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十則 黨史小故事簡短十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十則 黨史小故事簡短十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3-20 20:59:45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十則 黨史小故事簡短十篇
時間:2024-03-20 20:59:45     小編:HLL

黨史教育引導全黨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大局和一個世紀以來世界沒有發(fā)生的偉大變化,樹立宏大的歷史觀,分析演進機制,從歷史長河、時代潮流和世界形勢中探索歷史規(guī)律,提出相應的戰(zhàn)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tǒng)性、可預見性和創(chuàng)造性。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10篇,歡迎品鑒!

第一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說說周總理的兩把椅子,很少有人知道周總理從病重到去世使用過一把特制的椅子。

1975年秋天的一個傍晚,衛(wèi)生部主要負責人找到我說:“總理叫我來找你,他有事要見你,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們當即驅車來到北京305醫(yī)院??偫戆盐医羞M他的病房。走進總理的病房,只見他坐在一張布面的沙發(fā)椅上,椅子右邊地上有個瓶子與他身上的管子相連,里面有多半瓶的血水……總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沒有刮,長得很長,臉顯得很憔悴,只有劍眉下那雙睿智的雙眼仍和過去一樣。

見到我,總理說,“倪志福同志,我一天到晚只能坐在這把椅子上,很難受。我想請你幫我設計一把椅子,像飛機座椅那樣,靠背可以放下來,讓我能夠躺一下。”我說:“總理,我給您設計一個全自動的吧,您按一下電鈕就行。”“不用,你設計一個用手搖的就行了。”總理說著指著面前的一張?zhí)僖握f:“這是毛主席專門從湖南給我捎來的,但是靠背稍矮了點,你做的椅子比這個稍高點。”

那天我哭了,我沒有想到總理病得這么重?;氐郊依铮疫B夜為總理設計了一把椅子。設計圖紙一出來,我就立刻趕往當時的北郊木材廠,和一位姓毛的工程師用最快的速度趕制出一張左邊一搖可以躺下來、右邊一搖腳部可以抬高的椅子。送到總理那里,總理試了試,很滿意地說:“很好、很好,如果能再寬一點,我都不想下來,就在上面睡覺。”于是,我們連夜又為總理做了一把更寬一點的椅子??偫碚f:“謝謝你們幫我做了兩把椅子,不過花費的錢應由我自己出。”

聽說總理直到去世,坐的都是這把椅子。

謝謝大家!

第二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說說新四軍的由來和新四軍歷史。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屬于國民政府戰(zhàn)斗序列,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之一。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xié)議,于10月將在江南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fā),新四軍軍部及所屬皖南部隊大部被俘、失散或犧牲,軍長葉挺談判時被扣,副軍長項英遇害。國民政府宣布"將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番號即予撤銷"。

中國共產黨對此針鋒相對,宣布重建軍部,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張云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重建后的新四軍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華中敵后,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在8年抗日戰(zhàn)爭中,新四軍抗擊和牽制了16萬日軍,23萬偽軍,作戰(zhàn)2.2萬余次,其中對日偽軍作戰(zhàn)1.9萬余次,殲日偽軍31萬余人;反頑自衛(wèi)作戰(zhàn)3千余次。新四軍作戰(zhàn)傷亡8.9萬余人。新四軍從最初的1萬余人,發(fā)展到擁有主力21.5萬余人。

1938年剛成立不久的新四軍,軍部由武漢遷至南昌,集中改編南方8省14個地區(qū)的紅軍游擊隊。軍長葉挺和副軍長項英指示設計新四軍臂章。當時,八路軍曾佩戴有"抗敵"兩字的臂章。美術工作者呂蒙等人受此啟發(fā),提議新四軍臂章上畫上一個身背斗笠,左手持槍、右手指向前方的戰(zhàn)士,并在左下角標明"抗敵"兩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開赴前線抗日的決心。此臂章得到葉挺等新四軍指揮員的認可,成了最初的新四軍臂章。

