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政治選修三知識點總結框架圖 高三政治選修三知識點歸納篇一
答:
1. 地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 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它決定著國家的其他各種具體制度。
⑵它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徑,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
2. 民主集中制的具體表現?
答:⑴從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一方面,各級人民代表受選民和原選舉單位的監(jiān)督,選民或原選舉單位有權罷免自己選舉出的代表。另一方面,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tǒng)一行使國家權力。
⑵從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看,人民代表大會既是立法機關也是國家權力機關。一方面,其他國家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另一方面,在人民代表大會統(tǒng)一行使國家權力的前提下,其他國家機關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
⑶從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看,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構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劃分職權。一方面,地方必須服從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證中央統(tǒng)一領導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怎樣堅持民主集中制?
答:
1. 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認識民主與集中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⑴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礎。
只有尊重人民的民主權利,充分發(fā)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集思廣益,才能實現正確的集中,制定出真正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針、政策。離開了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確的集中。
⑵集中是民主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和保障。
離開必要的集中,民主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和目標,就不會有統(tǒng)一的意志和行動,人民當家作主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只有在集中的指導下,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
2. 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克服官僚主義和極端民主化、無政府主義兩種錯誤傾向。
⑴只講集中,不講民主,是官僚主義的集中;只講民主,不講集中,必然導致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
⑵官僚主義和極端民主化、無政府主義都會給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帶來危害。
官僚主義壓制民主,妨礙公民行使民主權利;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追求不受限制的、絕對的自由和民主,反對一切必要的集中和紀律,反對一切組織領導,只能造成社會動亂、動搖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
(3)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
每個公民,既要充分行使民主權利,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又要按照“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的組織原則辦事,增強紀律性,維護中央權威和全國法律、政令的統(tǒng)一。
高中政治選修三知識點總結框架圖 高三政治選修三知識點歸納篇二
一、聯(lián)合國
1、聯(lián)合國的宗旨和原則
(1)聯(lián)合國的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
(2)聯(lián)合國及其會員國應遵行的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各會員國必須履行憲章所規(guī)定的義務;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國際爭端;各國必須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侵害別國的領土完整、政治獨立;各會員國對于聯(lián)合國依憲章規(guī)定而采取的行動,應盡力予以協(xié)助;聯(lián)合國不得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內政的事務。
2、聯(lián)合國的主要機構
(1)、聯(lián)合國大會:
大會是聯(lián)合國的主要審議機構,擁有廣泛的職權,由全體會員國的代表組成。
表決程序:每一會員國都有一個投票權。有關重要問題的決定, 例如關于和平與安全、接納新會員國和預算事項的決定, 必須由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其他問題則以簡單多數決定。
職權:大會就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廣泛議題進行討論并作出決議;接受并審議安理會和其他機構的報告;批準會員國的加入和除名;選舉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全部理事國、托管理事會部分理事國,與安理會各自獨立選舉國際法院法官,經安理會推薦任命秘書長;審查和批準聯(lián)合國預算,向會員國分攤會費。
(2)、安全理事會
安全理事會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由中、法、俄、英、美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十個由大會選出、任期兩年的非常任理事國組成。
表決程序:安理會對程序問題的決定以15個理事國中至少9個理事國的同意票通過。對實質性問題的決定也需9票通過,并且不得有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
職權:安理會有權調查可能引起國際摩擦的任何爭端或局勢,提出調解爭端的辦法;制定計劃,以處理對和平的威脅或侵略行為,建議應采取的行動;促請各會員國實施經濟制裁和除使用武力以外的其他措施,以防止或制止侵略;對侵略采取軍事行動。(安理會是聯(lián)合國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和平的機構)
(3)、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由大會選出的54個理事國組成,任期3年,每屆大會改選三分之一,可連選連任。
職權:就有關國際經濟、社會、文化、教育、衛(wèi)生及其他相關事項進行研究并向大會、會員國及有關專門機構提出建議案;促進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和遵守,并提出建議;就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召開國際會議,起草提交大會的公約草案;協(xié)調各專門機構的活動。
(4)、托管理事會,是負責監(jiān)督托管領土的管理機關,協(xié)助安理會或大會履行它們在國
際托管制度方面的責任。已完成歷史使命。
(5)、國際法院,是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而設立的聯(lián)合國主要司法機構,由15名法官組成。法官任期9年,可以連選連任。
(6)秘書處,由秘書長及辦事人員組成,從事各種日常工作,為其他主要機構服務,并執(zhí)行這些機構制定的方案與政策。秘書長是聯(lián)合國的行政首長,由大會根據安理會推薦任命,任期5年,可以連任。
高中政治選修三知識點總結框架圖 高三政治選修三知識點歸納篇三
第一課:
1. 什么是國家性質?它是由什么決定的?
答:國家的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什么階級就是統(tǒng)治階級,什么階級就是被統(tǒng)治階級。
國家性質的決定因素:統(tǒng)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
2. 民主和專政的關系是怎樣?
答:民主與專政,是辯證的統(tǒng)一。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民主與專政是相互區(qū)別,互相對立的。民主只適用于統(tǒng)治階級內部,專政則適用于被統(tǒng)治階級;另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輔相成,相互依賴,共同體現國家的性質,同時兩者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3. 國體與政體的關系是怎樣?
答:⑴國體決定政體,并通過一定的政體來體現;政體體現國體,并服務于特定的國體。適當的政體能夠鞏固國體,不適當
的政體會危害國體。
⑵政體也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影響它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歷史條件、階級力量對比、傳統(tǒng)習慣、國際環(huán)境影響等。
第二課:
4. 如何理解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
答:從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看,現代國家大致有兩種基本管理形式:即民主共和制與君主立憲制。(怎樣看待資本主義民主共和制:有效性;虛偽性或階級局限性;不適應性)
5. 如何理解議會制和總統(tǒng)制
答:從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分為四種形式,即議會制國家、總統(tǒng)制國家、半總統(tǒng)制國家、委員會制國家。(具體區(qū)別見高效課堂p8)
6. 為什么說“民主共和制是資本主義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殼”?
答:
①資產階級運用金錢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蓋其國家的階級性質
②這體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要求
③有利于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和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