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教學反思篇一
1、抓一個場景,兩件事情,一個體會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借助表格學習課文主要內(nèi)容。
3、仿寫課文中經(jīng)典語句運用語言。這三個教學點目標明確,學生學得扎實有效。
不足之處:
這三個教學點沒有一個主線將其貫穿,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沒有將其串成珠。最后,學生的悟理似乎有些難度,如果將文中的主旨“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貫穿于這三個教學點中,道理貫穿全文,會對最后的悟理起到鋪墊作用,可以比較輕松地突破教學難點。
改進措施:
1、布置預習,做好鋪墊?!安簧喜活A習的課”,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锻ㄍ鶑V場的路不止一條》課前布置學生通讀課文,整理課文,我精心設(shè)計了預習單,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做教學內(nèi)容做好鋪墊。
2、借助表格,學會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精心設(shè)計表格練習,讓學生借助表格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在練習思考中領(lǐng)悟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聽說讀寫中的語言實踐中學習語文。
3、聚焦語言,練筆運用。文本中典型經(jīng)典的語言值得學生去摹寫、遷移、運用。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教學反思篇二
略讀課文的教學常常成為學校達標課的香餑餑,老師們普遍認為略讀課文教學容量小,要求低,容易把握。于是,略讀課文的教學課堂上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情況: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當然還有似為“熱烈的小組討論”。很顯然,略讀課文的教學被引上了歧路。那么,在提倡高效課堂、學本課堂的今天,在以學定教、以學促學的今天,我們的略讀課文究竟該如何上?在執(zhí)教《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后,我仿佛找到了略讀課文教學的“捷徑”。
一、教師:順手牽羊——要敢于當“甩手掌柜”,會當“引路人”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人教版語文第九冊第四組“生活的啟示”中第一篇略讀課文。在指導學生學習了兩篇精讀課文《釣魚的啟示》《落花生》之后,略讀課文我采取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訂預習內(nèi)容,老師根據(jù)預習情況篩選一個小組,安排課文展講,其它小組作補充發(fā)言的課堂學習模式。
有的小組預習內(nèi)容是:生字注音,在文中圈出生字詞,標自然段,讀課文三遍——這是我們常規(guī)預習內(nèi)容。
有的小組在此基礎(chǔ)上增加了:理解詞語,概括主要內(nèi)容。
而我選擇了梁燦組:
集體任務:
1、生字注音,在文中圈出生字詞,標自然段,讀課文三遍。
2、質(zhì)疑。
分工任務:
草:重點句理解。
根、葉:完成導讀任務。
花:理解重點詞。
(我們班根據(jù)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習態(tài)度將四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學優(yōu)生為“草”,其次為“根”,待優(yōu)生為“葉”,待進步生為“花”。當時為待進步學生取名為“花”,意即希望他們在新學習模式下能“如花綻放”。)
選擇展講小組后,我和梁燦組商量,將展講順序作了安排:
1、讀生字、詞。(方式:點學生讀)
2、讀課文(方式:展講小組讀,淘汰讀[“淘汰讀”是我班本學期試用的一種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的方法:從“草”開始每人讀一句,如果讀錯了則被淘汰進入復活賽,如果在復活賽中仍然無法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則被要求“雙線過關(guān)”即先找組長過關(guān),再找老師過關(guān)。這樣的檢查方法在班上頗受學生歡迎。因為是常態(tài)教學,所以梁燦組在商討“讀課文”的方式時,四名同學不約而同提出了“淘汰讀”。)
3、概括主要內(nèi)容。(這個任務梁燦組未做,我選擇了雨婷組作展講。)
4、理解個別詞的意思。
5、理解重點句。
6、“導讀”問題解答。
7、質(zhì)疑,解疑。
梁燦組接受任務后,利用課間時間做準備,包括安排主持人、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中心發(fā)言人、展寫人。
