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教案春曉語言篇一
教學
目標1.學會5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4.到郊外或公園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變化,先說說,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2.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寫幾句話。3.把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景色寫清楚。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二)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對詩的意境。
三、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古時候,有許多人寫了很多詩,這些詩就是古詩。今天,我們就學習其中的一首,題目是《春曉》。板書題目:3春曉 齊讀課題。
(二)審題。
春是什么意思?(春天)
曉是什么意思?(天剛亮的時候。本課指早晨。)春曉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早晨)
(三)借助音節(jié)讀準字音。 1.自由小聲讀。2.指名讀詩。
(四)學習理解詩句。 1.簡介詩的作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陽人,大詩人李白的摯友。他一生沒有做過官,大半輩子隱居農(nóng)村,過著淡泊恬靜的生活。壯年時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間,歷覽自然風光。他創(chuàng)作的詩中以五言律詩最負盛名?!洞簳浴肪褪瞧渲械囊皇?。
2.逐句學習理解。全詩共四行。
第一行:春眠不覺曉,眠:睡覺。覺:發(fā)覺。曉:天亮。
第一行:講春天的晚上人們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第二行:處處聞啼鳥。
處處:到處。
聞:聽到。
啼:鳥叫。講剛剛醒來,就聽到窗外到處都有小鳥清脆的叫聲。第三行:夜來風雨聲,夜:昨夜。
風:刮風。
雨:下雨。
聲:聲音。講昨夜又刮風又下雨。第四行:花落知多少。
落:打落。
知:知道。(知?不知道)寫不知道花被打落多少。3.《春曉》這首詩寫怎樣的景象?仔細看圖,展開討論。
《春曉》寫的是百花盛開,小鳥在枝頭歡快地鳴叫,風雨過后,地上滿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指導朗讀。
我們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讀出節(jié)奏和重音。
讀到“曉、鳥、少”時,字音要適當延長,略帶吟誦的味道,讀出音韻美和節(jié)奏感。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領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5.表情朗讀,背詩。6.小結。
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詩既寫了春天的早晨,雨過天晴,小鳥在枝頭鳴叫跳躍的歡樂場面,又抒發(fā)了作者對昨夜風雨交加、滿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詩中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構成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曉圖。
最后有感情的齊背一遍?!景鍟O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借助漢語拼音讀準5個生字的字音,認清字形,并正確地書寫。
(二)正確讀寫本課的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二、教學重點
指導“曉、眠、覺、聞、啼”的字形。
三、教學過程
(一)背誦課文,注意停頓。
(二)復習。
1.抽讀部首?!叭?、目、門、口”。2.抽讀熟字?!懊?、見、耳、澆、學?!?/p>
(三)自學生字。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指2組看拼音讀生字。2.指2組不看拼音讀生字。3.指2組打亂生字次序讀。4.分析字形,老師重點指導。曉:右上角最后一筆為撇,沒有點。眠:右邊第四筆是橫,不要寫成撇。覺:頭為“ ”注意撇和點的方向。
5.檢查掌握詞義的情況。6.組詞。
曉(報曉)
(春曉)
(家喻戶曉)眠(失眠)
(安眠)
(冬眠)
覺(自覺)
(聽覺)
(視覺)
聞(耳聞)
(新聞)
(奇聞)
啼(雞啼)
(哭啼)
(啼叫)
(五)鞏固練習。
1.給下面各字加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語。民()________
帝(耳()________
洛()________)________
(初眠)
(覺悟)
(丑聞)
2.把下面六個獨體字組成三個合體字。
門
目
口
民
耳
帝()()()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鞏固練習。
(二)指導做練習。
二、教學重點 指導做練習。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課文。2.抽讀詞語卡片。春曉 冬眠 耳聞 啼叫
(二)指導做練習。 1.比一比,組詞語。
曉()
覺()
澆()
黨()
(1)讀準字音。
(2)分析每組字不同地方。(3)組詞語。
2.下面的詞在詩句中是什么意思,用線連起來。曉
睡覺 聞
叫 眠
發(fā)覺 啼
天亮 覺聽到目的是加深對文言詞的理解。
問()聞()
(三)做課堂練習。 第三題答案。
曉: 天亮
眠: 睡覺
覺: 發(fā)覺
聞: 聽到
啼:
叫
知: 知道
【小資料】
孟浩然(公元689年~740年)湖北襄陽(今湖北襄陽縣)人。他曾在襄陽附近的鹿門山隱居,40歲那年,到京城長安游歷,考進士不中,失意而歸。他擅長寫五言詩,善于描寫自然風景和田園生活。他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的詩歌現(xiàn)存的有230多首。
第四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觀察春天大自然的變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鼓勵學生說出春天大自然的變化,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學生練習寫一寫,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把觀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順序說清楚,寫明白。
三、教學過程
(一)組織學生找春天。
(二)指導學生說話。
1.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你看到了什么變化?2.花、草、樹有什么變化? 3.鳥及自己所見到的動物有何變化?
