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點面結合寫事(模板7篇)

點面結合寫事(模板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13 23:05:09
點面結合寫事(模板7篇)
時間:2023-09-13 23:05:09     小編:XY字客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點面結合寫事篇一

今天是星期四,我盼望已久的運動會終于來到了。

吃過早飯,大家早早的來到了學校。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踏著輕快的步伐,來到了學校的大操場。

首先,是我最喜歡的開幕式。向左一看,軍樂隊人員們昂手闊步的往前走,他們颯爽英姿的排著一支整齊的隊伍,真像一個個魁梧的軍人。最前面的是那鮮艷的五星紅旗,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活像大海的波浪。軍樂隊后面是花束隊,各色各樣的花搖著頭真想我們打招呼呢!

接著,主持人宣布比賽就要開始了,要求所有的運動員到比賽場地集合,只見運動員們信心滿滿的邁著大步走了過去,進行自己的賽前準備。

比賽正式開始了。最精彩的是王蕾的1500跑和劉安的400米跑。只見王蕾精神抖擻的入場了,裁判員一聲令下,呼的一聲,王蕾立刻像離玄的箭一般沖了出去。觀眾臺上沸騰了,我們大聲喊著:加油加油還有一圈了,還有半圈了,還有十米了,近了,更近了,耶我們班的王蕾得了第一名。

接下來,就是劉安的400米跑了。啪的一聲,在一聲清脆的搶聲下,劉安飛一般的沖了出去,只聽激烈的加油聲,一聲高過一聲,劉安在同學們加油聲的鼓勵下,跑得更快了。還有五十米了,劉安開始了最后的沖刺。耶我們班的第二個第一名誕生了。

最后,決定勝負的拔河比賽就要開始了,我們的敵人脫下了校服,露出了藍色的運動衫,真像出征的戰(zhàn)士。而我們班在氣勢上也絕不輸給他們,只見男同學個個摩拳擦掌,擺出必勝的架勢。裁判一聲令下,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開始了,可我們的敵人正處于上風,最后我們只好以失敗告終。

比賽注定有勝負,但是只要有不怕苦、努力拼搏的精神,才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

點面結合寫事篇二

“尊敬的旅客,您好,班次為g403的船次立刻開始檢票了……”清脆的廣播聲蓋過了碼頭的人聲鼎沸,像警鈴一般直抵耳畔。我“噌”地竄起來,舉步維艱地穿過密密的人墻,在往來的人群中迂回穿梭,眼神同時迅速地尋找著檢票口。近了,更近了,空無一人的檢票口仿佛在向我招手。最終,爭到了第二!我像突出重圍的士兵,雖然已衣著凌亂,卻抑不住心中的喜悅。

可誰想,爭奇才剛剛開始。很快,黑壓壓的人群如浪潮涌來,我的心跳越來越快,細密的汗珠爬上額頭。“誒,你干什么!我才是第一個!”我瞪著前頭玩世不恭的小毛孩,右腳跨上前,巧妙地一側身,又重回第一的位置,身后的長龍已看不到頭,耳邊充斥著孩子的尖叫與大人的呼喊,還夾雜著聲聲爭吵。

“注意,立刻開始檢票?!睓z票員一聲令下,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我像是站在了起跑線上,耳邊突然設了一絲聲響,聽見心臟在胸腔中掙扎。閘開了,我飛出起跑線,沖向入口,跳上臺階,奔過通道。身旁的人們爭搶著,推搡著,漸漸將我也涌入這混戰(zhàn)之中。像掉入了海底,我被密集的人潮簇擁著,推擠著,也不自覺地爭搶著。烈日炎炎,炙烤著翻滾的人浪,也點燃了我焦灼的內心。出游的激動心境被煩悶與惶恐替代,再看看周圍的人,都帶著一致的逃難般的緊張神色,爭搶著無謂的前排。而我,也不自覺成了其中一員。

帶著惶恐不安,最終爭上了船,像是登上了諾亞方舟,有重生般的如釋重負感。船緩緩啟程,陽光在舷窗外變得柔和,大海也只是緩緩地蕩著水波。爭搶,最終結束了。

耳畔,人聲漸漸零星,悅耳的琴音和著濤聲,安撫著我躁動的心。眼前,陽光正好,波瀾不驚,一切祥和得恰到好處。我笑了,笑著剛剛那爭著無謂的第一的自己,笑自己錯過了多少本能夠享受的陽光。

