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孩子你慢慢來 讀書筆記篇一
龍應(yīng)臺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卷首語有這樣一句話:“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jié):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開來,于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p>
龍應(yīng)臺看著那個五歲的孩子,用草繩打個蝴蝶結(jié),她愿用一生的時間去等,等他五歲的手指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我也希望我的媽媽有耐心,雖然不一定有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但為了一點小事兒不要那么著急多好啊。我想,每一個孩子身上有很多的閃光點:陽光、誠實、肯努力、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堅持自己的愛好,在音樂上有天賦等等,這個孩子不一定會會從容文雅,不一定待人處事,不一定在生活上完全自理,但請媽媽不要著急,所以希望有一個像龍應(yīng)臺一樣的母親!耐心且有愛心。
其次還希望媽媽像龍應(yīng)臺女士一樣很理性,能努力去思考如何尊重孩子。她的這本《孩子你慢慢來》一書適合所有已經(jīng)或?qū)蔀槟赣H的人看,適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不過,這本書里面的文章,大概是龍應(yīng)臺所有文章中最特別的,它們完全是溫情與理性交融、母愛的光澤與孩童的諧趣洋溢的生活散文。
就像封底所言:“這本書里的龍應(yīng)臺是一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zhì)和起點素面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它不是對傳統(tǒng)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的生活散文?!彼韵M麐寢尰蛘呃蠋熛颀垜?yīng)臺一樣懂得孩子,尊重孩子。
而且這本書則完完全全是從一個媽媽的視角寫的,所以充滿了溫馨的感覺。如“天上的云,一團團一塊塊的,有時白、有時黑,云的背后是藍色的天空,偶然飛機經(jīng)過時有長長的尾巴,把天空分開,如此細膩的描寫,眼前彷佛出現(xiàn)”龍應(yīng)臺女士如何跟兒子相處和教導(dǎo)的畫面多讓人羨慕啊。諸如送孩子上學(xué)時見到一景一物,嚴選孩子看的故事書,孩子犯錯時循循善誘……這些平常的事,描寫得細膩動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所以這本書特別地溫暖,希望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哦!
孩子你慢慢來 讀書筆記篇二
本來我對龍應(yīng)臺這個名字一無所知,更沒有讀過她的書。有朋友讓我讀一讀她寫的《孩子你慢慢來》這一本書,在搜索中我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很暢銷的書,適合廣大的母親和教育工作者來閱讀。而且我非常喜歡的李薇校長也曾經(jīng)在講座上極力推薦這本書,于是我也對這本書產(chǎn)生了好奇,買來后也想去深入地了解她。
一拿到這本書,看見的是封面,上面有一個母親笑著看著遠方,母親胸前站著一個孩子,望著母親的臉,封面的背景全部為黑色,給我沉悶、壓抑的感覺,從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起我就沒有認為封面跟書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guān)系。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才慢慢發(fā)現(xiàn)了其實不光是封面,而且里面的每張插圖都是真實的照片。那就先從照片說起吧,看得出來,每張照片的顏色都不是那么鮮艷甚至有些泛黃,家具及汽車也都和現(xiàn)代掛不上鉤,即便如此,我卻從中發(fā)覺每張照片都是那么的溫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愛,照片中的環(huán)境是那么的優(yōu)美——有綠草紅花,也有金黃的落葉。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是日記,又像散文。她記錄了孩子的成長過程。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對書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讀了這本書,龍應(yīng)臺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我和更多的幼教工作者們借鑒。