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團圓讀書心得500字 團圓讀書心得篇一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很喜歡這句話,一開始讀就喜歡這句話,仿佛可以想象出一個落寞的女子,姿態(tài)高傲的坐在窗前,聽著窗外的雨聲,盼望著自己心愛的人,然而,雨停了他卻仍舊未來,女子淺笑,可憂傷卻仍停留在臉上,也許天應(yīng)該繼續(xù)下雨,這樣就可以假裝他是因為雨而不能來。多么憂郁的女子,青春的年華,大好的時光,高傲的姿態(tài),敏捷的才思,倘若不是遇到他,又怎會落得如此地步。
繼續(xù)翻看這書頁,說是翻看,一點也不為過,從高中開始喜歡張愛玲,讀她的小說,從曹七巧到顧曼璐,白流蘇到小艾,如果要說真話,這些女人都不讓我喜歡,直到遇見盛九麗。怎么說,其實盛九麗也并非我心目中的女子,然而卻是張愛玲的寫照,于是,又有些許憐惜些許同情,些許贊賞,些許敬慕。
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沒有愛情這樣?xùn)|西,不過是習(xí)慣一個男人。
這也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雖然是十幾歲情竇初開的少女所說,卻又道出愛玲多少的心酸。盛九麗愛邵之雍嗎,張愛玲愛胡蘭成
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倘若不愛又怎會和他在一起,倘若不愛又怎會去他的老家尋他,倘若不愛又怎會在傷心到無法承受的時候?qū)懶沤o他告訴他她不再喜歡他。然而真的不喜歡了嗎?
我總想,假若九麗不是生在那樣一個封建沒落家庭,假若九麗沒有接受過西式教育,假若九麗出身貧寒,假若九麗不是那樣特立獨行,假若故事的開始改變一下,那么,即便后來遇到邵之雍,故事的發(fā)展也許會另有不同。然而,一切的假若都只是假若,假若不可能成立,故事也就不會變更:九麗就是一位封建沒落家庭的富家小姐,九麗就是有一位受過教育中西合璧的母親,九麗就是在香港維多利亞大學(xué)讀過書,九麗就是一位感情細膩的才女,九麗就是遇到了邵之雍,就是愛上了邵之雍于是,悲劇緊隨而至。愛上這樣一個政治文人,這樣一個情場浪子,怎會不受傷。張愛玲曾說過:女人一旦愛上一個男人,如賜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種最美的姿勢一飲而盡,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
《小團圓》就小說內(nèi)容也是以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刻畫出張愛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歷史中過往來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現(xiàn)實人物,于此處實現(xiàn)了歷史的團圓。那余韻不盡的情感鋪陳已臻爐火純青之境,我細細讀來,時時有被針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掙扎和顛倒迷亂,正映現(xiàn)了我作為女性心底深處諸般復(fù)雜的情結(jié):我一直覺得人活在世上,總要相信一點什么東西,才能活得下去,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而張愛玲的悲劇在于,這一生,沒有什么東西值得她相信。
就小說的文字和語言風(fēng)格特色而言,深受中國畫尤其是國畫畫風(fēng)的影響,處處體現(xiàn)出含蓄、留白的美和意境的神髓。精致的文字、出人意料的比喻充分展現(xiàn)了我所喜愛的張愛玲極高的文學(xué)天份。在作品中,女主人公盛九莉不僅語言文字含蓄,說話從來是說半句,留半句。而且為人處事也含蓄至極,含蓄已成為她的審美。比如小說的第一部分中“九莉給她母親訓(xùn)練得一點好奇心都沒有,她的好奇心純是對外的,越是親信越是四周多留空白,像國畫一樣,讓他們有充分的空間可以透氣,又像珠寶上襯墊的棉花。”寫到最為隱晦的性更是如此:男主角邵之雍走后,“她夢見手擱在一棵棕櫚樹上,突出一環(huán)一環(huán)的淡灰色樹干非常長。這夢一望便知是弗洛伊德式的與性有關(guān)的夢的解析?!保ǜヂ逡恋抡J為女性在夢中夢到高聳的山峰或者樹木以及突出于地表的事務(wù)都是性心理的活動暗示)“自從他承認“愛兩個人”,她就再沒問候過康小姐。十分違心的事她也不做。他自動答應(yīng)了放棄小康,她也從來不去提醒他,就像他上次離婚的事一樣,要看他的了?!睆垚哿釋κ挛锏母杏X的把握還是那么敏銳、獨特,比喻非常別致、貼切。
母親牽她過街時,她感覺她的手指像“橫七豎八一把細竹管子”。跟母親聊起往事,“從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們凍結(jié)在里面。九莉可以覺得那灰白色大石頭的筋脈,聞得見它粉筆灰的氣息?!薄耙灿腥思s比比一塊走(去重慶),說愿意也帶九莉去。比比告訴她,她覺得有點侮辱性,分明將她當火腿上的一根草繩。”這樣精彩的文字運用,小說中比比皆是,無論是小說的低潮疊韻期還是高潮矛盾突兀期,這些文字堆砌的屬于張愛玲的個人的城堡永遠是那么的固若金湯,在那里只有她自己。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當我拿到那本書時,看到書名《小團圓》,我便想團圓還分大小嗎?直到我讀完小說才明白:“小團圓”的下一句是“大離別”,可女人正是有這短暫的小團圓才會有勇氣有膽識面對幾十年的“大離別”甚至是永別。而《小團圓》的感人之處還在于:這些年來的風(fēng)霜是張愛玲與胡蘭成生死幽戀的小團圓,是盛九莉和邵之雍之間愛恨糾葛的小團圓,更是我們與張愛玲遺作心與心溝通的《小團圓》。
團圓讀書心得500字 團圓讀書心得篇二
