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的日記50字 讀書的日記300字篇一
書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熟悉,書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就是我們的中心,我們每天對著它圍轉;書對于那種熱愛讀:書的人來說就是一種相依為命的陪伴,是一個很好的伴侶;然而,書對于那種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甚至不認識字的`農民來說,雖然不去看書,但至少也聽說過書是什么吧。
我既熱愛書籍也討厭讀書。是不是很矛盾呀?其實一點也不矛盾,你們只要慢慢聽我說,就會知道這個原因了。
我喜歡讀書后讓我懂得道理,讓我學會的知識,讓我在以后寫作文的時候,不再為找不到好詞好句而心急如焚。討厭呢,則是因為我有自己不喜歡讀的書,越難讀懂得文章,我越不想讀,所以也就沒耐心繼續(xù)讀下去了。我喜歡優(yōu)美的句子,它們像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旋律,飄浮在我眼前;它們像夏日傾盆大雨過后的彩虹,無比漂亮;它們又像春天里的牛毛細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我喜歡散文。雖然有時讀不懂,但我依然喜歡它。它有時像鄉(xiāng)下的農民一般淳厚樸實,有時像有教養(yǎng)的淑女一般優(yōu)雅迷人,有時又像城里的貴婦一般雍容華貴。
我喜歡勵志小說。它們每一篇文章都會讓人們的心情洶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人們從心里感動,從心里佩服??梢宰尳洑v過失敗后的人們重新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讓我們又重新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向前奔跑。
其實,書就像我們吃飯一樣只有細嚼慢咽才能把知織的精華吃到自己的大腦里,切記不得囫圇吞棗。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請同學們好好讀書,讓我們從書中收獲知識吧。
讀書的日記50字 讀書的日記300字篇二
班級閱讀日記:(我和學生歷時一個月,共讀《親愛的漢修先生》,我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過程,現(xiàn)在把這7篇日記集中在一起,投稿到第九屆班級書香活動。)
我們讀《親愛的漢修先生》
要讀《親愛的漢修先生》啦(9月16日)
榮獲1984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的《親愛的漢修先生》深受我的喜愛,剛剛送走的一屆學生是在五年級上期的時候,開始讀,然后被我逼著寫讀書筆記,再然后他們就慢慢學會寫讀書筆記了(當然是大部分同學,難免個性差異)。鑒于它的魅力和實效,我決定,新接手的四一班也要從它開始。
班內85人,圖書館內卻只有42本(我去數(shù)了幾遍),不能人手一本,怎么共讀?那就發(fā)動家長買。上周末作業(yè)中的一項是買或借《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而且我以校信通的方式告訴了家長。他們能否買到呢,不用擔心,我提前詢問了金榜書店的老板,答曰有!
周一上午一統(tǒng)計,27人書在手,這還差的遠,晉含還特意告訴我,媽媽不同意她買,不過她準備用自己的存錢買,我很感動,但我知道有家長不理解,或許認為我是在推銷資料呢(其實我得到的好處就是書店老板見我時分外熱情),我也無法解釋,算了,不告我狀就好。
周二上午再統(tǒng)計:呵呵,已經有64人有了“漢修”,我心里在感謝家長,這可比我預想的要好,再把圖書館里的“漢修”請來,不就大功告成了嗎?
懷著喜悅的心情,我就給家長發(fā)了一條信息:
您好!班里已經有64位同學買了《親愛的漢修先生》,讓孩子們買或借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獲得過紐伯瑞文學金獎,書中的內容以書信、日記的形式出現(xiàn),故事情節(jié)不強,如果由我來讀的話,效果不是太好。像《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因為它很有趣,我就自己買來在課堂上讀給孩子們聽。我一定要全班共讀“漢修”這本書,因此才建議您為孩子準備一本,謝謝您的支持,如果給您帶來不便,也請諒解。
下午一進班,晉含就跑來,高興地說:“老師,哪可以買到?媽媽讓我買了!”哦?短信很有效嘛,不過她可以不買了,又有10個孩子帶著書來。我只從圖書館拿來11本“漢修”,放學的時候全班就人人都有“漢修”了。
于是,我揚起聲音:“同學們,今天夜晚的作業(yè)就是自由讀你手中的《親愛的漢修先生》,能讀多少就讀多少,而且不用做摘抄,明天的語文課,老師隨便提問,答得好有獎!”
“耶——”孩子們在歡呼,我更高興,哈哈,我們要讀《親愛的漢修先生》啦!
初會《親愛的漢修先生》(9月17日)
今兒上午第二節(jié)課才是語文課,不過一大早我就到辦公室,再次捧起《親愛的漢修先生》(陪著學生讀過n遍),邊讀邊出些問題,難度大點的寫在紙條上,現(xiàn)場抽答,答對有獎——初會漢修先生,我一定要孩子們興味盎然。
幾度鈴響之后,我站在了講臺上,“同學們,”我掃視一圈,發(fā)現(xiàn)大家都坐得筆直,很高興地說道,“我要先做個統(tǒng)計,把《親愛的漢修先生》已經讀完一遍的同學請舉手?!?/p>
一個,兩個??嗬,不少,整整20個同學。“我知道有的同學即使沒有讀完一本書,也至少讀了三五十頁,現(xiàn)在我簡單問幾個小問題,檢測一下大家讀書的效果?!眹W,小手已經舉起不少,我還沒有發(fā)問呢,看來很有信心哦。
“先說說書中有哪些人物吧?”