隨著人流爭那浮華,不如與喧囂無爭,換一束陽光。

點面結合寫事篇三

今日,我們從1234年級。所有同學比了一次賽。我是拔河那一對的。

八核也很容易受傷,我們拉的時候,戴宇青那個戴在手上的鐵環(huán)。刮傷了我,我悲痛極了。

今日太陽特別大,我脫掉了外衣,在操場上和同學們一起在拔河,熱的滿臉通紅,一滴滴水珠從我臉上掉下來,如果我的雙手稍微不用力,我們全班就會被別人拉下去。

溫子軒還脫鞋脫襪子,說什么這樣貌力氣就會變大十倍,那是真的嗎?我們152班也不是好欺負的,我們全班只勝利了一次,失敗了兩次。

觀眾們其實也挺累的,有的聲音大的同學就在那里大喊著:加油!加油!加油!聲音小的也低聲喊著加油!加油!

我們班上了之后,有許多同學說,對方多了兩個六年級的,不厲害才怪呢!我們班只叫了20個人去拔河,對方他們班叫了22個人去拔河。我們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回到教室后,我用了八張紙來擦汗,因為我的汗已經透濕了整件衣服。

我很高興,也很難過,高興是因為我很榮譽參加了拔河比賽,難過呢,是因為我們班失敗了兩次,只勝利了一次,下一次要是有機會的話,我我們班必須不可能失敗。

點面結合寫事篇四

“加油!加油!必勝!必勝!”操場上傳來一片呼喊。嘿嘿!你必須猜不到我們在做什么,我們正在拔河呢!

午飯過后,黃教師通知我們午時舉行拔河比賽。我們安靜的坐在教室里等待黃教師,點名去參加拔河。我一開始把手舉得高高的,看著一個個被點名去參賽的同學,我心里有一種決不放棄的感想。結果黃教師沒有點到我,黃教師真是太小看我了,別見我瘦瘦的。力氣卻大的很。

被點名去參加拔河比賽的同學,一個個得意洋洋。我們剩下的人只能當啦啦隊了。

到了操場上,真是人山人海?。】炜?!快看!那班的同學個個精神抖擻,有的拿著繩子往后拉,有的緊緊的咬住牙齒,用力的向后拉。因為他們正在拔河呢!

不久,一場猛烈的競爭開始了。“各就各位,開始!”體育教師口哨一吹。全班的同學拿起繩子往后拉。我們隊的參賽員有的臉憋得通紅,有的齜牙咧嘴,有的甚至喊出來了。他們的汗水從額角不停地留下來,我們啦啦隊的扯著嗓子喊:“152班必勝!必勝!”我的看著他們那辛苦的樣貌,我真想為他們幫忙。失望的是155班獲勝了。

第二場比賽又開始了,我們班使出了吃奶的勁。黃教師不停地在一旁喊:“加油!加油!”眼看我們班快要倒了,我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拿起繩子往后拉。拔河可真不容易,光靠我一個人力氣是不行的,要齊心協(xié)力。

我明白這是一種違反規(guī)則的事,但我也不想讓152班輸給155班!

第三場我們雖然輸了,那我們總也贏了一次。這是給我們最好的啟示!

點面結合寫事篇五

昨天晚上,在華熙,我們進行了一次人生的蛻變。

當時義賣進行到了一半,可是箱子里的錢卻少得可憐。這時,龐老師忽然想到賣花今天是520,(我愛你的意思)龐老師買了200多枝花,讓同學們去賣,我當時也沒想太多,就和趙文中等人挑起了重擔。

當我們拿著花去賣的時候,我們到了一處人多的地方,周圍所有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們,我想大聲說,喉頭像堵了一塊大石頭一樣,一喊沒有聲音,就這樣在華熙轉了三圈,一枝花都沒有賣出去,捧花的手十分的酸痛,也十分的失落,就在這時一中年的叔叔走了過來,帶著疑惑的問道:你這個花賣嗎?那位叔叔就像冬日里的一輪太陽,照亮了我的心靈,我激動的說:當然,10元1枝。那位叔叔一下子就說道:買兩只。于是我賣了20塊錢這第一桶金。

