的早晚高峰,無人疏導;暴力、恐慌,近在眼前;坑蒙拐騙,時有發(fā)生;罪犯猖獗,橫行于世……那樣的生活將會是一片黑暗,人民群眾將會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而現(xiàn)在,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中,過上五彩繽紛的生活。
警察隊伍為黨和人民利益所做出的努力和犧牲,我們應當銘記于心、感恩于懷、踐之于行,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用實際行動向了不起的警察致敬!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二
巍巍喀喇昆侖,座座雪峰聳峙,與之相對的是一條條狹窄、深邃、陡峭的河谷,但在此深處卻有一線官兵蹚冰河、踏雪原、御寒風,就像陳紅軍營長說的一樣:“黨把自己放在什么崗位上,就要在什么崗位上建功立業(yè)?!?/p>
英雄是時代的杰出代表。以團長祁發(fā)寶為代表的英雄群體,是我們這個時代英雄精神的寫照。這些衛(wèi)國戍邊的英雄官兵,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成才在火熱軍營,在關鍵時刻為了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以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戰(zhàn)斗精神,體現(xiàn)了敢打必勝、矢志打贏的使命擔當,彰顯了聽黨指揮、聽令而戰(zhàn)的忠誠品格。在他們的身上,傳承著革命英雄主義的基因,燃燒著愛國主義的熱血,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官兵一致是戰(zhàn)斗力的源泉。“對峙時干部站前頭、戰(zhàn)士站后頭,吃飯時戰(zhàn)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營時戰(zhàn)士睡里頭、干部睡風口?!边@是祁發(fā)寶所在團不成文的“規(guī)定”。官兵一致是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力量源泉。正是因為有著官兵一致的深厚戰(zhàn)友情誼,才有了生死與共的強大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喀喇昆侖精神,是鋼鐵戰(zhàn)士們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高原缺氧,使官兵們的記憶減退,忘了朋友,忘了家人,但他們沒有忘記戍邊的使命。這群鋼鐵戰(zhàn)士扎根在神仙灣哨卡,用汗水鑄就了衛(wèi)國戍邊的鋼筋鐵骨,用熱血書寫了無悔的青春。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園里,英雄長眠此地,生前,他們冒著苦寒,守衛(wèi)邊疆,死后,常埋此地,戍邊斗志卻不可磨滅,鼓舞一批批官兵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邊關。歲月依舊,同一片天地,不同崗位,但初心是一樣的,初心指引著官兵們日復一日守衛(wèi)祖國,也指引著我們?yōu)樽鎳姆睒s而奮進。
喀喇昆侖精神,是鋼鐵戰(zhàn)士們不畏艱辛,頑強奮斗。這是和平的時代,我們享受著這份寧靜,卻不能忘記,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吃飯都要靠比賽,“一個饅頭及格”,實在難以想象神仙灣這個地方的條件到底有多苛刻。但在這個“生命禁區(qū)”里,戰(zhàn)士們頭頂日月,冒風雪,數(shù)十載春夏秋冬,書寫了一篇篇邊防軍人衛(wèi)國戍邊的故事。他們身上所迸發(fā)的昂揚斗志,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他們是新時代的捍衛(wèi)者,是最可愛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這場斗爭中,官兵們面對瘋狂挑釁和暴力攻擊,毫不畏懼,不惜犧牲生命保護戰(zhàn)友,以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和以身報國、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體現(xiàn)了團結奮戰(zhàn)、生死與共的革命情誼,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史詩!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三
