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電子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思維導(dǎo)圖篇一
《盲人摸象》講的是一群盲人摸大象,最終都說錯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假如不把握事物的全部特征,只憑自己的局部體驗去描述這個事物,最終只能造成片面性的生疏,會鬧出很多笑話。
《亡羊補牢》講的是一個人養(yǎng)了一群羊。一天晚上羊被狼叼走了,鄰居勸他把羊圈修一下,但是他不聽,結(jié)果丟了更多的羊,最終他還是把羊圈補上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了錯誤要及時改正,將來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同時我們也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守株待兔》講的是一個人累了,在一棵樹下坐著。突然有一只兔子撞死了以后,他每天在這兒坐著,可一只兔子也沒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把偶然發(fā)生的事當(dāng)成了必定發(fā)生的事。期盼偶然大事再次發(fā)生是不會有結(jié)果的,也是愚蠢可笑的。
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可以滋養(yǎng)人的一生。讀一本好書,猶如交了一位高尚的伴侶。”作為三年級的我,以后要讀更多的好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電子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思維導(dǎo)圖篇二
原文: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zhuǎn)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出自《牟子》)
譯文:公明儀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diào)琴曲,牛依然埋頭吃草。牛并非沒有聽見,而是這種曲調(diào)不適合它聽。 公明儀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聲,以及小牛犢尋找母牛哞哞的聲音。牛立刻搖著尾巴,豎起耳朵,走來走去地聽起來了。
《列子》
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巖石下;心里傷感,于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鐘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里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列子·湯問》
原文: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麗,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fù)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fā)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遺聲。
譯文:從前韓娥東行到齊國,不料缺乏錢糧,(她在)經(jīng)過齊國的雍門時,以賣唱來換取食物。(她)離開后,那美妙絕倫的余音還仿佛在城門的梁柱之間繚繞,三天不絕于耳,周圍的人以為她并沒有離開。有一天,韓娥來到一家旅店投宿時,旅店里的人羞辱她。韓娥為此拖著長音痛哭不已。她那哭聲彌漫開去,竟使整個村子的人們,大家淚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難過得三天吃不下飯。(人們)急忙追趕且挽留她。韓娥回來了,又拖長聲調(diào)高歌,引得鄉(xiāng)里的老少個個歡呼雀躍,不能自禁,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歡樂之中,將以往悲苦都忘了。送給她豐厚的財物。所以雍門那的人,至今還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藝)啊。
原文: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①,徑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則賞子以萬金之費;不中,則削子以千里之邑④。”羿容無定色⑤,氣戰(zhàn)于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謂傅彌仁曰⑧:“斯羿也⑨,發(fā)無不中!而與之賞罰,, 則不中的者,何也?”傅彌仁曰:“若羿也,喜懼為之災(zāi),萬金為之患矣。人能遺其喜懼⑩,去其萬金,則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11)。 (選自《說苑》)
注釋:①羿(yì)—— 又稱后羿,傳說是夏王太康時東夷族首領(lǐng),是著名的射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見方的獸皮做的箭靶。 ②徑寸之的(dì)——直徑為一寸的靶心。 ③中(zhng——動詞,射中。 ④邑(yì)—— 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這里指夏王分封給后羿的土地。 ⑤羿容無定色——后羿的面色紅一陣白一陣,變化不定。 ⑥援——拉,引。 ⑦傅(fù)——保傅,古代官職。 ⑧斯——這個。 ⑩遺——拋棄,去除。 (11)不愧于羿——不會比后羿的本領(lǐng)差。愧,慚愧
譯文:有一天,夏王讓他表演箭術(shù),靶子是用一尺見方的獸皮制成的,夏王對他說:“你射中了,就賞你一萬兩黃金;射不中,剝奪你擁有的封地。”后羿聽了,頓時緊張起來,臉色一陣紅一陣白,胸脯一起一伏,怎么也平靜不下來。就這樣,他拉開了弓,射出第一支箭,沒有中。射出了第二支箭,又沒有中。夏王問大臣彌仁:“后羿平時射箭是百發(fā)百中的,為什么今天連射兩箭都脫靶了呢?”彌仁說:“后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緒害了。大王定下的賞罰條件成了他的包袱,所以,他的表現(xiàn)很不正常。如果人們能夠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緒,把厚賞重罰置之度外,再加上刻苦訓(xùn)練,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會比后羿差的?!?/p>
導(dǎo)讀:后羿是古代傳說中射箭技藝精湛的人,但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夏王給他加了萬金籌碼,再讓他射箭,他就射不中了,原因是他有了患得患失的心亂了方寸,因而發(fā)揮不出平時的水平。
原文:宋②有富人,天雨③墻壞④,其子曰:“不筑⑤,必將有盜?!逼溧徣酥敢嘣脾?。暮⑦而果⑧大亡⑨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⑩鄰人之父。
出處:選自《韓非子·說難》,作者韓非,戰(zhàn)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戰(zhàn)國末期的韓國人,其著作收錄在《韓非子》中。著名哲學(xué)家,法學(xué)說集大成者,散文家。
注釋:①智:聰明,這里的意思是“以為……聰明”、“認為……是聰明的” ②宋:指宋國。 ③雨:yǔ,(古今異義)下雨。名詞用作動詞,是意動用法 ④壞:毀壞。 ⑤筑:修補。 ⑥亦云:也這樣說。云:說;亦:也⑦暮:晚上。⑧果:果然。⑨亡:丟失。⑩疑:懷疑 ?之:zhī,的?父:fǔ ,老頭。
一詞多義:1.暮:夜晚。(年老) 2.果:果然。(瓜果) 3.亡:丟失。(逃跑) 4.其:他/她。(大概) 5.之:他/她。(的//語氣助詞:不譯//去、到)
