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化學綜合題解題技巧 中考化學綜合計算題解題技巧篇一
a.0.8gb.1.6gc.3.2gd.6.4g
【答案】b
解題思路:多個反應,無法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求解,所以選用元素守恒法。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即為水中氧元素的質量;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即為水中氫元素的質量;水中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8.
例3、(2010.西城一模)有一在空氣中暴露過的naoh固體,經(jīng)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若將此樣品1g放入100g3.65%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殘余的酸再用10g30.9%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體的質量是:
a.5.85gb.4.52gc.2.62gd.1.33g
【答案】a
解題思路:多個反應,無法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求解,所以選用元素守恒法。hcl中氯元素的質量即為nacl中氯元素的質量。
【總結】方法須知:哪種題目會用元素守恒法?
1、題目中涉及多個反應,反應過程復雜,無法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求解;
2、題目涉及元素質量、元素質量分數(shù)等明顯的提示;
3、出現(xiàn)恰好完全反應的題眼;
例4、將12克co和co2的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后,得到氣體的總質量為18克,求原混合氣體中co的質量分數(shù)。
【答案】87.5%
答案:根據(jù)co還原氧化銅的方程式:co~o。每28份質量co反應增重16份質量。已知氣體增重6g,所以co質量為10.5g,則其質量分數(shù)為87.5%。
【總結】方法須知:
哪種題目會用差量法?------反應前后所有物質的總質量、固體質量或者溶液質量增加或減少;
差量法能求出哪些質量?------1、氣體或者沉淀的質量;2、某元素的質量。
哪些化學反應會出差量法的題目?
1、大理石、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根據(jù)反應前后所有物質質量的變化求氣體質量;【綜合計算表格題】
2、大理石、活潑金屬與酸反應,根據(jù)反應前后所有固體質量的變化求參加反應的固體的質量;【綜合計算表格題】
3、高錳酸鉀固體、大理石固體、碳酸氫鈉固體受熱分解,雙氧水分解,根據(jù)反應前后固體(液體)質量的變化求氣體的質量;
4、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固體或溶液反應前后的變化問題;【圖像題】
5、還原性物質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反應前后固體減輕的質量即為金屬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實驗題】
6、氣體被溶液吸收,反應前后溶液增重的質量即為氣體的質量
中考化學綜合題解題技巧 中考化學綜合計算題解題技巧篇二
例5、酒精(c2h5oh)的某種水溶液,溶質和溶劑中氫原子個數(shù)相等,則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a.23%b.46%c.55%d.72%
【答案】b
例6、(2012.北京)一定質量的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則溶液中鈉離子和水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
a.1﹕71b.2﹕71c.1﹕79d.2﹕79
【答案】b
【總結】方法須知:無數(shù)據(jù)計算如何解題?
1、元素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之比×原子個數(shù)比;
2、物質質量比==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分子個數(shù)比;
中考化學綜合題解題技巧 中考化學綜合計算題解題技巧篇三
例1、有一種不純的k2co3固體,可能含有na2co3、mgco3、nacl中的一種或兩種。取該樣品13.8g加入5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無色溶液,同時產(chǎn)生氣體4.4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樣品中一定含有nacl
b。樣品中一定含有mgco3
c.樣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d。所加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7.3%
【答案】a
極值法解題思路:假設固體完全是13.8gk2co3,完全反應產(chǎn)生4.4gco2;假設固體完全是13.8gna2co3或者mgco3,完全反應產(chǎn)生co2的質量大于4.4g;假設固體完全是nacl,不能反應產(chǎn)生co2;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種或兩種。
平均值法解題思路:已知:k2co3~co2;na2co3~co2;mgco3~co2;所以:r~co2假設該固體r的平均相對原子質量為m,13.8g固體反應產(chǎn)生4.4gco2,則固體r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138。k2co3相對分子質量為138;na2co3相對分子質量為106;mgco3相對分子質量為106;nacl不與酸反應產(chǎn)生。所以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mgco3中的一種或兩種。
【總結】方法須知:哪種題目會用到平均值法或極值法?
判斷混合物組成的題目,一般都是平均值法或極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