“通信靠吼,巡邏靠走,站崗靠狗……”曾是人們對云南邊防部隊戰(zhàn)備執(zhí)勤的形象比喻。
“科技強邊迫在眉睫!”在黨委會上,徐延東談了建設“現(xiàn)代化邊防線”的具體想法,建議從通信抓起,逐步將防區(qū)建設成“邊境監(jiān)控自動化,情報傳遞網(wǎng)絡化,圖像傳輸數(shù)字化”的現(xiàn)代化邊防線。他的想法得到黨委“一班人”的贊同。
工程很快上馬。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徐延東配合團長抓好質量監(jiān)督,請專家來解決難題。半年后,全團防區(qū)建成了高效快捷的通信網(wǎng)絡,實現(xiàn)了有線、無線和地面衛(wèi)星移動電話3種通信手段。連隊不僅隨時能與各哨所、陣地及營、團保持聯(lián)系,還能直接與總部通話。這年,團里被評為“全軍通信建設先進單位”。
在邊防現(xiàn)代化建設中,徐延東和黨委“一班人”形成這樣的共識:能自己解決的不依靠上級,上級已列入“通盤”考慮的,盡量爭取主動,把事辦好。
4年前,上級修建邊境巡邏道的方案才預定,徐延東就和團長反復踏勘,主動上報方案。通過努力,他們在邊境巡邏道建設中創(chuàng)下了“修建時間最短,質量最高,造價最低,管護最好”的佳績,受到總部和軍區(qū)表彰。“水路巡邏線”勘測、口岸監(jiān)控設施的安裝等多項工程,都比上級的要求提前了半年以上完成。
如今,徐延東帶領官兵精心構筑的現(xiàn)代化邊防線已初具雛形:寬闊平整的機耕巡邏道上,越野巡邏車載著官兵奔馳著,以往需兩三天才能完成的巡邏任務,現(xiàn)在只需幾個小時;電子化地圖、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及計算機聯(lián)網(wǎng)開始在巡邏執(zhí)勤中使用;“邊防信息處理平臺”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隨著“現(xiàn)代化邊防線”的建立,徐延東所在團的邊境管控能力明顯增強。團隊連續(xù)多年被總部、軍區(qū)評為“邊防工作先進團”“配套治理工作建設先進單位”;徐延東也連續(xù)4年被評為“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去年還被軍區(qū)評為“優(yōu)秀旅團主官”,榮立了三等功。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四
徐延東所在團駐守在國家級開放口岸,鐵路、水路、公路與國外相通,是大西南通往東南亞的黃金要道。5年前任團政委時,他就深深感到,作為邊防團政委,必須帶領黨委“一班人”依靠科技力量,與時俱進建設鋼鐵邊關。徐延東和團領導著眼新時期邊防建設,確立了把防區(qū)建設成“現(xiàn)代化邊防線”的思路。
幾年來,徐延東研讀了《邊防論》《熱帶山岳叢林戰(zhàn)》《信息戰(zhàn)》等30余本軍事理論專著,記錄了1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寫了近百篇學習體會,發(fā)表了《論信息技術在邊防戰(zhàn)備執(zhí)勤中的運用》等20余篇論文。他還編寫教案,給官兵們上邊防戰(zhàn)備執(zhí)勤課40余堂。
如今,徐延東不僅能組織邊境軍、警、邊防的重大演習和獨立指揮全團的邊防戰(zhàn)備執(zhí)勤,還能熟練使用遠程電視監(jiān)控器、遠程紅外夜視儀和計算機網(wǎng)絡等一批高科技的邊防執(zhí)勤裝備。
去年,團隊在探索利用現(xiàn)代化裝備進行熱帶山岳叢林地開展邊防戰(zhàn)備執(zhí)勤訓練幾度受挫,加之團長臨時外出學習,有人產生了畏難情緒。
“提高‘打贏’能力就要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失敗一次就意味著向成功邁進了一步!”徐延東一邊給訓練部門撐腰打氣,一邊身體力行帶頭實踐。他率領一個35人的小分隊,攜帶電子地圖、全球衛(wèi)星定位儀等現(xiàn)代化設備,進行野戰(zhàn)生存訓練。徐延東和官兵們靠人均1根火柴、750克大米、100克食鹽,在陌生的原始森林中摸爬滾打6晝夜,終于在云南邊防部隊中率先攻克了這一難題,并填補了利用現(xiàn)代手段實施邊防戰(zhàn)備執(zhí)勤的10余項空白。
幾年來,徐延東先后獨立參與組織了10余次重大的演習和訓練,次次受到上級好評。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五