紅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后,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志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改換軍服后,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39年春,新四軍為了動員廣大官兵貫徹執(zhí)行中共中央關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新四軍作戰(zhàn)方針的指示,配合部隊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鼓舞士氣,軍部首長動議創(chuàng)作一首新四軍軍歌。3月間,首先由陳毅寫出歌詞初稿《十年》,后經葉挺、項英、袁國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體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發(fā)表在新四軍的刊物上,署名為"集體創(chuàng)作,陳毅執(zhí)筆"。由何士德譜曲后,這首歌就在新四軍中傳唱開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yōu)秀歌曲之一。這首歌以昂揚振奮的旋律,威武雄壯的氣勢,表現(xiàn)了新四軍一往無前的戰(zhàn)斗精神。

謝謝大家!

第三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1977年初夏,王建安到廈門某軍視察,軍、師領導準備開車陪同前往卻被攔下。王建安一臉不悅地問:“你們來干什么?”領導們說:“給首長帶帶路。”王建安反問道:“怕我丟了不成?你們去,我就不去了。”說罷,領導們只好退下。

第四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1: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fā)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jiān)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并寫了一封信準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后面?zhèn)诬娨沧穪砹?,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2:小偵察員張嘎

抗戰(zhàn)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yǎng)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zhí)行任務,表現(xiàn)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在一次戰(zhàn)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zhàn)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fā)給他使用。

第五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半條被子”的故事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半條被子”的故事讓人民群眾認識了共產黨,把黨當成自己人。正因為有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我們黨才能走過輝煌歷程,取得偉大成就。沙洲村是“半條被子”故事的發(fā)生地,今天我專門來這里看望鄉(xiāng)親們。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要不斷接受教育、接受洗禮。我們黨堅持為人民服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堅持不懈的實際行動。我們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接下來要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奮斗,讓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背景故事鏈接:

1934年11月,紅軍長征途經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看到徐家簡陋的床鋪上只有一件蓑衣和一條破棉絮,她們便拿出僅有的一條行軍被,和徐解秀以及她一歲的兒子合蓋。幾天后,部隊臨行前,3名女紅軍執(zhí)意要將行軍被送給一貧如洗的徐解秀,但徐解秀說啥也不肯接受。你推我讓之際,一位女紅軍用剪刀將被子剪成兩半,將半條被子交給了徐解秀。

第六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新中國成立后,董必武住進了北京。董老的夫人何蓮芝怕他年歲大了,受不得風寒,就將自己在延安大生產中勞動所得而積攢下的錢給他買了一頂帽子。董必武問花了多少錢。何蓮芝怕他嫌貴,就騙他說只花了二三十元錢。過了些時日,董老又向何蓮芝問起這頂帽子的價格。

何蓮芝依然沒有改口說:“你怎么不相信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搖了搖頭說:"你呀,騙我還說我不相信你,你自己看看。"說完,取下帽子,指了指帽子里沿的標價。何蓮芝頓時就鬧了個大紅臉,原來,何蓮芝買帽子時,沒有注意到帽子里還有標價。

之后,董必武在開黨員生活會的時候,還專門拿這個事作例子作了自我批評,并寫了一個橫幅掛在自己的書房里:“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性習于儉,儉以養(yǎng)廉。”

掩卷而思,一個小故事,道盡了共產黨人克己奉公、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一個小故事,直擊心靈,發(fā)人深省。我們現(xiàn)代人在面對眾多誘惑和欲望的時候,如果能如同董必武這樣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一樣,自律、自省,在生活中每件小事中鞭策自己,那么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必然會是那個堅定信仰,奮勇前進的人。

歷史是一面鏡子,面對浩瀚無邊、蘊藏萬千的黨史,黨史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就是最好的抓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讓我們體會到了共產黨人追求真理、堅定信仰的執(zhí)著;“半床棉被”的故事讓我們領悟到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焦裕祿的故事讓我們讀懂了共產黨人的公仆情懷……

黨史中的“小故事”蘊含著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密碼”,值得每一名共產黨人從中傳承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第七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毛澤東的拐杖情緣

