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盞一盞的燈讀后感篇一
張小兵老師寫的 《不一樣的“ 阿慢” 》,黃雅蕓老師寫的《我想聽你把話說完》,《開在角落里的花》,《窗簾鉤成了精》…… 這些有愛心,有耐心的老師,用心呵護著每一個幼小孩子的心靈,成為一盞盞明燈,照亮了孩子前進的道路。
我回想我十幾年的學習生涯,有幾個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的.余光依然時時影響著我,我的幼兒園的老師,我的小學的班主任,我的初中的英語老師,我的高中的第一位英語老師和第二位班主任,我的大學的一位老師,想想他們之所以給我留下這樣深的印象,是因為他們給了我深深的愛,他們對我的寬容,給我的溫暖。雖然我也有錯的時候,可是他們的殷切的希望感染著我,讓我一直懷念著他們。還有他們人格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教學,也應該給予孩子愛和溫暖,呵護他們的心靈,在他們的成長中用真誠和真心澆灌心靈的花朵。讓自己也能成為一盞燈,也能引領學生走一段路程。
書中有幾句話說的非常好:“一個人在接受基礎教育的12年里,會有幾十位老師教過他。他會記住其中的多少人呢?有多少人能像燈一樣在他的生命中長久地閃爍呢?他會記住的是魅力的愛與微笑——那些在他跌倒時輕輕扶他站起來的,那些在他迷惘時給他指過路的,那些在他登攀時托了他一下的,那些在他絕望無助時投來信任的目光的…… 那些富有智慧的人,那些有鮮明個性的正直善良的人,像一盞一盞的燈亮在他面前,留存在他童年世界最早的畫面中,成為他青春歌謠中難忘的意象”抄錄至此,值得思考。
一盞一盞的燈讀后感篇二
暑假里,細細地品讀了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感受頗深。品讀這本書中的60個教育故事,從序言到后記,讓我一次次哽咽,一次次感動。
在所有對教師的比喻中,也許“燈”是最好的一個。我同意吳非老師的觀點。生命需要照亮,這種照亮首先來自自我,來自理想,來自人性的本質力量。對于教育工作來說,這種照亮更具有真實而永恒的意義。她對于我們自己,對于我們的學生,遠比所有眼前可以爭取到的功利都來得長遠與珍貴。這“一盞一盞的燈”,能點亮我們的記憶,點燃教育的燈芯,更能照亮學生未來的路。
《開在角落里的'花》,一個可愛的“星星的孩子”;《窗簾鉤成了精》,一個心靈手巧的小精靈;《老師,你很天真》,一位心靈純凈的好老師;《因為我當年的微笑》,老師的笑有永恒的力量;《不一樣的“阿慢”》,教育就是慢慢的藝術,慢慢的等待……我最愛的是《我想聽你把話說完》。
不拖堂,應該成為教師的好習慣。但當一個孩子正在努力組織語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的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教師該怎么辦?是立刻打斷孩子的發(fā)言,結束這節(jié)課的內容,還是堅持讓孩子將要說的話說完?《我想聽你把話說完》的作者黃雅蕓老師就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而且還是在一次明確規(guī)定拖堂就扣分的大獎賽的課堂上。她堅定地選擇了后者,繼續(xù)給這個孩子一分鐘的時間,鼓勵他把話說完整。黃老師堅信,只有今天讓孩子慢慢地把話說完整,將來他的發(fā)言才會準確簡練、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獲獎相比,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信心更加重要。如果我們的教師都能像文中作者描述的那位教師一樣,呵護我們孩子柔弱的自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教育或許會簡單很多。
每個老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如果你這盞燈亮一點,孩子就能走得遠一點;如果你這盞燈過于暗淡,孩子就可能過于徘徊;教師要用真誠的心,點亮一盞明亮的燈。
但愿我就是這樣的一盞燈,一盞能讓孩子們走得更遠、更踏實的明燈!
