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五大領域篇一
2、培養(yǎng)幼兒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具:貼絨教具小鴨8只,小魚8條 ,小蝦8只,字卡1--8。
學具:雪花片
一、復習7以內(nèi)的.形成。
1、拍手游戲。
2、看數(shù)字做動作。(教師出示數(shù)字1--7,幼兒根據(jù)數(shù)字做相應數(shù)量的動作)
3、接著說數(shù)(教師隨意說數(shù)字,幼兒接著說下去)
二、學習8的形成
1、出示貼絨教具(7只小鴨)提問"圖上來了什么小動物?有幾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可繼續(xù)引導幼兒運用先看大數(shù)后接著數(shù)的方法進行目測數(shù)群)。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它們的數(shù)量?(數(shù)字7)
2、教師打開遮著的那只小鴨,問:現(xiàn)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鴨了?是怎么變成8只小鴨的?(引導幼兒說出7只小鴨添上1只小鴨是8只小鴨)
3、創(chuàng)設情景,進一步學習8的形成)變雪花片:請小朋友先拿7個雪花片,想想怎樣變成8個,(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7個雪花片添上1個是8個雪花片))(教師出示7條小魚)有幾條小魚?要讓每只小鴨都能吃到小魚怎么辦?(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幼兒集體檢查、描述操作結果))
4、用同樣的方法把7只蝦成8只蝦。
三、初步認識數(shù)字小朋友,8只小鴨、8條小魚、8只小蝦、8個雪花片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示它們的數(shù)量?(圓點,數(shù)字)
四、小結、請小朋友下了課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shù)字來表示?
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中班教案五大領域篇二
活動目標: 1 、感受游戲的愉悅性,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同伴間要互相幫助。 2 、練習表演能力,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 、場景布置:小羊家,家 附近有大樹,有條小河,在小羊家里有一只火爐。樹可用一張綁了幾根樹枝的高椅子代替,小河用粉筆畫出來。小羊家門用兩張小椅子代替,火爐則用一張小桌子代替。
2 、小羊、老狼、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的圖片或頭飾若干個?;顒舆^程: 1 、活動導入
首先以提問 “ 小朋友還記得昨天講的小羊和狼的故事嗎? ” 的方式導入到活動主題,然后和小朋友們一起回憶故事,掌握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對話。
2、示范表演
(1)出示小羊、老狼、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的圖片或頭飾,讓孩子們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通過圖片或頭飾來示范表演情節(jié)的第一部分:狼要吃小羊,小動物們來安慰小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幼兒自由試演,教師指導
(1)將班上孩子每八個人一組扮演一個角色(小羊、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然后找一個扮演老狼(如果沒有人扮演,就由老師來演)。
(2)幼兒通過故事語言、動作把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來,在表演過程中老師加以指導。
4、觀摩表演
每一個角色請一個小朋友來扮演,其他小朋友欣賞他們的表演,分響他們的快樂。
5、收拾材料,游戲總結
剛才我們一起幫助小羊,沒有讓他被老狼吃掉,小朋友是不是很高興
活動反思
今天下午進行的表演游戲《小羊和狼》已經(jīng)進行到了第二次游戲了,相比第一次游戲而已,本次游戲中幼兒對于角色的'對話和出場順序更加的熟悉,大部分幼兒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表演欲望,游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反思本次游戲,即存在一些亮點,但是必不可少的也存在一些不足,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本次游戲制定的兩個活動目標:1、在熟悉故事的情節(jié)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運用恰當?shù)恼Z句、動作,表情,表現(xiàn)角色性格特征,并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人物和情節(jié)。2、學習與同伴協(xié)商,共同分享游戲的快樂。目標制定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基本教學目標達到,但是在創(chuàng)造人物和情節(jié)上沒有很好的突破,需要在下次游戲時再進行改進。二、本次活動中,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角色動作模仿,讓其他幼兒進行學習,但是也因此讓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受到限制,被前面幾位幼兒的動作所影響,沒有辦法創(chuàng)新,后來教師及時改變了方式,讓幼兒集體自由表現(xiàn),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才被激發(fā)出來,雖然常規(guī)有些混亂,但是幼兒的表現(xiàn)力卻是得到很大的展示。三、幼兒在分組進行表演時,在場地的劃分和布置上的自主能力不足,過于依賴老師,教師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四、分組表演時,個別幼兒過于投入于角色的表現(xiàn),導致沒有很好的分清游戲和現(xiàn)實,扮演白馬的凱東由于過于投入,不小心真的踢到了扮演狼的思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下次游戲中教師一定要提醒告知幼兒表演不能具有性。
通過每次的表演游戲,能明顯的看到孩子們的進步。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快樂,而我們老師
們在反思中得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中班教案五大領域篇三
1、通過視頻講述嬌嬌嬌氣的故事,幼兒從中感受嬌嬌從嬌氣、依賴媽媽到不再嬌氣的這一過程。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不嬌氣的品德。
視頻《嬌嬌的奇遇》、與視頻相關的圖片。
1、小朋友們,你覺得你們長大了嗎?
