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東省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卷 山東高考語文模擬卷篇一
晴、雨、霽三游西湖
史鑒
錢塘為東南佳麗,而西湖為之最。重山環(huán)之,名藩枕之,凡峰巒之脈絡(luò),城郭之逶迤,臺殿亭榭之參錯,舉凌虛乘空以臨其上,天光水色,顛倒上下,煙云起滅,其狀萬殊。而酒棹游櫓往來交互,歌吹之聲相聞,自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無日而息也,其盛矣哉!客來錢塘時,僑居寶石山上,湖之勝,盡在幾席下,然猶以未即其中為恨,故連為三游焉。雖所遇之景不同,而所得之樂無不同也。
二月望日,其始游也,主則邦彥,客則僉憲、啟南、繼南、立夫、沈明德暨予凡七人。時春日妍麗,湖水明凈,萬象在下,柳色微綠,梅花猶繁盛,點綴遠近。篙師刺船,紆回宛轉(zhuǎn),傍湖徐行,而賣花獻技之人,皆乘小紅船鳧飛水上,迎前尾后,由東至南,由南至西、至北,復(fù)至東而休焉。遇勝而登,適興而返。感今悼昔,形諸詩歌,有唱斯和,雖興寄不同,然皆沨然成音,可諷詠也。凡所履歷,并記之:孤山在湖北,去岸猶二里許,無所連系,林和靖墓在其上,后人建祠肖白香山、蘇東坡并和靖,曰“三賢堂”。慶樂園在湖南,今廢,惟太湖石在耳。園昔為韓侂胄山莊,初名“勝景”。后韓侂胄誅,入官,更今名云。
后五日,其再游也,主則杭人歸生,客則惟邦彥、明德不至,余咸在,凡六人。是日風雨交作,船不得出外湖,惟在斷橋內(nèi)迤邐行耳。顧望四山,云霧蒙冪,儼如水墨畫中。繼南笑指曰:“天殆欲別出一奇乎?然對此無言,山靈亦將笑人矣?!币蚬猜?lián)一律。
又后二日,其終游也,合始游、再游之主與客凡八人。時宿雨新止,天宇朗然,日光漏云影中,乍明乍滅。群山盡洗,絕無塵土氣。空翠如滴,眾壑奔流,水色彌茫,湖若加廣,草木亦津津然有喜色焉。遙望云氣出山腹,如白浪在大海中洶涌不定。方欲賦一詩記之,而僉憲赴臬司招,竟不及成章而散。噫!客志此久矣,私心以一至為足,而今乃三焉。天又隨所至輒改張其觀以示,若使盡識之;況主客多能言,清而不固,麗而不侈,樂而不流,因次第書之。(選自《西湖游記選》,有刪改)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僑居寶石山上僑:寄居異鄉(xiāng)
b.立夫、沈明德暨予凡七人 暨:及,與
c.篙師刺船,紆回宛轉(zhuǎn) 刺:用篙撐
d.后人建祠肖白香山 肖:肖像
答案d
解析肖:動詞,雕塑人像。
7.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夠表現(xiàn)作者三游西湖“所得之樂”的一組是(3分)()
①其盛矣哉②湖之勝,盡在幾席下③有唱斯和,雖興寄不同,然皆沨然成音,可諷詠也④儼如水墨畫中
⑤草木亦津津然有喜色焉⑥私心以一至為足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答案b
解析①②是在三次游覽之前對西湖景色的描繪。⑥是作者游覽之前的想法。
8.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極力描寫西湖景色之優(yōu)美,游人娛樂之熱鬧,為下文寫作者游覽西湖、描寫西湖的美景做鋪墊。
b.作者在初春晴天、雨天、雨后三種情況下游賞西湖,欣賞到了西湖的不同景色,都是盡興而歸,沒有留下一點遺憾。
c.從結(jié)構(gòu)上看,文章先總述西湖美景,然后分述三次游覽西湖的經(jīng)過,最后總述寫文章的原因,層次清晰明了。
d.本文綜合運用了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既記敘了游覽的過程,又描繪了西湖的景色,還抒發(fā)了游賞之樂。
答案b
解析“沒有留下一點遺憾”錯。文中最后一段說“方欲賦一詩記之,而僉憲赴臬司招,竟不及成章而散”,可見作者在第三次游賞西湖時有些許遺憾。
9.請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然猶以未即其中為恨,故連為三游焉。(3分)
譯文:(2)遇勝而登,適興而返。感今悼昔,形諸詩歌。(3分)
譯文:答案(1)但仍然因為沒有親臨其中而遺憾,因此連續(xù)三次游覽西湖。
(2)(我們)遇到美景就上岸,盡興而歸。感慨今日并為過去而感傷,把這種心情用詩歌表現(xiàn)出來。
參考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