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人教版篇一
在數大樹的時候,孩子們說出了不同的數法:一個一個、兩個兩個、四個四個。最好的當然是四個四個數,不過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孩子來說,還是一個一個數比較好,因為這樣的數法才能讓他們確定自己對不對,也才是適合他們的數法。數小鳥跟大樹是類似的,可以一個一個,也可以兩個兩個。
在數小飛機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不同的看法,很巧的是,我在兩個班請的第一個小朋友說的都是錯的。有的孩子錯是因為沒有看到被遮住的那個,還有的是沒有看完整。這其實也是該年齡的孩子常會犯的,觀察事物比較粗糙。不過,經過其他孩子的解釋后大家都找到了原來沒有看到的。
其實這節(jié)課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數蝴蝶和小花。我原本請孩子上臺數只是為了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不過卻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孩子上臺后就開始拿著教鞭指著一個一個數,等他數完我發(fā)現(xiàn)他數的非常有順序。我當時是有些興奮的,于是我問:“他數的好不好?”答:“好?!蔽医又穯枺骸昂迷谀睦锬兀俊睕]想到,也有孩子注意到了,我請了一個回答:“他數的很有順序?!弊穯枺骸鞍词裁错樞颍俊贝穑骸八前磸淖笸业捻樞?。”接著,我還順勢帶出了其他順序以及做記號的方法。
數是簡單的,但是卻也有這么多花樣,孩子你能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嗎?我選擇相信你們!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人教版篇二
《整理房間》是小學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分類的第一課時。在“整理房間”的情境活動中,主要通過學生對房間里物品的整理過程,體會分類需要標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毙W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已有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我就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與數學實踐進行了很好的整合。本節(jié)課我以“以圖圖的媽媽出差”為教學線索,來組織展開教學活動。教后,我對整節(jié)課的教學情況進行深刻的反思。
1、營造和諧、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
上課一開始,我先問學生:“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晌焕吓笥?,快來看看是誰?。 币鰧W生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圖圖,然后設計情境,置于圖圖媽媽出差這樣一個情境中,營造了一種和諧、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觀察、討論、交流中,不但習得知識技能,更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使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效地融為一體。
2、教學注重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通過幫圖圖整理房間,分水果和蔬菜、分鉛筆、教室的人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感到實際生活中,往往需要把一些物體按某種標準分類。在讓學生學會分類方法的同時,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注意把課內的知識向課外延伸。
在總結的時候,我讓學生把目光轉向生活,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安排一個實踐活動,利用課余時間整理自己的房間,做一個生活的小主人。
1、合作學習沒有落實到位。
幫圖圖整理房間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本來是安排一個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想怎樣幫圖圖整理房間。但是我說完沒多久,很多學生就舉手說,他已經想好了。我迫于無奈,也急于求成,馬上請同學起來說。沒有花一定的時間讓同學討論。
2、評價單一。
沒有讓學生互相評價,只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這樣就造成評價比較枯燥、乏味。
3、學生良好習慣還未養(yǎng)成。
在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傾聽力和注意力的持久性欠佳,還有待于以后的教學中慢慢培養(yǎng)。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人教版篇三
《9加幾》是小學一年級數學第9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第一課時,“9加幾” 教學設計開始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求“9+4”的計算方法;然后利用微視頻總結出“9+4”的多種算法,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同時微視頻通過對湊十法的細致講解突出了“湊十法”,使學生加深了對“湊十法”這一難點的理解;最后在總結湊十方法后設計了四個趣味強化練習,鞏固新知。
根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我從參觀運動會入手,設計找密碼的拿入場券的環(huán)節(jié),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復習分合,為“湊十”做鋪墊;然后從學生熟悉的校園運動會生活背景導入,根據具體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苯柚鷮W具自主探求解決“9+4”的計算方法,學生先上臺匯報,開放學生的思維,提倡算法多樣化,在匯報基礎上,讓孩子通過體驗自己找出最優(yōu)的方法,由學生在動手活動中自己去理解、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小組合作能力。
在學生自主探求之后,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微視頻應用于本課時的教學,通過一個簡短的視頻總結本課時的重點“9加幾”的三個計算方法,突出講解“湊十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微視頻使學生加深對湊十法的理解。觀看微視頻后設計湊十法解決“9+5”和“9+7”男女生比賽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學習微視頻的情況做一個反饋,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給出思維導圖,讓學生多說多練,清晰湊十的思路。
在學生對“湊十法”有所理解的基礎上,設計了“圈一圈,算一算”、“摘蘋果”、“幫小動物找家”和“碰碰車”四個強化練習,吸引孩子們的注意,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鞏固了“湊十法”。