(三)教給學生說話方法。
1.注意說話次序?;貞浬洗我酝磮D說話的次序。2.要加進想象和形容詞,體現(xiàn)出春天萬物復蘇的情景。
(四)廣泛讓同學練習說話。 1.單個說。2.小組說。
3.請同學到前面說。
(五)提出寫話要求。 1.格式要正確。2.注意標點。
3.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說話寫話舉例:
昨天,我跟媽媽去公園游玩,看到湖邊的垂柳開始發(fā)芽了,草地上長出了嫩綠的小草。游人們脫去了羽絨服,厚毛衣,換上了漂亮的春裝?;▔锏挠夯ㄩ_了。溫暖的春風吹在人們臉上,給人們帶來一陣陣花香,好像告訴人們春天到了。
教案春曉語言篇二
湘教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
《春曉》教學設計
濱海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 王 彬
教學目標
1.能充滿感情地演唱歌曲《春曉》,感受音樂與詩句的完美結合所表達的詩情畫意。
2.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春曉》的意境。
3.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生活與自然的熱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教材等。教學設想:
本課以春天為情境主題,讓學生模仿春風的歌聲,激起學習興趣,在春風的歌聲中穿插古詩《春曉》的朗誦,讓同學們感受富有春天氣息的絕美意境。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中不同的力度標記。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春曉》的意境。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播放課件《春曉》后提問: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2.你從哪里看出是春天?(生答后教師及時評價表揚鼓勵)
二、重點難點突破
1.出示課件:師:在這美麗的春天里,春風姑娘也來到了我們的音樂課堂。你看:她甩著長長的頭發(fā),邁著輕盈的舞步,唱著歌向我們走來了。2.學唱春風姑娘的歌:
(1)師彈琴分兩句教唱一遍。
(2)生跟琴聲用u輕聲模唱一遍。
(3)生邊唱邊為春風姑娘伴舞(師與學生一起表演)。
(4)生生表演:男唱女舞、女唱男舞;或一三五組唱二四六組表演等形式。(5)教師及時評價。
三、學習歌詞
1.師在學生的配樂聲中朗誦古詩《春曉》。
師要求學生唱著春風的旋律魏老師配樂。2.出示課件:古詩《春曉》
師鼓勵學生:采用讓學生和老師比賽的形式朗誦古詩。3.師及時評價鼓勵表揚。
四、學習歌曲
1.出示課件:完整的聆聽歌曲一遍,師給這首歌曲伴舞。并提問學生:你聽了這首歌曲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2.再聽歌曲一遍:提問:(1)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2)是什么速度的?(3)這首歌曲與以前學的歌曲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3.合唱部分節(jié)奏處理
(1)出示課件:播放第二樂段一遍。(2)學生自主練習節(jié)奏。(3)師提示注意休止符:0(4)古詩節(jié)奏與春風旋律配合: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練習。4.學習第一樂段的旋律:出示課件第一樂段的音樂:
(1)先讓學生聆聽一遍第一樂段。(2)師彈琴生張口默唱一遍。(3)師彈琴生用u唱一遍。
(4)師彈琴生用自然生音唱一遍。(5)師生接唱的形式。
5.處理音樂記號:mf 演唱速度:中速
6.按處理后的要求再唱一遍。師及時評價表揚。7.學習第三樂段:出示課件第三樂段音樂:
(1)學生先聆聽一遍。
(2)讓他們小組合作探究:a、第三樂段與前面第一樂段中的那個樂句相同?
b、那個地方不同?教師及時評價并鼓勵。(3)處理力度記號及不同的記號:f rit mp(4)學生整體演唱第三樂段一遍,師彈琴伴奏。(5)學生把這首歌曲完整的從頭演唱一遍。
五、學生創(chuàng)編活動:
1、小組活動:合作探究。
2、小組展示。
六、拓展延伸:出示課件
1、播放不同形式的古詩《春曉》。
2、勉勵學生:教育他們愛惜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