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guān)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qū)工作情況、做法、經(jīng)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8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報告篇一
書中的主人公是小老鼠嗅嗅、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它們都在迷宮中尋找著自己的奶酪。嗅嗅和匆匆采取的尋找奶酪的方法很簡單:反復嘗試。它們會記住那些沒有奶酪的走廊,并且飛速奔向新的領(lǐng)域。哼哼和唧唧也會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并且在實踐中不斷吸取教訓。
故事的情節(jié)很簡單,就是四個小家伙竭盡全力尋找奶酪的故事,但是他們對找到奶酪時該怎樣對待奶酪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嗅嗅和匆匆沒有止步不前,而哼哼和唧唧卻陶醉在尋找到奶酪的喜悅里,忘記了尋找新的奶酪。
書中的奶酪我在以前的想法是認為是生存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我現(xiàn)在明白了,它可能不僅指我們每個人的愿望和理想,還有健康,愛情等等各種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都是向著每個人的欲望前進,小的時候我們渴望好吃的零食,少年我們追逐學習,友情。大概上了高中以后,我們有了懵懂的感情。到了大學即將畢業(yè)的我們,有了雄心壯志準備出去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但是一旦我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后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呢?有90%的人會沉溺于一時的欣喜之中,一旦這些東西從自己的手中失去的時候,我們又會抱怨上天的不公平。人真的是這樣,為什么有人會一直成功?為什么有人會成功一時而之后銷聲匿跡。這些都不是上天的眷戀,上天可以眷戀你一刻,但是不可能眷戀你一生。因為上天總是很公平的,每個人的機會都是一樣的。終于我以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23歲的人生觀從這本書找到了我的影子了。哼哼就是我的影子,干事情不愿意沖破思想的束縛,有一點成績就滿足于現(xiàn)狀,總覺得別人沒準還不如我,反正我不是最差的。我從來沒有過創(chuàng)新意識,我害怕我的創(chuàng)新會是別人嘴中的笑柄?;蛟S我認為創(chuàng)新對于我來說是一件太難太難的事情了,安于現(xiàn)狀就好。從小到大,我對很多事情都是在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我抱怨上天沒有給我一個高智商,沒有給我一個漂亮的容貌,沒有讓我在高考的時候為自己揚眉吐氣。我整天都是在懷疑別人有機遇,或是有條件走捷徑,我卻沒有想過,我的捷徑在自己的不經(jīng)意中已經(jīng)失去。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名大學生,是一個有自主能力的成年人,書中提到:"誰先放棄舊奶酪,誰就能夠先得到新的奶酪"!讓我深有感觸。
放棄,是指在面臨矛盾時,敢于面對現(xiàn)實,分析利弊,冷靜思考,然后舍棄不利因素,選擇自己認定的目標,并且堅持下去。
因此,放棄首先應該是一種自信的體現(xiàn)。沒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坦然放棄的,他們總是患得患失,優(yōu)柔寡斷,在自怨自艾中一次次錯失良機,使自己陷入惡性循環(huán)中不能自拔。而充滿自信的人,則堅信失敗為成功之母,哪怕成功并不能立刻到來,他們?nèi)匀桓惺艿疥柟庠诓贿h的前方,只要朝前看,努力不懈,最終會有回報。哼哼從開始猶豫不決到最后毅然邁出尋求新奶酪的一步,就體現(xiàn)了一種不自信到自信的轉(zhuǎn)變。
然后,放棄是來源于心智的指引。當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矛盾壓向我們時,幾乎沒有人不感受到恐慌,那么,是被壓得錯亂復雜,惶惶不可終日,還是一蹶不振,呢擁有智慧的人,就明白是該作出選擇的時候了——哪些該放棄哪些該保留權(quán)衡利弊,用心思考,透徹地比較每種選擇可能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得出自己要堅持的結(jié)論——這個過程完全是靠心智,而絕非一時的頭腦發(fā)熱。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巨大的潛力,當這個潛力通過智慧表現(xiàn)出來時,就請抓住它!哼哼自己的思考以及他和唧唧的對話,其實就是心智的探索。