“鮑雷伊”,“媽媽、爸爸”,“法蘭德林”??
可能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來不及在一片如林的小手中找到一個,心急的孩子已經喊出了答案,哈哈,同學們表現(xiàn)不錯嘛。
既然簡單的不在話下,那就大膽挑戰(zhàn)難題吧,“誰愿意第一個上來抽紙條答題?”“我---我”,不少同學在喊,看著第一排的錦棟,恨不能直接把手伸過來的架勢,我把機會給了他,他在盒子里抓出一個紙條:“通過鮑雷伊的信,你知道漢修先生寫了哪幾本書?”
“有《狗兒的'快樂秘訣》?!彼摽诙?。
“漢修先生可不止一部作品,只有全部說出才會有獎?!?/p>
“還有,還有??”錦棟語塞了,秉璟著急的喊著:“還有那個什么鹿什么面包?”
呵呵,“是《麋鹿吐司面包》,不認識字也不去查,同樣不能獎勵。還有嗎?”
“有,《乞丐熊》。”智博不假思索地好喊出。
哦?出乎我的意料,《乞丐熊》在書中的第44頁方才出現(xiàn),可見他不僅讀完全書,而且讀得很認真,“漢修先生的第三本書就是《乞丐熊》,同學們,為認真讀書的孩子鼓掌!”
一片掌聲中,智博興奮的坐下,錦棟稍帶遺憾的回位,其他同學更積極,迫不及待的等著抽下一個紙條,課堂氣氛超級熱烈,抽答繼續(xù)進行:
鮑雷伊的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分別做什么工作?(三四個同學補充著,算完全答出。)
鮑雷伊獲榮譽入圍獎的是哪篇文章?因為這篇作文,他見到了哪位作家?——第二問無人能答,也難怪,一則答案在89頁才出現(xiàn),二則外國人的名字很難記得,意料之中。
鮑雷伊從幾年級開始給漢修先生寫信?寫到幾年級?整本書都是雷伊寫給漢修的信嗎?——三個同學互相補充,完全答出。
艾島旦是誰?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居然沒有同學答對第一個問題,其實在第8頁就出現(xiàn)了,可見讀書都不是太細致。
“土匪”是怎么來到雷伊家的?為什么取這個名字?——弋涵一個人答出,不錯。
紙條抽完了,大家還意猶未盡,哈哈,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同學們,還想答題嗎?”
“想。”異口同聲。
“我告訴你們機會多的是,鄭重其事地細讀《親愛的漢修先生》,今天才剛剛開始,中午的作業(yè)就是細讀本書的1-15頁,仿照書中的書信格式,給書中的主人公鮑雷伊寫一封信,告訴他你讀了他寫給漢修先生的信后,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話想給他說,都可以寫下來。”
“寫信?”很多同學愕然,不怕,鮑雷伊有那么多的信,我不信這幫孩子連格式也學不會。
我拭目以待。
讀書的日記50字 讀書的日記300字篇三
書的感覺真好!剛買的如新朋,輕捧手中,摩挲平滑的封皮、吮吸清香的油墨、揣測她的內涵;舊書似故人,隨意攤開略顯疲沓泛黃的`紙張,燈下共享清茶,即便午夜仍不忍割舍!短文是橄欖,隨意咀嚼;巨制是碧海,先取一瓢飲!
好讀書之人幾乎無時不讀、無地不讀,甚至無書不讀,所謂“坐讀經史、臥讀小說、如廁也可閱雜?!?!他們容易讀得怡然自得,常常會忘食、忘事、忘己,也多容易物我兩忘,讀著讀著就會意會神合:或“漫卷詩書喜欲狂”或“下筆如有神”,有時甚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讀書高人則講究書不強讀,否則只能是損了讀書的心境。不想讀時就推開窗,或看冷月如水或閱殘陽似血或觀樹影搖曳……或從如煙往事里感慨滄?;驈拈e云野鶴處參禪悟道或從無聲處汲取營養(yǎng)……
其實,只要讀者以“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境界,用心去體悟身邊的事物,去讀出那本無形、無字之書的精彩,一定會與讀有字之書有同樣的收獲!先賢也語“善讀書者,山水亦書、花鳥亦書也。”佛家度人:“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讀書人若能將有字書和無字書結合起來閱讀,那則是大大的享受了。
一則內容豐富,氣勢恢宏被評者謂為連環(huán)對中的千古絕唱的“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云,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司馬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當屬讀書人的極樂夢幻吧?
久了,讀書漸漸會成為習慣成為需要成為渴求,人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宋代黃山谷說過“三日不讀書,自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面目雖然不一定可憎,言語無味倒很有可能,這不還遇到了洋知音:莎士比亞也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呀?朱永新教授也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閱讀史”,回頭再一想那些嚴重營養(yǎng)不良者的黃面瘦體,倒確實有些面目可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