2、你們在家的時候,衣服、鞋子是誰穿的?
3、吃飯呢?要是有不喜歡吃的菜怎么辦呢?
1、老師認識一個小朋友,她叫嬌嬌,我們?nèi)タ纯此诩依锸窃趺醋龅摹?/p>
2、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嬌嬌挑食的圖片)
3、她這樣好嗎?
4、媽媽是怎么說她的?
小結:嬌嬌太嬌氣了,什么事情都要讓媽媽幫忙。
1、媽媽批評嬌嬌的時候,嬌嬌說:“我已經(jīng)長大了,難道還會變小嗎?”
你覺得長大了還會變小嗎?變小了會怎么樣?
2、嬌嬌夢到自己變小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3、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嬌嬌坐在烏龜背上的.圖片)
4、你覺得這場比賽誰會贏誰會輸呢?為什么?
5、誰輸了呀?嬌嬌怎么了?
6、看到嬌嬌哭,烏龜和蝸牛是怎么做的?
7、聽了烏龜和蝸牛的話,嬌嬌怎么了?(出示嬌嬌臉紅的圖片)
小結:嬌嬌的臉變紅了,難為情的低下了頭。
1、這個夢真神奇?。∧阌X得嬌嬌以后還嬌氣嗎?她會怎么做呢?
2、我們看看嬌嬌和你們說的一樣嗎?
3、嬌嬌是怎么做的?(出示嬌嬌自己吃完飯的圖片)
小結:嬌嬌剛開始的時候可嬌氣了,做了一個神奇的夢之后,就不再嬌氣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總是依賴媽媽,我們給嬌嬌鼓鼓掌。
1、現(xiàn)在你覺得你會怎么做?
2、我們就從今天開始做一個不嬌氣的孩子,好嗎?
中班教案五大領域篇四
1.發(fā)現(xiàn)畫面中花園的秘密,嘗試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
2.用多種感官感知散文所表現(xiàn)出的大自然的詩意美,樂意親近大自然。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發(fā)現(xiàn)畫面中花園的秘密,嘗試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
難點:觀察畫面,依據(jù)畫面線索想象聽到的、聞到的、摸到的……
1.前帶幼兒去花園里散步,讓幼兒觀察花園里的動植物
2.香水的假花一枝。
3.用書第1冊封二、第1頁。
4.掛圖(《亮眼找秘密》)。
5.音樂cd(柔和的音樂,風聲、蟲鳴聲的錄音)。
1.傾聽教師講述,理解對話內(nèi)容。
——丁丁家的.花園又大又漂亮,小伙伴們可想去玩啦,可是丁丁說:要能找出花園里的秘密才可以進去做游戲。(教師講述,幼兒傾聽后回答。)
——你們聽到了什么?丁丁怎么說?
2.教師小結:丁丁家的花園里到底有什么秘密?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設計意圖:在尋找花園里看得見、看不見的東西時,先引導幼兒去猜測、去想象,給幼兒更為廣闊的空間。再呈現(xiàn)圖片,引導幼兒嘗試從圖片中尋找答案,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交流,彼此分享觀察的經(jīng)驗和感受。)
1.用眼睛尋找畫面中看得見的東西。
——猜一猜,花園里會有什么?(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自由猜想。)
——在丁丁家的花園里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掛圖。)
2.豬猜花園里有哪些眼睛看不見的東西。
——除了你剛才看到的。
花園里還有別的東西嗎?