接下去,放棄還意味著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彌補,不斷完善!月有陰晴圓缺,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總是充滿許多缺憾,當我們作某種選擇的同時,往往失去了另外的東西,比如享樂,金錢,地位,愛情,親情,名望……這也就是我們放棄的東西。但是,放棄并不是目的,放棄只是暫時的,放棄以后,要想方設法把它尋找回來,而且找回來更好的,當然可能也是更加辛苦。就像哼哼,在迷宮里面,經(jīng)過好多辛苦,終于又重新找回了奶酪。
另外這本書,讓我想到了我的一些以前痛苦的事情。我以前跟一個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很僵硬,我把所有的原因全歸到了自己的身上,我那時傻的想要生一場大病,來證明我沒有在背后詆毀她。那時因為這件事情嚴重影響到了我的高考,導致我很痛苦。后來我一直堅持努力學習,努力和別人相處好,向別人證明我根本不是那樣的人?,F(xiàn)在,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有點隱隱作痛。但是看完了這本書,我閉上眼睛靜靜思考了很多。什么事情我都應該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她根本就不是我的奶酪,我又何必這樣痛苦,導致我最后的高考失敗,還把家人和好朋友也弄得替我擔心。不管以前的是因為誤會還是什么樣,我真的應該放下了,我現(xiàn)在要向著自己真正的奶酪前進,不管以后出現(xiàn)什么樣的困難,我都要努力前進,既不要自卑,也不要沉溺于小小的成績。我相信我會找到我的奶酪。
另外,我現(xiàn)在正處于人生的迷茫之中,我們面對越來越大的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多的學生參加研究生考試,我們很無助。生活就是一個大的迷宮,你越是怕它,越會感到迷失,沒有方向。以后如果我上班了,我知道我的這種性格必然會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我不能再把時間耽誤在感嘆失去奶酪的痛苦之中,而是繼續(xù)尋找我的奶酪。
這本書折射了一個現(xiàn)在困擾所有初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的大問題,它像一盞探照燈,照亮了我們迷茫的生活態(tài)度。
勇于放棄,堅持你自己的選擇,并為之努力不懈,重新尋找生命的激情和亮點!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8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報告篇二
《誰動了我的奶酪》號稱全球第一暢銷書,銷量超過2千萬冊(當時的確如此)。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贏得了這么多的讀者,在人類歷史上大概算得上前所未有了。而當這本書正值風靡之時,我不甘人后亦買了一本回來。不過當時我剛踏進社會,心浮氣躁,未能從書中學會在工作、生活中處理變化的好方法。若干年后學校發(fā)了一本精裝版《誰動了我的奶酪》。趁著空暇時間,讓我靜坐燈前心平氣和地把它看完吧!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句話是小老鼠哼哼聲嘶力竭吶喊出來的`,因為它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了奶酪沒有了!它是在問自己,同時也似在問每一個讀者:奶酪去哪了?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則寓言,那么我們不僅是閱讀故事文字的本身,更主要的是領(lǐng)略其間的寓意。就像學習《揠苗助長》時,不單是知道不要拔高禾苗幫助它們成長,而是明白要遵循規(guī)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是一樣的。而《誰動了我的奶酪》的寓意不復雜:社會在變,你也要變?!澳汤摇敝皇且粋€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它代表一份工作、健康、人際關(guān)系、愛情、金錢……你怎么理解都可以,反正是你在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任何東西。
我們只是小人物,不是大領(lǐng)袖,想的也就是最簡單的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誰不好逸惡勞?真正居安思危的人應該不多吧?惰性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沉浮起跌也成為了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事情。正如羅伯特.彭斯說的那樣“再完美的計劃也時常遭遇不測”,何況我們的所欲所為也不一定會是十全十美的,那遭遇滑鐵盧的機會自然也是很大的了。
在這本書中有一細節(jié)讓我看后很有感觸:有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叫勞拉,她問自己的同學有人害怕改變嗎?只有一個人舉了手,其他的人則選擇逃避自己的真正想法。我誠實,我承認我自己極其害怕改變。但怕不是辦法,我們生存的地球都在無時不刻地運動變化著,宇宙萬物也是天天換樣的。《圣經(jīng)》有云:你叫山過來,它不過你就自己走過去吧!讓我們試著調(diào)整自己去適應變化吧!
