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援藏干部先進事跡簡介篇一
癡心譜寫援藏歌
---記★★第四批援藏干部★★
★★,男,44歲,現任★★政府常務副縣長。xx年他積極響應國家支援xz的號召,踴躍報名,來到平均海拔4100米的藏北小鎮(zhèn)——★★。他在進藏工作期間,積極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發(fā)揚“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講標準”的實干精神,大力弘揚“團結奮進講奉獻,勤政為民謀發(fā)展”的工作作風,立足本職,克服困難,開拓創(chuàng)新,樹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展現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遇到困難,知難而退,一向是懦夫的行為;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必定是勇者的選擇?!笔煜ぁ铩锏亩颊f,他是一名在困難面前永遠不會低頭的勇士,是一名真抓實干的援藏大哥。
為了盡快掌握全縣的真實情況,他進藏上任伊始,就克服高原缺氧,克服語言不通,不辭辛苦,帶領縣直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對全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進行了走訪和調研,與縣直部門領導、與鄉(xiāng)鎮(zhèn)領導、與農牧民群眾促膝交談,了解他們的安危冷暖,傾聽他們所思所想,聆聽他們的意見建議,使之掌握了詳細、真實的手家底資料。他每到一處都從不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員,而是與當地干部群眾推心置腹,其言切切,其意誠誠,干部職工莫不為之感動。在摸清“家底”的本文來自之音,更多精品免費請登陸.網絡.查看同時,還積極征求縣四大班子領導的意見和建議,大家共想辦法,共謀思路,在進藏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確定了第四批三年援藏項目規(guī)劃,為今后的工作開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最大的特點就是實干。在他遠離故鄉(xiāng)、告別親人,來到★★后,他就把★★作為第二故鄉(xiāng),并暗下決心,一定要為★★經濟騰飛、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決不辜負國家和人民對他的信任,決不為援藏干部的臉上抹黑。他工作中他常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精神,立足本職、傾心為民、切實解決發(fā)展中的突出問題。
當他看到★★職工周轉房分配管理比較混亂,于是就親力抓、親手搞,在征求當地干部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職工周轉房分配管理辦法》,進一步規(guī)范了房屋管理秩序。
當聽到熱瓦鄉(xiāng)遭受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農牧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他心急如焚,即刻帶領相關部門深入實地進行了解察看,積極四方籌措救助資金,妥善安置了受災的23戶農牧民,農牧民萬分感激:“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援藏大哥”。
當他了解到縣干部職工的人均住房面積僅有十幾平方米時,他深受感動,在如此艱苦條件下,各干部職工能夠毫無怨言,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于是他積極協(xié)調資金,為★★新建了總建筑面積為1351平方米的★★干部職工住宅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他在政府日常工作會議中常提到“教育興農、教育興縣”、“一定要抓好★★的教育工作”。去年,為實現“普六”,他不畏辛勞,深入各中小學,各村級
教學
點,與干部、與群眾共同探討“普六”課題,對于車子進不去的地方,就徒步進山,一走就是幾個小時的山路,餓時吃一些糌粑,渴時喝一點酥油茶,幾個月下來,人瘦了一大圈,顯得已經疲憊不堪,但他卻十分高興。因為★★在★★地區(qū)十一個縣中率先完成“普六”工作,并順利通過驗收。他并沒有因此停止不前,他深深明白★★的教育事業(yè)還是非常滯后的。為把內地學校管理、教育的先進經驗引進到★★來,他積極與大連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協(xié)調,組成14人的★★教育學習考察團于xx年6月13日至17日對大連市的7所中小學、幼兒園及職業(yè)中專進行了學習考察。開闊了眼界,學到了知識、理清了思路,堅定了工作信心。同時,還對★★大連小學教學樓進行了維修,有效改善了縣完小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一直處于反分裂斗爭的前沿陣地,寺廟多,社會情況復雜,因此,維護社會局勢穩(wěn)定、堅守文化陣地工作顯得