毛澤東一生熱愛山水,工作之余,登山是他的一大愛好。拐杖,成為他晚年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他對拐杖沒有什么講究,不管木制的還是竹制的,只要合用就行。在眾多拐杖中,他特別喜歡一根竹拐杖,這根拐杖來自杭州丁家山。

毛澤東喜歡杭州,稱杭州為第二故鄉(xiāng),生前先后40多次來杭州。20世紀60年代初,有一次毛澤東登丁家山,上山前,隨行人員沒有帶拐杖,就到附近農家砍了一根竹子,簡單處理了一下,當作拐杖,毛澤東就拄著這根散發(fā)著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鄭重地問工作人員:“這根竹子有沒有付錢?”工作人員回答說:“老鄉(xiāng)本來不收錢,但我們還是付了。”毛澤東很高興,贊揚工作人員做得對。毛澤東對這根拐杖喜愛有加,上山后吩咐工作人員不要丟掉,要帶回北京去。

后來,無論是在中南海散步,還是外出視察,毛澤東一直使用這根未經雕琢的拐杖。作為國家領導人,也曾有人給毛澤東送精致的拐杖,但是他卻從不留用。對于從野外帶回來的這根竹拐杖,他卻敝帚自珍,視為珍寶。

有一年,毛澤東在湖南長沙考察,隨身帶著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過的竹拐杖。其間,越南主席胡志明來中國訪問,到長沙拜見毛澤東。毛澤東與胡志明交情很深,兩人相見甚歡。有一天散步時,胡志明突然向毛澤東提出交換拐杖,以資紀念。毛澤東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揚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風趣地說:“就這根打狗棍跟你換?換不得,你的太漂亮了。”胡志明拗不過毛澤東,只好帶著遺憾回去了。

生活作風絕不僅僅是一己的好惡問題,還是一個人精神境界、精神品格的具體反映。生活儉樸是毛澤東的一貫本色,他不太注重物質享受,一向嚴格要求自己,拒奢侈崇儉樸。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說明。

毛澤東喜歡拐杖,寧可拄杖徒步,也不愿坐擔架,更不愿坐轎子。

1947年3月,胡宗南重兵進逼延安,毛澤東率中央機關部分人員離開延安轉戰(zhàn)陜北。其時,他肺炎初愈,身體虛弱。衛(wèi)士們考慮到他行軍困難,為他準備了一副擔架,可他堅決不坐,非與大家一起徒步行軍。毛澤東不坐擔架,這讓大家很傷腦筋。警衛(wèi)員孫振國找了根柳木棍,送給毛澤東說:“您就用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這樣走起路來也許會省力一些。”毛澤東拄著木棍,試走了幾步,很是滿意。此后毛澤東就拄著這根木棍轉戰(zhàn)陜北。

晚年,毛澤東的登山愛好沒有改變,但他有一個原則即上山不坐轎。有一次,毛澤東邀張治中同乘專列外出考察?;疖嚨搅税不眨瑥堉沃薪ㄗh毛澤東上黃山看一看,毛澤東心有所動,但是,當他得知不能開車上山,只能坐轎登山時,就毅然放棄了,“那我就不去了,我不坐轎”。

很多人對毛澤東不坐擔架、不坐轎子感到不解,對此,他曾對身邊工作人員解釋說:“坐轎是騎在勞動人民頭上。我毛澤東不能坐!”

作為黨和政府的領導人,他比誰都更有權力和條件要求好的物質享受,可他從來不搞特殊化。寧愿拄杖徒步,也不坐轎子,正是他公仆本色的體現(xiàn)。“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是人民的勤務員,當主席也不能比別人特殊,也不能脫離人民群眾!”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毛主席之所以被人民愛戴和懷念,原因也在于此。

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市場經濟的今天,如何使廣大黨員謹守樸素的生活作風,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牢記人民公仆的本色,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關系到黨的建設的重大命題。對此,也許可以從毛澤東的拐杖中得到一些啟示吧!