一盞一盞的燈讀后感篇三
我喜歡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一書,這本書是由一個個感人至深,令人心潮澎湃的教育故事組成的,其中許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發(fā)生過或正在發(fā)生著。閱讀這些故事,仿佛就看到一盞一盞的燈在逐次點亮,溫暖著我的心靈,讓我感動。
這本書的主體分三個版塊,分別取名為“美麗的愛與微笑”、“為了人”和“先照亮自己”。我特別喜歡書里《我想聽你把話說完》、《“月亮疤”與“月亮牙”》、《開在角落的花》這幾篇,因為這些故事讓我感同身受。
我們老師都知道,拖課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不僅是減少了學生的休息時間,同時也是教學任務沒完成的一種表現。故事《我想聽你把話說完》就是寫下了黃老師的做法與想法。她沒有因為這是公開課拖課會被扣分而毫不留情地打斷孩子的發(fā)言,而是堅定地選擇了繼續(xù)給這個孩子一分鐘的時間,鼓勵他把想法說完整。黃老師堅信,只有今天讓孩子慢慢地把話說完整,將來他的發(fā)言才會準確簡練、精彩、睿智。和是否獲獎相比,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信心更加重要。我敬佩她的做法,我們要向她一樣呵護我們孩子柔弱的自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因為教育,是由一個個細節(jié)連接構成,教師一點一滴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它的價值會體現在未來。
《開在角落的花》講的是一個自閉癥孩子呵護花開的故事。我們學校也有個自閉癥的孩子。可我每次碰到她只是微笑,她也是靜靜地看我一眼,但她卻會對方志初老師微笑,因為方老師每次看見她都會輕聲說聲“你好”,時間長了,她一見方老師就笑了。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在這群特殊孩子的世界里,同樣有美和愛。在于我們老師的眼睛是否看到每個角落,而教育的價值在于對生命的尊重。
這本書的序言這樣寫:“我們每個老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如果你這盞燈亮一點,孩子就能走得遠一點;如果你這盞燈過于暗淡,孩子就可能過于徘徊?!苯處熞谜嬲\的心,點亮一盞明亮的燈。但愿我就是這樣的一盞燈,一盞能讓孩子們走得更遠、更踏實的明燈!
一盞一盞的燈讀后感篇四
從網絡上找到了《一盞一盞的燈》,細細讀之,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讓我感到真實而親切,故事中的主人翁每一次都像站在我的面前一樣,給我歡樂又讓我反思,我一次又一次的沉浸在追憶中,回憶了我從教10年的點滴,回憶了這10年陪我成長的那些學生。
因為當年手術后在講臺上的微笑,畢業(yè)了很多年的學生依舊心存感激,還特意回母??赐哪俏焕蠋?,讓我體會到教師的責任和教育的價值。文中的老師盡量用真誠去感化一個人,小心從事,學生因此對他的評價是《老師,你很天真》;《我想聽你把話說完》中的那位老師,因為保護那名小學生的自信而拖堂,雖然沒有得到講課比賽的名次,卻一點都不后悔,內心反倒很平靜;為養(yǎng)成孩子們良好的習慣,劉老師明知故犯地做了符合科學教育的《“低效率”的事》;在《山間小道的驢車上》,老師生病,躺在驢車里,一群十三四歲的孩子圍著車跑……多么動人的一幕,讀到這里,我是多么的羨慕啊;那個有情、有義、有愛,自信、自尊、自強,《希望所有人都幸?!返摹傲_海洋”,讓我佩服,給我堅守這神圣職業(yè)崗位的最大的鼓勵。
讀著60個小故事,我的學生、同事一個一個的在我面前閃現,被書中的.故事感動,也在回憶里感動?;貞浝锬切┟利惖奈⑿?,那些善良的舉動,讓我為自己的職業(yè)驕傲,為自己的付出而欣慰。
對照書中的故事,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有哪些收貨又有哪些不足。有時,我甚至想讓時光倒流,讓我重返那些記憶中的時間節(jié)點,讓我可以更好的和學生一起享受學習的快樂,更好的保護學生的自信和自尊,盡自己的所能的給他們更多理解和關愛。
希望我學生的記憶中能對我有那么一點印象,記得生命中有過一盞燈,陪伴過他,和他一起成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