世上大多數(shù)的道理都是知其易,行則難。也許我們明白變化隨時可能降臨,我們還預見了變化的到來,甚至改變著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盡管這樣仍達不到目的那又如何是好?且看卷首處a.j克朗寧先生的一席話:“生活并不是筆直通暢的走廊,生活是一座迷宮我。我們時常會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尋。但如果我們始終深信不疑,有一扇門就會向我們打開。它或許不是我們曾經(jīng)想到的那一扇門,但我們最終將會發(fā)現(xiàn),它是一扇有益之門?!睂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重頭再來好了!我們與其害怕失去,不如通過努力改變現(xiàn)狀以期待獲得,須知“天道酬勤”啊!
當然了,在《誰動了我的奶酪》里所講的道理人們早就知道了。不知多少年前的達爾文就在其著作《進化論》中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精彩絕倫的字道盡了赤裸裸的事實:你不改自己去適應環(huán)境就將被無情地淘汰出局!而人類幾千年歷史血跡斑斑,其根源不就在于“奶酪”嗎?
既然是人盡皆知的真理,為何時至今日又被擺上桌面成為了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呢?其實說穿了,原因就是——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有意識無意識地受到了“變化”的困擾。正如有了可怕的“沙士”后人們就去研究“沙士”疫苗一般,《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不是“因”,而是“果”。它帶給了我們解決問題、處理變化的絕妙方法,它讓每一個閱讀者從中獲得前進的力量,所以它當之無愧成為億萬人的“心靈雞湯”。
不過據(jù)我所知有些企業(yè)把書中的道理做出歪曲的理解,并利用這塊“奶酪”代替了辭退預告:第一天給員工發(fā)《誰動了我的奶酪》,第二天就接著發(fā)辭退通知。感覺如同先告訴那人活著很好然后毒酒賜死。好險我的“老板”——校長大人發(fā)這本書只是讓我寫讀后感,謝天謝地!
一滴水在陽光下能映出七種色彩,人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人智慧有限也只有這些領(lǐng)悟,姑且讓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吧!
記得很小的時候聽過一首歌,講的是竹子開花了,熊貓咪咪躺在媽媽的懷里問: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當我們看完《誰動了我的奶酪》后,親愛的朋友,你找到屬于自己的“奶酪”了嗎?
而我的“奶酪”就在我的手里!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8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報告篇三
經(jīng)典之所以是經(jīng)典,定有它的理由,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解決了我目前的困惑!我就是害怕改變,才故步自封,不肯去迎接新的變化,真是糟糕透頂了!
我猜我們之所以抵制變化是因為我們害怕變化?!?/p>
不要害怕變化,因為變化才是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內(nèi)容!
他們也會迷路,也會跑錯方向,甚至還經(jīng)常撞到墻上,但是他們會迷途知返。
在尋找奶酪的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坎坷,記住,不要害怕,繼續(xù)前進。
主要是在學會嘲笑自己和自己所做的傻事之后。他意識到,改變自己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嘲笑自己的愚蠢,這樣才能對自己的過去釋然,從而迅速朝著新方向前進。
我其實沒有任何能力,但是不知道誰給我的勇氣,我只是很狂妄自大,有時候會因為自己做的事感覺自己的蠢笨,后悔很久,其實馬上最浪費時間的,嘲笑自己調(diào)侃自己,那么才能拋棄過去的自己,去迎接新的自己,我雖然做不但像嗅嗅和匆匆那樣,可是我一定不要像哼哼那樣,待在原地止步不前,要像唧唧學習,去慢慢改變自己!