學生進入第三學段后,閱讀、理解、表達、寫作的能力都應該上升一個臺階,當我的學生在課堂上時而熱烈爭論、時而用求知的眼神望著我時,讓我不止一次感受到了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先進更應該是常態(tài)的教學理念帶來的益處,也讓我認識到我的學生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并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從各小組制訂的預習內(nèi)容看,學生已能在小組學習模式下把握基本的預習內(nèi)容,這就意味著學生的略讀課文學習老師可以放手。但是,學生畢竟是第一次當“老師”,所以老師的“引”是必不可少的。一要根據(jù)各小組的預習情況選擇展講小組。只有小組每個成員認真完成預習內(nèi)容,展講時才能注意聽其他組員的意見。二要引導展講小組安排展講順序。這樣更是為了讓其他小組學習按干什么順序進行展講。三要幫助展講小組觀察課堂,小聲提醒展講小組把握展講節(jié)奏、確定問題解答或補充人,并協(xié)同學生進行評價。在“理解重點詞”環(huán)節(jié),梁燦小組展講的重點詞是“星羅棋布”“絡繹不絕”,很顯然他們抓到了關(guān)鍵詞,此時我小聲提示梁燦組要求學生用詞說話,并說出“絡繹不絕”的近義詞。隨后,清澡小組提出他們還找到了一些詞的解釋。在聽到他們的詞后,我告訴學生:在理解詞語時,同學們已經(jīng)能理解的詞語不需要再作解釋。課堂上,我只是順著學生的思路作些小提示,學生便能解決問題。這樣的“順手牽羊”,更能讓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
二、學生:厚積薄發(fā)——讓“精讀”為“略讀”鋪路
“理解重點句”環(huán)節(jié):
梁燦(草):下面我來說說我對這個句子的理解:請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好好瞧瞧吧,親愛的孩子,’父親和藹地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這句話的表層含義是:到達教堂的路有很多條。結(jié)合下文“‘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fā)現(xiàn)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深層含義是:生活中,成功的方法有很多。
(梁燦的回答話音還未落下,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時,展寫人將“表層”“路”“深層”“成功”這些關(guān)鍵詞寫在了黑板上。)
課堂上學生的掌聲是對梁燦同學答案的肯定與贊賞,但又何嘗不是鼓掌的同學自己的答案?他們鼓掌是因為他們知道梁燦的答案是正確的,全面的。為什么鼓掌?因為《落花生》一課的教學剛剛又復習了理解重點句子含義的方法,從“表層”“深層”兩個方面去理解,大家都因數(shù)梁燦的發(fā)言而再一次體會到這個方法的實用。展寫人在答案完善后適時寫下關(guān)鍵詞,正是我們在精讀課文的課堂上常用的速記辦法。
“導讀”問題解答環(huán)節(jié):
張全績(根):下面由我來解答“導讀”中的問題:說說“我”是怎樣克服遇到的困難的。第一次“我”遇到的困難是……(說了半天,也沒抓住要點。這時,下面的同學急了,紛紛舉起了手。主持人梁燦點了一名學生)
生:我從第九、十兩個自然段知道,“我”遇到的問題是不能在兩個星期內(nèi)完成四十件毛衣。
生:我覺得用“‘我’不能如期交貨”更簡潔。
(聽到這個答案,同學們都點頭表示認同。甚至還有同學忍不住說“是,是,是”。接下來,張全績按照同學們的方法回答了第二個問題。)
張全績:“我”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時裝展開始前,二十位心靈手巧的婦女跑光了。
(這個答案顯然是錯誤的。補充組的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
生:張全績,聯(lián)系十一、十二自然段,我肯定地認為‘二十位心靈手巧的婦女’是上一個故事里的,請大家看到第十二自然段“后來,我計劃舉辦一次大型時裝展,但在離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時候,縫紉姑娘們在另一家時裝店的挑撥下跑光了”,這告訴我們“我”遇到的第二個難題是:在時裝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時候,縫紉姑娘們跑光了。
(這時,張全績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錯誤,不好意思地重新整理了答案。展寫人寫下“不能如期交貨”“縫紉姑娘跑光”。)
補充組的同學在發(fā)現(xiàn)張全績同學的答案錯誤后,不僅給出了答案,更能說明答案是如何得來的,這也是我們精讀課堂上訓練的結(jié)果——不僅要得出答案,并且要說明解決的方法、思路。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甭宰x教學是對學生精讀后的能力運用與檢測。課堂上,不僅是梁燦小組,鼓掌的同學不是都具備了或者被喚醒了將精讀課文的學習方法運用到略讀課文學習的能力嗎?
精讀是略讀的基礎(chǔ),略讀是精讀的補充,精讀和略讀之間充分體現(xiàn)著“基礎(chǔ)”與“運用”的關(guān)系。所以,第三學段略讀課文的教學更應該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降低學習要求,在學生具備一定學習能力、掌握一定學習方法之后,老師樂當“旁觀者”,略讀課文才能真正發(fā)揮其作用,在教學中真正做到葉圣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