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粽子作文600字 粽子作文300字左右篇一
“去去去,我要去!”
包粽子,怎么少得了我呢?我最愛湊熱鬧了。
來到小奶奶家,只聞到一陣清新蘆葦葉香味,我急忙趕到廚房。奶奶已經(jīng)忙活開了,一大木盆的糯米,一大堆煮過了的粽葉,一個麻線團。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經(jīng)常會被鄰居們叫去幫忙。每當(dāng)這個時候,我總要在邊上看很久,一直覺得奶奶的手好神奇!奶奶包粽子的手法很是講究,如果不是細細觀察,很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門道。奶奶把一張張粽葉卷成一個圓錐漏斗形,接著用飯勺填進,盛上滿滿的拌了醬油的糯米,用筷子插實,里面再藏一塊肥瘦均勻的肉,然后用嘴中咬著的一根細麻線捆扎。翠綠的粽葉在手中自如地翻卷著,一繞一扎只幾下,一個菱角分明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裹扎而成了。粽葉怎樣翻折,多少米放多少餡,還要保證粽子在蒸的過程中不能外漏。這樣用心去操作,奶奶包的粽子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當(dāng)然,按不同的需求,粽子餡還有紅棗的、豆沙的、蜜棗的。
這么重要的時刻,怎么能少得了我的“幫忙”呢?二話不說,我就忙活開了。我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拿起粽葉,折了兩折,做了一個漏斗狀的“碗”。接著我把一勺米、一塊肉放入“碗”中。然后我將這個鼓鼓的“碗”再一折,繞上幾圈麻線。一個粽子誕生了,雖然不是那么完美,可也是我?guī)追瑖L試下來算不錯的成果了。
我又拿起了粽葉,這回不急著包了,和奶奶聊起了天。“奶奶,這端午節(jié)還有段時間呢,小奶奶家怎么要包這么多粽子啊?”奶奶手上依然忙碌著,緩緩道來:“囡囡,這是蠶汛粽子。”“蠶汛粽子,這是什么來頭啊?奶奶,您跟我說說唄。”“你小姑姑不是去年冬天剛嫁出去嗎,這些粽子裹了要拿到她婆家去分的。一般有新嫁娘的第一個春天娘家要裹了粽子去分,叫蠶汛粽子?!薄澳棠?,蠶汛粽子有什么寓意嗎?”“這個奶奶也不清楚,老底子傳下來的?!笨粗粋€個包好的粽子,我不禁心生好奇。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個蠶汛粽子究竟有什么故事。好奇心強烈的我尋求媽媽的幫助,我們一塊上網(wǎng)查,才了解了來歷。我們這里農(nóng)村以前幾乎家家都養(yǎng)蠶,民間有很多與蠶有關(guān)的習(xí)俗,蠶汛粽子來自其中一個習(xí)俗————望蠶汛。是農(nóng)村女兒出嫁后第一個養(yǎng)蠶的季節(jié),蠶寶寶四眠上山或采好繭子時,娘家?guī)е兆?、包子等禮物,到女婿家望蠶汛,祭祀蠶花菩薩,表示慰問,祝賀蠶繭豐收。望蠶汛時,粽子是其中最重要的禮物。后來,時間慢慢提早到養(yǎng)蠶前了。
如今,農(nóng)村養(yǎng)蠶的人家越來越少,望蠶汛的原意已名存實亡,但這個民間習(xí)俗卻一直保留了下來。每年都會吃到別人家分來的蠶汛粽子。
在我弄清來歷時,淡淡的粽香彌漫開了。粽子煮熟了!剪開麻線,剝開墨綠色的'粽葉,粽子從內(nèi)向外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粽香。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誘人極了!粽子就像一首古詩,從悠遠的時代流出,遂帶了幽遠的氣息,仿佛午夜的長夢流轉(zhuǎn)出前生往事的嘆息。一顆粽子,情系著人們美好的期盼!這種情懷的傳承,從來未曾改變……
粽子飄香,久久不散,歷久彌新!
粽子作文600字 粽子作文300字左右篇二
“快點快點!”“呀!成功了!”“啊,失敗了”……教室里傳來了一陣陣喊叫聲,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學(xué)校組織所有學(xué)生一起包粽子。
為了這次活動,何老師請來了一些“高手”:有些同學(xué)的爺爺奶奶,讓他們來幫我們包粽子。
一切準(zhǔn)備好后,何老師給我們講了講怎樣包粽子后,就嘗試讓我們包了。
第一步很難,要把粽葉捏成漏斗狀,我試著捏了起來,捏好的粽葉看起來還不錯,但一往里面放糯米,就從中間漏了出來,這是為什么呢?我問了下教我們這組的奶奶,她看看我粽子,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原來,是因為粽葉有一端松了,只好重來做一次,把那端弄緊,就行了,再放上料,然后把露在外面的口蓋起來,一個粽子的原型就做好啦!
第二步比第一步難,是把藺草綁在粽上。我拿了根藺草,照著模樣綁了起來,沒想到最后那個打結(jié)的地方時,哎呀!繩子斷了,原來,在前面的那個繞彎時,繞太大了,然后后面不夠用,而我卻用力往前撥,所以斷了。經(jīng)過又一次嘗試,終于包好了!
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一件又辛苦,又快樂的事情,從中我又學(xué)習(xí)到了端午節(jié)的意義和由來。
粽子作文600字 粽子作文300字左右篇三
夜幕降臨了,彎彎的月兒,像是金色的小船在蔚藍的大海上航行;銀色的繁星,像是睜開了明凈的笑眼,在高高的天幕上眨動。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包粽子。
媽媽可真會包粽子,她先用勺子挖了一些糯米,用手將粽葉卷好,再將糯米倒時去,然后用五彩線系好,把包好的粽子連成一串。瞧,媽媽包的粽子好看極了,有圓形,三角形的……各式各樣,有趣極了??粗?,看著,我也坐到了媽媽身邊,學(xué)著包粽子。包著包著,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就問媽媽:”媽媽,我們?yōu)槭裁匆谵r(nóng)歷五月初五的時候包粽子呢?”媽媽聽了,笑著說:”包粽子還有一個故事呢!”“媽媽,快給我講講那個故事吧!”我懇求道?!澳呛冒?!”媽媽笑著答道。
于是,我停止了包粽子,雙手托著下巴,瞪著眼睛聽媽媽講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對惡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但楚懷王聽信讒言,反而疏遠了他。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國功破,屈原悲憤交加,便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消息傳出后,汩羅江岸邊的人們爭先恐后地架著船撈他的尸體,有的人怕小魚、小蝦傷害了屈原,紛紛從家里拿來米飯,“莫傷忠良,莫咬屈原?!币虼嗽谵r(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采了粽葉,里面放了肉、飯、棗等,做成粽子放入江里紀(jì)念屈原。
媽媽的故事講完了,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認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為大家著想,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這個端午節(jié),我不光學(xué)會了包粽子,更學(xué)到了歷史知識,受到了愛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