十分重要。他針對農牧民思想觀念落后,法制觀念淡薄,xx年7月份帶領法院、司法等部門的業(yè)務骨干,走村入戶,送法下鄉(xiāng),面對面講授法律知識,切實增強本文來自之音,更多精品免費請登陸.網絡.查看了農牧民的法制觀念。他在協(xié)調援藏項目中,積極向農牧區(qū)基層傾斜,xx年在★★鎮(zhèn)的葉口、切珠、亞安登、優(yōu)納四個村修建了村民委員會辦公室,增強了基層政權組織建設。同時爭取大連援建“村村通”設備200套,新建了★★廣播電視中心,使農牧民通過電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未來美好的生活,感受到了黨的親切關懷,感受到了大連人民無私援助。
堅持原則、廉潔正直是他的人格亮點。在廉潔自律方面,他也從不含糊。作為共產黨員,縣政府主要領導,他深知團結就是力量,深知“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他非常注重班子的團結,民族團結。辦事公正,作風民主,決策透明,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嚴格要求自己,要求班子成員和其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經常用“作風正派、律人律己”的意識警醒自己,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他負責的援藏工程項目中,他從不借用手中的權力謀求私利,而嚴把工程招投標關,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援藏資金的每一分錢落到實處。
在他的影響下,全縣干部抓經濟、干事業(yè)的人多了,推諉扯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現象少了,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的人多了,高高在上、畏首畏尾聲的人少了,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抓經濟、開拓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的良好氛圍。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全縣農牧民的一致好評。
正是由★★同志為黨的事業(yè)默默耕耘,兢兢業(yè)業(yè),開拓進取和無私奉獻,為推動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xù)、協(xié)調發(fā)展所作出的不懈的努力和積極貢獻。在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所表現出來的援藏大哥無私奉獻精神,激勵著全縣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形成了全縣干部職工“吃苦不怕艱苦”的良好工作作風。他用自己的言行,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所具備的高尚品質,他無愧于援藏大哥的親昵稱呼,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援藏干部先進事跡簡介篇二
癡心譜寫援藏歌
---記★★第四批援藏干部★★
★★,男,44歲,現任★★政府常務副縣長。2004年他積極響應國家支援西藏的號召,踴躍報名,來到平均海拔4100米的藏北小鎮(zhèn)——★★。他在進藏工作期間,積極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發(fā)揚“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講標準”的實干精神,大力弘揚“團結奮進講奉獻,勤政為民謀發(fā)展”的工作作風,立足本職,克服困難,開拓創(chuàng)新,樹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展現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遇到困難,知難而退,一向是懦夫的行為;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必定是勇者的選擇?!笔煜ぁ铩锏亩颊f,他是一名在困難面前永遠不會低頭的勇士,是一名真抓實干的援藏大哥。
