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400字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600字篇一
一上課,黃老師就打了滿滿的一杯水,從包里掏出一大包回形針,這頓時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黃老師端來一杯水和一包回形針干啥?真是奇怪。
黃老師神神秘秘地說:“如果把這一包回形針全都放入杯子里,水會怎樣?”怎么樣?黃老師,我也是醉了,這還用問嗎,這杯滿得不能再滿的水中放入這么一堆回形針,水肯定會溢出來呀!
黃老師當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把第一枚回形針輕輕地、慢慢地放了進去。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五十八個,水面一點一點地上升了,但奇怪的是,水竟然沒有溢出來。
接下來由同學們來放了。首先是小陳同學,平時大大咧咧的男子漢,居然翹起了蘭花指,慢慢地放了進去,五十九、六十、六十一……一百、一百零一、一百零二……隨著投入回形針數(shù)目增多,許多同學都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過去。哈哈,輪到我放了,既興奮又緊張,我小心翼翼地把那二十枚回形針放入了水中,后來大家一擁而上,回形針已經(jīng)露出了水面,三百一十五枚回形針,水終于溢出來了。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呀,水可以包容那么多的回形針,為什么我們不行呢?!今天,我在大自然的這位老師中,學到了新的感悟。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400字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600字篇二
大自然就像一本又厚又大的百科全書,永遠都“讀”不完,它會告訴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和道理。
有一年暑假,我從電視上看見一些科學家在做一項關于動物的實驗。便心血來潮,也想去做一項小實驗。
我拿著一片面包,走向樓下的草坪,扔在邊沿上,開始觀察。一分鐘、五分鐘、十分鐘……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只小螞蟻走向了我的面包,我細心地觀察著。突然,其中一只小螞蟻急匆匆地走了,很快沒了影兒。另一只則站著一動不動,像是在等誰。不出五分鐘,一群螞蟻排著隊來到面包跟前,先把這個“龐然大物”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再搬回巢去。我一路跟著,幾次把它們的“戰(zhàn)利品”撥進草叢里,可它們沒有放棄,一次次的把食物重新搬回來……我不想再驚動它們,悄悄地走了。
一天晚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書。正當我看得起勁兒時,忽然從我的眼前爬過一個黑影,緊緊地貼著墻壁,我嚇了一大跳,向后退了幾步,那個黑影一動不動的。我才敢過去,我踮著腳尖,躡手躡腳地走過去,生怕不小心,把它嚇跑了。漸漸地,我看清楚它的真面目了!一只壁虎。聽爸爸說,壁虎可是逃生高手啊!
我猛撲過去,壁虎想溜,可我已抓住它了,摁在墻上。又找來一根長線,一頭綁在它身上,另一頭系在凳腳上,就繼續(xù)看書?!巴敉?!”幾聲狗叫傳進了我的耳朵里。我想起了壁虎,便去看了看。只見壁虎竄到了一邊,而一只兇猛的大狗正在琢磨一條尾巴。呀!壁虎和尾巴節(jié)體了……哎呀呀!真不愧是逃生高手??!
螞蟻的意志是這么堅強,壁虎的逃生本領是那么的高超!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400字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600字篇三
大自然,一個奇妙而美麗的世界,有許多奧秘等著我們?nèi)ヌ剿?。就如同愛默生說的,踏著大自然的步速,探索它的奧秘在于耐心。而我,就在大自然中得到無比多的財富。
去年夏天,我回老家去了。老家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到處可以聽見蟬鳴的聲音——知了,知了。恰好又一天,我去菜地里找奶奶,碰到一只剛從土里鉆出的知了。知了渾身濕漉漉的,身著淺綠色外衣,它慢慢的,緩緩的爬著,仿佛在拼命的掙脫著什么。
不知過了多久,夕陽染紅了田邊的綠樹,知了露出了棕色的.下半身,淺綠色的外衣脫去了大半,我看著都為它著急,生怕它被困在那外衣里,就用手輕輕的,小心翼翼的幫他脫下了沒有脫完的外衣。
然而,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讓我震驚了許久。
我原本以為只要幫知了脫掉它的外衣讓它掙脫出來,它就可以飛到樹枝上去唱歌了。但那只知了不僅沒有飛起來,而且還在第二天就死掉了。我很奇怪,為什么我?guī)退鼟昝摿送鈿?,它還飛不起來呢,竟然還死掉了呢?我?guī)е鴨栴}去請教奶奶。原來,知了在自己掙脫外殼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身上的肌肉更加發(fā)達,就能飛得更高更快了。
從這個死去的知了的事件中,我才明白了小雞為什么要自己啄破殼才會成活的道理。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則,我們?nèi)祟惒荒馨蚊缰L。因為自然就不能摻雜半絲人情,誰抵抗它,誰就被會一腳踢開;誰順從它,誰就會承受恩典。所以我們?nèi)祟愐欢ㄒ鹬厣?,保護大自然。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400字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600字篇四
一天下午,天氣非常悶熱,我在陽臺上擺弄著爸爸的“心肝寶貝”——蘭花,突然便看見一只小蝸牛爬上一片葉子。“蝸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么爬行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蝸牛的鼻子眼睛在哪兒?”這一連串的問題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
于是我決定自己去做一做實驗,弄清楚這幾個問題。
“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先把白菜、饅頭、蚊子等分別放在抓來的幾只蝸牛面前,他們大概都餓了,爬向自己喜愛的食物上去,只見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吃了起來,對別的食品聞也不聞,不一頓飯的工夫,蝸牛把白菜葉子吃光了,這下可以判定:蝸牛是害蟲。
“為什么爬行的時候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這個問題我先用一片葉子把蝸牛的頭引出來,然后用手輕輕地往頭部下面一摸,沒想到頭立刻縮回去了,這可怎么辦?我有點兒灰心了,這時爸爸向我走來,對我說:“怎么,這么一點小事就灰心啦!虧你長大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么一“激”又來勁了。一個辦法從腦海中閃過?!坝辛耍辛?!”我手舞足稻地叫起來。我用一塊小石頭,輕輕地把蝸牛的殼砸碎,取出蝸牛的身子,用手一摸發(fā)現(xiàn)了一個顆立狀的東西,通過翻書、查閱字典,我知道了那是蝸牛的腳,那一條長長的細線是蝸牛的分泌物,它有助于蝸牛爬行。
“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兒?”我按照前一種方法,把一片白菜葉子放在地上又抓來一只蝸牛,這只蝸牛好像知道我的苦心,乖乖地讓我看見了它的眼睛、鼻子、蝸牛的大觸手和小觸手,大觸手是眼睛,小觸手是鼻子。
通過這一連串實驗,真是受益不??!我不但發(fā)現(xiàn)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fā)明,必須從小發(fā)現(xiàn)問題,并學著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