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懷念外婆的作文 懷念外婆的詩句篇一
聽母親講外婆是在1942年來到陜西的,當時還沒有母親。外婆是一路爬山涉水由晉東繞道晉西然后渡過黃河逃難而來的;外婆是一路燒香拜佛背著已病得奄奄一息的大舅逃到舉目無親但還算太平的陜西的。至今我不敢想象,身高只有1米5左右的外婆,纏著金蓮小腳的外婆是如何承受失去丈夫和家園的痛苦,如何躲過兵荒馬亂,翻山越嶺,隨著逃難的隊伍一小步一小步量完這迢迢千里之遙的,又是如何渡過波濤洶涌的黃河?一路的艱難險阻,饑寒交迫,風餐露宿……
外婆渡過黃河,她再也無法前行了,她已筋疲力盡了,她相信日本鬼子是無法打過黃河的,她相信一路的求神拜佛一定會感動神靈來保佑她和她9歲的兒子的。為了救活已命懸一劍的大舅,在傳說魚躍龍門的黃河邊上的一個村莊,外婆嫁給了同樣是游走四方靠木匠手藝過活的外公。淳樸而好客的村民接納了他們,他們臨時借住在村民的后院里,先后展轉了幾處住所。解放后,他們才在靠近黃河邊村子的`最南頭建起了屬于自己的家。
依靠外公的手藝和外婆不分晝夜的操持,終于醫(yī)好了大舅的病,后來就有了母親和小舅。在貧瘠的生活和戰(zhàn)亂不斷中,外婆艱難地哺育著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由于長期勞累過度,本就弱小的外婆,背佝僂著直不起腰來。這就是我小時候自記事起見到的外婆的樣子。
記憶中的外婆佝僂著身體,總是穿著一件黑色的開襟布衣,腿上纏著白布裹腿,頭發(fā)梳得一絲不亂,腦后用黑色的發(fā)網(wǎng)包裹好。院子里、廚房里邁著小腳的外婆忙碌不停,老窯總會傳出哐當、哐當和嗡嗡……的織布紡線聲。外婆是個愛干凈的人,屋里屋外總是收拾得干干凈凈。外婆還在后院種上了棗樹、石榴樹以及蔥、小青菜,并養(yǎng)了好幾只母雞,雞蛋除了家里人生病補身子外,就拿去換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