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長征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篇一
聽,陣陣氣勢滂沱,聲聲鏗鏘有力,有多少膾炙人口的詩詞在歌頌,“紅軍不怕遠征難,……三軍過后盡開顏?!笨?,是紅軍們燃著團團熱血,冒著槍林彈雨,同仇敵愾,浴血奮戰(zhàn)。金沙江的濁流,洶涌澎湃地拍擊著高聳的山崖;瀘定橋的鐵索,僅剩十幾根了,顫顫巍巍,陡陡峭峭,橋邊伴著狂風的“熱潮”沖擊著面頰,一種油然而生的寒意蔓延及胸口,深呼著氣,咚咚咚地急促敲著,不禁讓人打了個哆嗦。過草地尤為艱辛,饑寒交迫,唯有斷糧了還可以挖些野菜,可后進的部隊則只能忍受挨餓……
這就是長征,25000里的征程。是一段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是一次血與火的洗禮,是艱難,是困苦,是餐風露宿,是赴湯蹈火。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的奇跡篇章。
而這一壯舉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夢想,是堅持,是信念。把鏡頭縮小,其實我們的生活也一次長征,一次“迷你”版的長征。它像是從天而降的一樣,伴隨著我們的成長逐漸滲透,大大小小,層出不窮,組成了一塊多彩的調色板。
面對數學的繁雜解題,總是以為小菜一碟,不值一提,可每每都能遇上“攔路虎”地截堵,例如:一道幾何填空常記不起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混淆不清,幾何證明不知如何切入……有時真想像變形金剛一樣裝上核心芯片,就一切over!面對英語的口語對話,總輕巧認為保持通暢流利就好,卻在一次演講比賽中不盡人意,被評判老師列入“黑名單”的行列中。
一上臺后,臺下黑壓壓的一片,原本爛熟于心的單詞,卻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怎么都蹦不出來,咿咿呀呀的聲音如芝麻大小,斷斷續(xù)續(xù)地被直接叫停,以pass告終。
曾經,我去一家砂鍋店實踐,切身的體驗讓我印象深刻,最令我欣賞的是老板娘內在的精神。每天雷打不動的營業(yè),一堅持就是幾十年。還記得他們說過“凡事貴在堅持,什么事只要你去堅持,就一定會成功。燒砂鍋也一樣,我們一直堅持下來,才把小小的砂鍋店經營得好?!笨梢?,他們的堅持是有回報的,這樣的堅持是堅不可摧的。
就像是紅軍長征,不可松懈的堅持,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讓他們熬過了嚴寒酷暑,熬過了饑寒交迫,熬過了艱難險阻,咬牙的堅持,讓天空忍受住大雨傾盆的陰霾,終于見到了晴空的絢爛彩虹,終于迎來了長征的勝利!
而信念更是支撐他們乘風破浪的唯一,它是浩瀚大海上的燈塔,為迷失方向的船只指引前進的方向。它是璀璨夜空中的星星,為黑暗中的旅者照亮顛簸的道路。
長征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篇二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并非那么艱難,那么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
想那七十年前,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了重大的犧牲,翻過了一道道山,涉過了一道道水,行程兩萬余里,陸續(xù)到達陜北,終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軍的勝利大會師,為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長征精神的形成:長征精神的形成絕非偶然。它而是以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精神做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紅軍廣大官兵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磨礪而成的。
任何一支軍隊的精神特質,都深深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長征精神所體現的理想、信念、情操、氣節(jié)、風格、作風等,就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體現和升華。中國工農紅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長征途中他們時時處處銘記國家民族的大義,牢記勞苦群眾的疾苦和訴求。
紅軍長征正值中華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人自覺肩負起歷史責任,率先高舉起抗日救國的大旗,并把這種深厚凝重的民族大義轉化為紅軍指戰(zhàn)員不畏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英勇行動。長征精神所體現的這種為民族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民族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正是中華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百折不撓、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展現。
長征精神的啟示:紅軍長征雖已成為過去,但長征精神永遠不會過時。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中浴血重生的光輝歷史,為我們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我們今天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有著許多重要啟示。
第一,黨的正確領導是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_在總結長征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遍L征勝利的歷史經驗昭示我們,無論過去搞革命還是現在搞建設和改革,都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這是我們各項事業(yè)取得勝利的根本前提。
第二,艱苦奮斗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艱苦奮斗,玉汝于成。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也是萬里長征留給后人的一個重要啟示。可以說,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史。
第三,團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長征是一曲團結協(xié)作的凱歌。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風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現了數不清顧全大局、團結協(xié)作的感人故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yè),同樣離不開團結協(xié)作精神。
第四,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的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牢固根基。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擁護,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各項建設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穩(wěn)固基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中,我們必須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遠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實事求是地說,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由于一錯再錯的錯誤路線的領導,迫于嚴酷形勢的一次無奈的戰(zhàn)略大轉移?!凹t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xiāng)。紅軍
