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語篇一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狐貍,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貍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p>
老虎對狐貍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jù)?”狐貍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于是就讓狐貍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后,狐貍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xiàn)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貍的謊言。狐貍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于那些像狐貍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語篇二
春秋時期,齊襄公有兩個弟弟,一位是公子糾,另一位是公子小白,他們都很賢明。公元前686年,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襄公被殺,公子糾跟著謀士管仲逃到魯國避難,而公子小白則跟著他的謀士鮑叔牙逃到莒國。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如果沒有實力,保全性命是最重要的。
第二年,齊國內(nèi)亂平息,大夫們派使者到魯國請公子糾回國即位,管仲怕公子小白搶先回國即位,所以帶領軍隊去公子小白回齊國的必經(jīng)之路堵截。
等了幾日,管仲果然看到公子小白正行色匆匆地往齊國而去。為了保證公子糾登上國君之位,管仲心一橫,偷偷地向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中箭后,大叫一聲倒地。管仲以為小白已死,心中暗自高興,就帶領軍隊回去了。
誰知管仲的一箭并未射中小白,小白不知道暗害自己的人帶了多少軍隊,就咬破舌尖,假裝口吐鮮血而死。等到管仲等人離去后,公子小白與鮑叔牙不分晝夜趕往齊國京城。在公子糾到京之前,公子小白搶先一步即位,歷史上稱他為齊桓公。
公子糾見本國已有新君,只得返回魯國,依附魯莊公。這樣一來,齊、魯之間發(fā)生了戰(zhàn)爭。魯國的力量不如齊國,所以被打得大敗。公子糾萬般無奈,只得自盡。魯莊公就將管仲押送到齊國,來討好齊桓公。
管仲在路上受盡苦楚,不但吃不飽飯,而且連水也喝不夠。一天,他來到綺烏這個地方,就向當?shù)氐墓賳T苦苦哀求,希望得到一些吃的。那個官員心腸很好,不但盛出飯來,還怕管仲吃起來不方便,竟然跪在地上端著飯給管仲吃。管仲見他如此行事,就想到他可能有求于自己。
果然,這個人的私心終于暴露了出來。他暗地里對管仲說:“您是位大賢,齊國國君又是個愛才之人。您此番到齊國去,也許能逃過一死,得到國君的重用,安享榮華富貴。到了那時,您將會怎樣報答我?”
管仲說:“如果我真的因為自己的賢能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我會任用賢人,使用能人,對有功勞的人進行評賞。我為什么要謝你呢?”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語篇三
園中有一棵榆樹,樹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動翅膀悲切地鳴叫著,準備吮吸些清涼的露水,卻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兩只像砍刀一樣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它正要捉知了的時候,卻不知道黃雀就在它的后面。
黃雀伸長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時,卻不知道榆樹下面有個拿著彈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長長的,正在瞄準它。
孩子一心想射殺黃雀時,卻不知道前面有個深坑,后面還有個樹樁子。
這都是貪圖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后隱藏著禍害的表現(xiàn)呀!
寓意啟示:目光短淺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后面隱藏著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