70年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的每一塊界碑、每一道山溝、每一條河流,成為了一個個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他們默默無聞、甘于奉獻,始終為祖國的邊防安全進行義務巡邏,用他們自己的一句話說:“邊防部隊的官兵日夜巡邏邊境線,使祖國的邊關得以安寧,牧民得以安居樂業(yè),我為他們帶路,只是做了一個塔吉克族邊民應該做的事情。2004年1月,拉齊尼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向導,被邊防官兵和當?shù)啬撩穹Q贊為在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位于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是我國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縣,這里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爾地區(qū)接壤,邊境線長888公里,也是我國唯一一個與陸地三國接壤的邊境縣,距離首府烏魯木齊市有1700多公里。在雄偉的帕米爾高原上,有一個叫紅其拉甫的地方,塔吉克語意為“血染的通道”。紅其拉甫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風力常年在七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攝氏度,被稱為“死亡之谷”。1949年12月,紅其拉甫邊防連正式成立的時候,拉齊尼的祖父凱迪拜克就成為邊防官兵的義務向導。1972年8月,凱迪拜克老得再也走不動了,就把義務向導的“接力棒”交給了20歲的兒子巴亞克。在此后的近40年里,巴亞克常年與邊防官兵巡邏在帕米爾高原至喀喇昆侖山脈、中巴邊境的冰峰雪嶺之中。2009年5月,被高原風霜雨雪摧垮了身體的巴亞克無法再從事向導工作。2004年9月,拉齊尼從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先進個人”稱號、當了33年向導的父親巴亞克手中,接過了戍邊的“接力棒”。
巡邏路上,拉齊尼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親一樣,他憑著自己多年的經(jīng)驗多次幫邊防官兵化險為夷。拉齊尼第一次單獨帶著巡邏分隊參加吾甫浪溝巡邏的時候。在巡邏第一天,隊伍遭到暴風雪襲擊,夜里只好在離鐵干里克不遠的一塊山谷地停下歇息。看到官兵冷得直打哆嗦,拉齊尼就用父親巴亞克教過他的方法用牦牛身體來取暖。他把15頭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墻壁,官兵僅靠著牦牛身子,既能擋風雪,又能取暖,讓官兵們順利度過了一夜。巡邏第二天,隊伍到達鐵干里克停下了,“由于山體滑坡,去年父親做的標記已經(jīng)沒有了”。“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么過呀!”上等兵普合毛回應?!霸匐y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度過難關,放心吧!”拉齊尼說。山上不停地有碎石塊滑落,說完拉齊尼就起身前往懸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塊碎石片砸在了拉齊尼額頭,鮮血直流,官兵們幾次勸他返回,拉齊尼都會說:“這是任務”。拉齊尼強忍劇痛,為官兵探路。歷經(jīng)2個小時,拉齊尼終于找到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才讓官兵們順利通過。
連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祖孫三代護邊員卻始終堅守帕米爾高原,堅守紅其拉甫。 拉齊尼2003年從部隊復員后回家放牧,2004年入黨,如今他和媳婦、8歲的女兒還有6歲的兒子住在山上牧區(qū)。從2004年至今,拉齊尼給邊防巡邏戰(zhàn)士做向導已經(jīng)是第15個年頭了。拉齊尼已經(jīng)從父親巴亞克手里學到了獨自帶領官兵巡邏的本領,連隊每次組織巡邏他都會提前到達連隊,與連隊官兵一同完成巡邏任務。拉齊尼臉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他白色的額頭與黑臉膛形成的強烈對比。