在《尋找幼稚園》一章里,書中龍應(yīng)臺女士也就是文章中的母親說在華安3歲半時帶回故鄉(xiāng),去找幼兒園,但是那家幼兒園有著小學(xué)的課程表,孩子因為天氣不好而不準到外面玩,孩子都是統(tǒng)一行動,而華安在德國都是自由活動,就是玩玩玩!她會想:這真是三歲的孩子需要的嗎?這也使我想起了我問兒子的一句話:“你喜歡去媽媽學(xué)校還是喜歡實驗?”兒子爽快地回答:“喜歡實驗小學(xué)”,我有些不惑,為什么呢?兒子回答:“因為實驗小學(xué)里下課可以自由地活動,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你們學(xué)校走廊里不讓跑。細細想來也確實如此,我們過分擔心著孩子們的安全,也是學(xué)校老師工作的一項內(nèi)容,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我就會限制孩子的許多活動,先吃好飯的孩子只能搬好椅子看書,不能亂走,走路散步必須得排好隊,不能自由走,還有上課、上廁所、洗手等活動都是整齊劃一的集體活動,孩子稍有調(diào)皮搗蛋的行為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我們是否也應(yīng)該想想,這些孩子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我是一位小學(xué)的老師,我也很愛班級里的孩子,但很多時候在教育自己孩子時卻會失去耐心而對他們面目猙獰。讀了龍應(yīng)臺女士的《孩子你慢慢來》,不禁被她內(nèi)心深處的母愛和款款深情所打動,文中所描述的一位母親照顧教育兩位兒子的生活點滴,宛如涓涓細流撫平了我躁動的心靈。平時班級里孩子的頑皮,天真,可愛歷歷在目,“媽媽,起床啦!”安安用手撐開媽媽緊閉的眼瞼,像驗尸官撐開死人的眼瞼…。這方佛就是昨天的孩子。
不知從什么時候,我對孩子少了一些溫柔,多了一些粗暴?,F(xiàn)在細細想來,我和大多數(shù)老師一樣,對自己班級的孩子寄予了太大的希望,給他們過多的要求,比如因為擔心孩子們操場跑得太過分,我讓孩子們在操場上可以跳繩、踢毽。如果發(fā)現(xiàn)他們在操場上掄繩,我會讓他們在操場上跳皮筋。反正不準就對了。所以更多的孩子只是在操場上坐著聊天,這真的是一種煎熬,還有班級里的很多家長生怕怕孩子在起跑線上掉隊,一窩蜂地都去學(xué)鋼琴、學(xué)古箏、學(xué)繪畫、珠心算、圍棋等,把孩子當成了集萬千期待于一身的無奈選手,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免會急躁,而不會讓孩子“慢慢來”。
我終于合上了《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這是一本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好書!這本書有太多的內(nèi)涵,在閱讀的時候,我不僅想到了自己作為名幼兒園老師與龍應(yīng)臺的差距,同時我仿佛也與龍應(yīng)臺女士共同的溫習(xí)了一遍做母親的感受,一邊咀嚼著她育兒的經(jīng)驗,經(jīng)歷,感受和內(nèi)心的美好憧憬,一邊回味我與兒子一同成長的快樂,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終我坦誠地承認:和龍應(yīng)臺女士相比,我很愧疚。
因為自己也是一個母親,同時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對自己的孩子和學(xué)校的學(xué)生時,時常會有困惑:現(xiàn)在的教育急功近利,一年級要讀二年級的學(xué)業(yè),二年級要讀三年級的學(xué)業(yè)……紛繁的早教機構(gòu)、親子教育無孔不入,嬰兒出生后就面對了一個競爭如此殘酷的社會,父母時刻被提醒著要為孩子的教育早作準備,讓孩子學(xué)得快、學(xué)得多,恨不得一夜成才。父母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背景下,難免會浮躁、會困惑——教育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了一種快餐消費呢?吃快餐的確能管快管飽,但是最終的結(jié)果必定是消化不良、惡性循環(huán)。
孩子不是我們實現(xiàn)自我理想的工具,不是社會競爭激烈的犧牲品,如果他們長大后回憶起他們的童年時能感到快樂,就足夠了。
當寶寶跌倒時,不要急著上前扶他,看著他如何笨拙地從地上爬起;當寶寶搭的積木倒塌了,不要急著幫他拾起,看著他如何不厭其煩地重新搭建;當寶寶不原意和別人分享玩具時,不要急著教育他把玩具遞給別人,看著他如何適應(yīng)這個社會學(xué)會與人共處……看著孩子一點點長大,同他一同體會成功的喜悅,享受這樣的過程,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其實,孩子在不經(jīng)意間,已經(jīng)長大。