我走回到營地爸爸帶著激動的眼光問道:掙了多少錢?我失落的回答:才20塊錢。爸爸聽后說:找男的。我歡天喜地的去了,一連問了四個人都不買,我和趙文中坐下,思考如何才能賣出去,思考了半天,想到了一個方法:臉皮厚是王道、找情侶。于是還是一樣的結果,我們開始想要不要換一個人多的地方,就這樣我們果然掙到錢,但是忙了半天,掙到的錢卻很少。

回到營地,發(fā)現(xiàn)有許多人,一看原來是焉家祎在唱歌,有人看我捧著花,想買兩只,但卻怕不賣,就繼續(xù)聽歌,見此情景,心里想:掙錢的時刻到了,于是大聲喊道:玫瑰花十塊錢一枝!于是,一堆人擁到我面前買花。

時間過得飛快,賣的花所剩無幾,我大約賣了20多枝花,還賣給了一位外國人呢!

通過這一次活動,我明白自信是堅定信念的基石,所有事的成敗,自信為先。我要做一位自信陽光的少年!

點面結合寫事篇六

“明天下午,學校要舉辦拔河比賽?!崩蠋煾嬖V了我們這個消息,我們非常地開心。以前沒有舉辦過,我們非常期待明天下午的到來。

到了比賽時間,我們快速地到達了場地,可是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班人數(shù)最少。老師猜到了我們的心思,說:“人數(shù)不一樣的,把人數(shù)多的減成一樣。”一聽老師這樣說,我們放心多了。

要開始了,我們的同學很緊張。那些不緊張的人,對我們說:“一場比賽,友情第一,比賽第二?!笔前?,我們不要追求名次,開心是最重要的。

裁判一聲哨響,我們都拼勁全力往后拉??墒遣恢獮槭裁?,我們一直拉不動,原來對面所有人都搶先一起用力拔。突然,我們被拉了過去。這次不算,老師說再來一次。

我們一個接著一個,緊緊地拽著繩子,身子往后仰,拼命用力拉。何子豪使出吃奶的勁,臉漲得通紅,整個身子往后倒,用力地將繩子拉了過來。我們看到了,也拼命用力將繩子拉過來。我看到了對面,雖然他們很努力,可是繩子已經向我們這邊移動了。在和我們比拼中,他們還是輸了。

有些人知道自己贏不了,就認輸。有些人雖然知道自己贏不了,可他們不服輸,雖然贏不了,可是能從中獲得失敗的經驗。

終于到了最后決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彪m然知道贏不了,但是我們也要挑戰(zhàn)一下自己,超越不可能。

拔河比賽輸了,但是我們并不沮喪。因為古人說過:“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杰?!边@個世界不會給你機會,要自己創(chuàng)造。

點面結合寫事篇七

為紀念中央民族大學的諸位名師和前輩學者,2014年該校民族博物館啟動了“民大記憶·口述歷史”的訪談項目,迄今為止已經采訪了100余人。

近日,“民大記憶·口述歷史”項目的第一批成果由學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包括《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上)訪談錄》、《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下)文獻資料選編》等。

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從1956年正式啟動,到1964年基本結束。這是一項由中央政府發(fā)起并組織的針對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和歷史的大規(guī)模學術調研活動,先后參與的科研人員達1700人之多,足跡遍及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較密集的19個省和自治區(qū),所獲調查資料累計達數(shù)億字。這場民族大調查與稍早開展的民族識別工作,為此后中國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決策奠定了基礎。

澎湃新聞請講欄目經授權摘錄書中部分內容逐篇刊發(fā),以饗讀者。今天刊發(fā)的是莫俊卿的口述。

莫俊卿(1928—),壯族,廣西融安人。1951年考入中南民族學院,1956年考入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1958年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任廣西調查組壯族、仡佬族調查分組負責人,撰有大量調查報告,畢業(yè)后留校任歷史系黨總支副書記。

訪談對象:莫俊卿

訪談者:張龍翔

訪談地點:中央民族大學家屬院

在場者:寶阿咪麗

錄入整理:寶阿咪麗、周甫翰

[張龍翔按]:莫俊卿先生是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的第一屆畢業(yè)生。當年莫先生29歲入學,是班級里面年紀最大的,所以其他同學都稱他為老大哥,正是由于他閱歷豐富,在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中他被任命為廣西柳州、桂林分組的領隊,帶隊到地方進行調查工作。