“也就是說,你應該做的是領(lǐng)導變革,而非應對目前的局面?!?/p>
但是在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學會如何適應,從而欣賞更好的事物總歸是有好處的。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8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報告篇四
對《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是久聞其名但是一直沒有機會會賞閱近日在黨員之家值班時偶然發(fā)現(xiàn)書櫥中有收藏便一口氣看完了。書中提到:"誰先放棄舊奶酪誰就能夠先得到新的奶酪"!讓我深有感觸。
放棄是指在面臨矛盾時敢于面對現(xiàn)實分析利弊冷靜思考然后舍棄不利因素選擇自己認定的目標并且堅持下去。
因此放棄首先應該是一種自信的體現(xiàn)。沒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坦然放棄的他們總是患得患失優(yōu)柔寡斷在自怨自艾中一次次錯失良機使自己陷入惡性循環(huán)中不能自拔。而充滿自信的人則堅信失敗為成功之母哪怕成功并不能立刻到來他們?nèi)匀桓惺艿疥柟庠诓贿h的前方只要朝前看努力不懈最終會有回報。哼哼從開始猶豫不決到最后毅然邁出尋求新奶酪的一步就體現(xiàn)了一種不自信到自信的轉(zhuǎn)變。
然后放棄是來源于心智的指引。當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矛盾壓向我們時幾乎沒有人不感受到恐慌那么是被壓得錯亂復雜惶惶不可終日還是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呢?擁有智慧的人就明白是該作出選擇的時候了——哪些該放棄?哪些該保留?權(quán)衡利弊用心思考透徹地比較每種選擇可能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得出自己要堅持的結(jié)論——這個過程完全是靠心智而絕非一時的頭腦發(fā)熱。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巨大的潛力當這個潛力通過智慧表現(xiàn)出來時就請抓住它!哼哼自己的思考以及他和唧唧的對話其實就是心智的探索。
接下去放棄還意味著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彌補不斷完善!月有陰晴圓缺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總是充滿許多缺憾當我們作出某種選擇的同時往往失去了另外的東西比如享樂金錢地位愛情親情名望……這也就是我們放棄的東西。但是放棄并不是目的放棄只是暫時的放棄以后要想方設法把它尋找回來而且找回來更好的當然可能也是更加辛苦。就象哼哼在迷宮里面經(jīng)過好多辛苦終于又重新找回了奶酪。
勇于放棄堅持你自己的選擇并為之努力不懈重新尋找生命的激情和亮點!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8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報告篇五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一個人開始固執(zhí)時,他就關(guān)閉了學習的開關(guān),沒有了自我反省。
倘若一個人總局限在自己狹小的認知里,便會產(chǎn)生一種“賭博”的心態(tài)。外表堅持己見,內(nèi)心倉皇如牛。或許,明知有錯,或許永遠不知道自己有錯。
這種固執(zhí)帶來的弊端常見于家人之間,所以常常會出現(xiàn)家長無論何時都不聽勸,甚至希望自己的思想時刻被孩子接受。當然,家長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孩子。但是,常常會被孩子反駁: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這樣的固執(zhí),既委屈了家長自己,又感化不了孩子,更有甚者,成為引爆破壞家庭和諧的炸彈。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固執(zhí)都是不好的。
《禮記 ·中庸》中就有記載:“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擇善固執(zhí),便由此而來。
擇善要求:
擇善必須考慮的三項因素:1、內(nèi)心感受2、對方期望 3、社會規(guī)范。
既然“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guān)系之實現(xiàn),那么自然要注意行動者自己,行動相關(guān)的對方以及社會大眾所接受的規(guī)范,若內(nèi)心感受,對方期望,社會規(guī)范三者互相沖突,則以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感為最終憑借,亦即“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當然,擇善之后還要固執(zhí)。固執(zhí)就是堅持原則絕不妥協(xié)。
擇善是針對具體表現(xiàn)而言,固執(zhí)是針對內(nèi)心感受而言,兩者相輔相成,并不矛盾。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8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報告篇六
在這大千世界中,人、物、事都在不斷變化,社會也在不斷地前進。如果一個人不能及時適應這種變化,那么就會被淘汰。要知道地球始終是在不斷地轉(zhuǎn)動的!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名叫《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書,使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書中的奶酪指的就是生命中所想要得到的東西,像是一份好的工作,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友好的人際關(guān)系……但當這些東西沒有了,被人破壞了,變化了時,也許有人會嘶叫道:“誰動了我的奶酪!”但這本書告訴了我你要跟著奶酪的變化而變化!