主力上征途,戰(zhàn)略轉移去遠方??”這是老紅軍蕭華同志所創(chuàng)作的《長征組歌》里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時的悲壯寫照。但是,正是在這個戰(zhàn)略大轉移的過程中,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血的事實,使我們的黨和軍隊認清了錯誤路線的本質和危害,從而確立了_在黨內的領導地位。_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銳目光洞察形勢,用他那軍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揮紅軍,戰(zhàn)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于到達了陜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也使中國革命走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從此踏上了勝利的坦途。
在長征勝利以后的歲月里,中國共產黨和_同志領導著中國人民前赴后繼,用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又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斗爭,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梢院敛豢鋸埖卣f,沒有長征,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而在堅苦卓絕的長征過程中所形成的長征精神,正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輝煌勝利的強大精神保證。
歲月悠悠,轉瞬已經七十年過去了。當年那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依靠著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武裝力量,成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
撫今追昔,讓我們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案锩硐氪笥谔臁保t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說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現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祖國,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千變萬變,人民群眾的理想和信念沒有變,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沒有變。人民群眾渴望革命老傳統(tǒng)、老作風的回歸,期盼著革命老前輩為之奮斗的目標早日實現的愿望沒有變。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一輩紅軍戰(zhàn)士大都作古,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留存了下來,成為了我們黨,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F在,在我們的黨內,特別是在一些領導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對長征精神,對老紅軍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對革命的老傳統(tǒng)不屑一顧,有的甚至于肆無忌憚地糟蹋這些寶貴財富,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誰褻瀆了紅軍的精神和信仰,誰就是人民的敗類,就是人民的罪人!
現在,我們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而長征精神必將為激勵和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爭取更大光榮”,在新的長征中實現我們的最終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長征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篇三
二萬五千里,紅軍戰(zhàn)士們吃的是樹皮、草根,穿的是單薄的爛衣衫,每天跋山涉水,同敵人作戰(zhàn),紅軍戰(zhàn)士們流了多少血,吃了多少苦,怎么能一一列舉呢?但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我們又怎能不為他們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呢?
長征的故事驚心動魄,《飛奪瀘定橋》一文講述了1935年北上抗日的紅軍戰(zhàn)士為了爭取時間,晚上冒著風雨行軍,終于搶在敵人的援軍前到達瀘定橋。鐵索橋上的木板已經被敵人抽掉了,只有光禿禿的十三根鐵鏈,橋下紅褐色的河水翻滾著,令人心驚膽寒,但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硬是冒著敵人的炮火,攀著鐵索前進,終于戰(zhàn)勝了敵人,奪取了瀘定橋。
長征的故事悲壯感人,在《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中,老班長為了照顧三個病人,用自制的魚鉤釣魚給他們吃,自己卻吃魚骨頭和草根,當三個病人全部走出了草地時,老班長自己卻永遠長眠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不錯,長征中的人們都堅強勤勞,耐心團結……長征中的故事悲壯感人,平凡而又珍貴,悲傷而又扣人心弦……長征路上有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可長征中的紅軍戰(zhàn)士,卻用自己的雙腳,步行了兩萬五千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挑戰(zhàn)生命極限,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戰(zhàn)斗,戰(zhàn)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愉快樂觀,不顧整天行軍的疲乏,以微笑面對生活。他們待人平等,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戰(zhàn)勝困難,走過長征!
看看紅軍戰(zhàn)士,再想想我們自己,我簡直羞愧得無地自容。我們的父母大都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他們童年時代穿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現在有的孩子卻非常挑剔,衣服稍破了一個小洞就不穿了,三天兩頭嚷嚷著家長給自己買新的。過去六七歲的孩子,個頭還沒有灶臺高,踩著凳子做飯吃;而現在的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去的孩子只要能看到電視就很高興了,而現在的孩子學習怕吃苦,有的逛網吧,有的玩電腦,消磨時光。這些怎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呢?
我們要學習長征的精神,一定要從小就像紅軍戰(zhàn)士那樣艱苦奮斗,敢于拼搏,長大成材,報效祖國,讓永恒的偉大的長征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