我們采訪到莫先生的時候,當年意氣風發(fā)的老大哥已經變成了徐徐老人。莫先生是一個極其認真的人,他如今年事已高,記不清很多事情了,但是聽到我們要采訪他有關歷史調查的事情,他熱情地招待了我們。采訪之后,我們把采訪稿的初稿交給他修改整理的時候,由于老先生不會用電腦,他就用鋼筆一點一點地修改,在整個過程中更是幾易其稿,當我們認為稿子修改到可以的地步時,莫先生還是要反復的思量校訂,這種一絲不茍的學者精神很是值得今天的年輕學生學習。

張:聽了動員報告,你就被分到廣西調查組了,我們就詳談廣西調查組吧!

莫:好的。當時同時被調來廣西組的還有本院歷史系、政治系、研究部、文物室的師生、專家、學者以及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央美術學院的師生?;旌辖M織在一起,前往廣西加入“廣西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在廣西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具體領導下,進行了一年半的工作。約兩個月的時間內,我首先被分配到由12人:莫俊卿、韋文宣、嚴英俊(女)、沈端發(fā)、任崇岳(以上為民族學院歷史系學生)、何誼(女,民語系畢業(yè)生)、王天獎(北大研究生)、徐萱玲(女,北大歷史系本科生)、談琪(廣西師大歷史系畢業(yè)生)、李偉信(云大歷史系畢業(yè)生)、張介文(中山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生)、唐兆民(廣西調查組老專家)等組成的調查組。后來這個組里最初還有宋兆麟(北京大學歷史系),到羅城后,沒幾天他就奉調到別的一個調查組去了??h委統(tǒng)戰(zhàn)部又派來兩人組成的“仫佬族社會歷史調查小組”,我被指定為小組長。在北京時,好像由楊成志教授當組長。副組長哪個忘了,隊伍中有石鐘健教授。我們到廣西后,全部歸屬于廣西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領導了。我們從北京去這個組啊,后來分開了。也僅剩一部分在了。我們的黨支部改屬由廣西民委組成的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領導。

莫:這個組,哎喲,這個名字我一下子想不起來了。是個侗族的。

張:哦,是個侗族。

莫:這個侗族的同志是廣西民委辦公室的主任,不是民委主任。廣西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的副組長,負責日常工作的實際領導人叫做黃鈺。他是個龍勝縣的瑤族。解放初成立了龍勝縣,他是副縣長之一。把他調來當副組長,組長是廣西政協(xié)副主任,叫陳什么,我忘了,也是個學者,是個教授,廣西一個民主黨派的頭頭。

張:有點來歷。

莫:有點來歷。廣西民族學院的一個院長,還是副院長,也是當副組長。我們這些人都是調查組之下的小組長。

張:隊伍很龐大。

莫:很龐大,總人數(shù)多達百數(shù)十人,我去后被選為黨支部的委員。

張:您負責哪個組,哪個民族呢?

莫:第一階段我任仫佬族調查組組長,兼管調查毛南族的調查工作。(由唐兆民等二人前去調查寫調查報告,我也去過短期的)

張:當時你們都自己背著行李走路嗎?

莫:是的。不論你是教授、老師還是學生,每個人一出門都背著自己的行李。背包及自己的洗涮、穿戴、睡覺等一切用品都是自己背帶著。晚上如果是在縣鎮(zhèn)機關,就借用當?shù)貦C關食堂、禮堂;如果到農村,就在農民堂屋,或者臨時騰出的空地,男女分開打地鋪睡覺,一切用具包括床上一切用具,都是自己帶來的。