多年巡邏下來,拉齊尼家的10頭牦牛先后累死在巡邏路上,9頭牦牛摔傷失去了勞動能力,但他家不要一點報酬。拉齊尼說:“現(xiàn)正在訓練家里的4頭小公牦牛,現(xiàn)在他家跟著部隊巡邏的牦牛只剩一頭,三年后這些牦牛訓練好了,家里就有5頭牦牛能參加巡邊了”。每天,無論刮風下雪,天氣有多寒冷,拉齊尼總要把自己家的牦牛牽出來練練手,為官兵使用打基礎,他還會經(jīng)常討教父親巡邏路上會遇到什么困難,應該怎樣避免。正是這種“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民魚水深情,在祖國的西部邊陲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屏障!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六
別斯鐵熱克鄉(xiāng)是吉木乃縣邊境線上一個鄉(xiāng),和哈薩克斯坦隔河相望。在這里世代居住的村民自發(fā)擔負起守邊護邊的任務,風風雨雨未曾間斷。有一位叫熱合買托拉·馬合拜的村民表現(xiàn)尤為突出,4年來,他寸土不離地守護著邊境一線的故事廣為流傳。
熱合買托拉·馬合拜是別斯鐵熱克鄉(xiāng)庫早齊村村民,從小生活在這里的他對轄區(qū)的情況了如指掌。2018年,得知別斯鐵熱克邊境警務站需要設立護邊員崗位后,作為轄區(qū)牧民的動向薩爾布拉克派出所申請擔任護邊員,從那天開始,他投身護邊工作,帶領分隊成員做好邊民群眾的邊境政策及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熱合買托拉·馬合拜協(xié)助邊境警官維護邊境轄區(qū)的社會秩序和安全穩(wěn)定,始終堅持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態(tài)度,切實發(fā)揮邊境前沿觀察員、信息員、預警員的職能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邊境護邊員的默默堅守,以突出的工作成績贏得了當?shù)啬撩竦恼J可 。
“熱合買托拉·馬合拜同志在科可托海區(qū)域擔任護邊員4年,目前為科克托海某警務站護邊員組長,在工作中,對領導安排的工作能夠不打折扣完成,對組員能夠合理安排好每人每天的工作,在生活方面態(tài)度積極向上,團結同事,關心下屬,對自己的組員個人思想狀態(tài),還有他們家人健康狀況都了如指掌?!?號邊境警務站站長段永雄說。
熱合買托拉·馬合拜把守護邊境線當成了自己的神圣職責。不管是嚴寒的'冬季,還是酷熱的夏天,每天都要到自己管護的邊境線去巡視。
為了更好地完成護邊任務,熱合買托拉·馬合拜每天都帶領護邊員在邊境巡邏的同時,經(jīng)常召開護邊員碰頭會議,點評當日勤務存在問題,并傳達縣邊防辦、邊境派出所各類通知以及會議精神,還發(fā)放各類邊境防控宣傳材料,同時記錄好每天日記。
在熱合買托拉·馬合拜及他的護邊員隊伍的共同努力下,他們負責的邊境線從來沒有發(fā)生人和牲畜的越界事件,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好評,熱合買托拉·馬合拜也多次被地區(qū)邊境管理支隊、縣邊境管理大隊嘉獎。
“我愛這份工作,保衛(wèi)好我們國家的領土,做一名合格的護邊員。”護邊員熱合買托拉·馬合拜說。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七
“只要我不離開這里,我就要把這份責任擔起來?!边@是哈巴河縣薩爾布拉克邊境派出所護邊員分隊長波拉提·艾麥六年來守邊護邊的真情告白。
2014年6月,在得知邊境派出所需要設立群眾護邊員崗位后,作為轄區(qū)牧民的波拉提·艾麥主動向邊境派出所民警了解群眾護邊員的職責使命,申請擔任群眾護邊員。此后每一天,波拉提都會背著干糧、水壺、法律宣傳手冊、望遠鏡等必備物品,帶領護邊員一同巡邏。波拉提·艾麥說:“每年的春夏季節(jié)是非法采挖、收購活畜、偷越國邊境的高峰期,這個時間段我會加強巡邏,確保邊境線安全?!?/p>
每次開展邊境踏查,波拉提·艾麥都會制定計劃,按照路途遠近把巡邏區(qū)分為若干區(qū)塊,逐一巡邏,邊境區(qū)域的每條小路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波拉提·艾麥很喜歡學法律、看新聞,身為護邊員分隊長,在開展巡邏的同時,他還積極向牧民群眾進行邊防法律法規(guī)宣傳。波拉提·艾麥在擔任護邊員期間,為我方牧民趕回抵邊牲畜140頭,違邊率為零。
波拉提·艾麥說:“牧民們常年放牧,與外界交流不是很多,法律意識不強,遇到矛盾時解決方式單一,引導他們學習法律法規(guī)知識,對于維護邊境社會穩(wěn)定有著重要意義?!?/p>
