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白x”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蟲日記字 昆蟲日記讀后感篇一
我對昆蟲的興趣,要感謝那本有趣的書,就是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也許孩子們的日記,僅僅是觀察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而《昆蟲記》的內容,就要多得多了。
在這本書的影響下,我也變得喜歡昆蟲了。從前覺得有些討人厭的蟲子,如今倒也有些可愛了。我對于自己沒有寫過昆蟲日記這件事情,感到可惜??墒窍胱龅氖虑?,就不怕晚。
我開始尋找合適的昆蟲。結果,在樓下奶奶種的桑樹上,我看到桑蠶的影子。我敢打賭,如果我對昆蟲一無所知,我一定不會愛上桑蠶。奶奶倒是一點不怕,說桑蠶可是一個好家伙。于是我問她我可不可以經常來看看桑蠶,奶奶也同意了。
我開始每天去看蠶寶寶,出于各種原因,我不敢觸碰它,只是看它,看它吃過的桑葉??此谌~子上找著合適的地方休息,慢慢的覓食,甚至,是見證一些蠶寶寶的死亡。
從那之后,蠶寶寶就像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想,它不僅僅是一種可以吐絲的的昆蟲,更有它的一生。
我也許沒有法布爾那樣多么熱愛,但是我對于昆蟲,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感謝沒有昆蟲日記的童年,讓我遇見了《昆蟲記》,我感謝《昆蟲記》,讓我有了寫蠶寶寶的昆蟲日記。
像法布爾說的那樣——普通并不等于無足輕重,只要我們給予重視,就會從中發(fā)現(xiàn)有趣的知識。讓我們去發(fā)現(xiàn)生活普通卻又如此美好的事物,勇于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吧,你會有所收獲的!
昆蟲日記字 昆蟲日記讀后感篇二
10月2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在書桌上寫著作業(yè),“叮”的一聲,一枚綠豆大小的圓球落在我的桌上,我非常好奇。
我放下我的筆,正準備掂量那枚“小綠豆”,誰知它突然變成橢圓形,幾只灰白色的小足在半空中飛舞——這分明是只小爬蟲呀!
別人看見有一只小爬蟲,可能都會嚇得大叫或把它扔走,而我卻不怕它,還拿出尺子去量它的長度,并仔細觀察:它長5毫米,寬約為4毫米,呈灰色,名為西瓜蟲,喜歡在潮濕的地方生存。呀,不好,我的尺子沒拿穩(wěn),結果碰到了小爬蟲,它立刻縮成一團。
過了很久,小爬蟲確定了旁邊空無一人,才開始把身體緩緩展開,繼續(xù)讓小足飛舞。過了好久我才明白,它想讓自己的身體翻轉過來,能在桌子上爬動??刹恢裁丛?,它只能平躺或側向一邊,無法將整個身體翻轉過來,可它毫不氣餒,繼續(xù)努力地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我揉了揉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能擁有這么強大的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不過我還是打開窗戶,看看天空,對這只小爬蟲能夠爬起來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
當我出去遛了一圈再回到書桌時,那只小爬蟲竟然爬了起來,我又一次將它翻過去,看它如何“東山再起”。只見它的甲殼在緩緩移動,挪向我的那把尺子,一下子吸了上去,我把尺子倒過來,可它竟然還在上面爬著。這不用想就能知道,這只小爬蟲為了生存艱難地努力著。
我被這小小的生靈震撼了,是啊,所有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哪怕它只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爬蟲。想到這,我輕輕把它拿起,打開窗戶,一揚手,讓它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