譯文:宋國有一個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墻坍塌下來。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筑它,一定有盜賊進來?!编従拥睦先艘策@么說。(可富人不聽他們的話。)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認為兒子是聰明的,卻懷疑偷盜的是鄰居的老人。
啟示:它告誡準(zhǔn)備講話的人能從中得到這樣的啟發(fā):當(dāng)你說話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自己的話對與不對,還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處境,是否適合發(fā)表這樣的意見。而對于聽話的人則應(yīng)該有這樣的啟示:由于存在偏見,同樣的事,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斷。
主旨:它告誡人們,如果不尊重事實,只用感情上的親疏遠近作為判斷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就會主觀臆測,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 還會傷害自己。 鄰居家的老人這方面,告訴我們給別人提意見,要盡量用能讓別人欣然接受的方式。 同樣的事發(fā)生在不同人身上卻不同對待,這是不正確的。做人做事要公平,實事求是。要求公正地對待事情。
甘蠅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獸獸倒,射鳥鳥落。飛衛(wèi)是甘蠅的學(xué)生,由于勤學(xué)苦練,他的箭術(shù)超過了老師。有個人名叫紀昌,慕名來拜飛衛(wèi)為師。飛衛(wèi)對他說:“你先要學(xué)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眨眼睛。
有了這樣的本領(lǐng),才能談得上學(xué)射箭?!奔o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兩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動的機件。兩年以后,即便拿著針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紀昌高興地向飛衛(wèi)報告了這個成績。飛衛(wèi)說:“光有這點本領(lǐng)還不行,還要練出一副好眼力。極小的東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東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這樣的本領(lǐng),才能學(xué)習(xí)射箭?!奔o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虱,shī),用極細的牛尾巴毛拴住,掛在窗口。他天天朝著窗口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它瞧。十多天過去了,那只因干癟而顯得更加細小的虱子,在紀昌的眼睛里卻慢慢地大了起來;練了三年以后,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車輪那么大。
他再看看稍大一點的東西,簡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紀昌就拉弓搭箭,朝著虱子射去。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細如發(fā)絲的牛尾巴毛卻沒有碰斷。紀昌高興極了,向飛衛(wèi)報告了這個新的成績。飛衛(wèi)連連點頭,笑著說:“功夫不負苦心人,你學(xué)成功啦!”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電子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思維導(dǎo)圖篇三
嘔心瀝血譜華章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天賦極好,7歲時就能寫出很精彩的詩歌、文章,受到當(dāng)時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贊賞,被認為是小神童。盡管李賀聰穎過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從無絲毫的懈怠,作文、寫詩都非常嚴肅認真,從不馬虎草率。
李賀寫詩、作文,有與眾不同的習(xí)慣,他不是閉門造車冥思苦想,而是十分注重搜集材料、積累心得、捕捉靈感,他特別注意觀察生活、實地考察。他習(xí)慣于每天早上騎著家里那匹瘦馬外出游覽,每每有了什么見聞或心得體會,便當(dāng)即記錄下來,裝進隨身帶的繡花錦囊之中。當(dāng)太陽落山的時候,李賀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燈時分,家里人早已吃過晚飯了。
李賀回到家,他母親趕緊叫仆人端上熱過的飯菜,可是李賀依然沒有慌著去吃飯,而是將白天寫的那些草稿從錦囊中取出來,及時修改、整理,然后謄寫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繡花錦囊之中,這才吃飯、休息。李賀天天如此堅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辦重大的紅白喜事,他都從不停止這樣做。
一天晚上,待李賀回家做完這一切躺下睡著后,他的母親來到他的房間,取過錦囊將里面的東西全倒出來,一看,竟都是些詩稿、筆記,除此以外,別無他物。他母親想到這孩子一向體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憊不堪的樣子,十分心疼又擔(dān)憂地嘆息道:“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
李賀雖然很年輕時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詩作卻成為人們喜愛的傳世佳作,為了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嘔心瀝血的地步。
李賀的故事告訴我們,天賦再好也一樣需要后天的勤奮努力,做文章不能憑主觀想象,而是要仔細觀察生活、體會生活。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電子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思維導(dǎo)圖篇四
我讀了《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其中之《農(nóng)夫與蛇》。
冬天農(nóng)夫發(fā)現(xiàn)了一條蛇凍僵了,他想給它溫暖,便把它放在自己的懷里,蛇溫暖后蘇醒了過來。一醒來就咬了農(nóng)夫一口,要了農(nóng)夫的命。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你對惡人再好,他們的本性是不會變的。我們要認清壞人,改造壞人,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和平的世界。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讀后感5
今天,我讀完了老師向我們介紹的四本書中的一本書—《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這本書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做人應(yīng)該怎樣做。這本書中雖然都是一些古代的寓言故事,但是后面的話卻是句句有理。
這本書中的故事很多。例如:葉公好龍、刻舟求劍、狐假虎威等等、井底之蛙。
這本書交給我們的道理很多:刻舟求劍的道理是:不要老是停留在一個地方思考,要學(xué)會換位思考。
井底之蛙的道理是:井底的青蛙目光短淺,要學(xué)會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
