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的課余生活》的教學反思與改進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課件篇一
今晚看了石主任的博客,受益匪淺。原來是我指導的不夠細致。石頭列出了寫作提綱:
1.什么時間,我去干什么。
2.我怎么干的,寫出動作語言表情心情等。
3.寫出你的收獲是什么。
我認為非常值得借鑒。我的疑慮是:是以“我的課余生活”為題呢?還是以我的課余生活為話題呢?于是,我搜教案來解疑惑。
得出的結論是:
一、可以以我的課余生活——()為題,比如我的課余生活——踢足球。這樣就比以我的課余生活為題要省事些。因為以我的課余生活為題目,因題目過大,只能寫其中的一兩件事,所以要開頭或結尾點題。不然就感覺題目與內容脫節(jié)。
二、寫作內容廣泛。可以是做家務,個人興趣愛好,游玩,還可以是做游戲,也可以是小制作。按學生的回答分好類后,在具體指導寫作。如寫興趣愛好的,可以寫一寫自己為什么喜歡,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發(fā)生過什么有趣的事,取得了哪些成績。而寫做家務,游玩,做游戲,小制作的文章要把過程介紹的詳細有趣??梢杂蒙媳扔?,如第四課男孩女孩摘槐花??梢约由先宋镎Z言、動作、表情、心理的描寫。最后再談感受或收獲。
《我的課余生活》的教學反思與改進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課件篇二
《我的課余生活》是我正式接觸新課程作文的第一課。
作為剛剛正式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本身應該對寫作文有一種神秘感和新鮮感??珊⒆觽円宦犚獙懽魑牧耍谝环磻褪恰班浮?,從語氣中能感覺到他們對作文的厭倦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和作文經驗,感到寫作文很吃力,對寫作文有畏難情緒和厭倦心理。怎樣才能使學生由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到愿意寫作文、愛寫作文、寫好作文呢?我想,不是嚴格的作文標準,而是放寬要求,寬容為主。因此,我在設計《我們的課余生活》這篇作文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課前安排學生觀察自己的課余生活,并做了記錄,讓學生嘗試觀察、嘗試記錄觀察,并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相互交流、寫作自己的課余生活。
這堂課中我主要有兩個環(huán)節(jié)用了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同桌交流課余生活有哪些內容,相互啟發(fā),拓展思路,另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小組交流自己課余生活中的一件具體的事情,通過交流,達到開闊思路、取長補短的目的。
在寫作時,由于已經有了先前的講述作為基礎,學生當堂寫作時都能做到有話可寫。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寫作,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寫作時,沒有規(guī)定字數(shù),只要求把想講述的那件事或那項活動寫清楚寫明白即可。但由于時間的約束,學生的寫作和修改都存在著時間不足的現(xiàn)象,想要真正完成這堂寫作課估計還需要一課時。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對學生的及時點撥和引導還有所欠缺。例如,在引導學生說說課余生活有哪些內容時,有一位學生回答:“課余生活就是下課的時間。”顯然,他沒有理解我的問題,但當時我只是宛轉的否定了他的回答,未能及時點撥和引導,結果另一位學生就說:“課余生活還包括放假的時候?!比绻敃r第一個理解錯誤的學生出現(xiàn)時,我能及時的點撥,使學生知道課余生活的范圍,然后再引導學生說說“在這些時間里,你們都做些什么呢?”我想就能使學生更明確課余生活的范圍,也就不會再出現(xiàn)第二個理解錯誤的學生了。
我想,不管是哪個年級,詞匯的積累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學生作文的初稿中,我就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錯別字一大片,有些學生像在記流水帳一樣,寫來寫去就這么幾句話。所以在日常教學中要加大這方面的力度。
《我的課余生活》的教學反思與改進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課件篇三
《我的課余生活》是學生進入三年級后的第一次習作。雖然學生的課余生活有很多,但是卻有不少的同學真要寫下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對于生活內容的過程的描寫,大多學生只是用幾句話一說,而缺乏具體的動作過程的描寫。因此,我覺得對于第一次寫作,我刻意把對活動過程的過程描寫作為教學的重點。因為學生寫作文只要有內容就會不斷把作文寫好。
本次作文,寫好事情的經過是作文教學的重點部分,我分別指導學生說一說自己課外活動經常做什么?最喜歡做什么?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樣?在做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么克服的?要想清楚,講明白,最后在詳細具體地進行描寫。
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我盡量讓他們說完整,說清楚,有時表達不夠好的時候,我再進一步指導他們運用好詞佳句加以描述,并對他們的描述不斷鼓勵,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從一開始的只簡單地描述一兩句話到能夠詳細具體地寫出所做事情的詳細過程,我看到了學生的進步。
比如:有一位同學寫跳房子,她是這樣寫的“我半蹲著身子,使勁全身力氣跳過了第一格,接下來,我在第二格里故意擺了個蹲馬步的姿勢,又跳到了單格,我擺了個‘金雞獨立’的姿勢順利地跳過了最后一格?!弊x到這里,我們好像真的看到這位同學在跳格子一樣。
還有一位同學寫滑輪滑,他這樣寫道“首先,我兩腳并攏,向前彎腰中心向前,兩手一前一后,接著,右腳向側后方使勁兒一蹬,左腳也做一樣的動作,就滑得越來越快了。”