莫:從南寧到宜山,當時已有火車坐,沒有什么談的。我們是到宜山下車。馬路還沒有通到羅城呢。雖然當時已經開工了,但是還沒有竣工,我們就只好走小路。在宜山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天剛亮,我就叫大家起床,吃早點,然后各人就背起行李上路。沿著河邊走,還是平地的,大家有說有笑的。不久,就開始上山了,沿著山坡小道走。我們一行人上山,爬山坡。當?shù)靥鞖舛嘧?,有時被雨淋,有時冒著火熱的太陽曬,好辛苦呵!我記得很清楚,我們當時從中央民院去的有我、韋文宣(廣西壯族,后來當民大《學報》主編,今已去世)等,還有民院政治系,語文系的同學,還有廣西師大畢業(yè)生、云南大學畢業(yè)生。年齡最大的是唐兆民老師(他當時已有50歲左右,曾經當過廣西桂岺師范學校校長,當時算是老知識分子了)。從北大來的那幾位同學,宋兆麟是當頭的,其中有個年紀最小,生得很嬌嫩的一個女同學徐萱玲(后來與宋結婚)在山頂上走不動而哭起來了,搞得我們很著急。怎么辦?我就向大家建議:就地休息一會,然后大家就在山坡一棵大樹底下把背包放下來,就地睡一覺。她就睡了半小時,我一直不敢合眼,大概過了20分鐘還是半個小時,就叫大家:“醒了啊,咱們走!不然晚上半夜在山上怎么過?”這個女孩呢,哭了以后起來擦擦臉,身體好了一點又背著背包走。在路上,同志們發(fā)揚了互助精神,身體強壯的幫著身體瘦弱的同志拿東西或者背行李,好像宋兆麟同志替她背了一半行李。一直走到天黑才到縣城。雖然說天黑了,但是縣長、副縣長、縣委書記、縣委副書記都在那里等著我們。在羅城。我們又分成了兩個組。一個組在本地調查,一個組跟徐仁瑤到金秀搞瑤族社會歷史調查去了。

張:來迎接你們了。招待你們吃飯嗎?

莫:不僅招待,可說是特殊的招待。中央派來的人啊,開玩笑。他們真的這么說:中央派來的調查組,要吃好飯啊,酒啊菜啊早就做好了放在那里等我們,一直等我們??h領導致歡迎辭后叫我“你講兩三句話”,我說不講了,我也不能講了,吃飯吧。吃完飯到農民家里落戶,搞“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就地鋪床睡覺,一覺起來。第二天,天一亮,就分配下去。

張:哦,在縣城附近嗎?怎么個“三同”呢?

莫:我們這個組到羅城來的主要目的是要全面調查仫佬族的社會歷史。第二天,我們全組就在縣城聽取羅城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給我們介紹仫佬族在羅城縣的分布狀況及其最特點的村寨地點。然后我們就分成許多小組,分別下去蹲點,與農民“三同”,白天與農民一起到田間地里搞生產勞動,晚上召開座談會和寫調查報告。留一人(北大研究生王天獎)在縣城檔案局等單位翻閱抄寫文獻、歷史、縣志資料。下鄉(xiāng)村的點很多,例如在縣城附近的有大羅村(全部或大部分是仫佬族羅姓人家)石行鄉(xiāng)大梧村的吳屯(吳姓仫佬族人戶)、謝屯,四把鄉(xiāng)的新村謝屯、覃村;還有下里鄉(xiāng)、懷集鄉(xiāng)山居村屯仫佬族村屯等等許多點面結合。一個點兩三天不等,調查清楚一點,又換下一個點。我首先在大羅村,再到懷集,再到銀村,并且經常到各點檢查。此外,我還抽時間到環(huán)江縣毛南族集中居住地區(qū)了解情況。

張:哦,白天得去參加勞動。

莫:得去參加勞動,跟當?shù)剞r民一樣去參加勞動。

張:但是作為一個年輕知識分子,這個太累了。

莫:哦,是太累了些,休息、睡覺的時間都不夠。

張:作為北京的大學生,城市里成長起來的到那里去生活恐怕是很艱苦的,堅持不下來吧!