我和兒子也走過龍應(yīng)臺女士所走過的路,也有著或多或少相同的經(jīng)歷和感受,也曾不止一次地想,為我心愛的孩子的未來做些什么,比方記錄可愛的孩子的成長,比方記錄養(yǎng)育孩子的艱辛,比方記錄我們共同的快樂……做為最珍貴的禮物送給孩子,但終因瑣事而放棄,所以,我很愧疚。
孩子你慢慢來 讀書筆記篇三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本書,剛開始的'時候我是對書的題目感到好奇,可是隨著閱讀的進行,我越來越被作者富有智慧的愛感動著。
安安是一個可愛率真,又有點調(diào)皮的小男孩,通過封面上的圖片,我們可以聞到他衣服上因為踢球而沾染的汗水和泥土的氣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有時溫柔似水,有時有因孩子的調(diào)皮生氣抓狂的媽媽。
安安不是完美的小孩,媽媽也不是完美的媽媽,可是他們彼此完全無條件接受對方,深愛對方,特別是媽媽。當安安把弟弟的衣服剪成破布,當安安與弗瑞第偷了東西,媽媽仍然保持理智,用智慧的愛引領(lǐng)著安安成長。
由此想到自己的工作,我們面對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語言,一百種可能,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并不完美,也會犯錯,也會調(diào)皮,老師、媽媽們,我們需要的是一顆寬容的心,讓我們慢慢來,不必急著控制、糾正,容許孩子犯錯并從錯誤里學(xué)習(xí),給他們嘗試的機會。
在別人面前自由、毫不害羞地把自己想法清楚地表達出來,是最可貴的權(quán)利。
作為母親,作為老師,我們真的應(yīng)慢下自己的腳步,就像牽著蝸牛去散步一樣等著孩子長大,耐心地陪他學(xué)會走路,耐心地陪他扣好每一粒紐扣,耐心地為他重復(fù)一遍又一遍的故事……
養(yǎng)育孩子,就像花開,需要時間,需要我們靜下心,慢慢來,不要急。有時候,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慢一點兒,慢慢來。就如文中這樣一個讓人看過一遍就難以忘掉的鏡頭: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你美好的人生剛剛開啟,讓我陪著你慢慢地、堅強地成長,即使我們的腳步像蝸牛一樣緩慢,世界很大很大,人生很長很長,慢慢來,你會聞到鳥語花香,看到清風明月,最終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孩子你慢慢來 讀書筆記篇四
一直以為龍應(yīng)臺是女中“豪”杰,她的文章正如她的名字一樣——豪氣萬丈。但是,品讀了《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之后,讓我看到了她久藏背后的另一面,一改在我心中的印象,原來,她還細膩、柔軟、溫情、耐心、極致。
龍應(yīng)臺用質(zhì)樸平淡的語言將自己如何陪伴兩個兒子——安安和飛飛成長的故事敘寫得生動活潑、滑稽可愛,同樣做為母親的我,在這質(zhì)樸平淡的背后能感受到她對兩個孩子的珍愛和傾注。因為真實,所以它具吸引力,拾起這本書我便幾乎不肯放下了。
讀完這本書,我還以一名教師的角度審視了這本書,我有以下感受。
第一,讓我非常之敬佩的一點——耐心!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媽媽會訓(xùn)我、罵我、對我感到不耐煩,有時還會把我晾一邊,要是一直糾纏于一個問題的話定會自討沒趣地收到各種“懲罰”。在我的身邊,我的弟弟,或是小伙伴的媽媽也總有打罵他們的時候。但是龍應(yīng)臺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充滿了耐心,她不會厭煩于和安安的對話以及安安的問題,反而還會和安安互動,滿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發(fā)提問,從不厭倦,哪怕安安的話還說不完整、表達不清;她可以講一百回的《西游記》;她還可以幫孩子們拯救那“惡心”的老鼠。
教師,是個需要耐心的職業(yè)。面對學(xué)生的反復(fù)提問,面對學(xué)生的重復(fù)錯誤,面對學(xué)生的調(diào)皮搗蛋,面對學(xué)生的幼稚要求,教師應(yīng)當如何面對?從龍應(yīng)臺老師身上一一可以習(xí)得,繼而內(nèi)化,付諸實踐。
第二,要理智地選擇教育材料。書中提到《白雪公主》、《小紅帽》、《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等兒童讀物,他們憑借角色的成功塑造、善惡分明、故事情節(jié)之引人入勝等優(yōu)勢已經(jīng)流傳至今,為孩子們喜愛,但是其中諸多血腥場面、各種殘忍手段的描繪確實應(yīng)當引起社會、家長和教師的重視,這些真的適合講給幼兒和兒童聽嗎?聽到這些“精彩”殺人場面,不管是近看他們微弱的判斷力和極強的模仿力,還是遠看他們品質(zhì)和意識的養(yǎng)成,我們應(yīng)該想想是否適合將這些內(nèi)容從小就代代相傳?