第八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早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時任東北局黨組織重要領導職務的陳云,就向親屬子女提出了極為嚴格的“約法三章”:不準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不準翻看、接觸只供他閱讀的文件、材料;不準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車。

對于陳云的“三不準”要求,他的親屬子女幾十年如一日,一絲不茍地認真執(zhí)行。

新中國成立初期,陳云的愛人于若木在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工作,上下班和陳云走的是同一路線,盡管順路,但她一直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從沒有搭乘過陳云的小汽車。

他的女兒陳偉華在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后,從農村考進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國家人事部工作。

考慮到教學一線教師緊缺,她在陳云的鼓勵下毅然放棄了國家機關的工作崗位,到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當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直至退休。陳偉華棄政從教的事跡成為當時教育界的美談,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陳偉華憶稱,“文革”期間,父親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待了2年7個月,“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國各地,后來姊姊曾到江西給父親做飯,照顧他的生活10個月”。爸爸對姊姊說,“你在我這兒10個月,沒有給國家干事,是為了照顧我,你不能拿國家的工資”。讓姊姊把這10個月的工資全部退給了單位。

第九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新中國成立后,董必武住進了北京。董老的夫人何蓮芝怕他年歲大了,受不得風寒,就將自己在延安大生產中勞動所得而積攢下的錢給他買了一頂帽子。董必武問花了多少錢。何蓮芝怕他嫌貴,就騙他說只花了二三十元錢。過了些時日,董老又向何蓮芝問起這頂帽子的價格。

何蓮芝依然沒有改口說:“你怎么不相信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搖了搖頭說:"你呀,騙我還說我不相信你,你自己看看。"說完,取下帽子,指了指帽子里沿的標價。何蓮芝頓時就鬧了個大紅臉,原來,何蓮芝買帽子時,沒有注意到帽子里還有標價。

之后,董必武在開黨員生活會的時候,還專門拿這個事作例子作了自我批評,并寫了一個橫幅掛在自己的書房里:“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性習于儉,儉以養(yǎng)廉。”

掩卷而思,一個小故事,道盡了共產黨人克己奉公、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一個小故事,直擊心靈,發(fā)人深省。我們現(xiàn)代人在面對眾多誘惑和欲望的時候,如果能如同董必武這樣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一樣,自律、自省,在生活中每件小事中鞭策自己,那么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必然會是那個堅定信仰,奮勇前進的人。

歷史是一面鏡子,面對浩瀚無邊、蘊藏萬千的黨史,黨史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就是最好的抓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讓我們體會到了共產黨人追求真理、堅定信仰的執(zhí)著;“半床棉被”的故事讓我們領悟到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焦裕祿的故事讓我們讀懂了共產黨人的公仆情懷……

黨史中的“小故事”蘊含著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密碼”,值得每一名共產黨人從中傳承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第十篇: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

解放后,吳德峰長期擔任政法戰(zhàn)線的領導工作。有一次,他繼母的一個侄兒因為當過國民黨特務而被人民政府逮捕,親戚前來求情,他嚴肅地說:“我們是共產黨,不是國民黨,求情無濟于事”。親戚無功而返。

鎮(zhèn)壓反革命時,吳德峰的胞弟吳世悉被群眾舉報,當地政府認定他有罪,便派人到武漢將其抓回??悼h。親屬們到武漢求時任武漢市長的吳德峰幫忙,讓他給當地政府打招呼關照。吳德峰不但沒做打招呼的工作,反而一直說服親屬,要嚴格按照當地政府的政策辦。

吳德峰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期間,原來的部下曾有人求他解決一些個人問題,每次都遭到他的拒絕。他對來人說,“正因為你原來是我的部下,我才更要嚴格要求你、愛護你。我們都是黨培養(yǎng)多年的干部,可不能拿黨的原則當兒戲!”

由于吳德峰總是把前來疏通關系的親朋好友拒之門外,他的勤務員常常感慨,“要走吳老的后門算是沒門,他叫你連窗戶都爬不進去!”

【黨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鐘十則 黨史小故事簡短十篇】相關推薦文章:

黨史小故事簡短感人故事_黨史小故事大全

10個簡短的黨史小故事 黨史小故事大全

黨史小故事簡短200字 黨史小故事大全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