本課時后續(xù)練習反饋出學生們掌握的比較扎實,個別學習困難在課堂上掌握不扎實的孩子可以在課后多次觀看微視頻,理解“湊十法”。
本課時在最初教學設計基礎上,數學組老師們提出了很多意見,對于細節(jié)的地方做了細化處理,同時要求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落實有所反饋,使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不流于形式,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所收獲。微視頻設計之出是放在課前,但是結合本課時的具體內容以及微視頻內容,通過和數學組老師交流,感覺開始就直接教授重點學生缺少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不如主動探求更加深刻,也不利于學生主動思考,因此將微視頻作為一個總結的環(huán)節(jié),實際教學效果良好。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人教版篇四
本堂課總體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尚可,但細節(jié)之處還存在較多問題與不足。
1.關于意圖的討論與算式意義的講解欠詳細。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是本堂課的一個難點,在突破這個難點上安排的時間不足,導致學生對這一知識的感知不夠充分。因此,可適當多讓幾位學生說說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也可通過自由說、指名說、示范說等方式加強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認知。
2.計算過程的教學可再簡略些。對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的知識點,如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由于學生普遍掌握得較好,因此可挑選其中的幾位學生回答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而不必一一作答。另外,計算過程的用語可改作“先算……再算……”“第一步……第二步……”這樣的用語更加妥當。
3.提問的選擇在代表性的選取上還需斟酌。本堂課提問過于細瑣,且作為教師的我本身說得較多,留給學生的時間明顯不夠。
4.練習的情況沒有及時向全班反饋,并且沒有分層次,不具梯度性。在練習時還可適當增加設計,如“5+( )-2=6”這樣的提高題,而不是所有的題目都是同一種類型。
5.忽視了若干細節(jié)問題。如提問的規(guī)范用語,練習設計的細節(jié)問題,等等。
當然,本堂課還是有幾個值得肯定的地方。首先,整體環(huán)節(jié)設計思路清晰,課堂教學進行順利;其次,教態(tài)親切自然;最后,在鞏固舊知中引入新課并揭示課題,導入過渡自然。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人教版篇五
《分一分》這節(jié)課,就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分蘋果游戲,引出分數,在活動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數的意義,逐步懂得分數的讀法、寫法以及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方面:
1、在活動中滲透新知識。
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中,我以數學游戲活動拍手表示結果引入二分之一,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而且為學生在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礎上這一方面作了鋪墊。在認識分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折一折(折不同形狀的紙),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分數),說一說,進一步感受分數的意義,掌握了分數的讀寫。在組花瓣的游戲中,學生充分的'活動進一步感悟分數,理解分數,應用分數。在活動之中,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建構。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型展開。
2、面向全體學生,讓孩子成為學生活動的主人。
這節(jié)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全員參與中通過觀察、思考、領悟、理解逐步來認識分數。本節(jié)課的引入,數學游戲是全體學生參與,在認識1/2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每一位學生都動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1/2,在認識分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全體學生又一次通過折一折 涂一涂創(chuàng)造出新的分數,了解2/4,3/4,4/4的意義。在活動中進一步感悟分數。從始至終,全班每一個孩子充分參與動手實踐,最大限度的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要,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實現(xiàn)了讓學生成為主人這樣的教學意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真正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在學生遇到困惑的時候及時引導和點撥。
3、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數學教學是學生思維被激活的一個活動,讓學生自己獨立去發(fā)現(xiàn),科學上已經被發(fā)現(xiàn)的東西,是由學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數學王國的活動過程。在教學中也不止一次的閃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例如,導課時的數學游戲讓學生用掌聲表示半個,一些同學用手勢表示切的動作,有些同學表示掰的動作,這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第一次顯現(xiàn);在探究半個的表示方法中,學生用1/2來表示。這進一步實現(xiàn)了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設計意圖,在之后的折一折1/2,折一折表示自己喜歡的分數中,學生各式各樣的折法和涂色方法都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體現(xiàn)。
4、強化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本節(jié)課我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孩子們都愛做游戲,因此我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游戲引入,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吸引他們開展學習活動。