教師的職責之一是正確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內(nèi)容,而后呈現(xiàn)和教授給學(xué)生,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學(xué)習(xí)資源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剝奪它的豐富,但我們可以成為為學(xué)生服務(wù)的過濾器,保護好孩子們難得的純真、溫和和善良。
龍應(yīng)臺是一個成功、稱職的的母親,這一切,都源于她對孩子偉大而又無私的愛。我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稱職的教師,必然要有大愛之付出,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正如于漪老師所說“師愛要超過親子之愛,親子之愛是基于血緣關(guān)系的本能的愛,師愛帶有鮮明的理性色彩,包含著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讀了此書以后,我覺得我是好人,因為我喜歡孩子,很喜歡!
孩子你慢慢來 讀書筆記篇五
寒假有幸拜讀了龍應(yīng)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感觸很深,書中淡淡的文字,簡單質(zhì)樸的語言,蘊含了一位偉大母親內(nèi)心深處的母愛。孩子的天真,在書中表露無疑,作者并沒有長篇大論的談?wù)撽P(guān)于教育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一個母親在敘述發(fā)生某件事情時,母子間的反應(yīng)和對話,非常的生活化。
龍應(yīng)臺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她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溫情引領(lǐng)孩子認識世界,鼓勵他們自由、理性地思考,用安靜、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地成長。她隨時隨地耐心地教孩子認識自然萬物——天上的云、路上的車……這些文字樸實、細膩,簡潔。讀罷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地是一幅幅歲月圖畫,很美,很溫馨,又很有智慧。沒有議論、抒情、感慨,只是簡潔的描述,讓讀者看到,聽到,觸摸到,似乎又若有所思。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边@是書封面上的一段話,正是這段文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一股暖流涌上心來,給了我無限的感動。我也是一個母親,相比之下,甚感慚愧。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過于急躁,盲目否定。如龍應(yīng)臺所說的,孩子的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母親慢慢地走。尊重幼小生命,平等對待孩子,不能簡單粗暴的指責,這樣才能培養(yǎng)他們善良、正直、誠實、優(yōu)雅和擔當……
在這里我重點反思自己作為一名老師,在教育學(xué)生上的缺憾。沒有耐心,情緒化,對待調(diào)皮的學(xué)生,有時會很生氣,有時會大聲斥責。不能夠細聲細氣地和學(xué)生交流。
有一次,預(yù)習(xí)鈴剛響,我去隔壁辦公室,老遠就聽到哈哈大笑的聲音從樓上傳出來,我邊走邊想著這笑聲是從何而來。會不會是我們班?于是,上樓直奔教室,想一看究竟。一進教室班長就對我說:“老師,劉嘉豪給他同桌講笑話,惹得大家大聲地笑?!彼@然很氣憤。聽班長這么一說,我?guī)е鴿M臉的怒氣瞥了劉嘉豪一眼,此時的他也許意識到自己錯了,低著頭,看著桌上的書,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如果今天不給他點嚴厲的教訓(xùn),那以后怎么管理?”想到這里,我走到他的座位,只見他桌子上只放了本書,沒有本子和筆。