為了盡快掌握全縣的真實情況,他進藏上任伊始,就克服高原缺氧,克服語言不通,不辭辛苦,帶領縣直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對全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進行了走訪和調研,與縣直部門領導、與鄉(xiāng)鎮(zhèn)領導、與農牧民群眾促膝交談,了解他們的安危冷暖,傾聽他們所思所想,聆聽他們的意見建議,使之掌握了詳細、真實的第一手家底資料。他每到一處都從不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員,而是與當地干部群眾推心置腹,其言切切,其意誠誠,干部職工莫不為之感動。在摸清“家底”的本文來自文秘之音,查看同時,還積極征求縣四大班子領導的意見和建議,大家共想辦法,共謀思路,在進藏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確定了第四批三年援藏項目規(guī)劃,為今后的工作開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最大的特點就是實干。在他遠離故鄉(xiāng)、告別親人,來到★★后,他就把★★作為第二故鄉(xiāng),并暗下決心,一定要為★★經濟騰飛、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決不辜負國家和人民對他的信任,決不為援藏干部的臉上抹黑。他工作中他常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精神,立足本職、傾心為民、切實解決發(fā)展中的突出問題。
當他看到★★職工周轉房分配管理比較混亂,于是就親力抓、親手搞,在征求當地干部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職工周轉房分配管理辦法》,進一步規(guī)范了房屋管理秩序。
當聽到熱瓦鄉(xiāng)遭受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農牧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他心急如焚,即刻帶領相關部門深入實地進行了解察看,積極四方籌措救助資金,妥善安置了受災的23戶農牧民,農牧民萬分感激:“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援藏大哥”。
當他了解到縣干部職工的人均住房面積僅有十幾平方米時,他深受感動,在如此艱苦條件下,各干部職工能夠毫無怨言,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于是他積極協(xié)調資金,為★★新建了總建筑面積為1351平方米的★★干部職工住宅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他在政府日常工作會議中常提到“教育興農、教育興縣”、“一定要抓好★★的教育工作”。去年,為實現“普六”,他不畏辛勞,深入各中小學,各村級教學點,與干部、與群眾共同探討“普六”課題,對于車子進不去的地方,就徒步進山,一走就是幾個小時的山路,餓時吃一些糌粑,渴時喝一點酥油茶,幾個月下來,人瘦了一大圈,顯得已經疲憊不堪,但他卻十分高興。因為★★在★★地區(qū)十一個縣(區(qū))中率先完成“普六”工作,并順利通過驗收。他并沒有因此停止不前,他深深明白★★的教育事業(yè)還是非常滯后的。為把內地學校管理、教育的先進經驗引進到★★來,他積極與大連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協(xié)調,組成14人的★★教育學習考察團于2005年6月13日至17日對大連市的7所中小學、幼兒園及職業(yè)中專進行了學習考察。開闊了眼界,學到了知識、理清了思路,堅定了工作信心。同時,還對★★大連小學教學樓進行了維修,有效改善了縣完小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
★★一直處于反分裂斗爭的前沿陣地,寺廟多,社會情況復雜,因此,維護社會局勢穩(wěn)定、堅守文化陣地工作顯得十分重要。他針對農牧民思想觀念落后,法制觀念淡薄,2005年7月份帶領法院、司法等部門的業(yè)務骨干,走村入戶,送法下鄉(xiāng),面對面講授法律知識,切實增強本文來自文秘之音,查看了農牧民的法制觀念。他在協(xié)調援藏項目中,積極向農牧區(qū)基層傾斜,2005年在★★鎮(zhèn)的葉口、切珠、亞安登、優(yōu)納四個村修建了村民委員會辦公室,增強了基層政權組織建設。同時爭取大連援建“村村通”設備200套,新建了★★廣播電視中心,使農牧民通過電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未來美好的生活,感受到了黨的親切關懷,感受到了大連人民無私援助。
堅持原則、廉潔正直是他的人格亮點。在廉潔自律方面,他也從不含糊。作為共產黨員,縣政府主要領導,他深知團結就是力量,深知“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他非常注重班子的團結,民族團結。辦事公正,作風民主,決策透明,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嚴格要求自己,要求班子成員和其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經常用“作風正派、律人律己”的意識警醒自己,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他負責的援藏工程項目中,他從不借用手中的權力謀求私利,而嚴把工程招投標關,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援藏資金的每一分錢落到實處。