語文期末考試那一天,我早早做完了基礎(chǔ)和閱讀部分,拿到作文紙開始寫作文。
寫了一會兒我想:這次寫多少字呢?原來老師說考試時寫兩頁多就夠了,這次就寫兩頁多吧!時間慢慢過去了,越來越多的同學舉起了手,向老師要紙。我心里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一會兒想:老師原來說過,作文只寫兩頁多就夠了,但是一會兒又想,有那么多的同學都寫了三頁多,我是不是應該再寫一點呢?“丁零零”打鈴了,我馬上轉(zhuǎn)過身子問其他同學作文寫多少,結(jié)果十個有九個都寫了三頁多,而我卻只寫了兩頁多。
第二天,老師對我們說:“人不能只拿著兩頁多的作文闖天下!人是不斷變化的?!惫贿@一次的作文分數(shù)簡直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于是寒假里的每一篇作文我都堅持寫好。新學期里老師表揚了我的作文有進步,這時我知道我的每一分努力都得到了回報。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告訴我一個人不能總坐在井底,不能只看到頭上的一點點天空!知識像海洋一樣無邊無際,一個人如果想要在這漫無邊際的知識海洋中暢游,就必須看得更遠、更高!要給自己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最好!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學習中,我覺得“奶酪”更像我們要尋找的目標。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還要善于用多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找到值得細細品味的新“奶酪”。
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和危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nèi)心的沖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先是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然后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不能正確應對并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
如果你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總耽于“失去”的痛苦、“決定”的兩難、“失望”的無奈……那么生活本身就會成為一種障礙。生活的迷宮很大,你會滯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紀漸長,就“懶得變動”,或者是“沒有勇氣和激情”再去變動和追尋。
這是一個可愛的故事,輕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當一位被變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骯臟的鏡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時,《誰動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條白毛巾從容不迫地擦去鏡子上的污跡,讓困惑者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
當代的一位詩人說,“今天,全世界都需要安慰”。作者正是迎合了世界性的巨大心理需求,用一個小小的寓言打開了人們的心扉,給人帶來一種內(nèi)在的勇氣,去直面“軟心理問題”(即醫(yī)學病態(tài)心理之外的個人心理問題,又叫“正常人的心理問題”)這種每個人都肯定存在的心理障礙。
世事變化本無常,《誰動了我的奶酪》告訴我們一個最簡單的應對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掛在脖子上,時刻準備穿上它,在千變?nèi)f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尋。
我曾害怕學習,希望學習中沒有疑難問題,不需要動腦筋思考,所以學習顯得比較機械。通過讀這本書,我懂得在以后的學習中,要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將學習成績提高上去。
“奶酪”是人生存的資本,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奶酪”將無法生存。如果自己舍不得放棄舊的“奶酪”,也不去追求新的“奶酪”,生活就會失去意義,人生也會失去奮斗的目標。
我們應該做到隨著“奶酪”的移動而改變生活態(tài)度和方法,并且能從中得到新的快樂!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筆記8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書報告篇七
《誰動了我的奶酪?》,生動的闡述了“變是唯一的不變”這一生活真諦,作者斯賓塞·約翰遜博士是美國知名的思想先鋒和暢銷書作家,此外,他還是一位醫(yī)生、心理問題專家,也是將深刻問題簡單化的高手。在他清晰洞徹當代大眾心理后,便在該書中制造了一面社會普遍需要的鏡子——怎樣處理和面對信息時代的變化和危機。
《誰動了我的奶酪》故事雖短,其中所含的哲理卻非常深刻。故事中的嗅嗅、匆匆與唧唧、哼哼分別代表了我們簡單的一面與復雜的一面,他們在迷宮中尋找奶酪的方法與面對奶酪消失時作出的不同反應映射了我們面對變化時的不同反應。