我看完書時就想:我以后一定不能想井底下的青蛙一想,目光短淺,我要做一個目光長遠的人。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電子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思維導(dǎo)圖篇五
玫瑰園里生長著許多玫瑰:紅玫瑰、黃玫瑰、綠玫瑰、紫玫瑰、白玫瑰,還有一株黑玫瑰。
玫瑰們都瞧不起這株黑玫瑰,鄙夷地說:
“黑不溜秋的,像個丑八怪!怎么配生長在我們中間!”
黑玫瑰感到非常委屈,但它還是堅強地生活下來。不僅枝繁葉茂,而且花朵開得十分出色。
“哼!丑八怪!”同伴們都嗤之以鼻,連瞧都不愿再瞧它。
一天,園丁陪著一位植物學(xué)家到玫瑰園里參觀。
植物學(xué)家在眾多的玫瑰中間看了又看,忽然發(fā)現(xiàn)了這株黑玫瑰,驚喜地叫起來:
“黑玫瑰!這是曠世稀有的品種!”
植物學(xué)家為了研究黑玫瑰,保存和繁衍這個珍貴品種,便以重金購買了這株黑玫瑰。
當(dāng)黑玫瑰離開玫瑰園時,它依依不舍地向同伴們告別,特別向辛勤培育它的園丁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黑玫瑰離開了玫瑰園。玫瑰們因為它們中間沒有了這個“丑八怪”而感到歡悅嗎?不,它們都感到十分羞愧和懊悔呢!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電子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思維導(dǎo)圖篇六
山上有座小廟,廟里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經(jīng)、敲木魚,給觀音菩 薩案桌上的凈水瓶添水,夜里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wěn)自在。
不久,來了個長和尚。他一到廟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長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兩個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 在扁擔(dān)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這樣總算還有水喝。
后來,又來了個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沒水。小和尚和長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dān)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經(jīng),各敲各的木魚,觀音菩薩面前的凈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jié)果老鼠猖獗,打翻燭臺,燃起大火。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
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xié)力,水自然就孔融讓梨的故事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兹谶€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fā)現(xiàn)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里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yīng)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里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yīng)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yīng)該留給哥哥吃?!?/p>
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么說,他應(yīng)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yīng)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p>
爸爸聽他這么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后一定會很有出息?!?/p>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yīng)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yīng)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融于日常生活、學(xué)習(xí)的方方面面。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電子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思維導(dǎo)圖篇七
三國初期,漢獻帝與丞相曹操、皇叔劉備一起去打獵。
曹操為了顯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漢獻帝齊頭并進。
漢獻帝見不遠處有只兔子,就叫劉備射,說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劉備連忙彎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獻帝連夸好箭法。
南帝又看見一只大鹿,連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過南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將士們見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為是獻帝射的,都高呼“萬歲”,曹操得意地站到獻帝前接受歡呼。
關(guān)云長實在看不下去,要拍馬刀砍曹操,劉備忙暗示他不可輕舉妄動。事后,關(guān)云長問劉備為什么不讓殺曹操,他說:“投鼠忌器,他身邊還有獻帝呢。”
“投鼠忌器”的意思是老鼠靠近器物,用東西砸老鼠又怕砸壞老鼠附近的用具?,F(xiàn)常用來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放手進行。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電子書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思維導(dǎo)圖篇八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yǎng)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nèi)。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fā)現(xiàn)羊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里鉆了進來,把一只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jīng)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鉆進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這位牧民很后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于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xiàn)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xùn),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xù)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