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yī)生轉(zhuǎn)正自我鑒定篇一
一 理論與臨床的橋梁
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望、聞、問、切”,知道了如何“理、法、方、藥”。盡管只是膚淺的認識,但畢竟是入門了?,F(xiàn)在,一個不太復雜病情的病人來到我們面前,我們不再手足無措,懂得從哪里著手,診斷處方。
首先,中醫(yī)被人們認為最神奇也最考驗醫(yī)生技術(shù)的就是把脈了。通過臨床的見習,我們跟隨老師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脈象,把抽象的理論現(xiàn)實化。并且我們還懂得了要把我們得出的脈象與病證相結(jié)合,分析各種脈象出現(xiàn)的原因,考慮藥物的應(yīng)用。當然,我們都只是粗劣的認識這些基本的幾種。很多脈象根本就無法感受出來,比如濡脈,今后我們一定要加強這發(fā)面的體驗。
藥量的運用是一大學問,我們挨了不少批評,主要就在于不善于從病情分析,考慮整個藥方的藥量,病有多重,得用多大的量;寒熱虛實,方該便溫還是清,或補或消。還有我們甚至不知道很多藥物的性狀,把質(zhì)輕的藥開得很大量,把質(zhì)重的藥量開得很小量,惹了很多笑話。通過見習,我們掌握了不少藥量的運用方法,也懂得了要深入了解藥物還要進入藥方,真正的認識到藥物的性質(zhì)。
而且見習期間,同學們大都捧著方劑和中藥書在開方,實際上這是一個復習的過程。我們鞏固了方藥知識,加深了對其的理解,這是很一大收獲。所以我覺得以后的見習中,更應(yīng)該及時復習運用到的知識,真正的吃透這些知識。
二 認識了幾套不同的中醫(yī)思維體系
我們早就知道了同一病人不同的醫(yī)生可以開出不同卻同樣有效的方,但通過見習,我們才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精湛。
就拿王彥暉老師和周海虹老師來說,同是我們中醫(yī)系德高望重的老師,醫(yī)術(shù)和療效是肯定的。面對同樣的舌苔厚膩,脾虛濕困,周老師可能認為不用生熟地黨參健脾,濕就會源源不斷的化生;而王老師則可能認為滋補會助長濕邪,而且濕太重根本無法補。因此,我覺得我們應(yīng)該認真揣摩,形成一套自己的見解。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老師大多有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比如吳國營老師對脾胃系疾病很有一套辦法,周叔平老師在婦科疾病是專家,王彥暉老師對腫瘤的治療有較多認識,朱紅梅老師擅長運用經(jīng)方。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老師,有側(cè)重的學習,了解各領(lǐng)域的用藥偏重,掌握不同病癥的用藥方法。
三 練習了針灸推拿的動手能力
在針灸科的見習,我們最大的收獲可能在于每個人都會了進針,拔火罐的技術(shù)更是熟練。在這期間,我們從驚嘆老師的手法到自己學會針灸,滿意的看著病人身上一個個拔火罐后的痕跡,這是個巨大的進步。現(xiàn)在我們都敢于給自己同學甚至病人進行一些比較安全穴位的針灸,基本上掌握了常用穴的尋找方法和進針方法。學會了對不少疾病的針灸治療的取穴方法。這里有很多知識是書本上無法學到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收獲應(yīng)該是我們知道了嚴謹?shù)闹匾浴a樉氖怯袆?chuàng)性的治療方法,我們要嚴謹,以防止漏針和或按壓不充分而流血,這后果是難于想象的。
并且我們學會了要與病人交朋友。很多病人對針灸帶有一種恐懼感,甚至可能導致暈針,在針灸時適當?shù)呐c病人交談可以放松他們的情緒,有利提高療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況,告訴他們恢復健康應(yīng)該做到或避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