人類復雜的頭腦可以幫助人們解決許多困難的問題,促進人類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但人類復雜的頭腦所帶來的復雜感情也會戰(zhàn)勝他們的理性思維,使他們看問題的眼光變得黯淡起來。
嗅嗅和匆匆是兩個頭腦簡單的兩個小老鼠。在尋找奶酪的過程中,他們總是運用簡單低效的反復嘗試的方法尋找奶酪,他們會經(jīng)常迷路,離開正道走錯了方向,有時甚至還會撞到墻上,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奶酪。
一段時間里,哼哼和唧唧都在為是誰拿走了奶酪而分析著,等待著奶酪的出現(xiàn)。由于饑餓和焦慮,兩個小矮人已經(jīng)變得有些虛弱。唧唧開始明白,再繼續(xù)等待下去,情況只會變得更加糟糕,他猶豫著自己是否應該進入迷宮尋找其它的奶酪。但恐懼感使他放棄了這種做法。終于有一天,唧唧開始嘲笑自己愚笨,正是恐懼使他如此裹足不前、坐以待斃的。當哼哼再次對他說外面可能也找不到奶酪時,他又感到了那種使他停滯不前的恐懼感。但是馬上,他又想到如果找到了新的奶酪呢?那種享受新奶酪的喜悅再度使他鼓起了勇氣。他盡力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在腦海中為自己描繪了一幅他最信賴的、最具現(xiàn)實感的圖畫——他在尋找和品嘗新的奶酪。這種“真實”的圖面,使他充滿信心,他可以在迷宮里找到奶酪,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隨之而來。唧唧明白走進迷宮,他會迷路,會遇到各種困難,但他還是充滿信心,鼓起勇氣走進迷宮,他明白,有些事情改變了就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樣子,生活一直在改變,我們也應該隨之改變,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
在尋找奶酪的途中,他不斷地找到一些奶酪,但都吃不了多久,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開始懷疑,找到奶酪是否能成為現(xiàn)實,但當感到泄氣時,他腦海里那“真實”的畫面就會浮現(xiàn)出來支撐他繼續(xù)走下去。當唧唧站在一條黑暗深邃的通道時,又一陣形恐懼感襲來,他開始想像各種可能降臨到他身上的可怕的事情,他越想越害怕。忽然,他又覺得好笑,他意識到畏懼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當他想通這點,他不再畏懼,他笑著跑向這條通道,同時他在墻上寫道:“當你超越了恐懼時,你就會輕松自在?!?/p>
盡早注意細小的變化有助于我們適應即將來臨的更大的變化,陳舊的信念不會幫助我們改變。
唧唧與哼哼找到奶酪c站后,每天都沉于奶酪的幸福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在奶酪每天逐漸減少的細微變化,當奶酪消失后,他們變得驚慌失惜,無法適應。而嗅嗅和匆匆卻每天注意著奶酪的變化,他們并不驚訝奶酪的消失,當他們發(fā)現(xiàn)奶酪消失后,他們立即作出反應,前往迷宮更深處尋找其它的奶酪。唧唧在等待一段時間后,明白自己再繼續(xù)等下去,只會使情況變得更差,于是他選擇了前往迷宮尋找奶酪。當他再次回來勸說哼哼時,哼哼仍然固執(zhí)地認為外面不可能找到奶酪,他認為c站的奶酪還會回來,以前的幸福日子還會重來。哼哼仍然在拒絕變化,他固守著他陳舊的信念,他不肯接受改變。然而改變已經(jīng)發(fā)生,奶酪已經(jīng)消失,以前的一切都不會再回來,而哼哼也不可能等到他的奶酪。
變化總是在發(fā)生,我們應盡早預見變化,當變化發(fā)生時,我們要有充足的勇氣和信心去面改變化,盡快適應變化,我們應隨著事情的變化而變化并享受變化。
哼哼和唧唧是兩個小矮人,擁有復雜的頭腦,他們則是靠著腦袋行事,他們運用思考的能力,從過去的經(jīng)驗中學習,靠復雜的腦袋,搞出一套復雜的尋找奶酪的方法,盡管他們的方法比小老鼠的方法高效,但他們也會經(jīng)常迷路與走錯方向,但他們也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奶酪。終于有一天,在某個走廊的盡頭,在奶酪c站,他們找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奶酪。在尋找奶酪時,復雜的頭腦使兩個小矮人更少地迷路與走錯方向。然而,在奶酪消失時,他們復雜的頭腦并沒有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問題。相反,復雜頭腦所帶來的復雜情感阻礙他們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當嗅嗅和匆匆發(fā)現(xiàn)奶酪消失后,他們并沒有過多的驚訝,而是把一直掛在肩上的鞋穿上,前往更深的迷宮繼續(xù)尋找奶酪,而當唧唧和哼哼發(fā)現(xiàn)奶酪消失時,感到非常地驚訝,他們不能相信眼前的事實甚至以為這一切都是虛假的。他們不去尋找新的奶酪,反而在那里不斷分析著是誰拿走了奶酪。他們終日在c站等待,復雜的腦袋阻礙他們改變,他們習慣了奶酪c站,奶酪?guī)Ыo他們的不僅僅是填飽肚子,它意味著他們悠閑的生活,意味著他們的榮譽,他們不能接受這一切都將消失,他們無法適應這種改變。
有時候,有所畏懼是有好處的,當你害怕不做某些事情會使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時,恐懼心反而會激起你去采取行動。但是因為過害怕而不敢采取任何行動時,恐懼心就會變成前進路上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