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魯濱遜的性格特點并說明理由篇一
張順的性格特點
推薦度:
入黨誓詞是什么
推薦度:
描述個人性格特點
推薦度:
雙魚座男士的性格特點
推薦度:
入黨誓詞的內(nèi)容是什么
推薦度:
相關(guān)推薦
魯濱遜是歐洲的“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1718年)中的敘述者和主人公。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魯濱遜的性格特點是什么,希望有所幫助!
魯濱遜的性格特點第一,魯濱遜充滿了冒險精神。魯賓遜敢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從魯賓遜四次驚險的航海經(jīng)歷和他永不安于安穩(wěn)平靜生活的性格,充分顯示出了他的冒險精神。魯賓遜的一生都在冒險中度過,他已經(jīng)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
魯濱遜的性格特點第二,魯賓遜擁有驚人的毅力和豐富的創(chuàng)造精神。魯賓遜一生樂觀,即使流落荒島,也絕不氣餒。他克服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在絕境里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一條生路,憑借自己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不但為自己建造了房屋還制作出了面包。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度過了在島上28年之久。魯賓遜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勇敢,機智的性格。
魯濱遜的性格特點第三,魯賓遜身上的資本主義精神。魯濱遜堅毅、頑強的品質(zhì)得到了美化,他成了資產(chǎn)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成了歐洲文學(xué)史上最早的一個理想化的資產(chǎn)者形象。他的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忍耐力,是新型中產(chǎn)階級對人主觀能動性的及至發(fā)揮。
總之,他敢于冒險,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島,也決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事物,他嘗試著打獵、種谷子、馴養(yǎng)山羊、曬野葡萄干;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面做面包……在島上的第24年,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個忠實的奴仆。就這樣,魯濱孫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zhì)和精神“王國”。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開拓精神。因此小說一出版,就受島人們的熱烈歡迎。現(xiàn)在,在西方,“魯濱孫”已經(jīng)成為冒險加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種的英雄。
魯賓遜·克魯索乘船離家出走后,先是被海盜襲擊,又在巴西開了一個種植園。后來,他在委內(nèi)瑞拉的奧利諾科河口遭遇船難,成為唯一的幸存者。他游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島嶼上,靠從附近的一些沉船上的殘骸中撿工具和生活用品建造了一個舒適的家。后來食人者襲擊了這個小島,在他們準(zhǔn)備吃掉一個年輕野人的時候,克魯索救下了他并給他起名叫星期五,這個野人成了他忠實的仆人。后來他們被救,克魯索把星期五帶回了英格蘭。
這個故事取材于亞歷山大·賽爾科克的遇險經(jīng)歷以及威廉·丹皮爾所寫的書。威廉·丹皮爾曾在營救賽爾科克的探險隊中擔(dān)任向?qū)?。笛福還寫了本書的續(xù)集,《魯濱遜漂流續(xù)記》(1719年),書中講述了主人公又返回那個島嶼,而星期五被那些野人殺死。1720年,他又出版了《魯濱遜的沉思集》,一部道德教化式作品。但它們都不是很受歡迎。一片荒蕪人煙,沒有生活用品,沒有住所,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片樹林的孤島,只有一艘廢船上的一丁點食物、槍、彈藥和其他并無多大用處的東西,你能單獨在上面生活長達二十八年之久嗎?你能只憑自己一人在上面建造自己的城堡、種植莊稼地嗎?你能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克服重重的困難嗎?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這不可能的一切,都發(fā)生在了《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遜的身上。
《魯濱遜漂流記》中記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風(fēng)雨的襲擊,除他外,其他人全部遇害。他被漂到了個沒有人煙的孤島上。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助以及孤獨,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在這個孤島上生活下去,但是,他卻又不斷地安慰自己,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克服了無數(shù)的困難,把自己的生命延續(xù)下去,并且找到了許多生活的樂趣,在他漸漸淡忘要回到文明社會中去的時候,他卻得到了獲救的機會……在故事中,堅強不屈的魯濱遜憑著自己的力量和在廢船上找到的一些工具,在荒地上建起了住所,種起了麥谷,還飼養(yǎng)了動物,完成了自己的生活基本所需。他在這個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多困難和挫折,負(fù)出了辛勤的勞動。例如,他那個有兩層圍墻的房子差不多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建成的;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麥和稻谷的時候,由于播種的不是時候,這些寶貴的存貨就浪費了一半;為了挖幾個地窖以備貯存淡水,魯濱遜又辛辛苦苦地干了幾個月;為了做一個能夠煮湯的鍋,他絞盡腦汁,嘗試了多種辦法,也失敗了無數(shù)次,才研究出制造方法。最后,魯濱遜終于在28年后獲救,并帶領(lǐng)星期五逃出了荒島。
《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英語:the fa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是英國小說家丹尼爾·笛福所著的一部小說,是《魯濱遜漂流記》的續(xù)集。在這部小說中,魯濱遜·克魯索再次出海冒險,回到自己居住過的孤島,經(jīng)過巴西、馬達加斯加、波斯灣、馬六甲、中國和俄羅斯等地,最終回到英國。小說敘述了魯濱遜·克魯索在途中的種種危險經(jīng)歷,他的思想的逐步變化,穿插了世界各地的風(fēng)土人情,反映了笛福時代對世界各地的認(rèn)識。
1719年4月25日《魯濱遜漂流記》出版,非常受讀者的歡迎,受到鼓舞的笛福很快就創(chuàng)作了續(xù)集《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并于同年的8月20日出版。小說共十六章,篇幅和前作相當(dāng),同樣采用了魯濱遜·克魯索自述的方式。在《魯濱遜漂流記》的末尾,曾提到過魯濱遜培養(yǎng)自己的侄子當(dāng)上了船長,他在侄子的慫恿下于1694年再次出海,并說:“我自己在那十年間的冒險經(jīng)歷和驚人遭遇,我以后也許會另行記敘的?!薄遏敒I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主要內(nèi)容就是記述1694—1705年這十年間魯濱遜四處歷險的情況。
魯濱遜出生于一個體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他瞞著父親出海去倫敦,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風(fēng)浪,船只沉沒,他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經(jīng)商,賺了一筆錢。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爾人俘獲,當(dāng)了奴隸。后來他劃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買下一個莊園,做了莊園主。他不甘心于這樣的發(fā)財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販賣奴隸。