在他的影響下,全縣干部抓經濟、干事業(yè)的人多了,推諉扯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現象少了,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的人多了,高高在上、畏首畏尾聲的人少了,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抓經濟、開拓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的良好氛圍。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全縣農牧民的一致好評。
正是由★★同志為黨的事業(yè)默默耕耘,兢兢業(yè)業(yè),開拓進取和無私奉獻,為推動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xù)、協(xié)調發(fā)展所作出的不懈的努力和積極貢獻。在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所表現出來的援藏大哥無私奉獻精神,激勵著全縣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形成了全縣干部職工“吃苦不怕艱苦”的良好工作作風。他用自己的言行,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所具備的高尚品質,他無愧于援藏大哥的親昵稱呼,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援藏干部先進事跡簡介篇三
援藏干部先進事跡4
王寧同志先進事跡材料
王寧,男,現年33歲,中共黨員。于2012年7月他積極響應省委組織部“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區(qū)行動”的號召,踴躍報名,來到駐地海拔2600多米的康定縣,掛任縣財政局副局長,協(xié)助分管預算及國資工作。他把康定作為第二故鄉(xiāng)和建功立業(yè)的主戰(zhàn)場,努力克服高原缺氧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當“主人”不當“客人”,當“干將”不當“看客”,迅速融入,積極有為,勇挑重擔,以堅強的意志和過硬的作風,為康定的跨越發(fā)展和長治久安、以及 “四個康定” 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為財政各項工作的上檔升位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得到了當地干部職工的肯定和認可,樹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轉換角色、融入藏區(qū)。作為一名援藏干部,他始終帶著對“為什么援藏,怎么援藏,援藏留下什么”的思考開展工作。積極投入群眾工作全覆蓋,按照要求開展結對認親、共建共創(chuàng)、愛心幫扶工作;對第二故鄉(xiāng)—康定做了全面了解,重點了解康定的經濟發(fā)展、財政收支情況、財力情況、財政制度建設等方面;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新崗位的角色轉換,適應了現職崗位,融入藏區(qū)發(fā)展。利用開展群眾工作的機會,多次主動下基層調研工作,親身感受和體會農牧民群眾的生活。深入了解并尊重藏區(qū)風俗習慣,工作中妥善處理各方面關系,始終做到尊重第一、團結至上,以誠相待、與人為善,用真誠換真情、用真情換真心,親如一家、情同手足。
大力爭取上級資金。由于他在財政預算崗位上工作多年,財政預算工作政策性強、業(yè)務性強,出于對本職工作熱愛和對工作質量的不懈追求,在工作上、學習上始終堅持勤于思考。特別是為了康定爭取中省財政轉移支付工作,在縣委常委、副縣長任賢明的帶領下,認真研究康定財政收支狀況,歷年來的轉移支付情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并到省財政廳匯報存在的問題,得到領導的肯定,2013年爭取到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補助2300多萬元,為緩解康定財政困難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認真參與編制2013年2014年財政預算。在他援藏的兩年期間,正遇康定縣財政收入出現下滑態(tài)勢的兩年,這給財政預算編制及支出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特別市2013年,康定縣可用財力受稅收收入影響,收支矛盾特別突出,缺口達1.9億元,為了順利編制2013年預算,他與同事一起調研各部門支出結構,到南充的順慶、高坪、閬中進行了實地學習,回來后按照縣委縣府要求,重新調整了預算的相關標準,按照輕重緩急以及“保工資、保運轉、保穩(wěn)定、保民生、促發(fā)展”的順序,完成了2013年的預算編制工作。同時嚴格執(zhí)行二上二下編制程序,在編制方法上實行“零基預算”和分類定額系數的方法,細化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的制衡機制,預算的科學性、準確性、合理性和整體性得到了提高。