3.觀察掛圖,發(fā)現(xiàn)泥土中的秘密。
——你看到泥士中有什么?(嘗試用“有……有……還有……句式進行講述。)
——除了圖上的東西,還會有什么藏在泥土里?
4.教師小結:原來花園里還有很多我們眼睛看不見的東西,要翻開土地才能發(fā)現(xiàn)。
5.觀察掛圖,發(fā)現(xiàn)畫面中隱藏的小動物。
——草叢里有一些小動物在跟我們捉迷藏,都有誰?為什么我們要仔細看才能發(fā)現(xiàn)它們?
6.運用多種感官,探索、感受花園里看不到的東西。
——丁丁家的花園里藏著好多秘密,用眼睛能看到很多東西,要是把眼睛閉上,你還能找到什么嗎?我們閉上眼睛,找找花園里還會有什么。(播放蟲鳴聲的音頻,拿出噴了香水的假花悄悄地從幼兒跟前走過。)
——你找到了什么?是怎么找到的?
7.教師小結:花園里沒有看到的東西又被我們用鼻子聞到、用耳朵聽到了。
(設計意圖:活動中音頻、ppt等多媒體課件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去感知,并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可解決活動的難點:透過畫面想象看不到的東西。)
1.完整欣賞散文詩,說說最喜歡的詩句,再次感受散文詩美的意境。
——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說給你的好朋友聽聽。
2.跟著教師朗誦詩歌,完整欣賞散文詩。
3.教師小結:花園多美呀!只要我們用眼睛多看、用耳朵多聽、用鼻子多聞、用手腳多觸摸,就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花園秘密。
(設計意圖:最后環(huán)節(jié)使用畫面和聲音的有機結合讓幼兒體驗閱讀的美感和韻味。)
活動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充分給幼兒探索的材料和機會,激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發(fā)現(xiàn)。通過總結和知道上好一節(jié)課,最主要的是目標定位要準確,充分了解幼兒,要為幼兒提供探索的材料和環(huán)境,教態(tài)要好,有強烈的應變能力,其次要熟透教案,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能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別差異。這樣,在任何場合都能把一節(jié)課上好。
中班教案五大領域篇五
經(jīng)過了一個月的適應生活,孩子們已獨立地走向集體。在這一個月里,父母家人陪著寶寶一起走過,他們對孩子的愛與關懷溢于言表,孩子在家里都是眾星捧月的寶貝這我們也看的清楚。但是反過來,孩子們對父母家人的.了解和關心卻很難看見。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對父母產(chǎn)生親近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員,并能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開展主題活動“娃娃家”。
了解自己家和家庭成員,親近父母長輩,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情感。
家園共育:
活動中我們有不少內(nèi)容需要家長的配合支持才能完成,請各位家長伸出你們的手,給予孩子們一份支持。
1、 帶一張全家福照片,供幼兒介紹和裝飾。
2、 和幼兒共同收集寶寶小時候用過的東西(小連衣褲、奶瓶、圍兜等),讓幼兒在比較中感知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
3、 收集爸爸媽媽的用品。(最好已經(jīng)不需要再用的)(媽媽的裙子、圍巾、手提包、口紅、皮鞋;爸爸的襯衫、領帶、皮鞋等)。這些用品可讓幼兒識別、模仿裝扮、整理。
4、讓幼兒認識自己的家。(家有幾間房、每間房的名稱和用途、不同房間的有哪些物品)有條件的話,可進行親子拍攝,并制作成光盤,帶到幼兒園供大家認識學習。
中班教案五大領域篇六
1、 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xù)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征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 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
教師: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一)、初次嘗試游戲“圖形寶寶分家”
1、 觀察分類材料:看看盤子里有些什么?(有許多圖形寶寶)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游戲。
2、 交代游戲名稱與規(guī)則:
師:圖形的家在哪里?(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
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里,待會兒告訴老師。
3、 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 討論:你們是怎么分的?