第四次航海時,船在途中遇到風(fēng)暴觸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幸存,只身漂流到一個杳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工具等運到岸上,并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接著他用削尖的木樁在帳篷周圍圍上柵欄,在帳篷后挖洞居住。他用簡單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獵野味為食,飲溪里的淡水,度過了最初遇到的困難。
他開始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篩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馴養(yǎng)野山羊,讓其繁殖。他還制作陶器等等,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還在荒島的另一端建了一個“鄉(xiāng)間別墅”和一個養(yǎng)殖場。雖然這樣,魯濱遜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離開孤島的辦法。他砍倒一棵大樹,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做成了一只獨木舟,但船實在太重,無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盡棄,重新另造一只小的船。
魯濱遜在島上獨自生活了15年后,一天,他發(fā)現(xiàn)島邊海岸上有一個腳印。不久,他又發(fā)現(xiàn)了人骨,生過火,原來外島的一群野人曾在這里舉行過人肉宴。魯濱遜驚愕萬分。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圍的事物。直到第24年,島上又來了一群野人,帶著準(zhǔn)備殺死并吃掉的俘虜。魯濱遜發(fā)現(xiàn)后,救出了其中的一個。因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把被救的野人取名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魯濱遜忠實的仆人和朋友。接著,魯濱遜帶著“星期五”救出了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不久有條英國船在島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亂,把船長等三人拋棄在島上,魯濱遜與“星期五”幫助船長制服了那幫叛亂水手,奪回了船只。他把那幫水手留在島上,自己帶著“星期五”和船長等離開荒島回到英國。此時魯濱遜已離家35年(在島上住了28年)。他在英國結(jié)了婚,生了三個孩子。妻子死后,魯濱遜又一次出海經(jīng)商,路經(jīng)他住過的荒島,這時留在島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魯濱遜又送去一些新的移民,將島上的`土地分給他們,并留給他們各種日用必需品,滿意地離開了小島。
相對于《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里的魯濱遜形象更為沉穩(wěn)和寬容,小說出版后仍然受到民眾歡迎,以后的很多版本都將兩部書一起出版。文學(xué)評論家查爾斯·吉爾頓則批評笛福隨心所欲地操縱人物,所塑造的人物缺乏自己的個性。笛福又于1720年出版了《魯濱遜·克魯索的沉思》,仍以魯濱遜自述的方式,敘述安心隱居、篤信宗教的他的各種沉思,也反駁吉爾頓的批評,從而完成了魯濱遜·克魯索三部曲。但最后這部作品讀者甚少。
魯濱遜
17世紀(jì)中葉,魯濱遜·克魯索出生在英國一個中產(chǎn)階級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產(chǎn)過一種平靜而優(yōu)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dāng)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濤洶涌、危機四伏的大海上。后來遭遇船難而流落荒島,英國流亡貴族魯濱遜在極度與世隔絕的情況下,運用水手時代訓(xùn)練而來的地理方位標(biāo)示、天象人文觀測、日移與潮汐變化登計法等與奧妙的自然搏斗,同日,記錄下自己的荒島生涯,并隨時等待時機逃離絕境。魯濱遜在自制的日歷星期五這一天,救下了食人族男孩星期五,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為祭祀的祭品帶到荒島上來的,無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隨著兩個人的朝夕相處,魯濱遜面對一個與自己不同種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變了自己,兩人發(fā)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誼。這份文明世界所缺少的友誼成為魯濱遜后來經(jīng)歷20多年荒島生活的精神支柱。
星期五
星期五是一個野人,有一次在沙灘上差點被另一個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魯濱遜最后救了他,正好當(dāng)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就給他命名為“星期五”。也由于他們之間的真摯友誼他才得以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鄉(xiāng)。星期五是一個樸素、忠誠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圖報,忠誠有責(zé)任心,適應(yīng)能力強,他和魯濱遜合作著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島上度過了許多年,星期五的到來讓魯濱遜圓了歸家夢,自己則做了魯濱遜的助手。星期五要求上進,很快就融入了文明人的生活,是個樂觀,可愛的人。
笛福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資本主義開始大規(guī)模發(fā)展的年代。1702年,他發(fā)表《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諷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處枷示三次。出獄后,從事編輯報刊,還寫了不少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小冊子,因言論關(guān)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發(fā)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這部小說是以亞歷山大·賽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jīng)歷為原型的。據(jù)當(dāng)時英國雜志報導(dǎo):1704年4月,賽爾柯克在海上叛變,被船長遺棄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費爾南德斯群島中的一個叫馬薩捷爾的小島上。4年零4個月后被航海家發(fā)現(xiàn)而獲救。那時,賽爾柯克已忘記了人的語言,完全變成了一個野人。笛福受這件事的啟發(fā),構(gòu)思了魯濱遜的故事。但在小說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笛福從自己對時代的觀感和感受出發(fā),以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和18世紀(jì)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魯濱遜這一形象。
s("content_relate");【魯濱遜的性格特點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
王熙鳳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01-27
宋江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01-26
魯智深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04-02
關(guān)羽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01-26
張順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01-26
比熊犬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11-27
白色博美犬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11-21
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04-02
薛寶釵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