開展財務檢查,堵塞財務漏洞。接到對全縣機關的財務檢查任務后,他對縣級部門的財務人員的業(yè)務能力水平、各部門的財務收支狀況進行了全面了解,對各單位存在的簿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和掌握,提出了改進辦法和建議,為各單位在加強賬務設置、會計核算、政府采購、固定資產管理、專項資金使用等會計基礎工作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并對相關部門進行了專業(yè)的業(yè)務培訓。通過檢查共清理財政可調控的結余資金達4000多萬元,同時也為財政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推動財政“三化”建設。圍繞完善財政運行機制,以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規(guī)范化(簡稱“三化”)建設為契機,積極開展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公務卡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等為內容的財政管理 “三化”建設,不斷推進財政改革向深度和廣度拓展。積極推進財政所建設,在爐城鎮(zhèn)、姑咱鎮(zhèn)、金湯鄉(xiāng)、新都橋鎮(zhèn)、沙德鄉(xiāng)建設5個鄉(xiāng)鎮(zhèn)中心財政所,并組織鄉(xiāng)鎮(zhèn)財務人員到西南財經大學進行業(yè)務培訓,滿足工作的需要。
穩(wěn)步推進項目融資。援藏期間,他承擔起康定縣廉租房建設、棚戶區(qū)改造、部分項目建設融資的具體工作,實現融資2.5億元,圓滿完成領導下達的目標任務。
切實加強財政交流。他充分發(fā)揮橋梁作用,兩年期間,順慶區(qū)財政局與康定縣財政局互派了學習交流工作組,就財政狀況,在財政管理、項目申報、國庫集中支付、公務卡等業(yè)務工作進行了交流,確定締結為友好合作單位,主要合作包括
“單位互訪、信息共享、經驗互補、管理互通、促進合作”五個方面。
真情開展群眾全覆蓋。舉全州之力推進群眾工作全覆蓋,是州委審時度勢、科學研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治藏安康方略的深化,是執(zhí)政為民宗旨的實化,是為人民服務的具體化,對推動甘孜跨越式發(fā)展和長治久安具有歷史性的重大意義。根據縣委群工辦認親分配表,他的結對認親戶在時濟鄉(xiāng)莊上村,共9戶,多次深入親戚家中,全面了解和掌握親戚家的人口狀況、居住狀況、經濟狀況以及需要解決的困難,做到心到、情到、身到,敘真情解難事,通過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渠道,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積極的為他們辦好事、辦實事,并為他們建立了專門的檔案和定期詢訪制度,與他們成了真正的親戚、朋友。
兩年來,他以做一名合格的公務員的要求從嚴要求自己,不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始終團結同志,尊重領導,自覺執(zhí)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guī)定。按照省委、省政府、州、縣黨委、政府領導關于從一開始就要毫不放松地抓自身建設的要求,嚴格遵守康定援藏干部各項制度和紀律要求,認真參加以“援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堅決服從局工作安排,嚴守工作紀律,遵守管理制度,一心撲在了康定的工作上,從未在單位報銷過車費、油費、招待費或其它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做到了“認認真真干事,清清白白做人”,樹立和展示了援藏干部“政治堅定、開拓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團結協(xié)作,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的良好形象,2012年、2013年年度均被考核為優(yōu)秀。
援藏干部先進事跡簡介篇四
援藏干部先進事跡材料
癡心譜寫援藏歌
---記★★第四批援藏干部★★
★★,男,44歲,現任★★政府常務副縣長。2019年他積極響應國家支援西藏的號召,踴躍報名,來到平均海拔4100米的藏北小鎮(zhèn)——★★。他在進藏工作期間,積極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發(fā)揚“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講標準”的實干精神,大力弘揚“團結奮進講奉獻,勤政為民謀發(fā)展”的工作作風,立足本職,克服困難,開拓創(chuàng)新,樹立了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展現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