波拉提·艾麥經(jīng)常通過網(wǎng)站、報紙,及時了解國家、自治區(qū)以及地區(qū)的政策,并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耐心講解給牧民群眾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使波拉提·艾麥和牧民們越來越熟悉、關系越來越緊密,因此,邊境轄區(qū)無論有什么特殊情況,牧民都會第一時間向他報告。
波拉提·艾麥投身護邊工作以來,帶領分隊成員開展邊民群眾的邊境政策及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協(xié)助邊境警官維護邊境轄區(qū)的社會秩序和安全穩(wěn)定,始終堅持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態(tài)度,切實發(fā)揮了邊境前沿觀察員、信息員、預警員的職能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邊境護邊員的默默堅守,以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贏得了當?shù)啬撩竦恼J可,他的事跡多次受到阿勒泰地區(qū)邊境管理支隊、哈巴河縣人民政府、哈巴河縣邊境管理大隊的嘉獎。
這是一位平凡護邊員的事跡,也是廣大護邊員的縮影。他們始終抱著一顆對黨、對國家負責的紅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祖國護邊工作的真摯熱愛,用無悔的誓言踐行著這份彌足珍貴的護邊情。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八
一個人,一輩子,怎樣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新疆帕米爾高原三位護邊員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答案。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下稱克州)邊境地區(qū)主要位于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新疆條件最艱苦的地州之一,全州邊境線長達1133.7公里,當?shù)卦S多農牧民護邊員日夜巡護在懸崖峭壁、險山溝壑中。
對于帕米爾高原的護邊員而言,熱愛祖國是一種信仰:義務巡邊、不求回報,需要時,可以獻出鮮血和生命;熱愛祖國也是一種品格:做到極致、謹守祖訓、找尋人生的意義。
77歲的布茹瑪汗·毛勒朵是克州烏恰縣吉根鄉(xiāng)冬古拉瑪通外山口的護邊員。從19歲起就義務巡邊,50多年來在10多萬塊大大小小的邊境山石上刻下“中國”兩個字,這些手刻界碑如同人生“史詩”,記錄著她的愛國之心。
冬古拉瑪通外山口海拔4090米,地形復雜,山陡路險,氣候變化無常。在克州,這樣的通外山口有上百處。這里一度沒有明顯的界碑,布茹瑪汗手刻的“中國”石,無言宣示著我國領土的完整和神圣。
布茹瑪汗的父親自幼是孤兒,在舊社會,他靠為巴依(富戶)家放牧討生活。對于來之不易的和平十分珍惜,彌留之際還囑咐布茹瑪汗:“這里是解放軍吃著草根才解放的,你要守護好邊境?!?/p>
那時,很少有女性放牧巡邊,但布茹瑪汗卻每日早出晚歸查看邊境狀況。照顧不了孩子、照顧不了家庭,腿腳常常被尖利的巖石劃出道道血口,無數(shù)次被困暴風雪中……
父親的教誨她始終沒有忘記。寒來暑往,貧窮、危險都沒有能阻止她巡邊的腳步。
對邊防戰(zhàn)士,她飽含深情:1999年,一名邊防戰(zhàn)士凍傷雙腳,布茹瑪汗立刻宰殺養(yǎng)了7年的山羊,用羊血救治;2004年,她步行15個小時去救助被困暴風雪中的7名戰(zhàn)士;她給戰(zhàn)士織毛衣、做被褥,慶祝建軍節(jié)……
布茹瑪汗有3個兒子、2個女兒。她常對他們說:“我因為護邊一輩子才過得這么有意義。你們現(xiàn)在每月還有護邊補助,就算國家不給錢也要好好守護。”
對于生活在帕米爾高原慕士塔格峰腳下的買買提努爾·吾布力艾山一家而言,為了信守承諾,一家四代,在云端接力護邊整整69年。
買買提努爾是克州阿克陶縣布倫口鄉(xiāng)蘇巴什村木孜闊若通外山口的護邊員,這里海拔4100米,終年積雪,氣候酷寒,是通往塔吉克斯坦的要道。
44歲的買買提努爾已護邊22年,他的祖父珀默勒·多來提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代護邊員,他曾告訴子孫,“我們人在哪里,界碑就在哪里”,這句“祖訓”,子孫牢記在心、代代相傳。
