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gè)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yī)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中醫(yī)執(zhí)業(yè)藥師題庫及答案篇一
a1型題
1、能大補(bǔ)元?dú)?,?fù)脈固脫,為拯危救脫要藥的是:(d)
a、黨參 b、西洋參 c、太子參 d、人參 e、黃芪
2、善于治療上半身風(fēng)寒濕痹痛的藥物是(a)
a、羌活 b、白芷 c、藁本 d、獨(dú)活 e、細(xì)辛
3、治療眩暈的要藥是:(e)
a、地龍 b、磁石 c、天麻 d、鉤藤 e、刺蒺藜
4、既可用治咳嗽氣喘,又可用治腸燥便秘的藥物是:(d)
a、海藻 b、前胡 c、竹瀝 d、苦杏仁 e、天竺黃
5、辛味藥的作用是:(e)
a、能和能緩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軟 d、能收能澀 e、能行能散
6、常山的功效是:(a)
a、涌吐痰涎截瘧 b、涌吐痰涎解毒c、涌吐痰涎斂瘡 d、涌吐痰涎蝕瘡e、涌吐痰涎退黃
7、既能清熱瀉火除煩、又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藥物是:(a)
a、梔子 b、蘆根 c、淡竹葉 d、天花粉 e、知母
8、蒼術(shù)的性味是:(a)
a.辛、苦,溫 b.辛、甘,溫 c.苦、甘,溫 d.辛、甘,寒 e.辛、苦,寒
9、補(bǔ)益藥中屬于補(bǔ)氣類的藥組是:(b)
a.人參、阿膠 b.人參、白術(shù) c.西洋參、當(dāng)歸 d.黨參、熟地 e.沙參、麥冬
10、將不溶于水的藥物粉碎后再加水研磨分取藥材極細(xì)粉末的炮制方法稱為:(c)
a、潤 b、漂 c、水飛 d、淬 e、潬
11、藿香尤其適宜于治療下列哪種嘔吐(d)
a、胃虛嘔吐 b、胃寒嘔吐 c、胃熱嘔吐 d、濕濁中阻的嘔吐 e、肝胃不和的嘔吐
12、具有袪風(fēng)濕、溫經(jīng)止痛作用,善治風(fēng)寒濕痹痛寒邪偏盛的藥物是:(d)
a、狗脊 b、豨薟草 c、威靈仙 d、川烏 e、五加皮
13、既能降氣化痰,又能疏散風(fēng)熱的藥物是:(d)
a、桔梗 b、竹瀝 c、天竺黃 d、前胡 e、竹茹
14、既能暖腎固精縮尿,又能溫脾開胃攝唾的藥物是:(a)
a、益智仁 b、蛤蚧 c、冬蟲夏草 d、肉蓯蓉 e、沙苑子
15、用于活血止痛,消腫生肌,沒藥常相須為用的藥物是(e)
a、丹參 b、川芎 c、桃紅 d、紅花 e、乳香
16、既可治療寒閉昏迷,又能治療熱閉神昏的最佳藥物是:(a)
a、麝香 b、蘇合香 c、牛黃 d、冰片 e、石菖蒲
17、善于散風(fēng)寒、除濕止痛,用之巔頂痛的藥物是:(b)
a、荊芥 b、紫蘇c、藁本 d、麻黃 e、桂枝
18、可治療寒熱虛實(shí)各種水腫的藥物是:(c)
a、澤瀉 b、豬苓 c、茯苓 d、車前子 e、香加皮
19、既能清心鎮(zhèn)驚,又能安神解毒的藥物是:(a)
a、朱砂 b、磁石 c、龍骨 d、琥珀 e、牡蠣
20、善消油膩肉食積滯的要藥是(e)
a、麥芽 b、神曲 c、雞內(nèi)金 d、萊菔子 e、山楂
b1型題
a、阿膠 b、何首烏 c、白芍 d、熟地 e、當(dāng)歸
21、肝脾不和,胸脅脘腹疼痛宜選用(c)
22、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宜選用(c)
a、川楝子 b、厚樸 c、青皮 d、佛手 e、薤白
23、能治療蟲積腹痛的藥物是(a)
24、治療胸痹心痛的要藥是(e)
a、活血兼行氣 b、活血兼涼血c、活血兼利水消腫 d、活血兼潤湯通便e、活血兼補(bǔ)肝25、川芎的功效特點(diǎn)是:(a)
26、益母草的功效特點(diǎn)是:(c)
a、厥陰頭痛 b、命門火衰 c、風(fēng)濕痹痛 d、脘腹脹滿 e、蟲積腹痛
27、吳茱萸尤善治:(a)
28、肉桂尤善治:(b)
a、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b、清熱燥濕,瀉肝膽火c、清熱燥濕,生津止渇 d、清熱燥濕,瀉火除蒸e、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29、黃芩具有的功效是(d)
30、龍膽具有的功效是(b)
a、清熱解暑 b、祛風(fēng)除痹 c、健脾寧心 d、通氣下乳 e、散瘀止痛
31、滑石的功效是:(a)
32、虎杖的功效是:(e)
a、中醫(yī)藥科學(xué)巨著 b、飲食療法的專門著作 c、我國第一部炮制專著 d、我國及世界最早的藥典 e、我國最早的珍貴藥學(xué)文獻(xiàn)
33、《雷公炮炙論》是(c)
34、《本草綱目》是(a)
a、大薊 b、小薊 c、茜草 d、地榆 e、側(cè)柏葉
35、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作用的藥是(d)
36、具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作用的藥是(e)
a、活血療傷 b、活血通經(jīng) c、破血行氣 d、化瘀止痛 e、化瘀止血
37、三棱、莪術(shù)的共同功效(c)
38、桃仁、紅花的共同功效(b)
a、歸經(jīng) b、毒性 c、四氣 d、升降浮沉 e、五味
39、反映藥物作用趨勢(shì)的是:(d)
40、表示藥物作用部位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