“遇到困難,知難而退,一向是懦夫的行為;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必定是勇者的選擇。”熟悉★★的都說,他是一名在困難面前永遠不會低頭的勇士,是一名真抓實干的援藏大哥。
為了盡快掌握全縣的真實情況,他進藏上任伊始,就克服高原缺氧,克服語言不通,不辭辛苦,帶領縣直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對全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進行了走訪和調研,與縣直部門領導、與鄉(xiāng)鎮(zhèn)領導、與農牧民群眾促膝交談,了解他們的安危冷暖,傾聽他們所思所想,聆聽他們的意見建議,使之掌握了詳細、真實的第一手家底資料。他每到一處都從不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員,而是與當地干部群眾推心置腹,其言切切,其意誠誠,干部職工莫不為之感動。在摸清“家底”的本文來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費文章請登陸wm338查看同時,還積極征求縣四大班子領導的意見和建議,大家共想辦法,共謀思路,在進藏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確定了第四批三年援藏項目規(guī)劃,為今后的工作開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最大的特點就是實干。在他遠離故鄉(xiāng)、告別親人,來到★★后,他就把★★作為第二故鄉(xiāng),并暗下決心,一定要為★★經濟騰飛、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決不辜負國家和人民對他的信任,決不為援藏干部的臉上抹黑。他工作中他常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精神,立足本職、傾心為民、切實解決發(fā)展中的突出問題。
當他看到★★職工周轉房分配管理比較混亂,于是就親力抓、親手搞,在征求當地干部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職工周轉房分配管理辦法》,進一步規(guī)范了房屋管理秩序。
當聽到熱瓦鄉(xiāng)遭受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農牧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他心急如焚,即刻帶領相關部門深入實地進行了解察看,積極四方籌措救助資金,妥善安置了受災的23戶農牧民,農牧民萬分感激:“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援藏大哥”。
當他了解到縣干部職工的人均住房面積僅有十幾平方米時,他深受感動,在如此艱苦條件下,各干部職工能夠毫無怨言,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于是他積極協(xié)調資金,為★★新建了總建筑面積為1351平方米的★★干部職工住宅樓?!铩镆恢碧幱诜捶至讯窢幍那把仃嚨?,寺廟多,社會情況復雜,因此,維護社會局勢穩(wěn)定、堅守文化陣地工作顯得十分重要。他針對農牧民思想觀念落后,法制觀念淡薄,2019年7月份帶領法院、司法等部門的業(yè)務骨干,走村入戶,送法下鄉(xiāng),面對面講授法律知識,切實增強本文來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費文章請登陸wm338查看了農牧民的法制觀念。他在協(xié)調援藏項目中,積極向農牧區(qū)基層傾斜,2019年在★★鎮(zhèn)的葉口、切珠、亞安登、優(yōu)納四個村修建了村民委員會辦公室,增強了基層政權組織建設。同時爭取大連援建“村村通”設備200套,新建了★★廣播電視中心,使農牧民通過電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未來美好的生活,感受到了黨的親切關懷,感受到了大連人民無私援助。
堅持原則、廉潔正直是他的人格亮點。在廉潔自律方面,他也從不含糊。作為共產黨員,縣政府主要領導,他深知團結就是力量,深知“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他非常注重班子的團結,民族團結。辦事公正,作風民主,決策透明,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嚴格要求自己,要求班子成員和其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經常用“作風正派、律人律己”的意識警醒自己,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他負責的援藏工程項目中,他從不借用手中的權力謀求私利,而嚴把工程招投標關,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援藏資金的每一分錢落到實處。