1952年,買買提努爾的父親吾布力艾山·托木成為護邊員。28年后因病下山。1980年,大哥塔吉丁·吾布力艾山接替父親成為護邊員。1998年,買買提努爾從大哥手中接過護邊員工作。盡管從小夢想這一天,但他覺得:“像是從大哥手里拿走了他最心愛的東西一樣難過?!?/p>
買買提努爾熟悉木孜闊若的每一條溝壑。22年,他換了10匹馬、騎壞了6輛摩托車,巡邊路上所受的傷多達20余處。
如今,他的侄子、女兒也成了護邊員。子孫們繼承了祖輩忠誠、肯吃苦的品格,讓他欣慰無比:“一個人一輩子能做的事情有限,護邊是我們能夠為國家做的最大的事,絕不辜負?!?/p>
黝黑,臉頰上一大片高原紅,容顏滄桑。像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其他護邊員一樣,38歲的加爾買買提·阿不都熱合曼有一張典型的“高原臉”。他說:“護邊,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加爾買買提是烏恰縣膘爾托闊依鄉(xiāng)塔克拉克村的護邊員,這里野狼出沒,山高路陡,他負責巡邏的地段,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每次巡邊至少要騎行33公里、徒步34公里。13年的護邊生活,他遇到過無數(shù)危險,甚至差點失去生命。
2010年3月,加爾買買提外出巡邊遭遇雪崩,被飛滾的雪崩“打入”溝壑,幾個小時后才掙扎著從雪堆里爬出。2012年8月,他攔截試圖非法越境人員時受傷,左臂至今無法提重物。2013年8月,帕米爾高原連降暴雨,他獨自騎著摩托車進山巡邊,在泥濘的山路上忽聽幾聲巨響,就連人帶車被山洪沖走……
加爾買買提說:“就像史詩《瑪納斯》一樣,父輩們將愛國精神通過故事、史詩口口相傳給后代,愛國精神從小就流淌在了我們的血液里,我們忠誠為國守邊,既滿足又自豪?!?/p>
護邊員典型事跡材料 護邊員先進材料篇九
“巡邏時帶好水壺、帶足干糧,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在家等你回來?!?月3日,在溫泉縣扎勒木特鄉(xiāng)浩圖爾哈村,記者見到護邊員歐托哈時,她正叮囑丈夫歐龍巴依爾。
“我在溫泉縣出生長大,常聽長輩們講述護邊的故事,從小跟著他們放牧巡邏。家人希望我們去城市生活,可我和丈夫不想離開這里?!睔W托哈笑著說。
1990年,歐托哈與英俊、忠厚的第三代護邊員歐龍巴依爾結婚,開始了夫唱婦隨的守邊生活。
“我們祖祖輩輩在這里放牧、護邊,邊境線上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也很有感情,守護家園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睔W龍巴依爾說。2019年7月,歐龍巴依爾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看著胸前耀眼的黨員徽章,他自豪地說:“這是黨對我的肯定?!?/p>
守邊很苦,寂寞更是難熬,護邊巡邏路上,遭遇蚊蟲叮咬、惡劣天氣都是常事。歐托哈在外是守邊的“娘子軍”,按時出勤巡邊,每天晚上還組織姐妹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家她是賢妻良母,輔導孩子功課,悉心照顧老人。
如今,歐托哈的女兒已在烏魯木齊市定居,多次想接父母去城里生活,都被他們婉拒。“我喜歡看這里的星星,聽牛羊叫,走在香草味的山路上,心里格外踏實?!睔W托哈說,她在村里給女兒留了一個房間,希望女兒無論走到哪里,都知道家在哪里,更要把我們祖祖輩輩的護邊精神傳承下去。
在護邊隊員眼里,歐托哈是“知心大姐”,有了矛盾和困難都要找她解決。“她每天都是笑容滿面,我們步行巡邏來回4公里,因為有她陪伴路上不會孤單,再難的路我們都不怕?!弊o邊員劉桂蘭說。
妻子歐托哈的辛苦,丈夫看在眼里,著實心疼?!坝幸荒晗卤┭?,我們24小時輪班巡邏,馬過不去的路,就用腳蹚出一條路。歐托哈的鞋和半截褲子都濕透凍成冰,眼睫毛掛著冰霜,我特別擔心,一遍一遍給她熱奶茶,希望她喝了身體能快速回暖……”歐龍巴依爾說。
歐托哈還熱情地拉著記者參觀護邊員宿舍、院子里種植的蔬菜以及家里新添置的越野車。
“過去我們住的都是土坯房,沒有水電,現(xiàn)在住著安居房,家門口是柏油路,每年還能享受全民健康體檢。護邊員宿舍有電視、自來水、電暖器、網(wǎng)絡,這樣的生活比以前好到哪里去了!”說起新生活,夫妻倆充滿感恩。
2021年,歐托哈家庭獲評自治區(qū)最美家庭。歐托哈說:“我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越來越幸福,我們的小家會繼續(xù)在這里,守好美麗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