看到這些,我便火冒三丈:“走,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來看看你的表現(xiàn)?!彼宦?,急了:“老師,別……別……。”當著全班同學(xué)的面,他竟然這樣對我說,我裝出一副很生氣的樣子,走出教室,進了辦公室,一會兒,他也跟了過來,說:“老師,對不起,我不應(yīng)該講笑話,逗大家笑,影響課堂秩序”。聽他這么一說,我真想原諒他,可是,想想以前的種種違反紀律的事,都與他脫不了干系時,說:“以前,我總是心平氣和地跟你講道理,你也總是不斷地向我承認錯誤,這次我再也不給你機會?!闭f著拿起電話撥通了他媽媽的電話。不一會兒的工夫,她媽媽趕來了學(xué)校,得知他犯錯了,不停地數(shù)落著:“你真不省事,老毛病又犯了,這么長時間對你苦口婆心真是白費了,我還以為你有所收斂,沒想到……”說罷,抬手欲打他,我一個眼神制止了她,媽媽相當生氣,這時的他呢,看得出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小聲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下次再也不調(diào)皮了?!弊詈笥洲D(zhuǎn)過來向我道了歉。
說實話,這樣的結(jié)局,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從那天起,他那些過分的行為收斂了許多,也正是從那天起,他的名字再也沒被寫在違紀的黑板上。直到今日,我的內(nèi)心深處并沒有因他折服而自喜,也沒有因我的勝利而置之不理。如果我學(xué)著安安的媽媽,耐心地與他交流,讓他愉快的接受;如果我不沖動不叫家長,換一種方式教育;我就會帶給他歡樂,而不是無窮的壓力。上周四的一個課間,我讓他下節(jié)課課后找我,他沒有忘記,規(guī)規(guī)矩矩地進了辦公室。
我和他談了好久,談到他期中考試考得不錯,表揚了他作業(yè)寫得整齊,交得及時;談到了他的日記比以前大有長進,肯定了他有堅持閱讀的習(xí)慣。并提醒他,如若能做到嚴格約束自己、控制自己,相信他還會有大的進步。一句表揚,一次肯定,一種相信給了他莫大的自信,談話結(jié)束,他準備回教室時,恭恭敬敬地說了一聲:“老師,再見?!贝藭r,我感到很欣慰。心中默默地重復(fù)著那句話:孩子,你慢慢來。老師對你有耐心。
是啊,在學(xué)生犯錯時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來教育學(xué)生,尊重他們,容忍他們間的差異,效果會不同。不同的學(xué)生運用不同的、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讓學(xué)生在學(xué)習(xí)、生活上充滿歡樂。老師也會感到幸福。
孩子,你慢慢來。教育是長跑,多給學(xué)生一點時間,多給學(xué)生一點耐心;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我們必須與家長一起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長。讓我們用心欣賞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jié),享受孩子一朝一夕的變化!讓我們用心欣賞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片段,享受孩子一喜一怒的真實!長長的路,慢慢地走!長長的路,健康地走!
孩子你慢慢來 讀書筆記篇六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是這些年最流行的一句話,講的是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那怎么贏?才算是真正的贏在起點,又贏在終點呢?
一般孩子開始上學(xué)后,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家庭作業(yè),而這個作業(yè)的問題,在上海,或者國內(nèi)其他發(fā)達城市,甚至是提前到了幼兒園的中班,大班。就我們這個年紀來看,孩子的作業(yè)可以用浮云來解釋,可是,就孩子而言,作業(yè)簡直就是惡魔,他們能花2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來玩,卻只能在寫作業(yè)上堅持五分鐘之久,五分鐘后,無論作業(yè)有無完成,孩子肯定會做一些和作業(yè)無關(guān)的事,比如玩玩筆,折下飛機,看看窗外,發(fā)發(fā)呆,或者出來找找媽媽在干什么……
這種走神,對于孩子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了,不是嗎?美國的孩子花1個多小時寫作業(yè),日本的孩子話3個多小時,中國的孩子呢?8個小時……即使我們有多大健忘癥,忘記了很多童年往事,但是關(guān)于不愿意寫作業(yè)這件事,或多或少多應(yīng)該還有點印象的吧。自己當年有多么不愿意寫作業(yè),自己又是如何面對老師的質(zhì)問的?