通過這樣教學,學生對所做事情的過程描寫有了很詳細的了解。學生作文也大多能寫得詳細具體。但仍然有十多個學生沒有寫出事情的經過,只是用描述性的語言一說帶過。甚至還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同學寫“游泳”,他從想游泳到爸爸答應,再到來到游泳館再到買泳衣,至于怎么游的則一筆帶過。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有內容可寫,我針對這樣的作文又進行集體講評,讓會有游泳的同學說一說游泳的過程,同學們聽了茅塞頓開,有個同學說“我套上游泳圈游,一不小心還喝了好幾口水。接下來,我小心地兩手用力向前滑,兩腳用力往后蹬,身體搖搖擺擺的浮在水面上。”
總之,三年級的作文教學剛剛起步,我一定會逐項逐項地加以練習,爭取能讓所有的學生達到“我手寫我心?!?/p>
《我的課余生活》的教學反思與改進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課件篇四
《我的課余生活》是三年級第一單元的第一個習作。作為剛剛正式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和作文經驗,感到寫作文很吃力,對寫作文有畏難情緒和厭倦心理。怎樣才能使學生由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到愛寫作文呢?于是,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首先利用課文內容如第一課引導學生去體會課余生活中的樂趣,多個心思留意生活。并用心記錄。
二、作文講解時引導學生先聯(lián)系記錄想想自己做了什么,感觸最深的是什么。翻翻自己的記錄,抓一個你最深刻的課外事來寫。
三、盡可能多方面引導學生,拓寬學生寫作內容的范疇。比如,提示引導學生課余生活分運動類(爬山等)游戲類(玩球)學習類(去補習班補課)外出類(旅游)等。
四、先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說,如“誰”在哪“干什么”‘我的感悟”等等。并把相關內容簡單寫下來。再適當引導學生用上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
這次作文下來,比我想像中要更好的多。今后繼續(xù)努力。
《我的課余生活》的教學反思與改進 我的課余生活教學課件篇五
《我的課余生活》習作要求是:1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中的有趣或高興的事,也可以寫你愿意寫的其他事.。2.寫好后讀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和自己一起分享寫作的快樂。
我在進行本次作文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課前安排學生觀察自己的課余生活,并做了記錄,讓學生嘗試觀察、嘗試記錄觀察,并在口語交際課上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在課余時間喜歡做的事以及自己的收獲或感受;再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收上學生的習作一看,習作問題較多,比如分段不合理,有的一段到底,有的寫一兩句就分一段;有的重點部分寫的不具體;有的選材不符合實際,有的學生選擇的是自己沒做過的事情,只是聽別人說了而已,比如馬皓寫的《學煮方便面》,煮了一個鐘頭,這顯然與實際生活相差太遠,孩子只是認為寫了就行,沒認識到作文和生活是有聯(lián)系的?!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習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樂于動筆,樂于表達。
針對孩子的習作情況,我覺得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沒有生活實踐經驗,寫作時就亂寫,于是我利用放中秋節(jié)放假三天,我布置了如下選作作業(yè):
1、學煮一次方便面、學游泳、學洗一次紅領巾、學洗一次鍋;
2、做這件事情時,要注意什么,做的時候仔細觀察;
3、把自己做的這件事情的經過具體寫下來,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
4、寫完后讀給家里人聽,讓他們幫助你修改。放假三天里,大多數(shù)孩子去做了,也寫了,有的孩子較第一次習作寫得更為真實了,更有味道了。當我把這些有進步的習作在班里讀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認識到了:作文原來是生活的一部分呀!那些被讀到習作的孩子,交流的時候告訴大家,是媽媽教他做的蛋湯,他真的學會了做蛋湯。我夸他做的蛋湯很好喝時,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但仍然有十多個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寫不詳細??偸且还P帶過。這時,我以“學游泳”為例進行講述,當時在課堂上讓學生說怎么樣寫好這個開頭,學生你一言我一語,開頭寫的蠻好。然后我又問,怎樣寫好游泳的經過呢?游過泳的學生說開始去看見游泳池有很多人在游,好羨慕的。是啊,就把這個心理活動寫下來,當時游泳池的場景也描寫下來。于是學生又你一言我一語地把場景和心理想法寫下來了。接著我又問:你肯定下水開始游了,開始游得感覺怎樣?學生又說要拿著游泳圈游,還喝了好幾口水。我問:你拿著游泳圈怎么游的?“兩手用力向前滑,兩腳用力往后蹬,身體浮在水面上?!本瓦@樣,孩子們在我的啟發(fā)下,學生知道了怎樣才能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經過以上的寫作指導,本次習作大部分學生學生都能按習作要求完成。
通過以上我對學生的習作指導,我反思:如何調動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尋找寫作材料?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教會學生走出圍墻,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感受世界,積累生活素材,激發(fā)他們的習作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寫好習作的信心,為他們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