在他的影響下,全縣干部抓經濟、干事業(yè)的人多了,推諉扯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現象少了,撲下身子、狠抓落實的人多了,高高在上、畏首畏尾聲的人少了,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抓經濟、開拓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的良好氛圍。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全縣農牧民的一致好評。
援藏干部先進事跡簡介篇五
馬爾康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援藏干部先進事跡
巍峨的群山、潔白的云朵、漫山的羊群、黝黑而淳樸的笑臉,這是我們心中藏區(qū)的模樣。然而,這一切對于援藏干部們來說,卻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獨、無盡的思念、刺眼的陽光、艱難的翻越……在這里,走同樣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在這里,做同樣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準備;在這里,生同樣的病也許面臨的就是死亡。
記者在馬爾康采訪,每每被援藏隊員的壯舉感動,他們克服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把馬爾康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在雪域高原上書寫著無悔青春。
曾建國是一名“替補”進藏的援藏隊員。在他之前,一位援藏隊員因無法適應缺氧、高寒的環(huán)境,誘發(fā)心臟病,被緊急返送回廣安。由于馬爾康縣電視臺急需一位懂技術的電視人才,有著20多年電視新聞工作經驗的曾建國成為不二人選,他二話沒說,背著行李來到了馬爾康。
曾建國的母親剛剛因癌癥去世,在他剛進藏區(qū)不久,便又接到另一個不幸的消息,父親被查出患有直腸癌,被送往重慶大坪醫(yī)院救治,趁著春節(jié)假期,曾建國陪伴在父親身旁悉心照料一個月。但是,藏區(qū)的工作需要他,他把照顧父親的重擔交給兄弟和妻子,頭也不敢回地回到了馬爾康。
在海拔3千多米的高原上,他扛著重達20多斤的攝像機翻山越嶺、爬坡上坎,進行新聞采訪報道,常常累得頭暈目眩,喘不過氣,但他從不叫苦,從不喊累,他拍攝的100多條新聞稿件,其中大部分被省市電視臺采用,對宣傳馬爾康起到了積極作用?!拔也荒芘惆樵诟赣H身邊盡孝,但我要讓他看到我的工作、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說到這里,這個七尺男兒頓時就紅了眼眶。
和曾建國一樣,許多援藏隊員都有著類似的經歷。為了援藏事業(yè),他們常年在外,家庭不能兼顧,忠孝不能兩全,但他們無怨無悔,把對家人的愧疚化為了工作動力。
初見援藏隊員劉建華,清瘦的身材,矮矮的個子,看似弱不禁風。然而,他卻是援藏工作隊中職務最多的一個人,除了任馬爾康縣衛(wèi)生局副局長外,還兼任援藏工作隊宣傳部長,馬爾康縣創(chuàng)省級文明城市辦公室總研判。馬爾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謝曉林曾不止一次地向記者推薦,“別看我們劉總調個子小,但是他的工作勁頭卻很旺盛,你們真的應該好好宣傳一下他?!薄翱傉{”一職,是馬爾康縣當地的干部私下給劉建華“封”的職務,意思是雖然劉建華職責多、工作多,但藏區(qū)干部群眾有事找到他,不管分內分外,他從不推脫,總是盡心盡力完成每件事情。
在贏得當地干部群眾交口稱贊的背后,卻是劉建華在馬爾康一年多的時間內,不僅白天奔波忙碌,還有70%的晚上都在加班熬夜,因身體不適、睡眠不足、壓力過大,原本就很單薄的身體整整瘦了十斤。他告訴記者,每次給家人打電話,從來都說自己很好,生怕他們有一絲一毫的擔心。
遠離家鄉(xiāng),孤獨寂寞在所難免。忙還好,可以暫時忘掉煩惱。一旦下班后,對家鄉(xiāng)、對家人的思念如影隨形。上網和家人視頻聊天,成為不少援藏隊員的“必修課”;家里有升學的孩子的援藏隊員,每天晚上至少打半個小時的長途電話,給孩子進行“遠程教育”;更多的時候,援藏隊員們聚在一起,吃一頓飯、聊一會天,就成為最好的慰藉……
援藏隊員高建平和吳川,之前他們生活并沒有交集。來到馬爾康后,他們成了室友,共同住在一棟廢棄的辦公樓內。這棟被他們稱之為“別墅”的房子,除了只有他們兩人居住,單門獨戶之外,沒有一絲“別墅”的樣子:沒有廚房,就在走廊上做飯;沒有洗衣臺,就在廁所地板上洗衣;房子只有一間寢室,要是有一方的妻子來探親,另一個就要到隔壁打地鋪……
孤獨的生活,做飯也成為一種樂趣。每天下班后,高建平負責買菜,吳川主廚,在一陣鍋碗瓢盆的“交響曲”后,一頓香噴噴的晚餐就上桌了。吳川的妻子來探親時,見到老吳像模像樣的弄上一桌子菜,打趣地說,“在家連碗都不洗的人,現在竟然成大廚了?!?/p>
客廳有一張大木板,往小茶幾上一擺,就是張大餐桌。周末的時候,援藏隊的隊員們齊聚在這里,一起洗菜、做飯。飯桌上,聊工作、聊生活,大家總是歡聲笑語,無論平時再忙再累,只要到了這個時候,一切煩惱都飄到九霄云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