學生用描述性語言敘述分數的意義時,語言還要再規(guī)范一些,在明白理論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新授時間再緊湊一些。如果在探究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時,學生說出用1/2表示一半就不要引導其他表示方法了。給練習的說理再留有一定的空間,會把教學內容達到更好的效果。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人教版篇六
1、整節(jié)課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注重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新知識,
如:導入。結合地理位置用大福源超市場景導入,有親切感,激發(fā)學習興趣;動手整理衣服以及這部分的拓展交流,感知分類的數學知識其實就在身邊。比較好地體現(xiàn)了“學習有用的數學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課改理念。
2、小組合作學習運用比較到位。
本節(jié)課在開始和結束的兩個大環(huán)節(jié)中充分發(fā)揮了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并在其他幾個練習環(huán)節(jié)中,貫穿了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指一指等不同的交流活動。這樣就給每個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分析、表達、合作能力。并激發(fā)了他們小組之間競爭的欲望,使學生們更主動快樂地融入導課堂學習中來。
3、小組評價比較到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
以小組之間比賽的形式競爭,老師把每個小組回答問題、合作過程都納入到評價的范圍之內;此外一些評價語運用的也是比較到位的。評價及時達到一定的效果。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人教版篇七
通過《比一比》這一節(jié)課,我對這節(jié)課進行課后反思,對該課進行了重新認識。
《小學數學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讓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本課的理念,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大數的比較方法分散的、不規(guī)范的感性認識作為教學的基礎,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情境中上升到科學的、規(guī)范的理性認識,并在活動中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并通過有效的評價方式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了一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對所學內容產生的濃厚興趣。
本節(jié)課在導入新課時,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森林游戲為活動背景,可愛的小動物們?yōu)榛顒又鹘牵瑢W生以小動物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游戲中,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為學生提供具有挑戰(zhàn)性的探索空間,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和活動動機。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生動地、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在小動物們的翻牌游戲過程中,學生興趣高昂,躍躍欲試,這時分四人小組也進行同樣地翻牌游戲,讓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上了一個臺階,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數學教學已不再是教師簡單地展示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親身經歷、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人合作交流和創(chuàng)造等活動的過程。教學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教師的作用是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能夠探索的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索。本節(jié)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實實在在的探究空間,小動物們?yōu)榱送瓿勺陨淼娜蝿?,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不斷主動探索比較數大小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有關的數學知識。
在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注意保護學生探究的熱情,對于出現(xiàn)的不同觀點,正確的加以肯定、贊賞,請他們盡可能地說明理由,同時發(fā)動全班學生討論。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情,教師應該鼓勵、引導他們,使學生自尊心受到尊重、保護,學習積極性、興趣也得到提高,這樣,探究的熱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激發(fā)與保護。本節(jié)課學生經歷的學習過程是完整的,獲得的體驗是深刻的,這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 一年級數學教案上冊人教版篇八
回憶這節(jié)課的教學,使我頗感欣慰的是:孩子們的小身板坐直了,不再東倒西歪了;小手放好了,不再搞小動作了;小眼睛瞪得圓圓的,看著老師了,整整一節(jié)課孩子們的課堂紀律非常好,課堂既活躍而又有秩序??吹胶⒆觽兊倪M步,我從心里感到高興。
但細細想來,還是有不盡完美之處:
1、課前教材鉆研地不夠充分。8、9的比較大小,課本上借助點子圖作為一新授知識來處理,我處理的有點過于簡單,可先出示7的點子圖,再出示8的,7、8進行比較后再導入9的點子圖,這樣邏輯性會更強些。8、9的書寫講解不到位,“8、9應稍開一點口”我課前沒有認真鉆研教材,導致失誤。
2、講解練習小動物們坐火車時真數字從8-1,倒著填,講解可再到位些,告訴孩子是從大到小填的。
3、教師語言引導可再到位一些。如數松樹時“有兩排樹,左邊一排右邊一排”可先用語言暗示一下孩子是有順序的,數數時要注意順序,想一想怎樣數才能數不漏?
4、課堂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還有待加強,注意抓住孩子的思維亮點,抓住課堂亮點。如主題圖數花時“4+4= 8”應讓孩子說一說。
5、教師應放手給學生,盡量讓孩子多動手多動腦,可讓孩子上臺當當小老師點點電腦孩子積極性會很高。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非常感謝各位的指點,正是你們的直言不諱才使我有了進步的可能,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離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還有很大的差距?!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