《團圓》是巴金上個世紀創(chuàng)作的一部中篇小說,60年代初發(fā)表在《上海文學(xué)》上,后來長影把這部小說搬上了銀幕,改名為《英雄兒女》。影片公映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向我開炮!影片中的英雄王成那句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深深銘刻在我們心中。
巴金一直主張作家要下去,創(chuàng)作要上去?!秷F圓》就是巴老實踐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原則。因為他作為志愿軍慰問團的成員,在朝鮮戰(zhàn)場呆過很長時間,冒著極大的危險,終日在戰(zhàn)壕里與志愿軍指戰(zhàn)員同甘共苦,可以這樣說,英雄兒女是作家用生命寫出來的。
面對影片的成功,巴金說,小說寫得并不好,是編劇編得好,導(dǎo)演導(dǎo)得好,演員演得好。謙虛的話語更映襯出這位文學(xué)大師的人格魅力。
好人走好,這是人們對巴老的深切懷念。巴老除了為世人留下了皇皇巨著,更留下了人們對這位人民作家的尊敬,而這種尊敬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談到改編,現(xiàn)在的影視作品的劇本,許多都來自于小說。進入市場經(jīng)濟后,改編也出現(xiàn)了版權(quán)一說,因為二度創(chuàng)作,有了小說一度創(chuàng)作打下的扎實基礎(chǔ),成活率也相當高。按理說,出賣了版權(quán)后,改編的成功與否應(yīng)該是改編者的事情了,與原創(chuàng)者沒有什么關(guān)系,文責(zé)自負,板子也打不到原著身上。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為了改編一事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吵上法庭的例子卻時有所聞。
巴金的《團圓》搬上銀幕后改名為《英雄兒女》。巴金不但沒有任何責(zé)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贊賞;現(xiàn)在的一些作家,名氣不是很大,脾氣卻不小。有一位作家,寫了許多反腐敗的小說,為了一個片名的改動與合作者發(fā)生了爭執(zhí),因為改編者堅持自己的意見,兩家不歡而散。現(xiàn)在,這位作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改編自己的作品了。
有一種說法,叫小說搭乘影視的快車,意思是說畫面語言擴大了文字語言的影響。這倒是一句大實話。其實,沒有哪一個改編者會去做減法的,只會發(fā)揮影視創(chuàng)作改編的加法效應(yīng)。
從對待改編的這一態(tài)度上,我們的作家倒是需要向巴金學(xué)習(xí)的。對巴金這樣一位大師來說,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往往是這些小事才構(gòu)成了大師的偉大人格。追思巴金,學(xué)習(xí)大師,首先應(yīng)該從為人做起。
團圓讀書心得500字 團圓讀書心得篇三
雖說相隔幾十年之久,但是在張愛玲的新近小說《小團圓》之中,卻猶能嗅到濃濃的酸意。只是,張愛玲太自尊了,她不屑潑醋,只有放在心上輾轉(zhuǎn),輾轉(zhuǎn)。
書的開端,張愛玲就寫出這樣的話: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這樣的獨自排解,只是因為你不在,而愛還在。
張愛玲與三毛一樣,是善于將生活藝術(shù)化的女子,卻又懷著浪漫的悲劇情感。既極度地?zé)釔凵睿謽O度地厭薄人生。世俗,卻又精致。是聰明女子,也是悲哀女子。她從來不想起邵之雍,不過有時候無緣無故的那痛苦又來了……這時候也都不想起邵之雍,只認識那感覺,五中如沸,渾身火燒火辣燙傷了一樣,潮水一樣的淹上來,總要淹個兩三次才退……
邵之雍在九莉的事業(yè)如日中天時出現(xiàn),傾倒于九莉的萬丈光芒之下。九莉從小沒有得到過父母家人的愛,也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在香港讀書的時候朋友就很少。她的出眾才華,孤芳自賞和敏感個性,令她與眾人永遠保持距離,生活在自己內(nèi)心的豐富世界里。而之雍,這樣一個大才子,欣賞她仰慕她能夠讀懂她,邵之雍出現(xiàn),讓人隱約感到九莉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即將閃亮登場。對于九莉而言,可謂是久旱逢甘雨,她就這樣熱烈的開始和之雍相戀,而這正是她的初戀。
《小團圓》,說是愛玲的自傳,她那時而辛辣時而事故的感悟在其中并不多見,說是個小說,>故事性又不及她以往的作品,或許愛玲沒想寫什么,只是想告訴胡蘭成關(guān)于你的夢只做過一次,考試的夢倒是常做。不是不愛你了,只是在你離開后,我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了。
在讀《小團圓》時,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把九莉當成張愛玲,把邵之雍當成胡蘭成,還有二嬸和三姑,和張的母親與姑姑又那么的相似,更別說那數(shù)不清的大家族宗親。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我可以等你,多久都可以,但是卻不能找你,若是等你,至少只是你不來,若去找你,那就真的兩散。等,永遠是這世間最聰明的女人做出的最笨拙的決定,因為珍愛,所以笨拙。喜歡張愛玲寫給胡蘭成的那首小詩:
他的過去里沒有我
寂寂的流年
深深的庭院
空房里曬著太陽
已經(jīng)是古代的太陽了
我要一直跑進去
大喊:我在這兒!我在這兒呀!
你不必擔(dān)心讀完之后會對張愛玲失望,相信一切事情都是有其因果效應(yīng)的。放心去讀,《小團圓》只會讓你更愛她,連同她的敏感,連同她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