所以,孩子不一定非要贏在起點,或者以這種方式來贏,輸一點點又如何呢?
早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因為政策,因為當時的大背景,父母總希望我們事事第一,或者至少比同伴們好,不論我們是不是做得到,那時,我們是父母的唯一,唯一的驕傲,唯一的談資,唯一的希望……那么,才走過那段路的我們,是不是要看著孩子在走一遍自己都不愿意走的路呢?
孩子你慢慢來 讀書筆記篇七
“維克多是個早產(chǎn)兒,他說話晚,吐字也不清楚,六歲時就被診斷為認知能力低下……”
面對這樣一個孩子,維克多的父母并沒有放棄。相反,他們一直堅定地站在維克多身后。給他溫暖給他鼓勵。特別是維克多的父親,他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在表達對兒子的信心。
第一次,在維克多剛出生不久,父親就說:“沒關(guān)系,雖然維克多的個子瘦小了一點,但他以后又不用像我一樣干體力活兒??此旨氂珠L的手指,說不定將來他能成為鋼琴家呢!”
第二次,爸爸帶著維克多來到兒童咨詢中心。咨詢師要和爸爸單獨溝通,小維克多就一個人在侯客室里玩起了魔方。因為爸爸說過“借用的物品在歸還時要保持原來的樣子才行”,他就轉(zhuǎn)啊轉(zhuǎn),一定要把魔方復(fù)原。門開了,剛聽完咨詢師“宣判”的爸爸看到了大汗淋漓的維克多。咨詢師并沒有耐心等他把魔方復(fù)原,她只是把魔方從維克多手中搶走了。但爸爸卻笑著對維克多說:“沒關(guān)系,你什么都沒做錯。所以,什么也別擔心?!?/p>
第三次,父親從維克多的書包里翻出了被維克多的老師和同學(xué)嘲笑的“風”與“蟲子”兩幅畫。爸爸在仔細審視了這兩幅畫后說:“維克多,你畫得很好”,并把它們鄭重其事地掛了起來。
孩子你慢慢來 讀書筆記篇八
我喜歡龍應(yīng)臺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溫情;其中帶著女性細膩的美與善,又有令人傾慕的大智。我喜歡上這部作品之前并沒有看過任何簡介和引言,只這樣一行字就足以讓我陷于其中。于是,在接下來的這幾天,我一有時間就打開電腦,完完全全投入于閱讀中。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樂的伴隨下認真看的作品,因為即使聽著音樂,我也可以完全過濾掉一切無關(guān)的干擾,要的只是能夠讓我凝神靜心的輕輕的曲子。
看《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蕩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這些感受凝在一起,讓人很難說出到底因為什么而感動,而喜悅,而舒暢,可確實就是能聽到自己的笑聲不斷,輕輕帶過的那種笑。
對,看這本書時心情一直如輕風般緩緩流動,沒有太大的起伏波動,所以讀安安的成長和讀妞妞的故事不一樣,自始至終,不曾落一滴淚。
我很難寫好一篇讀后感,因為我看書往往只是沉浸于看書的過程,看過后就忘了許多細節(jié),甚至連自己有過的感受都會忘記。在整本書里,唯一能被我清晰記起的是“你眼睛里有我”。
“你在干什么,寶寶?”寶寶情急地喊出來,“媽媽,不要動……”一邊用兩只手指撐開母親的眼簾。
“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安安專注地、深深地,凝視著母親的眼睛,聲音里透著驚異和喜悅,一個字一個字地宣布:
“媽媽,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里有我,有安安,真的……”
說著說著激動起來,伸出手指就要去撫摸媽媽的眼珠——“真的,媽媽,兩個眼睛里都有……”
媽媽笑了,她看見孩子眼瞳中映著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鏡子,像湖里一泓清水。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心。嬰幼兒剛從另一個世界來到這個國度的時間不長,他們有著柔軟的肌膚、清澈的眼眸、純粹的淚與笑,這是上帝在他們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麗的印記,這些印記還未經(jīng)過歲月的沖洗,所以顯得如此動人。他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了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后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說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zhàn)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孩子你慢慢來,體格與內(nèi)心才能不斷茁壯、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