(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
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jù)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jù)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jù)大小分成兩家。你們還想再試一次嗎?
(二)、再次嘗試:
1、 要求:等一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一樣了,再取兩個好聽的名字,要和現(xiàn)在的名字不一樣。
2、 幼兒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樣。
3、 討論: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請1-2名幼兒)
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三)、提高嘗試:游戲“大轉盤”
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好看的圖形。(師分盤子)請你們用小眼睛看,誰的小眼睛亮?看看這些圖形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形狀、顏色、大小)
1、 師:老師要和你們玩大轉盤的游戲,我們要和電視里的叔叔阿姨一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你拿一個和它一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看看,請你拿什么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2、 進行比賽:看誰拿得又快又對?
3、 增加難度:看看這個轉盤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大小)哪些大,哪些小?
拿好了舉在手里
4、 比賽:四個人一個隊,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個隊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對,老師送你一朵小紅花。(還要幫隊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一下,有沒有拿錯的)反復嘗試4-5遍。
1.觀察并記住小兔做客的路線,嘗試逆向排序,幫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
2.大膽表達,進一步了解各種公共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周圍常見的公共設施有初步的了解。
2.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小兔回家的路線圖、各種公共設施的小圖)。
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引出話題秋天到了,小熊家的蘋果豐收了,小熊想和好朋友小兔一起分享,于是就打電話給小兔:"喂喂喂,小兔你好,我家的蘋果豐收啦,我想請你來做客。"小兔高興極了:"謝謝小熊,可是我不認識你家,怎么去呢?"小熊說:"從你家出發(fā),經(jīng)過廢物箱、超市、電話亭,很快就能到我家了。"小兔牢牢地記住小熊的話,很快到了小熊的家,兩個好朋友玩得真高興。(出示ppt)小兔為什么這么高興?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會經(jīng)過哪些地方?(幼兒說不出的話,可出示第三張ppt提醒他)二、講述故事,理解情節(jié),拓展經(jīng)驗1.了解電話亭的作用。
(1)時間過得真快,太陽下山了,小兔要回家了??墒撬浟诵⌒艿脑?,有點迷路了。小兔走呀走,先經(jīng)過了哪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電話亭?
(2)小兔給小熊打電話會說什么?
小兔在電話亭里打電話給小熊:"小熊小熊,我迷路了,我在電話亭里,接下來再怎么走呢?"小熊說:"筆直往前走。"什么是筆直往前走?小熊的話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超市、廢物箱的作用。
(1)小兔聽了小熊的話,來到了哪里呢?
(2)你們認識上面的字嗎?"世紀聯(lián)華"是什么地方?超市里有什么?你到超市去買過什么東西?走了那么久,你猜猜看小兔可能會進去買什么?
(3)小兔喝完了水,空瓶子該怎么辦呢(點擊畫面,出現(xiàn)"廢物箱")?
3.了解人行橫道、紅綠燈的作用。
(1)小兔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什么地方,為什么要停下來?
(2)馬路上為什么要有紅綠燈?
(3)小兔什么時候才能過馬路?
(重點引導幼兒討論黃燈的作用。)4.了解車站路牌的作用。
小兔來到了哪里,應該坐哪一輛公交車呢?(疑問:ppt上好像沒有車站?)三、人人操作,集體驗證1.繼續(xù)講述故事,回憶情節(jié)。
(1)小兔要回家了。小兔為什么不高興?
(2)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
2.師生共同解讀畫面(操作材料)。
(1)圖片上有什么?箭頭表示什么意思?
(2)操作要求:小兔從小熊家出發(fā),沿著箭頭的'方向前進,她先經(jīng)過哪里,再經(jīng)過哪里,最后回到自己的家。請你按照箭頭指示的方向有順序地為小兔做一張路線圖。
3.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操作時,多媒體上可以出示小兔去做客的路線圖,幫助幼兒記憶路線--逆向思維。
4.分享交流,集體驗證。
小兔按照箭頭的提示回到了自己的家,說說她都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
小兔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謝謝你們的幫忙。原來,只要記住出發(fā)時的路線,動動腦筋,反過來想一想,就能找到回家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