莫:很艱苦的,剛才我不是講嗎,徐萱玲,是最典型的。她是上海人,回來幾年就生病去世了。小徐和老宋在廣西就建立了感情。她回京后來和宋兆麟結婚,不久還生了一個女孩,女孩長大后去美國留學了。

莫:勞動嘛,當時主要同農民一起,就到地里干活兒,男的跟男的一起干,女的跟女的一起干,鋤地種紅薯、芋頭樣樣都干。出身于農村的同學好辦,來自城市,沒干過農活的,這道關是很難過的,很艱苦的。我講個笑話給你們聽:我到各個落戶點去檢查時,問當?shù)剞r民,我說:“我們這個調查組來你們這里搞‘三同’,特別下地干活,表現(xiàn)怎么樣???吃得了苦嗎?”他們說:“不好講?。 蔽疫M一步說:“請你們不要客氣,實事求是地講?!彼麄冋f:“大多數(shù)表現(xiàn)得很好,干活很勤快,吃得苦,耐得勞,與農民關系也很好!個別同學主觀上也是努力的,可能由于缺乏農活知識,出點笑話也是有的?!蔽壹殕査麄冞@個笑話怎么講?他們說:“昨天我們與幾位同學一起到地里去鋤芋頭苗,芋頭苗剛剛長起來,那個小姑娘在鋤草翻土的過程中,把芋頭苗子連同雜草都鋤光了。我們只好笑個不停。又不好當面講她,怕她難過唄!我說:“對不起,我們是來向你們請教學習的,不但可以講,而且你們要手把手地教我們干活,向我們講知心話?!笨偟恼f來,我們這個組在羅城縣同仫佬族農民關系搞得很好,勞動表現(xiàn)得也很好。剛來時大家的臉都是又白又黃,幾天后大家都紅光滿面,手腳都是紅彤彤的了。

張:那上山砍柴這個事去不去呀?

莫:我是去了,他們去沒去我沒有問,鋤地我是問了。

張:當初那兒的社會治安還可以吧?

莫:社會治安可以,社會治安沒有問題??梢哉f“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張:那就輕松多了。

莫:輕松多了,這個剛剛解放,毛主席領導尤其是地方政府民兵都搞得很好。

張:您作為壯族和這個仫佬族交流語言上有障礙嗎?

莫:不行,雖然語法相同,但是語句、基本音、發(fā)音點不一樣,剛開始去呢,不懂。但是從我來講呢,去了兩周以后可以聽得懂,但不能交流。我講的人家聽不懂,他講的我可以明白個大意,可以記錄,因為仫佬語跟壯語相近,同屬于一個語族,起源和初期發(fā)展都是相同的,后來才逐步分化為不同的語支,基本詞語的發(fā)音都近似。連起來就聽不懂,相處兩周以后就慢慢聽懂了一些,可以記錄大意。韋文宣又比我強點,因為他老家(忻城縣)跟羅城仫佬族更近。

張:你們的調查成果如何?

莫:呵!說起調查成果,我至今依然很自豪地告訴你們,成果很豐碩。當然,這不是說我們那幾個人多么能干!而主要是說黨和人民群眾的力量真大,一切歸功于黨的英明偉大,歸功于集體的力量。說實話,我們調查組的每個成員和被調查訪問的各民族群眾、老年知識分子和諧相處。每個調查點的群眾住戶對我們的關心與幫助,我到今天還記憶猶新?;氐侥蠈幒螅{查組又重新找參加過調查的筆桿子較強的成員,來根據大家的報告、手抄文件、碑記、記錄綜合寫成五篇正式的調查報告。有的篇章的編撰者寫上了參加調查的全部成員的名字,如第二篇寫十個人名字;有的只寫綜合整理人的名字,如第三篇只寫整理人唐兆民;第四篇整理人唐兆民、韋文宣。其實這兩篇的材料也是由大家調查得來的。后來,我們又把這五篇文章合訂在一起,名曰《廣西仫佬族社會歷史調查》共50余萬字。今存有1958年打印本,1985年鉛印本,1986年8月間(記不大清楚)又調莫俊卿去對全書進行了批改,加注,然后交給北京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永存于國家檔案館和各個圖書館,民間的個人也可以購置。

訪談對象簡介:

莫俊卿(1928—),壯族,廣西融安人,新中國成立前,曾參加進步學生活動,解放后曾任當?shù)匦W教員,校長,剿匪工作隊隊員,1951年考入中南民族學院,1956年考入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1958年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任廣西調查組壯族、仡佬族調查分組負責人,撰有大量調查報告,畢業(yè)后留校任歷史系黨總支副書記。長期從事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研究,著有《壯侗語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嶺外壯族匯考》(合著)等。

(本文摘自學苑出版社《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上)訪談錄》)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